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泓域/消防泵公司技术创新管理方案 消防泵公司 技术创新管理方案 xxx(集团)有限公司 目录 一、 产业环境分析 2 二、 水泵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3 三、 必要性分析 4 四、 项目基本情况 5 五、 技术创新的过程与模式 8 六、 技术创新的分类 17 七、 技术创新决策的评估方法 22 八、 技术创新战略 26 九、 知识产权管理 35 十、 技术贸易 41 十一、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 55 劳动定员一览表 55 十二、 项目风险分析 56 十三、 项目风险对策 59 十四、 SWOT分析说明 60 一、 产业环境分析 以“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为引领,实施产业强县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工业率先发展。着力建设一流的经济开发区,打造现代制造业先进配套基地。以开发区和特色产业基地为发展平台,以项目建设为发展支撑,深入推进传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率先发展,形成先进制造业主导的工业发展格局。到“十三五”末,力争全部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数量每年新增15家以上,达到220家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9%以上。 (一)着力推进园区率先发展 以规划为引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招商引资进度,以“工业新城•生态园区”为目标,助力产业转型发展、率先发展。 (二)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十三五”期间,配合产业转型升级,逐步淘汰低端钢铁压延、低端零配件加工制造等技术含量低、高耗能低产出行业,实现传统特色制造业高端化发展。 (三)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坚持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大力培育壮大新能源车辆制造、汽车零部件生产、数控设备生产等新兴产业,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支撑。力争到“十三五”末,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 二、 水泵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全球水泵产业近年来一直处于增长发展期,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高温、干旱、暴雨频繁发生,同时引发了水资源短缺、居住环境恶化、人类健康受威胁等连锁反应。此外,干旱地区需要水泵抽水用于生活和灌溉,洪涝地区需要水泵进行排水,气候变化带来的水资源。 全球水泵产业近年来一直处于增长发展期,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高温、干旱、暴雨频繁发生,同时引发了水资源短缺、居住环境恶化、人类健康受威胁等连锁反应。此外,干旱地区需要水泵抽水用于生活和灌溉,洪涝地区需要水泵进行排水,气候变化带来的水资源问题将带动水泵的需求。 泵是输送流体或使流体增压的机械。水泵主要用来输送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液体,也可输送液、气混合物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 三、 必要性分析 1、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 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 100%。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定基础。 2、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 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 四、 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投资人 xxx(集团)有限公司 (二)建设地点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 (三)项目选址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占地面积约51.00亩。 (四)项目实施进度 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24个月。 (五)投资估算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2960.59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8603.6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1.02%;建设期利息499.3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7%;流动资金3857.6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80%。 (六)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22960.59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x(集团)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12770.54万元。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10190.05万元。 (七)经济评价 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41300.00万元。 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34369.36万元。 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5055.43万元。 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5.79%。 5、全部投资回收期(Pt):6.53年(含建设期24个月)。 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19325.28万元(产值)。 (八)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 34000.00 约51.00亩 1.1 总建筑面积 ㎡ 66767.43 容积率1.96 1.2 基底面积 ㎡ 21420.00 建筑系数63.00% 1.3 投资强度 万元/亩 350.26 2 总投资 万元 22960.59 2.1 建设投资 万元 18603.62 2.1.1 工程费用 万元 15665.79 2.1.