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核心素养分层作业学习任务单(含答案)
语文园地四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一(基础性学习单)
回顾本课学习内容,完成学习单。
一、交流平台。
(一)填一填、选一选。
1.一个好的开头,可以 ;一个好的结尾,可以 .
. 。
2.下面哪篇课文的开篇巧妙地提出问题,给人留下了悬念?( )
A.《匆匆》 B.《藏戏》 C.《那个星期天》
3.下列对课文开头或结尾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十六年前的回忆》的开头和结尾在内容上做到了首尾呼应,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B.《藏戏》的开头以三个反问句构成排比句式,强调了藏戏的特点,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C.《匆匆》以问句结尾,表达了作者的疑惑,以及对时间一去不复返的慨叹。
D.《那个星期天》随着故事叙述的结束自然结尾,在对景物的描述中,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二)赏析开头和结尾,完成练习。
1.下面的句子分别选自文章的开头,读一读,选一选。(填序号)
A.直抒胸臆式 B.借景抒情式 C.提问式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
(2)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
(3)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
2.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1)这是《十六年前的回忆》的开头,作者运用了 (倒叙 顺叙)的手法,对这样写的好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文章产生悬念,引人人胜。 B.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C.强调突出文章的主题。 D.交代起因、事件,直截了当。
(2)请你用这种写法为《难忘的一件事》写一个开头。
. .
. .
3.“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是《匆匆》一文的结尾,作者以问句结尾,这样写的好处是: 。
4.选出下列结尾在文中的作用。
(1)《匆匆》结尾: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
(2)《承诺》结尾:无论在人生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永远不会放弃,做一个生活的强者一这就是我的承诺。( )
A.留下想象空间,增强感染力。 B.直抒胸臆,表达真情。 C.照应开头,引人深思。
二、词句段运用。
(一)品味古诗中的事物被赋予的人的品格和志向。
1.下面的人或事会让你想到哪些诗句?
抗洪的战士: , 。
红军长征: , 。
2.下面诗句所赞美的是什么事物?把事物的名字写出来,并选择恰当的象征意义。(填序号)
A.傲霜挺立,坚韧不拔 B.独善其身,不求功勋 C.刚强勇敢、正直倔强
(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事物: 象征: 。
(2)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事物: 象征: 。
(3)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事物: 象征: 。
(二)读下面描写人物神态和外貌的句子,体会神态和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完成练习。
1.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从这话中“ ”“ ”这些描写外貌的短语可以看出,父亲在狱中受到了残酷的折磨;但父亲的神态是“ ”,表现了他作为革命者 、 的精神品质。
2.扁鼻子军官的目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①这段话描写了日本军官的 和 ,表现了日本军官的 、 ,从侧面衬托出雨来的 、 。
②段话通过描写扁鼻子军官“ ”的神态和 、 、 、 ”这些动作,表现了他的 、 ,衬托出了雨来的 、 。
3.“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关于这句话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可以删去,因为原文中还有大量的外貌描写的语句,少这一句无关紧要。
B.这句话不能删去,因为这句话突出了祥子的外貌特征,展现了祥子的健壮和十足的精气神。
C.这句话可有可无,因为祥子的长相并不突出,描写其外貌对行文作用不大。
4.请仿照上述句子,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和动作来表现人物形象。
. .
. .
