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靖位乡联校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纯锌跟稀H2SO4反应速率很小,为了加快锌的溶解和放出H2的速率,并且使产生H2的量不变,当稀H2SO4过量时,可向其中加少量( )
A.CuSO4溶液 B.ZnSO4 C.铜 D.镁条
参考答案:
C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分析】为加快反应速率,可以采用升高温度或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使其构成原电池的方法,注意不能影响氢气的产量.
【解答】解:A.向硫酸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锌和铜离子反应生成铜,铜、锌和稀硫酸能构成原电池而加快反应速率,但影响氢气的产量,故A错误;
B.向硫酸溶液中加入硫酸锌,硫酸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B错误;
C.向硫酸溶液中加入铜,铜、锌和稀硫酸构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且不影响氢气的产量,故C正确;
D.向硫酸溶液中加入镁条,锌、镁和稀硫酸构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但镁也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影响氢气产量,故D错误;
故选C.
2. 如图所示的铜锌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子由铜电极经导线达到锌片上
B. 随着反应的进行,锌片的质量越来越小
C. 铜片的质量减小,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D. 该装置实现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参考答案:
B
【分析】
铜锌原电池中,Zn为负极,Cu为正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
【详解】A项、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则铜锌原电池中,电子由锌电极经导线达到铜片上,故A错误;
B项、铜锌原电池中,Zn为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Zn2+被消耗,质量减少,故B正确;
C项、铜锌原电池中,Cu为正极,溶液中的氢离子在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铜片的质量不变,故C错误;
D项、该装置为原电池,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铜锌原电池,把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为解答的关键。
3. 通常人们把拆开1 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用于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ΔH),化学反应的ΔH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
化学键
H—H
Cl—Cl
H—Cl
生成1 mol化学键时放出的能量
436 kJ/mol
243 kJ/mol
431 kJ/mol
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H2(g)+Cl2(g)===HCl(g)ΔH=-91.5 kJ/mol
B.H2(g)+Cl2(g)===2HCl(g) ΔH=-183 kJ/mol
C. H2(g)+Cl2(g)===HCl(g)ΔH=+91.5 kJ/mol
D.2HCl(g)===H2(g)+Cl2(g) ΔH=+183 kJ/mol
参考答案:
C
略
4. 下列物质与危险化学品标志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酒精
氢气
浓硫酸
氢氧化钠
参考答案:
D
【考点】化学试剂的分类.
【分析】A.酒精易燃;
B.氢气是气体,且易燃;
C.浓硫酸有腐蚀性;
D.氢氧化钠无强氧化性.
【解答】解:A.酒精易燃,属于易燃液体,故A正确;
B.氢气易燃,属于易燃气体,故B正确;
C.浓硫酸有腐蚀性,是腐蚀品,故C正确;
D.氢氧化钠无强氧化性,不是氧化剂,故D错误.
故选D.
5. 当不慎有大量Cl2逸出污染周围空气时,可以用浸有某种物质的一定浓度的水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该物质适宜采用的是
A.NaOH B.NaCl C.Ca(OH)2 D.Na2CO3
参考答案:
D
6. 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I-、NH4+ 、Cu2+、SO32 -(还原性SO32 -大于I-),
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则下列关于溶液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 )
①肯定不含I-;②肯定不含Cu2+;③肯定含有SO32 -;④可能含有I-。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D
略
7. 下列电离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A.NaOH = Na+ + OH? B.NH3?H2O = NH4+ + OH?
C.CH3COOHCH3COO? + H+ D.NaCl = Na+ + Cl?
参考答案:
B
8. 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B. 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
C. 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钝化
D. 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
参考答案:
C
考点:浓硫酸的性质.
专题:氧族元素.
分析: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使蔗糖炭化;
B.浓硫酸和铜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
C.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使铁、铝钝化;
D.氨气为碱性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解答:解:A.蔗糖中不含水,蔗糖碳化是由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的原因,故A错误;
B.浓硫酸和铜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常温下不反应,故B错误;
C.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使铁、铝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膜,即钝化,故C正确;
D.氨气为碱性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浓硫酸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浓硫酸脱水性和吸水性的区别,注意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有哪些.
