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中学校高一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A.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B.反应向左进行和向右进行所需的酶都一样
C.ATP和ADP之间可以时刻转化,处于动态平衡中
D.绿色植物体内合成ATP所需的能量完全来自光合作用
参考答案:
C
2. 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复制和着丝点分裂发生的两个时期依次是( )
A. 间期、后期 B. 中期、末期
C. 前期、中期 D. 后期、末期
参考答案:
A
试题分析: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复制发生在间期,着丝点分裂依次发生在后期.
考点:细胞增殖
3.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是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结果
B.生物体通过细胞分化,细胞之间逐渐发生了稳定的差异
C.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中的遗传物质种类发生变化
D.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
参考答案:
C
4. 下列哪组试剂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经过加热 ( )
A.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过程中
B.苏丹III和苏丹IV染液在鉴定动物组织中的脂肪时
C.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
D.碘化钾溶液鉴定淀粉时
参考答案:
A
5.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甲、乙两图中属于真核细胞的是____,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细胞的相似之处为_________(至少两处),由此看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具有____性。
(3)细菌和蓝藻都属于____生物。蓝藻细胞内含有____和____,因而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属于____(填“自养”或“异养”)生物。
参考答案:
(1). 乙 (2). 甲 (3). 甲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乙有 (4).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DNA分子 (5). 统一 (6). 原核 (7). 叶绿素 (8). 藻蓝素 (9). 自养
【分析】
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结构的区别和统一性及蓝藻的代谢类型,比较记忆、夯实基础是正确解答的前提。
【详解】(1)甲是细菌结构模式图,是原核细胞;乙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细胞。判断的主要依据是甲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乙有。
(2)甲、乙两细胞的相似之处为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DNA,由此看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具有统一性。
(3)细菌和蓝藻都属于原核生物。蓝藻细胞内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因而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生物。
【点睛】微生物中有的能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属于自养型,不能制造有机物的为异养型。藻类都是自养型,细菌绝大多数是异养型,少数是自养型。
6. 将DNA分子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
A.核苷酸、五碳糖、碱基 B.核苷酸、磷酸、碱基
C.脱氧核糖、磷酸、碱基 D.核糖、磷酸、碱基
参考答案:
C
7. 在人体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 )
A.极体 B.卵细胞 C.精子 D.口腔上皮细胞
参考答案:
D
略
8. 异体器官移植手术往往很难成功,最大的障碍就是异体细胞间的排斥,这主要是由于细胞膜具有识别作用,这种生理功能的结构基础是
A.细胞膜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 B.细胞膜的外面有糖蛋白
C.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细胞膜具有一定的选择透过性
参考答案:
B
9.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在同一个溶液中,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内紫色变深
参考答案:
B
【考点】32: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
【分析】质壁分离发生的条件:(1)细胞保持活性;(2)成熟的植物细胞,即具有大液泡和细胞壁;(3)细胞液浓度要小于外界溶液浓度.用洋葱鳞茎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看到的现象是:液泡体积变小,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细胞液颜色加深.
【解答】解:A、做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要选择有颜色的材料,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A正确;
B、叶片的叶肉细胞中液泡呈无色,叶绿体的存在使原生质层呈绿色,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错误;
C、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不一定都相同,用相同浓度的外界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C正确;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失水,细胞内紫色变深,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选用的材料是否合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10. 下列关于人体内激素作用机理的阐述,正确的是( )
A.激素的作用主要是作为信息分子直接参与靶细胞的新陈代谢
B.在血液中含有多种激素
C.激素只运输到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D.当激素作用于某一靶细胞后,再通过体液运送作用于其他靶细胞
参考答案:
B
11. 蛋白质分子能被肽酶降解,至于哪一个肽键被断裂则决定于肽酶的类型。肽酶P能断裂带有侧链R4的氨基酸和相邻氨基酸的羧基基团之间的肽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图所示肽链肯定由五种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
B.在肽酶P的作用下,经过脱水可以形成两条肽链
C.肽酶P可以催化1处的化学键断裂
D.该肽链中含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数各1个
参考答案:
C
12. 把鼠的肝细胞磨碎,放在离心管中高速旋转离心,可将不同的结构分开。在分离出的A、B、C、D四层液体当中,发现C层含有较多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请分析C层最可能含有下列哪种结构
A.细胞核 B.线粒体 C.核糖体 D.高尔基体
参考答案:
B
13.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
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C.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合成ATP
D.有氧呼吸时葡萄糖进入线粒体需经过两层膜
参考答案:
C
14. 为什么水可以作为生命存在的依据?
