资源描述
通信产品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市场前瞻 一、 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 新能源汽车是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目前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等,具有节能、环保、静音等优点,有助于减少化石燃料消耗、缓解汽车尾气污染。近年来,我国正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各级政府出台了购车补贴、优先上牌等鼓励政策,新能源汽车实现了快速增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8.39万辆,同比增长近4倍;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销34.05万辆和33.11万辆;2016年1-8月新能源汽车生产25.8万辆,销售24.5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11.0%和115.6%。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我国在新能源洗车行业的率先发展为相关部件产品打开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 工业设备行业的上下游情况 (一)低压电器行业上下游情况 低压电器主要原材料为铜、银、塑料粒子等,原材料采购成本占产品总成本的比重较高。当原材料价格出现较大幅度波动时,经营收益会受到直接影响。但是大型低压电器生产企业具备较强的议价能力,同时可以凭借规模化生产优势以及与供方建立战略联盟关系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转移部分成本上涨压力,规避该风险。 下游应用领域主要有工厂、商场、住宅等工业用、商用及民用建筑中的配电系统、机床等各类工业设备的电控制部件以及电网的配套设施等。 (二)工业自动化行业上下游情况 工业自动化行业的上游行业产品主要是工控类组件、电子元器件、气动元器件、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和机加工件等。从整体来看,上游行业均属于成熟行业,生产技术较稳定,供应量较为充足,产品质量满足本行业需求,本行业的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需求能够得到充分保障。对于部分技术含量较高的零部件,我国企业制造水平仍显不足,主要依赖进口。进口零部件的供应持续性和价格稳定性会对自动化设备制造企业产生一定影响。 工业自动化行业的下游行业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医疗电子和工业电子等。下游行业对本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市场需求波动、下游产品技术标准制定等方面。随着下游各行业技术水平的日益发展,对自动化设备替代人工生产环节的需求领域和范围会不断拓宽,自动化设备在技术研发和生产工艺水平需同步提升来积极应对,对本行业的技术研发及生产工艺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下游行业生产效率和生产精度进一步提高,将推动本行业向技术密集、规模化方向发展。 三、 下游行业市场规模 目前,自动化设备主要应用于移动终端、新能源、汽车、硬盘、医疗健康和物流等领域,其中以移动终端行业最为突出。 (一)移动终端行业 移动终端是指可以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广义的移动终端包括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POS机、车载电脑等。近年来,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硬件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移动智能终端出现了很多新的产品形态。其中,以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和车载智能终端产品为代表的新兴移动智能终端被广泛看好,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移动终端产品个性化程度高,零部件种类多。以手机为例,其组成部件包括屏幕、主板、电池、外壳、摄像头、结构件等。 移动终端产业链体系庞大,产品生产流程大致包括研发设计、零部件制造和组装、整机组装测试等环节,其中产品设计一般由品牌商自主完成,零部件由专业厂商制造,整机组装测试由代工厂商完成。 移动终端产业具有市场规模庞大、更新速度快、定制化要求高等特点。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移动终端产业链,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等产业集群,产业区域优势明显。 (二)手机行业 近年来智能手机逐渐普及,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电子产品保持快速增长,进而推动全球移动终端市场的快速发展。根据数据统计,201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突破10亿部,2017年则达到14.72亿部。尽管近年来增长率逐渐减小,但出货量一直保持增长,且2011年至2015年各年增长率均大于10%。总体上看,智能手机行业增速放缓,将逐步进入存量竞争时代。 我国作为移动终端制造大国,是全球移动终端制造业布局的关键区域,众多电子制造商在我国建立了制造基地。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智能终端产品大的生产国。以智能手机为例,根据数据统计,2017年我国智能手机的产量为14.29亿部。 受人工成本上升的影响,手机制造商面临生产线自动化改造的压力。此外,随着消费者对手机智能化、轻薄化、高速化的要求不断提高,从而驱动智能手机品牌厂商不断升级其产品,进而带动生产线的更新。上述发展趋势都将带动自动化生产设备的需求。 (三)平板电脑行业 2010年苹果公司发布了iPad,开启了平板电脑市场爆发式增长的时代。平板电脑具有跨界性的特点,兼具消费电子、传统PC、通讯、软件产品等属性,因而受到消费者青睐。苹果发布iPad后,联想、三星、东芝等品牌厂商纷纷加入平板电脑市场,迅速掀起了全球平板电脑热潮。根据数据统计,2011年至2014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年复合增长率达47.28%,2014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达2.30亿台。但是2015年以来,受大屏幕智能手机销量增长以及消费者更换周期趋缓等因素的影响,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连续两年出现下滑,市场逐步进入成熟期。 (四)新能源行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政策的支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快速发展期,已经成为全球主要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四、 中国自动化设备制造业发展趋势 (一)工业自动化设备呈现高精度化、高集成化的趋势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制造业向着高、精、尖方向发展,因此高精度、高效率、高性能已是自动化制造的必然发展趋势。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工业自动化设备的重要性将凸显出来。与此同时,自动化装备技术集中并融合了多个专业学科,发展自动化技术,可以带动众多的技术向前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工业的调整。 (二)工业自动化设备国产化进程加快 近几年,中国在国外发达国家把持关键技术和国内厂商缺乏竞争力的双重压力下,不断出台扶持政策,加大在自动化装备制造的投入,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推进技术产业化,加快自动化装备国产化进程。随着政策的推进,技术的创新,国产工业自动化设备制造业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进口替代趋势越发明显。 (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企业加快提高生产自动化 工业自动化设备是高端装备的典型代表,是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实现生产线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工业基础,其最大优势在于解决生产的高效性和一致性问题,成为产业结构调整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后工业时代,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工业由低端向高端发展,技术密集型和高端装备产业的占比加大。与此同时,激烈的市场竞争将会促使企业加快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工业企业通过大量运用自动化、智能化装备,来实现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的效果。 (四)高端装备领域国产化需求迫切,技术实力成为未来竞争的关键要素 高端装备领域是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决定着整个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大力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提升中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转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为此,《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助力高端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高端装备领域国产化需求迫切。在政策鼓励、市场需求迫切的情况下,未来业内企业的竞争将体现为技术积累的竞争,技术实力将成为未来竞争的关键要素。 我国机械制造工业发展应用自动化技术,不但要起点高,瞄准世界先进水准,而且必须包括各种灵活的低成本、见效快的自动化技术,坚持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方针,我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应应用才能健康地走上高速度、高质量和高效益之路。 机械制造指从事各种动力机械、起重运输机械、化工机械、纺织机械、机床、工具、仪器、仪表及其他机械设备等生产的工业部门。机械制造业为整个国民经济提供技术装备。机械制造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离散为主、流程为辅、装配为重点。机械制造业在国家行业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它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的支柱型行业,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 五、 行业市场规模现状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自动化行业规模快速扩张,数据显示,2004年至2017年,我国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达7.43%。在适龄劳动力数量减少、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自动化设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国家产业升级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自动化行业的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中国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自动化生产线需求量达到25,897条,而国内厂商产量仅为12,698条,较大的市场份额被国外厂商占据,国内厂商依然无法满足旺盛的市场需求。随着未来我国自动化设备行业核心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国内自动化设备行业仍将具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六、 工业节能产业链梳 工业节能设备主要包括工业动设备以及余热利用设备。其中工业动设备的节能以节能电机和压缩机为主,余热利用设备主要包括余热锅炉以及热泵等。工业节能下游应用领域较为广泛,主要包括能耗较大的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制造业等行业。 十二五以来我国加大工业绿色发展,成果显著。2000年以来中国能源消费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005-2021年中国累计消耗能源约683亿吨标煤,2021年能源消费52.4亿吨标准煤,约占全球的四分之一,煤炭消费占全球的一半以上。随着工业结构调整及国家节能减排的力度不断加大,我国工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十五期间能源消耗增长12.5%,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15年间能源消耗年均增速显著放缓,分别为6.7%、3.8%和2.8%。 十四五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期和窗口期,也是工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五年。2021年7月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节能目标:到2025年,单位GDP能源消耗比2020年降低13.5%。十二五、十三五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28%、16%,2021年下降5.6%。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全国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06吨标准煤,与2010年的1.59吨标准煤相比下降了三分之一。预计2022-2026年国内工业领域年节能量将超过2000万吨标准煤以上,较2019~2021年平均16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量增长25%。 十四五时期,制造业用能需求将刚性增长,制造业能耗控制压力仍然较大。2020年制造业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55.6%,电力、采掘业分别占我国能源消耗的10.7%、5.3%。生活能源消费和交通运输业耗能分别占比12.9%和8.3%,其余12%的能源被建筑业、农业、餐饮住宿等行业所消耗。具体的子行业来说,钢铁、化工、建材、石化、电力、有色、煤炭、纺织等八大重点耗能行业的年耗电量占据了工业行业耗电量的80%以上。 从能源消耗的种类上来看,我国工业耗能主要包括三大类:煤炭、石油以及电力。以2021年的数据为例,其中工业煤炭消费量占我国煤炭消费总量超过80%,工业耗电占我国用电总量超过70%,工业石油消耗量也达到了我国石油总消耗的三分之一以上。近年来,在国家工业节能的战略方针下,工业用电占比由2003年的73%下降到2020的67%,但工业煤炭消耗量仍然居高不下。 电力供需紧张或将成为常态,工业企业迫在眉睫的是实现自身的能耗优化和整体的转型升级。随着电力供需紧张,燃料成本居高不下,高频率的月度交易电价近期也创出新高,但是受限于20%的涨跌幅限制,难以更加有效调动发电厂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广东暂时取消现货交易天花板,希望通过价格波动区间更大的现货交易激发火电厂还可以调度的电量。2022夏季用电高峰受高温及干旱影响电力硬缺口彰显,未来源/网/荷/储投资力度预计会进一步加大以夯实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稳定。根据中电联预测,今年除川渝外,贵州/湖南/江西/安徽等地用电紧张,明后年河南/湖北也有较大压力。随全球极端天气情况
点击显示更多内容>>
收藏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