9. 如图所示:若关闭Ⅰ阀,打开Ⅱ阀,让一种含有氯气的气体经过甲瓶后,通入乙瓶 ,布条不褪色;若关闭Ⅱ阀,打开Ⅰ阀,再通入这种气体,布条褪色。甲瓶中所盛的试剂可能是( )
①浓H2SO4 ②NaOH溶液 ③KI溶液 ④饱和NaCl溶液
A、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参考答案:
C
略
10. 下列微粒中,只有氧化性的是( )
①S2- ②Fe2+ ③Fe3+ ④S ⑤H+ ⑥Na+ ⑦Mg
A.①⑦ B.②④
C.③⑤⑥ D.②④⑤⑥
参考答案:
C
解析:元素在最高价时只有氧化性。S2-在最低价,Fe2+处于中间价,Fe3+是最高价,S在中间价态,H+在最高价,Na+在最高价,Mg处于最低价,所以选C。
11. 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溶液中:Na+、Cu2+、NO3-、Cl-
B.在pH=4的溶液中:Na+、K+、OH-、Cl-
C.在含Ba2+的溶液中:H+、Na+、Cl-、SO42-
D.与Fe反应产生气体的溶液:Na+、K+、Cl-、SO42-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A.无色溶液中不可能存在Cu2+,故A错误;B.H+与OH-不可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故B错误;C.Ba2+与SO42-生成沉淀,不可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故C错误;D.与Fe反应产生气体的溶液显酸性,Na+、K+、Cl-、SO42-在酸性溶液中可大量共存,故D正确,答案为D。
12.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l2和HCl时,可以用以检验瓶中是否已经充满又可区别两气体的是()
A.湿润的淀粉KI试纸 B.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
C.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D.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参考答案:
C
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
专题:物质检验鉴别题.
分析:根据Cl2和HCl均为酸性气体,均能使石蕊试纸变色,而Cl2有强氧化性、HCl无强氧化性来分析.
解答:解:A、HCl遇湿润的淀粉KI试纸不反应,故不能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来检验HCl是否集满,故A错误;
B、Cl2和HCl均遇氨水反应生成白烟NH4Cl,故不能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来区别两气体,故B错误;
C、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遇Cl2先变红后褪色,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遇HCl只变红,故可以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来区别Cl2和HCl,故C正确;
D、Cl2和HCl均为酸性气体,HCl不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色,故不能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HCl是否已经充满,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氯气和HCl的验满和鉴别,应注意的是Cl2和HCl均为酸性气体,但Cl2有强氧化性、HCl无强氧化性.
13. 以下关于甲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甲烷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被任何氧化剂氧化
B. 甲烷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
C. 甲烷分子中具有极性键
D. 甲烷分子中四个C﹣H键是完全相同的键
参考答案:
A
【详解】A.甲烷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但是在点燃时可以发生燃烧反应,而被氧气氧化,A错误;
B.甲烷分子中碳氢键键角为109°28′,因此具有正四面体结构,B正确;
C.甲烷分子中的化学键为C-H键,是不同的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属于极性键,C正确;
D.甲烷分子中四个C﹣H键是完全相同的键,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A。
14. 铜粉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加热后无明显现象发生。当加入一种盐后,铜粉的质量减少,溶液呈蓝色,同时有气体逸出。该盐是( )
A.Fe2(SO4)3 B.Na2CO3 C.KNO3 D.FeSO4
参考答案:
C
1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B.天然气、石油、流水、风力为一次能源。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
参考答案:
C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已知某纯碱试样中含有杂质氯化钠,为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可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主要步骤如下,请填空:
① 按图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 将a g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得到试样溶液;③ 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形管的质量为b g;④ 从分液漏斗中滴入6mol/L的稀硫酸,直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⑤ 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⑥ 再次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形管的质量为c g;⑦ 重复⑤和⑥的操作,直到U形管的质量基本不变,测得质量为d g。
回答下列问题:(碱石灰是一种干燥剂,不能干燥酸性气体)
(1)装置中干燥管B的作用是
(2)如果将分液漏斗中的硫酸换成同浓度的盐酸,测试的结果将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3)步骤⑤的目的是
(4)步骤⑦的目的是
(5)该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参考答案:
(1)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U型管
(2)偏高
(3) 把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导入U型管中
(4)判断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否全部被排出,并被U型管中碱石灰吸收
(5) 106(d-b)/44a×100%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右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⑴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电解池中
①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②Y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检验该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