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体育篮球教学设计 体育篮球教学设计1 教育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篮球比赛运动员身体对抗的三大要素:身高、体重、技术。   2.了解简单的篮球技战术理论和实践运用手段。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初步了解篮球运动技战术配合意识。   2.通过引入课堂辩论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公平竞争,集体合作的学习意识,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现代及未来篮球运动技战术的发展方向及趋势。   教学难点   学生的见解能够独立、清晰的表达,并通过课堂教学和讨论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学思路   长期以来,体育课就有重实践、轻理论的传统。实际上,体育理论知识的掌握对实践的应用及深化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能为实践技术奠定理论基础,还能为实践技术提供理性认知,使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了解从表象转入深层。所以,大力加强理论课的先导作用是体育教学取得成效的关键。本次课的教材正是围绕这一重点对篮球运动的技战术实践进行先期的理论教学。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课前教师宣布课的目标,根据上节课的要求,同学们把收集到的姚明及奥尼尔个人资料在课堂上交流。   2.根据支持对象分组,推选代表,准备辩论赛。   二、课堂教学过程   1.宣布课的教学目标,要求同学按支持对象分组就坐。(2分钟)   2.展示姚明、奥尼尔的个人资料及图片并讲解。(4分钟)   3.辩论开始,请双方代表上台各自阐述观点,教师主持。(11分钟)   4.教师讲评,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将问题展开,引入教学目标一。(4分钟)   5.利用多媒体课件,在篮球技战术演示板上讲解掩护进攻战术的运用过程、重点、难点及注意事项。(5分钟)   6.利用多媒体课件,在篮球技战术动画中演示“三对三”“五对五”战术运用过程,并详细讲解该战术在实践中的运用。(5分钟)   7.请奥尼尔的支持者代表进攻队,姚明的支持者代表防守队,双方同学运用战术攻防理论进行辩论,遇到疑难问题,教师答疑解惑,并引导学生掌握教学目标二。(10分钟)   8.教师总结课堂教学成果,提出要求。(4分钟)   9.宣布下课。   三、器材要求   1.多媒体教室。   2.多媒体课件。   四、课后反思体育篮球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在合作学习中掌握多种运球和传球技能   学习内容:小篮球   学习步骤:   一、自主活动、活跃情绪   教师活动:教师讲解分组要求和活动要求,协调学生的分组并参与学生的游戏。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结合2----6人一组,利用篮球进行游戏或活动。   组 织:2---6人一组,自由分散在三片篮球场。   二、 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重 点:传接球时上下肢的协调动作。   难 点:传接球时两人间的默契配合。   教师活动:提出分组要求和活动要求,组织学生分小组练习,巡回指导,及时点评,加以鼓励。   学生活动:   1、自主分小组,通过相互观察、帮助进行各种运球练习,并通过相互的协商进行多种形式的运球练习,通过互动合作的练习熟练运球技能。   2、组织各小组展示1---2种本小组最得意的练习形式,通过相互的了解,进行取长补短地练习。   教师活动:提出分组要求,巡回指导,及时示范纠错。   学生活动:1、两人一组,一位男生带领一位女生进行胸前传接球   习,利用男生的动作优势来带领女生练习。   3、小组扩大,6---8人一组,学生小组商讨传球练习的形式,利用多种形式进行传球,体验同伴间的相互配合和传球时的上下肢协调用力动作。   4、分小组展示,相互学习、积极交流(以你觉得他们一组什么地方最好进行点评)   组 织:自由分散自主组织(确保小组活动有安全距离)   三、 创新延伸、展示技能   教师活动:鼓励、提示,协助游戏。   学生活动:   1、小组商讨、利用篮球,借助所掌握的技能创编一个游戏,并亲身体验游戏的乐趣。   2、游戏表演、展示,评选最佳创思小组、最善于合作小组、技能娴熟小组,每个小组评出进步最大的组员、合作最好的伙伴。   组 织:自由分散,形式自主   场地器材:二片篮球场、每生一球体育篮球教学设计3 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学生,生性好动,经过第一学期的篮球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篮球运球的基本动作,有了篮球运球的基本雏形,同时具备了一定的身体素质。学生对篮球运动还保持了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特别是对有对抗性的练习项目比较感兴趣   教材技术结构分析:   篮球运动是一项综合性体育活动。经常参加篮球运动,可以提高儿童少年观察、判断、快速反应的能力,促进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篮球运动的对抗性,有利于学生在经历挫折和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篮球运动的集体性,使学生建立起对自我、群体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精神。篮球的趣味性使学生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体育活动能减缓学习压力、消除不良情绪,带来情感的愉悦。   正因为篮球运动的种种好处以及这一水平段内的学生对篮球运动萌发的强烈好感,使得小学篮球在整个学期教学计划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学习双手交叉倒球对学生今后对篮球运球的学习起到一个促进作用。小学生初接触篮球运动,主要培养他们对篮球的兴趣,加强他们对球性的练习。   