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塘湾中学高一物理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01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歼-20”战斗机在四川某地试飞成功.假设该战机起飞前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起飞速度v所需时间为t,则起飞前的运动距离为 ( )
A.
B.Vt
C.2vt
D.不能确定
参考答案:
A
2.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是( )
A.物体有一定的初速度,且受到一个始终和初速度垂直的恒力作用
B.物体有一定的初速度,且受到一个大小不变,方向变化的力的作用
C.物体有一定的初速度,且受到一个方向始终指向圆心的力的作用
D.物体有一定的初速度,且受到一个大小不变方向始终跟速度垂直的力的作用
参考答案:
D
【考点】向心力;匀速圆周运动.
【分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的大小是不变的,只改变速度的方向,所以合力一定和速度的方向垂直,由于物体的速度不变,所以向心力的大小肯定也不变.
【解答】解: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做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的曲线运动,所以物体要具有一定的初速度,且受到一个大小不变方向始终跟速度垂直的力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D
3. (单选)关于马拉车时马与车的相互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马拉车而车未动,马向前拉车的力小于车向后拉马的力
B.马拉车匀速前进时,马向前拉车的力才等于车向后拉马的力
C.无论车是否运动、如何运动,马向前拉车的力都等于车向后拉马的力
D. 马拉车加速前进时,马向前拉车的力大于车向后拉马的力
参考答案:
C
4.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A放在质量为M的三角形斜劈上,现用大小均为F、方向相反的水平力分别推A和B,它们均静止不动,则( )
A.A与B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B.B与地面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C.B对A的支持力一定小于mg
D.地面对B的支持力的大小一定等于(M+m)g
参考答案:
D
5. 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B.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C.物体的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一定也越大;
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参考答案:
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纸条,共选出A、B、C、D四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用交流电频率为50赫兹,纸带上各点对应尺上的刻度如图,AD段的平均速度 ,B点的瞬时速度 .
参考答案:
16㎝/s 15㎝/s
7. 如图所示,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M=50kg的电动机提升重物,重物质量为m=20kg,提升时,重物以a=1.2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则绳子的拉力为 N。电动机对地面的压力为 N。(g取10m/s2)
参考答案:
.224N 76N
8. 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离地面高度为2R处的重力加速度为______
参考答案:
9.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物体,在将它的速度由零增大到v的过程中,外力对它所做的功为W1;紧接着在该物体的速度由v增大到2v的过程中,外力对它所做的功为W2,则W1与W2之比为____ __。
参考答案:
1:3
10. 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或者使物体的形状、体积发生改变;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一对_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性质的力。
参考答案:
运动状态;相同
11. 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第2s内的位移为3m,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2
12. (6分)如图所示,在真空中同一条直线上的A、B两点固定有电荷量分别为+4Q和-Q的点电荷。将另一个点电荷放在该直线上,可以使三个点电荷都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保持静止,那么引入的这个点电荷的位置 (AB之间,A左侧,B右侧),电性为 (正,负)电荷,电荷量为 。
参考答案:
B右侧,正,4Q
13. 如图所示,是探究某根弹簧的伸长量x与所受拉力F之间的关系图,由图可知,
弹簧的劲度系数是 ▲ N/m,当弹簧受F 2=600 N的拉力作用时,弹簧伸长
为 ▲ cm当弹簧伸长为x1=20cm时,弹簧产生的拉力是F1= ▲ N
参考答案:
2000 N/m 30cm 400N
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10分)某班级几个同学组建了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要“研究汽车的停车距离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同学们先提出两种假设:第一种是“汽车的停车距离与速度成正比”;第二种是“汽车的停车距离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后来经过简单的理论论证他们排除了第一种假设;为了进一步论证他们的第二个假设,同学们来到了驾校,在驾校老师的指导下,他们首先认识到在概念上有“停车距离”与“刹车距离”之分,停车距离应包括“反应距离”和“刹车距离”,“反应距离”指司机得到停车指令到做出停车操作的过程中车运动的距离.然后,同学们作了对比研究,在驾驶员的配合下他们在驾校的训练场得到了如下的数据:
(1)同学们排除第一种假设的理论依据是: .
(2)在坐标纸中依据上面的数据分别描出三种距离随行驶速度的关系图象,并对应用“1”、“2”、“3”标识.
