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河南省郑州市第四十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 1.   l: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A. 6 B. 1 C. D. 3 参考答案: D 【分析】 先求出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再求三角形的面积得解. 【详解】当x=0时,y=2, 当y=0时,x=3, 所以三角形的面积为.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的坐标的求法,意在考查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和分析推理能力. 2. 在这三个函数中,当时,使恒成立的函数的个数是(  )     A.0         B.    1        C.2         D. 3 参考答案: B 3. 在△ABC中,∠C=90°,0°<A<45°,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sinA>sinB B.tanA>tanB C.cosA<sinA D.cosB<sinB 参考答案: D 【考点】HP:正弦定理. 【分析】先确定0°<A<B<90°,再利用正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单调性,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ABC中,∠C=90°,∴A=90°﹣B, ∵0°<A<45°, ∴0°<A<B<90° ∴sinB>sinA,故A错误,tanB>tanA,故B错误, ∴sinB>sin(90°﹣B),sinB>cosB,故D正确, ∴sin(90°﹣A)>sinA,cosA>sinA,故C错误, 故选:D. 4. 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参考答案: D 5. 下列函数中,与函数 有相同定义域的是               (     ) (A)   (B)   (C)    (D) 参考答案: A 6. 已知函数y=f(x+1)的图象过点(3,2),则函数y=﹣f(x)的图象一定过点(  ) A.(2,﹣2) B.(2,2) C.(﹣4,2) D.(4,﹣2) 参考答案: D 【考点】函数的图象与图象变化. 【分析】将特殊点带入验证即可 【解答】解:∵函数y=f(x+1)的图象过点(3,2), ∴f(4)=2, ∴函数y=﹣f(x)的图象一定过点(4,﹣2).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图象的变换,是基础题. 2. 已知向量     A          B         C        D 参考答案: D 略 8. 为了得到函数的图象,只需把函数的图象  A.向左平移个单位         B.向左平移个单位 C.向右平移个单位         D.向右平移个单位 参考答案: A 因为,所以要得到函数的图象,只需将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故选A.   9. 在△ABC中,,,则( ) A.       B.      C.      D.1 参考答案: B 10. 等比数列的第四项等于 A. B. 0 C. 12 D. 24 参考答案: A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 计算 ()﹣2+log2+(﹣2)0=  . 参考答案: 3 【考点】有理数指数幂的化简求值. 【分析】化负指数为正指数,化0指数幂为1,然后由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化简求值. 【解答】解:()﹣2+log2+(﹣2)0 = =4﹣2+1 =3. 故答案为:3. 12. 不等式<0的解集为  . 参考答案: {x|﹣2<x<3} 【考点】其他不等式的解法. 【分析】原不等式可化为x﹣3与x+2乘积小于0,即x﹣3与x+2异号,可化为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别求出解集,两解集的并集即为原不等式的解集. 【解答】解:原不等式可化为:(x﹣3)(x+2)<0, 即或, 解得:﹣2<x<3,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2<x<3}. 故答案为:{x|﹣2<x<3} 13. 已知某等差数列共有10项,若奇数项和为15,偶数项和为30,则公差为       参考答案: 3 14. 已知a>0且a≠1,函数f(x)=a有最大值,则不等式loga(x2﹣5x+7)>0的解集为  . 参考答案: (2,3) 【考点】指、对数不等式的解法. 【分析】根据复合函数单调性的性质,求出0<a<1,结合对数函数的单调性解不等式即可. 【解答】解:设t=lg(x2﹣2x+3)=lg[(x﹣1)2+2]≥lg2, 若a>1,则f(x)≥alg2,此时函数有最小值,不满足条件.. 若0<a<1,则f(x)≤alg2,此时函数有最大值,满足条件. 则不等式loga(x2﹣5x+7)>0等价为0<x2﹣5x+7<1, 即, 则, 解得2<x<3, 即不等式的解集为(2,3), 故答案为:(2,3) 15. 计算=     . 参考答案: 2 【考点】GI: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 【分析】根据特殊三角函数的值计算即可. 【解答】解:sin=, cos60°=. tan=1, ∴=2. 故答案为:2. 16. (5分)过点(﹣1,3)且与直线x﹣2y+3=0平行的直线方程为            . 参考答案: x﹣2y+7=0 考点: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平行关系.