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2397.28 2.1.3 预备费 万元 540.55 2.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499.31 2.3 流动资金 万元 3857.66 3 资金筹措 万元 22960.59 3.1 自筹资金 万元 12770.54 3.2 银行贷款 万元 10190.05 4 营业收入 万元 41300.00 正常运营年份 5 总成本费用 万元 34369.36 "" 6 利润总额 万元 6740.57 "" 7 净利润 万元 5055.43 "" 8 所得税 万元 1685.14 "" 9 增值税 万元 1583.88 "" 10 税金及附加 万元 190.07 "" 11 纳税总额 万元 3459.09 "" 12 工业增加值 万元 11879.62 "" 13 盈亏平衡点 万元 19325.28 产值 14 回收期 年 6.53 含建设期24个月 15 财务内部收益率 15.79% 所得税后 16 财务净现值 万元 4379.28 所得税后 五、 技术创新的过程与模式 技术创新是企业持续创新的根本竞争力,是企业把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以提高企业效益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产生、创造和应用的进化过程,更是一种创造性的破坏过程,促使资源从低效率、低附加值利用的方面向高效率、高附加值利用的方面转变。同时,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创新难度大,任何企业都不可能一次创新就成功,也不可能在创新成功后一次性地确保其竞争优势。因而,技术创新也是一个不断循环的、复杂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上出现了六代具有代表性的创新过程模式。 这种模式的基本观点是研究开发是创新构思的主要来源,因而,这种观点被称作创新的技术推动或发现推动模式。科技推动的创新是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从基础研究开始,到应用研究,再到生产制造,直到商业化的新产品在市场上销售。这种创新过程模式主要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中期得到发展。在这一阶段中,市场占有率可以说是企业从事科技研发所渴望得到的成果,因此,投入越多的技术研发等于可以获得越高的市场占有率。显然,市场只是被动地接受研究开发成果。 对于计算机这类根本性的创新,技术推动模式具有较好的解释力,然而对大多数创新来说并非如此。国际上对开发与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研究开发投入越多,所产生的创新并不一定就越多。这对我国是个警示:如果只强调科技投入,而对创新过程的组织方式缺乏考虑,就很有可能造成大量科技成果未被转化,或者会使这些成果大多一开始就先天不足,要么缺少市场导向,要么距工业化要求太远而没有商业价值,结果又会减弱科技投入的动力。 (一)需求拉动创新模式 在需求拉动创新模式中,指明市场需求信息是技术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它对产品和技术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通过技术创新活动,创造出适合这一需求的适销产品或服务。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创新过程着重点在于先进行市场需求分析,再进行研究开发继而生产制造。各企业经过前一段时间的激烈竞争后,对市场需求高度重视,因此,产生了新的创新模式技术研发在企业的创新过程中,不再扮演主动的角色,反而成为市场需求的被动配合角色。这一阶段,企业的策略主要集中于探究市场真正的需求是什么。从理论上来讲,这种方法能让创新适于某一特定的市场需求,但它毕竟只考虑了一种因素将企业所有资源全部投向单纯依靠来自市场需求的项目而未考虑潜在的技术机会,有朱偏颇。 (二)交互作用创新模式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技术的综合程度越来越高,技术创新涉及的因素越来越复杂。我们很难明确断定,哪种是纯粹的技术推动模式的创新,哪种是纯粹的需求拉动模式的创新。通常的情况是,创新是科学、技术与市场之间的耦合过程。美国的研究表明,大多数的创新构思来自市场需求和生产需求,而非来自对技术机会的确认。这一结论认为,如果不能很好地在创新过程早期将营销与创新过程相联结,就难以预料消费者会不会对引人市场的新产品做出正向反应,常常会严重影响新产品引入市场后的命运。因此,技术与市场的因素应放在起考虑。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期,又有学者提出了技术和市场交互作用创新模式。 该模式表明,技术创新是技术和市场交互作用共同引发的,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的相对重要性在产业及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可能有着显著的不同。单纯的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仓新过程模式只是技术和市场交互作用创新模式的特例。但是,尽管该模式内各要素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但却忽略了要素随着时间演变具有连续变化的特性。 (三)A-U过程创新模式 A-U过程创新模式从产业层面进行探讨分析,它是美国哈佛大学的阿伯纳西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厄特拜克通过对大量产业成长实例进行研究后提出的。他们发现企业的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在产业成长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相互关系。他们把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产业组织的演化分为不稳定阶段、过渡阶段、稳定阶段三个阶段,并与产品的生命周期联系起来,提出了描述以产品创新为中心的产品创新分布形式,即A-U过程创新模式,A-U过程创新模式的总体特征表现为:在产业成长的前期阶段,产品创新比工艺创新活跃,创新成果更多;而在产业成长的后期阶段,则是工艺创新较产品创新有更丰富的成果。 (1)不稳定阶段。此阶段的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都呈上升趋势,但产品创新明显强于工艺创新,这是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在行业发展的早期,由于技术本身处于发展和变动的状态,技术的潜在市场有待确认,因此,创新的重心是进行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寻找该技术可以开发的、消费者喜欢的、有价值的产品,于是多种产品设计进入市场且频繁变动。相对于变动频繁的产品设计,制造工艺和产业组织也显示出不稳定的特征,工艺创新从属于产品创新。 这是一个在商业与技术上不断“尝试、纠错”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研究开发具有探索性,研发经费支出较高,不易获得好的经济效益。 (2)过渡阶段。此阶段的产品创新逐渐减少,而工艺创新继续呈上升趋势,且超越产品创新,通过“纠错”形成了主导设计。随着企业
点击显示更多内容>>
收藏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