5.对人物描写的方法判断错误的是( )
A.一对年轻夫妇,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动作描写)
B.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神态描写)
C.我蹲在水边,心里不停地念叨:“鱼啊!快些来吧!这是挽救一个革命战士的生命啊!”(语言描写)
D.这老汉,头上戴着一顶破草帽,露在帽檐外边的头发已经斑白了。(外貌描写)
◆我的发现:阅读时,我们可以通过关注 、 、 的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第二部分 积累与运用二(拓展性学习单)
三、日积月累。
(一)根据语境填俗语。
1.俗语说:“ , 。”因此,青少年要趁着现在的大好时光,储备丰富的知识,因为“ , ”,同时青少年也要趁着父母健在,好好陪伴、孝顺父母,以免将来后悔莫及,因为“ ,
. 。”
2.路路生病了,不肯喝药,妈妈告诉她:. , 。
3.特意去做某件事不成功,却在无意之中成就了另一件事,这便是“ ,
. 。”
(二)将下面的俗语补充完整,再填空。(填序号)
A.树欲静而风不止, 。 B.良药苦口利于病, 。
C.书到用时方恨少, 。 D.常将有日思无日, 。
E.有意栽花花不发, 无心插柳柳成荫 。
小的时候,母亲总叮嘱我要用功读书,告诫我“( )”,而我总嫌她烦人,却不知“( )”;成年后,才知母亲口里句句是真理,尤其是“( )”,这让我在往后的生活中始终居安思危。而她的早逝成为我人生当中最大的遗憾,真是“( )”。
第三部分 阅读与鉴赏(拓展性学习单)
五、单元主题阅读。
贺龙钓鱼(节选)
部队进入草地以后,粮食供给几乎完全断绝了。战士们经过长途跋涉,身体十分虚弱,伤病员一天天在增多。眼看大家饿着肚子行军,政委任弼(bì)时和关向应心里非常焦急。这时,兄弟部队送来一批粮食和牦牛肉,他们当即决定把这些食品尽快分到连队去,考虑到总指挥贺龙的身体日渐消瘦,任政委便吩咐警卫员给他送去一些牦牛肉。
警卫员匆匆来到侦察连,高兴地把牦牛肉捧到贺龙面前。贺龙以怀疑的语气问道:“这……哪儿弄来的?”警卫员解释道:“兄弟部队支援的。是政委叫我给您送来的。”“哦,你把它送到随军医院去,让伙房给伤病员打个牙祭。然后回去对政委说,我吃了。”看到警卫员有些犹豫,贺龙小声地说:“这事,我负责给你保密,快去吧!”警卫员仍然有点犹豫。“叫你去就去嘛,吃的,我自有办法。”贺龙显出生气的样子。警卫员噘(juē)着嘴,很不情愿地提着牛肉走了。
贺龙来到他那匹心爱的大红马面前,“老伙计……”他用大手掌抚摸着它长长的红鬃(zōnɡ),红鬃马会意似的轻摇着头。贺龙转到马身后,随手拔下几根马尾鬃,非常熟练地把它接起来,又从衣袋里取出一根别针,放在口里咬了咬,做成一个弯弯的钓钩。他将马尾和钩子一拴,捆在一根树枝上,就成了一根钓竿。
贺龙手执钓竿,一个人蹲在溪边的小树下。他留着短髯(rán)的厚嘴唇叼着个大烟斗,两眼专注地望着水面。他几乎是“竿无虚发”,不一会儿便钓了满满的一串。
长征中环境非常艰苦,贺龙就是这样利用战斗间歇去钓鱼。钓来的鲜鱼,他往往自己不吃,而是分给同志们。有时,政委派人给他送来干粮、马肉,他总是挥挥手里的钓竿,对来人说:“拿回去吧,我有它呢!”
太阳落山了,夜幕渐渐降临。贺龙站起身来,抖落身上的泥土,收拾好钓竿,提着一大串活鲜鲜的鱼儿,大步向总部走去。总部的同志们看见贺龙提着鱼走来,发出一阵阵欢呼。任政委快步上前,拉着贺龙的手,不安地说:“老总……你又把牦牛肉送给了伤病员,今天准又没吃东西!”
“哪里的话,你看!”贺龙指着故意腆起来的肚子,然后挥一挥手中的钓竿说,“我有它哩!”接着一阵仰天大笑。这笑声,是那样的爽朗、乐观、感人,它在空阔的草地上散发开来,是那样悠远……
1.【提取信息】进入草地后,部队遇到了哪些困难?( )(多选)
A.粮食供给几乎断绝。 B.战士们身体虚弱。 C.连续的阴雨天。 D.伤病员增多。
2.【语文要素】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通过对贺龙_________和________的描写,表现了贺龙钓鱼时的专注。
3.【推理分析】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打个牙祭”表明肉的分量并不多。 B.相比牦牛肉,贺龙更喜欢吃新鲜的鱼。
C.贺龙在这里教警卫员说谎,但这是善意的谎言,表现了贺龙舍己为人的品质。
4.【评价人物】读了“贺龙钓鱼”的故事,你认为贺龙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一)
1.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令人回味无穷。
2.B
3.D
(二)
1.CAB
2.(1)倒叙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