(3)根据图线的走向或者表中数据可以判断反应距离随行驶速度的变化关系是: .
(4)从图象中同学们并不能明显得到刹车距离与行驶速度之间的关系,你认为对数据处理应作何改进: 。
参考答案:
(1)刹车时车作匀减速运动, (3分)(2) (图略) (3分)(3)反应距离与行驶速度成正比 (2分)(4)将d-v图改为d-v2图 (2分)
15. (7分)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环节:提出问题、作也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评估交流等。一组同学研究“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运动速度关系”的探究过程如下:
A.有同学认为: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能与其运动速度有关
B.他们计划利用一些“小纸杯”作为研究对象,用超声波测距仪等仪器测量“小纸杯”在空中直线下落时的下落距离、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验证假设
C.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同学们首先测量了单只“小纸杯”在空中下落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下落距离,将数据填入下表中,图a是对应的位移一时间图线,然后将不同数量的“小纸杯”叠放在一起从空中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线,如图b中的l、2、3、4、5所示
D.同学们对实验数据分析、归纳后,证实了他们的假设。
回答下列提问:
(1)与上述过程中A、C步骤相应的科学探究环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a中的AB段反映了运动物体在做_______________,表中X处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
(3)图b中各条图线具有共同特点,“小纸杯”在下落开始阶段做----------------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最后“小纸杯”做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图b中的图线1和5,指出在1.0~1.5s时间段内,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差异:
时间/s
0.0
0.4
0.8
1.2
1.6
2.0
下落距离/m
0.000
0.036
0.469
0.957
1.447
X
参考答案: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一位同学的家住在一座25层的高楼内,他每天乘电梯上楼,随着所学物理知识的增多,有一天他突然想到,能否用所学物理知识较为准确地测出这座楼的高度呢?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他进行了多次实验测量,步骤如下:
经过多次仔细观察和反复测量,他发现电梯启动后的运动速度符合如图所示的规律,他就根据这一特点在电梯内用台秤、重物和停表测量这座楼房的高度.他将台秤放在电梯内,将重物放在台秤的托盘上,电梯从第一层开始启动,经过不间断的运行,最后停在最高层.在整个过程中,他记录了台秤中不同时间段内的示数,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但由于0~3.0s段的时间太短,他没有来得及将台秤的示数记录下来,假设在每个时间段内台秤的示数都是稳定的,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电梯在0~3.0s时间段内台秤的示数应该是多少?
(2)根据测量的数据计算该楼房每一层的平均高度.
参考答案:
答案:(1)58N (2)2.9m
解析:(1)电梯启动前,台秤示数为50N,则物体重力G=50N
由于表中各段时间内台秤的示数恒定,所以在时间t1(0~3.0s)内,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在时间t2(3.0s~13.0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时间t3(13.0s~19.0s)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19.0s末速度减为零.
在13.0s~19.0s内,物体所受的支持力FN3=46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FN3=ma3
得在时间t3内物体的加速度a3==0.8m/s2
13.0s末物体的速度v2=a3t3=4.8m/s.
而由于电梯在13.0s末的速度与3.0s末的速度相同.因此根据匀变速运动规律,物体在0~3.0s内的加速度a1==1.6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N1-mg=ma1 解得:FN1=58N,即台秤的示数为58N
(2)0~3.0s内物体的位移x1=a1t=7.2m
3.0s~13.0s内物体的位移x2=v2t2=48m
13.0s~19.0s内物体的位移x3=t3=14.4m
则电梯上升的总高度,实际为24层的总高度
x=x1+x2+x3=69.6m平均每层楼高h==2.9m.
17. 质量为2 kg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g取10 m/s2,求:
(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水平推力F的大小;
(3)0~14 s内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
参考答案:
解析:(1)设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加速度为a2,第10秒末速度为v,则
a2==-2 m/s 2① (1分)
设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Ff,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f=ma2 ② (1分)
Ff=-μmg ③ (1分)
联立②③式,代入数据得
μ=0.2 ④ (1分)
(2)设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t,加速度为a1,则
a1==0.8 m/s2 ⑤ (1分)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Ff=ma1 ⑥ (2分)
联立③⑥式,代入数据得:
F=5.6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