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设过点(﹣1,3)且与直线x﹣2y+3=0平行的直线方程为 x﹣2y+m=0,把点(﹣1,3)代入直线方程,求出m值即得直线l的方程. 解答: 解:设过点(﹣1,3)且与直线x﹣2y+3=0平行的直线方程为 x﹣2y+m=0,把点(﹣1,3)代入直线方程得 ﹣1﹣2×3+m=0,m=7,故所求的直线方程为x﹣2y+7=0, 故答案为:x﹣2y+7=0. 点评: 本题考查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方程的方法,设过点(﹣1,3)且与直线x﹣2y+3=0平行的直线方程为x﹣2y+m=0是解题的关键. 17. 在△ABC中,已知(b+c):(c+a):(a+b)=4:5:6,给出下列结论: ①由已知条件,这个三角形被唯一确定; ②△ABC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③sinA:sinB:sinC=7:5:3; ④若b+c=8,则△ABC的面积是.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参考答案: ②③ 【考点】正弦定理;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余弦定理. 【分析】由已知可设b+c=4k,c+a=5k,a+b=6k(k>0),然后分别求出a、b、c的值,即可求出它们的比值,结合正弦定理即可求出sinA:sinB:sinC,利用余弦定理求出角A的余弦值即可判定A为钝角,根据面积公式即可求出三角形ABC的面积,再与题目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解:由已知可设b+c=4k,c+a=5k,a+b=6k(k>0), 则a=k,b=k,c=k, ∴a:b:c=7:5:3, ∴sinA:sinB:sinC=7:5:3,∴③正确; 同时由于△ABC边长不确定,故①错; 又cosA= =﹣<0, ∴△ABC为钝角三角形,∴②正确; 若b+c=8,则k=2,∴b=5,c=3, 又A=120°,∴S△ABC=bcsinA=,故④错. 故答案:②③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 (1)已知,试用表示; (2)求值:. 参考答案: 略 19.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当为何值时, (1) 与垂直? (2) 与平行?平行时它们是同向还是反向? 参考答案: ------------------2分 ------------------4分 (1) 得------------7分 (2),得------------------10分 此时,所以方向相反。------------------12分 20. 已知函数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当时, (1)求函数的解析式; (2)试求函数在[,]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参考答案: (1)(2)当时,有最小值0;当时,有最大值6. 试题分析:(1)根据函数奇偶性求解析式,实际方法为转移法,即将所求区间转化到已知区间:当时,有,,最后合并一个解析式(2)由二次函数性质知当时,为单调增函数,当时,取最小值0;当时,取最大值6.根据函数奇偶性,可知当时,取最小值0;当时,取最大值6. 考点:偶函数解析式及最值 【方法点睛】(1)已知函数的奇偶性求参数,一般采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根据f(x)±f(x)=0得到关于待求参数的恒等式,由系数的对等性得参数的值或方程(组),进而得出参数的值;(2)已知函数的奇偶性求函数值或解析式,首先抓住奇偶性讨论函数在各个区间上的解析式,或充分利用奇偶性得出关于f(x)的方程,从而可得f(x)的值或解析式.KS5U 21. 已知数列{an}的前项和. (1)求{an}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bn}满足,求{bn}的前10项和. 参考答案: 解:         当时,也满足上式 所以 (2)由(1)得: 22.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D为正三角形,平面PAD⊥平面ABCD,AB∥CD,AB⊥AD,CD=2AB=2AD=4. (1)求证:平面PCD⊥平面PAD; (2)求三棱锥P—ABC的体积; (3)在棱PC上是否存在点E,使得BE∥平面PAD?若存在, 请确定点E的位置并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证明 因为AB∥CD,AB⊥AD,所以CD⊥AD. 因为平面PAD⊥平面ABCD, 平面PAD∩平面ABCD=AD, 所以CD⊥平面PAD. 因为CD?平面PCD, 所以平面PCD⊥平面PAD. (2)解:取AD的中点O, 连接PO. 因为△PAD为正三角形, 所以PO⊥AD. 因为平面PAD⊥平面ABCD, 平面PAD∩平面ABCD=AD,PO?平面PAD, 所以PO⊥平面ABCD, 所以PO为三棱锥P—ABC的高. 因为△PAD为正三角形,CD=2AB=2AD=4, 所以PO=. 所以V三棱锥P—ABC=S△ABC·PO =××2×2×=. (3)解 在棱PC上存在点E,当E为PC的中点时, BE∥平面PAD. 分别取CP,CD的中点E,F,连接BE,BF,EF, 所以EF∥PD.因为AB∥CD,CD=2AB, 所以AB∥FD,AB=FD, 所以四边形ABFD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BF∥AD. 因为BF∩EF=F,AD∩PD=D, 所以平面BEF∥平面PAD. 因为BE?平面BEF, 所以BE∥平面PAD.
点击显示更多内容>>
收藏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