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新余第十三中学高二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某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如右图所示,则下列哪种物质与其有相同的运输方式 ( )
A.H2O B.K+ C.甘油 D.脂肪酸
参考答案:
B
2. 下列科学方法和实验目的的组合恰当的选项是
选项
科学方法
实验目的
A
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显微观察法
说明细胞膜具有磷脂双分子层
B
用35S标记噬菌体DNA并侵染细菌的同位素标记法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C
利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进行实验法
探究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D
划分样方进行取样调查法
研究某地田鼠的种群密度
参考答案:
C
3. 判断以下部位不含有微生物的是
A.未灭菌但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 B.洗完澡后的皮肤
C.刷完牙后的口腔 D.灼烧之后的灭菌环
参考答案:
D
4. 下列关于纤维素分解菌分离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常采用刚果红染色法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B.从土壤中分离含量较多的微生物时,选择培养可以省略
C.该实验用到选择和鉴别培养基
D.在用刚果红染色法中,若将微生物培养在事先加入刚果红的培养基上,出现透明圈的菌落即所需菌种
参考答案:
D
5. 已知苯丙氨酸的分子式是C9H11NO2,那么该氨基酸的R基是 ( )
A.-C7H7O B.-C7H7 C.-C7H7N D.-C7H5NO
参考答案:
B
6. 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复制、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 )
A.闻期、后期 B. 间期、中期
C. 间期、末期 D.前期、后期
参考答案:
A
7. 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
B. 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
C. 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
D. 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为条件反射,相关中枢位于大脑皮层,A错误;味觉形成过程到神经中枢时就已经在大脑皮层完成,没有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因此不属于反射,而铃声引起的唾液分泌也属于条件反射,B错误;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会形成条件反射,是通过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而产生的,C正确;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其感受器和效应器都不同,D错误。
考点:反射的过程,脑的高级功能
【名师点睛】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8. 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可得到无子番茄,这种果实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
A. 与卵细胞染色体数目一样 B. 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一样
C. 比受精卵染色体数目多一倍 D. 与受精极核染色体数目一样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生长素促进未受粉子房发育成无子果实,只改变植物的表现型,不影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组成,所以无子番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有子番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即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样,B正确,A、C错误。受精极核比正常体细胞多一半染色体,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9. 下列有关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种动物所处的营养级是一成不变的
B.每种生物都只位于一条食物链上
C.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一营养级
D.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参考答案:
D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分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最高营养级的消费者.食物网是由多条食物链因食物关系相互交错形成的网状结构.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的稳定性就越强,反之,就越弱.
解答:解:A、各种动物所处的营养级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同一动物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A错误;
B、每种生物可以位于多条食物链上,B错误;
C、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C错误;
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的稳定性就越强,即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0. 细胞周期的运转是十分有序的,是基因有序表达的结果。基因的有序表达,使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按G1-S-G2-M时期的顺序(图中的M表示分裂期,G1、S和G2组成分裂间期,其中G1、G2表示RNA和蛋白质合成期,S表示DNA合成期)周而复始地进行。如图表示周期中的某种生理变化的发生与其对应时期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B
1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常见的单糖有果糖、核糖、葡萄糖等,它们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
B.淀粉是一种多糖,玉米、小麦、水稻的种子中含有丰富的淀粉