教学目标   一、通过教学,学习花式篮球中的双手交叉倒球技术,初步掌握花式篮球的基础技能,促进肢体的感知能力,让学生了解篮球运动有关基本知识和身体健康的知识,它是一项对手腕灵活性有很高锻炼价值的项目,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进行篮球运动。   二、 使学生积极参加双手交叉倒球的,在这过程中,学生自练,师生共同探讨的学习氛围中进行练习,使所有学生在老师设计的练习中得到提高,也使每位学生清楚自己的特点,找到适合自己参加篮球运动的方法,知道自己在这方面改进的方向,从而达到锻炼身心的目的。   三、 让每个学生在练习当中都有很大进步和提高,树立学习篮球技术的观念,激发学习的兴趣,体验体育运动的快乐,增强体育健身的兴趣和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在练习双手交叉倒球时做到手腕旋转角度要大,双手抓球要用力。   解决重点的教学方法:从无球到有球练习,从易到难。   教学难点: 双手交叉换位的速度   解决难点的教学方法:合作练习法   教学过程   (环节、层次清晰完整;重难点突出,设计详尽)   开始部分:   大家动起来   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宣布本课的内容,安排见习生。   队列练习:左右后三面转法   队列:成体操队形散开成体操队形。   准备部分:   跟我做   跟老师一起做各种球感球性的练习。   (1)头部运动,方法:持球绕头。   (2)肩腰部运动,方法:持球绕腰。   (3)腕关节,方法:双手持球内外侧旋转手腕。   (4)俯背运动,两脚开立,球放体前,弯腰双手左右拉球。   新授部分:   (1)双手交叉拿球。   教师示范篮球双手交叉拿球的动作,边讲解动作要领。   (2)双手交叉抛接球。   教师讲解、示范。   教师示范篮球双手交叉抛接球的动作,边讲解动作要领:手腕旋转角度要大,双手抓球要用力。   学生分组自己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纠正;然后,学生面向教师集中纠正,重点检查是:手腕旋转角度   教法:教师示范,师生一起练习。   (3)双手交叉倒球   教师示范篮球双手交叉倒球的动作,边讲解动作要领:手腕旋转角度要大,双手抓球要用力。   结束部分:   (1)游戏:双手行进间胯下倒球。   方法: 4人一组从起点向终点进行行进间双手行进间胯下倒球。   (2)放松   方法:针对本节课重点运用的关节进行放松活动。   (3)总结课上情况。体育篮球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改进50米_8往返跑技术动作并进行教学比赛;进一步学习篮球双手胸前投篮的技术动作,提高投篮的准确性。   【过程与方法】   发展学生耐久跑的能力,以及增强上肢力量和提高身体协调性、灵敏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敢于战胜困难的勇气。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脚蹬地方法正确,跑动动作和呼吸有节奏;一瞄篮,二蹬伸,三翻拨。   【难点】   上下肢的协调配合以及完成动作时全身协调用力。   三、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2分钟)   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导入:教师简单介绍中国长跑名将王军霞进行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拓展学生体育常识。   2.队列队形练习:原地踏步走、立定。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   要求:队列整齐,步伐一致。   (二)准备部分(6分钟)   1.热身游戏:不要让他拍到你   【游戏方法】在一块较平整的场地内,学生自由散开,自己努力去拍击他人,同时还要避免被其他人拍到。   2.复习棍棒操5~8节   3.肩、腰、膝、腕、踝关节绕环。   4.正、侧压腿。   (三)基本部分(28分钟)   1.50米_8往返跑(16分钟)   【动作方法】起跑后,加速跑20~30米(并不是最快速度的跑),然后进行有节奏、深呼吸的途中跑(速度平稳),离终点约30~50米时,加大摆臂速度、上体前倾角度稍大、迈开大步,奋力冲过终点线。   【教学步骤】   (1)组织学生进行匀速跑200米~300米,体会脚着地动作(1~2次)。   (2)原地慢跑150~200米,体会呼吸节奏。两(三)步一呼,两(三)步一吸。   (3)小组讨论,根据学生能力水平进行分组练习(2人一组)。   (4)学生两人一组进行50米_8往返跑比赛(1次)。   (5)教师出示评价标准,小组进行评价。   2.原地双手胸前投篮(12分钟)   【动作方法】双手持球于胸前,两脚前后开立,两膝微屈,有脚跟提起,重心稍前移;投篮时,两眼瞄准篮圈,两臂随着腿的蹬伸用力向前上方伸出,大拇指稍用力,手掌稍向外翻,使球出手后产生后旋先前飞行,两手用力要均匀,全身动作协调一致。   【教学步骤】   (1)带领学生集体复习原地双手胸前投篮的动作要领。   (2)学生分散进行练习。   (3)召集学生、指名学生展示,进行评价(1~2次)。   (4)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攻破炮塔”比赛,教师巡视并用语言提示学生动作要领。   (5)请学生参与裁判工作。   (6)召集、统计成绩,评价比赛情况。   (四)结束部分(4分钟)   1.游戏:大风把小树刮得东摇西晃。   【组织方法】教师用语言形容大风把小树刮得东摇西晃,学生边“呜呜”的学风声边做动作,东摇西晃或用手拍打身体(4~6)。   2.课堂小结:让学生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四、场地器材:   秒表、田径场。   五、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30%~35%;平均心率:120~140次/分;运动强度:中等偏上。   六、课后反思:   (略)体育篮球教学设计5 一、教学对象分析   随着篮球运动不断发展,特别是NBA比赛全球推广,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看到高水平的比赛,学生对学习篮球技术充满兴趣。初中学生好动、好学,模仿力强,兴趣广泛,并且每班都有体育骨干能力较强的同学,学生对体育运动有良好的参与意识。同学之间团结合作,集体荣誉感较强。   二、教学目标分
点击显示更多内容>>
收藏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