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6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5页 / 共26页
第6页 / 共26页
第7页 / 共26页
第8页 / 共26页
第9页 / 共26页
第1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民间故事,练复述本领大单元教学理念下的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业设计 目 录一、单元整体分析.2单元基本信息.2单元组织方式.2课时信息.2课标要求.2教材分析.2学情分析.3大单元教学结构图.4设计意图说明.5单元学习目标.5单元作业目标.5单元作业整体设计思路.6二、课时作业.6整体学习课(第 1 课时)课时作业.6整体学习课(第 2 课时)课时作业.7主题阅读课(第 1 课时)课时作业.9主题阅读课(第 2 课时)课时作业.9拓展阅读课(第 1 课时)课时作业.10拓展阅读课(第 2 课时)课时作业.11习作指导课(第 1 课时)课时作业.13独立习作课(第 1 课时)课时作业.13习作讲评课(第 1 课时)课时作业.14分享展示课(第 1 课时)课时作业.15分享展示课(第 2 课时)课时作业.16三、单元整体性作业.17作业内容.17设计意图.18四、单元质量检测作业.18作业内容.18单元质量检测作业考察学科能力和知识点分析表.22单元质量检测作业考察学科能力占比图.23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24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参考答案.241 读民间故事,练复述本领大单元教学理念下的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整体分析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第三单元单元基本信息教育部组织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语文五年级第一学期单元组织方式R 自然单元课时名称重组单元序号对应教材内容1234567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牛郎织女(二)讲民间故事缩写故事第 9 课第 10 课第 11 课口语交际习作课时信息语文园地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从前有座山1.识字与写字: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2.阅读与鉴赏: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 300 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整本书,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课标要求3.表达与交流: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4.梳理与探究:感受不同媒介的表达效果,学习跨媒介阅读与运用,初步运用多种方法整理和呈现信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渠道获取资料,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单元分析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口头文学作品,是老百姓智慧的结晶。了解和学习民间故事,是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本单元所选的这两个世代相传的民间故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主人公都是普通的劳动者,故事情节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充满浪漫色彩,表达了劳动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期盼与追求。教材分析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2 故事”,这是在中年级“详细复述”“简要复述”的基础上提出的进一步要求,旨在让学生把故事讲得更生动,更有吸引力,发展创造思维,培养丰富的想象能力。本单元口语交际安排了“讲民间故事”的活动,要求学生能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讲故事,能适当丰富故事里的情节。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摘录、删减、改写、概括等方法简要地介绍故事,完成猎人海力布或其他民间故事的缩写。语文园地安排了三个板块的内容。“交流平台”梳理和介绍了创造性地复述故事的基本方法,如转变角色讲故事、大胆想象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变换顺序讲故事等。“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第一题引导学生感受意思相近的俗语和成语在表达效果上的差别,俗语通俗、活泼,成语凝练、文雅。第二题以狼和小羊为例,引导学生了解如何把简略的情节说具体,并运用这样的方法把牛郎织女初次见面的情节说具体。“日积月累”编排的是唐代林杰的一首古诗乞巧,这首诗与牛郎织女的故事有关,旨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本单元还安排了“快乐读书吧”栏目,旨在激发学生阅读中外民间故事的兴趣,在阅读的过程中初步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感受故事中朴素的价值观以及阅读的快乐。复述是一项融理解、记忆、表达能力于一体的综合技能,也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显性体现。这一关键能力的训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统编教材对此项训练目标的设定是有层次性、连续性和发展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