C.纤维素不溶于水,人和动物细胞中不含纤维素
D.糖元是植物体和动物体内常见的多糖
参考答案:
D
12. 某种兰花有细长的花矩(如图),花矩顶端贮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需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蛾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矩变异的方向
B. 花矩变长是兰花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 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D. 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
参考答案:
C
生物的变异是随机的、不定向的,与环境无关,A错误;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隔离,B错误;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C正确;蛾的口器变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错误。
【考点定位】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和共同进化
【名师点睛】特别提醒: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判断种群是否进化就是以此为标准;环境条件对生物个体表现型进行选择,对生物个体的变异方向没有直接影响,变异始终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却是定向的。
13. 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艾滋病病毒破坏T淋巴细胞,使人体免疫系统瘫痪
B、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C、艾滋病患者的机体免疫能力过强
D、与艾滋病患者共用剃须刀会传染艾滋病
参考答案:
C
14. DNA的一条链中,(G+T)/(A+C)=2,(A+T)/(G+C)=0.5,则该DNA分子中另一条互补链上同样的碱基比例分别为
A.2和2 B.0.5和0.5 C.2和0.5 D.0.5和2
参考答案:
B
15. 关于受精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获能后的精子与卵子相遇后,释放顶体酶穿过透明带进入放射冠
B. 透明带反应是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
C. 精子与卵黄膜相互融合,精子入卵
D. 雄原核形成的同时,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
参考答案:
A
【分析】
受精阶段——四步曲
第一步:精子穿越放射冠和透明带。顶体反应使顶体内的酶释放出来并溶解放射冠内的卵丘细胞之间的物质,透明带反应是防止多精入卵受精的第一道屏障。
第二步:精子进入卵细胞腆。卵细胞膜反应是防止多精入卵受精的第二道屏障。
第三步:原核形成。雄原核形成和雌原核形成。
第四步:合子形成。雌雄原核融合形成合子(受精卵)。
【详解】获能后精子与卵子相遇后,释放顶体酶穿过放射冠进入透明带,A错误;透明带反应是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卵细胞膜反应是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二道屏障,B正确;精子与卵黄膜相互融合,精子入卵,C正确;精子进入卵黄膜后,卵子完成第二次减数分裂并释放第二极体,同时形成雌雄原核,D正确。
【点睛】受精过程中的几个反应:
(1)顶体反应:精子释放顶体酶溶解卵丘细胞之间的物质,穿越放射冠。
(2)透明带反应:顶体酶可将透明带溶出孔道,精子穿入,在精子触及卵黄膜的瞬间阻止后来精子进入透明带的生理反应(它是防止多精子入卵受精的第一道屏障)。
(3)卵黄膜的封闭作用:精子外膜和卵黄膜融合,精子入卵后,卵黄膜会拒绝其他精子再进入卵内的过程(它是防止多精子入卵受精的第二道屏障);精子尾部脱落,原有核膜破裂形成雄原核,同时卵子完成减二分裂,形成雌原核(注意:受精标志是第二极体的形成;受精完成标志是雌雄原核融合成合子)。
16. 如图a、b、c、d表示某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箭头表示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d不一定是原核生物 B.a和c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
C.c1的同化量越大,流向c2的能量就越少 D.b的含量增加将减缓温室效应
参考答案:
A
17.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具有高效性,酶比无机催化剂提高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B. 酶催化的反应速度与酶活性有关,而与酶浓度无关
C. 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酶催化的反应只能在细胞内进行
D.酶是所有活细胞都含有的有机物,其合成包括转录过程
参考答案:
D
18. 下列育种方法中,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的是
A. 诱变育种 B. 单倍体育种 C. 多倍体育种 D. 杂交育种
参考答案:
B
单倍体育种的过程一般是首先花药离体培养,从而获得单倍体植株,然后进行秋水仙素加倍,从而获得所需性状的纯合个体.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且后代肯定是纯合体,故选B。
19. 玉米非糯性基因(A)对糯性基因(a)是显性,A-、a-表示该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缺失区段不包括A和a基因),缺失不影响减数分裂过程。为验证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现有AA、Aa、aa、AA-、A-a、aa-共6种玉米植株,下列哪种实验方案最合适
A. aa(♂)×A-a(♀)、aa(♀)×A-a(♂) B. aa-(♂)×Aa(♀)、aa-(♀)×Aa(♂)
C. aa(♂)×AA-(♀)、aa(♀)×AA-(♂) D. A-a(♂)×A-a(♀)
参考答案:
A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已知染色体缺失不影响减数分裂过程,现通过实验证明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即相同基因型的缺失配子,雌配子可育而雄配子不可育,据此答题。
【详解】若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则aa(♂)×A-a(♀),后代雌雄性都表现为非糯性:糯性=1:1,而反交实验aa(♀)×A-a(♂),后代都表现为糯性,A正确;无论染色体缺失的花粉是否可育,aa-(♂)×Aa(♀)、aa-(♀)×Aa(♂)正反交实验的结果都相同,都表现为非糯性:糯性=1:1,B错误;无论染色体缺失的花粉是否可育,aa(♂)×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