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分子生物药行业分析一、 医药行业壁垒(一)医药行业属知识密集型行业且难以复制相比化学药,生物药的研发和商业化过程则更为复杂,其中涉及药物化学,分子和细胞生物学,晶体物理学,统计学,临床医学等多个领域,需要整合来自多个学科的专业知识技能,以执行研发战略并实现研发目标。由于专利、数据、排他权保护和生物药的复杂开发过程,简单地复制已经获得成功的生物药的商业壁垒很高。生物药通常具有较大而复杂的分子结构,其生产流程的细节可影响所生产的生物药之分子结构。甚至结构略有不同均可能导致其疗效及安全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在生物药的生产工艺开发中,由于细胞的高敏感性和蛋白质的复杂性以及不稳定性,工艺流程有诸多因素(例如:pH值,温度,溶氧等)要进行严格控制和调整。因此与化学药的工艺开发相比,生物药工艺开发的总耗时更长,投入资金更大,结果的不确定性更多,带来更高的难度和挑战。(二)医药行业长期复杂的研发过程及巨额资本投入在生物药领域,创新药的开发是一项漫长、复杂和昂贵的过程。通常而言,创新药需要历经数年的研发,并伴随千万美元到上亿美元的投资。大规模的生物药制造设施需花费2亿至7亿美元的建造成本,而类似规模的化学药设施只需3,000万至1亿美元。(三)医药行业监管严格因为生物药结构的复杂性,以及对生产与用药环境的变化更为敏感,所以监管机构对生物药的批准实施了更严格的规定,包括要求更全面的临床数据(诸如免疫原性等化药中不需要的临床数据),复杂的注册流程和持续的后监督。(四)医药行业极具挑战的制造业和供应链管理用以生产生物药的活细胞较为脆弱,对外部环境相当敏感。活细胞的特点决定了生物药生产过程的高技术需求,因此生物药企业在生产研发过程中充满未知的挑战。随着新技术的引入,例如连续制造,生物制剂供应链的复杂性正在增加。随着生物药需求的增加,能否保证及时的供应成为了生物药商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不同于化药,供应链管理成为了生物药产业的重要门槛之一。二、 影响医药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医疗相关新产品及技术不断应用,控制医疗卫生支出不合理的过快上涨已经成为各国政府普遍面临的问题。就中国而言,上世纪80年代以来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数量产生巨大影响,人口出生率急剧下降,再叠加死亡率降低、人均寿命延长等因素,导致我国的老龄化进程速度较发达国家显著加快。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将对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对于医药行业来说,解决医疗需求增加和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将成为老龄化背景下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国内医药行业的发展历程来看,行业增速和医保收支的增速密切相关。2004年至今,医药行业先后经历了医保扩容带来行业高速增长阶段、行业政策多空交织下的行业降速阶段以及当下医保控费进一步趋严带来的行业分化阶段。后续随着医保资金压力渐显,控费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行业内企业或将面临持续的压力和分化,研发管线产品储备丰富、拥有可以满足临床需求的创新产品的企业将有望在医保控费的大环境下实现较好的发展。医药行业关乎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因此也是受到政策监管最为严格的行业之一。近年来,国内医药行业各项政策密集颁布,主要围绕保证药品供应、加强质量控制、鼓励企业创新、加大医保控费等方面,持续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虽然受制于医保收支水平,控制医药费用支出对于医药行业的增长会造成一定的压力,但在一致性评价(让国内的仿制药达到和外资同样的质量水平)、两票制(从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只能开一次发票,从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只能开一次发票)等行业政策的引导之下,行业去产能的过程仍将延续,野蛮粗放式发展的企业将被陆续淘汰出局,医药工业和商业的集中度有望继续提升,行业龙头有望受益于这一发展趋势。在药品带量采购背景下,以偏仿制品种为主营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业绩增长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但具备一定研发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的企业,仍然有望享受审评审批加快、带量采购加快、创新产品放量等政策红利,腾笼换鸟将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综合来看,中国医药市场规模持续上升,医药行业收入利润保持平稳增长。新冠疫情之后,国内医药行业将投入更多的力量,迎来发展的新机遇。三、 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动向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制药企业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趋势,以互联网+的方式进行创新和突破。网络+医疗是未来医疗产业的发展方向,为制药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从宏观上看,当前医改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药品的带量采购、高值耗材的集中采购、医保目录谈判等都在加快实施,政策的执行速度和力度都在不断地超过预期。这一轮医改的核心理念是:鼓励创新、提升医疗设备的质量、医疗费用由不合理的医疗费用转为高效的医疗费用。在此趋势下,新药、CXO等创新产业链将会在较长时间内获益,而与医保无关的医疗产品泛消费也会是政策的庇护所。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在稳步上升,随着疫情的持续发展,人民的健康保健意识也在逐步增强,医疗服务的总人数和医疗费用也会稳步上升。随着人口老龄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医药消费呈现出刚性增长态势。四、 医药行业市场总体来看,医药行业可以分为医药制造、医药流通和医疗服务等几大板块,每个板块又可以继续细分,例如,医药制造包含药品(化学药、中药、生物药)和器械等,医药流通板块包含医药分销和零售药店板块等,医疗服务包含连锁医疗机构和CRO(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等。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国内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51%,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281%。虽然2020年医药生物行业的收入增速受疫情影响放缓(减少18%),但利润总额增速较2019年上升27%。整体来看,中国医药市场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并且依然维持近2倍GDP增速(23%)的收入增速水平。随着2014年后医改的深入推进,医药行业的黄金十年已经成为过去,但整体来看,该行业仍具备突出的成长优势。