A.水是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B.水在生物体内可以流动
C.蛋白质是亲水性物质
D.生化反应必须在水中进行
参考答案:
D
15. 一个有2对同源染色体的初级卵母细胞可以形成几种类型的卵细胞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参考答案:
A
16. 下列有关右图所示细胞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具有磷脂双分子层与蛋白质构成的膜结构
B.该细胞结构简单,含有8种核苷酸
C.该细胞可以在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
D.该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在核糖体上进行
参考答案:
C
略
17. .细胞具有全能性,但在生物体内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为不同的组织、器官,原因是( )
A. 细胞丧失了全能性
B. 不同的细胞内基因不完全相同
C. 基因的表达具有选择性
D. 在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细胞内的基因发生了变化
参考答案:
C
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在生物体内细胞不能表现出全能性。
18. 某种植物叶片的形状由多对基因控制.一学生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一圆形叶个体与另一圆形叶个体杂交,结果子代出现了条形叶个体,其比例为圆形叶:条形叶=13:3.就此结果,同学们展开了讨论,有关讨论不合理的是:(可依次用Aa、Bb、Dd来表示相关基因)( )
A.该性状可能受两对基因控制.两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Bb
B.该性状可能受三对基因控制,如果条形叶是三对基因均含显性基因时的表现型,则两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Dd AaBbdd
C.该性状的遗传遵循遗传的基本定律
D.该亲本的圆形叶性状一定是显性
参考答案:
D
【考点】87: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逐对分析法: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
【解答】解:A、根据题中圆形叶×圆形叶→圆形叶:条形叶=13:3,属于自由组合定律中F2代表现型9:3:3:1的变形,该性状可能受两对基因控制,两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Bb,A正确.
B、假设条形叶是三对基因均含显性基因时的表现型,即子代中条形叶的基因型一定要有三种显性基因,为A__BbDd(或AaB__Dd或AaBbD__),两亲本的表现型是圆形叶,所以基因型应不含三种显性基因,同时保证子代能出现三种显性基因,并且条形叶所占比例为,亲本基因型是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B正确;
C、根据观点一,因为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其表现型为圆形叶:条形叶=13:3,其双亲为双杂合个体,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
D、根据题目条件,不能确定显隐性关系,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应用能力,难度适中.基因的分离定律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因此在解答本题时,首先利用分离定律对两对基因逐对考虑,然后再利用乘法法则进行组合.
19. 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酶的功能不仅仅为催化反应
B.细胞产生的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C.有酶参与的反应能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D.唾液淀粉酶被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氨基酸
参考答案:
D
【考点】37:酶的概念;38:酶促反应的原理.
【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解答】解:A、酶只有催化功能,A错误;
B、细胞内的蛋白质类的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RNA类的酶主要在细胞核中合成,B错误;
C、酶作为催化剂参与反应,在反应前后自身是不变的,酶可以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但是不改变反应产物的总量和能量的释放量,C错误;
D、唾液淀粉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而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所以唾液淀粉酶水解后的产物是氨基酸,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酶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酶的概念、合成及功能的理解.
20. 孟德尔以高茎与矮茎豌豆做亲本,进行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为787:277。出现上述结果的根本原因是 ( )
A. 高茎基因对矮茎基因是显性
B.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C. 控制高茎和矮茎的基因不在一条染色体上
D. 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参考答案:
B
【分析】
本题考查分离定律,考查对分离定律实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