在三医联动新医改的大背景下,医保控费成为新常态,行业和企业格局逐渐发生新变化。医保改革针对辅助用药和中药注射剂的控费及带量采购(国家针对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品种约定最低采购量,由报价最低的厂家供货)带来的仿制药降价,都为创新药产品蓬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受新冠疫情影响,健全体系、补齐公共卫生短板将成为行业发展方向之一,长期来看,医药或将成为新基建的重要一环,相关医药产业链也有望迎来更大规模的长期稳定投入和更多的建设机会。五、 生物医药行业特征生物制药是一种知识密集、技术含量高、多学科高度综合互相渗透的新兴产业。以基因工程药物为例,上游技术(即工程菌的构建)涉及到目的基因的合成、纯化、测序;基因的克隆、导入;工程菌的培养及筛选;下游技术涉及到目标蛋白的纯化及工艺放大,产品质量的检测及保证。生物医药的应用扩大了疑难病症的研究领域,使原先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得以有效控制。21世纪生物药物的研制将进入成熟的ENABLINGTECHNOLOGIES阶段,使医药学实践产生巨大的变革,从而极大地改善人们的健康水平。生物制药是一个投入相当大的产业,主要用于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及医药厂房的建造和设备仪器的配置方面。目前国外研究开发一个新的生物医药的平均费用在1-3亿美元左右,并随新药开发难度的增加而增加(目前有的还高达6亿美元)。一些大型生物制药公司的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率超过了40%。显然,雄厚的资金是生物药品开发成功的必要保障。生物药品从开始研制到最终转化为产品要经过很多环节:试验室研究阶段、中试生产阶段、临床试验阶段(I、II、III期)、规模化生产阶段、市场商品化阶段以及监督每个环节的严格复杂的药政审批程序,而且产品培养和市场开发较难;所以开发一种新药周期较长,一般需要8-10年、甚至10年以上的时间。生物医药产品的开发孕育着较大的不确定风险。新药的投资从生物筛选、药理、毒理等临床前实验、制剂处方及稳定性实验、生物利用度测试直到用于人体的临床实验以及注册上市和售后监督一系列步骤,可谓是耗资巨大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失败将前功尽弃,并且某些药物具有两重性,可能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而需要重新评价。一般来讲,一个生物工程药品的成功率仅有510%。时间却需要810年,投资13亿美元。另外,市场竞争的风险也日益加剧,抢注新药证书、抢占市场占有率是开发技术转化为产品时的关键,也是不同开发商激烈竞争的目标,若被别人优先拿到药证或抢占市场,也会前功尽弃。生物工程药物的利润回报率很高。一种新生物药品一般上市后2-3年即可收回所有投资,尤其是拥有新产品、专利产品的企业,一旦开发成功便会形成技术垄断优势,利润回报能高达10倍以上。美国Amgen公司1989年推出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1991年推出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1997年的销售额已分别超过和接近20亿美元。可以说,生物药品一旦开发成功投放市场,将获暴利。六、 医药行业发展概况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世界人口总量的增长和社会老龄化程度加剧,全球各国不断完善医疗保障体制,全球医药市场继续呈现持续增长趋势。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从2017年的1596亿增加到2020年的1906亿,年复合增长率为610%,占整个人口的135%。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均寿命的延长和出生率的下降,使得老龄人口迅速增加,带来巨大的医疗卫生需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中国的新生儿在逐年减少,主要原因是生育人口减少,生育意愿减弱,导致老年人口比例持续增长。据估计,到2025年和2031年,中国的老龄人口将分别增长到2474亿和334亿,占总人口的173%和230%。老龄人口作为医疗需求的主力,仍有巨大的市场上升空间。此外,恶性肿瘤、糖尿病、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发病率快速上升,对新一代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小的治疗方案需求十分迫切,驱动产业创新。从国际比较经验看,处于人口加速老龄化阶段,卫生总费用GDP占比仍将持续提升。全球药品市场的成本压力不断增加,致使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众多药企逐步向以中国、印度为首的发展中国家转移,新兴医药市场逐渐成为拉动全球医药市场规模增长的驱动力。新兴医药市场支出加速增长,在全球医药销售额中所占的份额明显增加。随着经济的稳步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和医疗消费的不断提高,以及健康意识的激增。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全球医疗支出从2017年的804万亿美元稳步增长到2020年的886万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30%。随着人口老龄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全球医疗和保健需求将继续增加。COVID-19的流行促进了世界各国更加重视基础医疗和保健设施的建设。据估计,到2025年和2031年,全球医疗卫生支出将分别增加到1146万亿美元和1484万亿美元。2020年我国卫生总费用预计达72,3064亿元,人均卫生总费用5,146元,而2015年我国卫生总费用为40,5877亿元,人均卫生总费用2,952元,2015年到2020年中国卫生总费用年复合增长率为122%。2020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百分比为71%,这一比例在2015年为60%,增速加快。美国2020年卫生费用占GDP比重约18%,是我国卫生费用占GDP比值的25倍,对比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卫生费用占GDP比重依然有较大上升空间。医药制造业一直是我国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与中国制造2025都将发展医药制造列为建设制造强国的十大重点领域之一,对于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度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医药制造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己经成为第二大医药消费市场、第一大原料药出口国。从中长期来看,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医疗保险体系逐渐完善、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以及国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我国医药制造业仍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保补持续稳健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