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分布式光伏电站运维服务产业发展工作计划强化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引导。建立以可再生能源利用为导向的开发建设管理机制,明确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目标并逐年提升,逐步缩小各地权重目标差异,引导各地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推动跨省跨区可再生能源电力交易。强化权重目标分解落实,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合理共担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推动自备电厂、市场化电力用户等积极消纳利用可再生能源。一、 2035年远景目标展望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在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5%左右和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基础上,上述指标均进一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加速替代化石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取得实质性成效,可再生能源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巩固提升,基本建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二、 光伏行业概况按照电站选址和并网方式的不同,光伏电站可以分为集中式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电站。集中式光伏电站是指集中大规模发电,与公共电网相联接并承担供电任务的光伏电站,电力经逆变器、升压变压器在电网的高压侧并网,利用电网远距离传输到终端用户。集中式电站具有规模效应,管理难度较小,但具有建设周期长、占用土地资源等弊端。分布式光伏电站是指利用闲置屋顶等资源,布置在用户附近的发电系统。分布式光伏电站主要包括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和户用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等。分布式光伏电站靠近用电侧负荷中心,所发电力就近消纳,并可将剩余电力上传至公共电网;但屋顶分布式电站单体规模小、项目分散、屋顶条件不一,开发和管理难度较高。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中式光伏电站累计装机容量20,94244万千瓦,增长552%;分布式光伏电站累计装机容量12,67800万千瓦,增长1793%。2021年度我国新增分布式光伏电站装机容量达2928GW,约占全部新增光伏电站装机总容量的55%,首次超过新增集中式光伏电站装机容量;2022年上半年我国新增分布式光伏电站装机容量达1965GW,占全部新增光伏电站装机总容量的6365%,分布式光伏电站占比进一步提高。近年来户用光伏电站商业模式逐渐成熟,光伏贷模式、合作共建模式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户用分布式光伏市场的发展。光伏贷模式下,初始投资金额较低,户用业主可通过较低的初始投资金额进行光伏电站的投资;合作共建模式下,屋顶业主仅通过向第三方投资者提供屋顶,无需投资即可分享电站收益,进一步降低了屋顶业主的参与门槛。2021年度,我国新增户用分布式光伏装机达2,160万千瓦,占我国新增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的7359%;2022年上半年,我国新增户用分布式光伏装机达89140万千瓦,占我国新增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的4536%。户用光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三、 统筹推进水风光综合基地一体化开发(一)科学有序推进大型水电基地建设推进前期工作,实施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做好金沙江中上游等主要河流战略性工程和控制性水库的勘测设计工作,按照生态优先、统筹考虑、适度开发、确保底线原则,进一步优化工程建设方案。积极推动金沙江岗托、奔子栏、龙盘,雅砻江牙根二级,大渡河丹巴等水电站前期工作。推动工程建设,实现金沙江乌东德、白鹤滩,雅砻江两河口等水电站按期投产;推进金沙江拉哇、大渡河双江口等水电站建设;重点开工建设金沙江旭龙、雅砻江孟底沟、黄河羊曲等水电站。落实网源衔接,推进白鹤滩送电江苏、浙江输电通道建成投产,推进金沙江上游送电湖北等水电基地外送输电通道开工建设。加强四川等地的电网网架结构,提升丰水期通道输电能力,保障水电丰水期送出。积极推进大型水电站优化升级,发挥水电调节潜力。充分发挥水电既有调峰潜力,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水电灵活调节能力,支撑风电和光伏发电大规模开发。在中东部及西部地区,适应新能源的大规模发展,对已建、在建水电机组进行增容改造。科学推进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乌江、红水河、黄河上游等主要水电基地扩机。(二)做好生态环境保护与移民安置继续做好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加强保护措施效果跟踪监测,推进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持续改进和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其运行效果。建立健全移民、地方、企业共享水电开发利益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水电开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库区发展、移民收益与电站效益结合,增强库区发展动力,构筑水电开发共建、共享、共赢的新局面。依托西南水电基地统筹推进水风光综合基地开发建设。做好主要流域周边风能、太阳能资源勘查,依托已建成水电、十四五期间新投产水电调节能力和水电外送通道,推进十四五期间水风光综合基地统筹开发。针对前期和规划水电项目,按照建设水风光综合基地为导向,统筹进行水风光综合开发前期工作。统筹水电和新能源开发时序,做好风电和光伏发电开发及电网接入,明确风电和光伏发电消纳市场,完善水风光综合基地的资源开发、市场交易和调度运行机制,推进川滇黔桂、藏东南水风光综合基地开发建设。四、 基本原则(一)坚持创新驱动把创新作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根本动力,着力推动可再生能源技术进步、成本下降、效率提升、体制完善,加快培育可再生能源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提升可再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巩固提升可再生能源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二)坚持多元迭代优化发展方式,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陆上与海上并举、就地消纳与外送消纳并举、单品种开发与多品种互补并举、单一场景与综合场景并举,构建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因地制宜、多元迭代发展新局面。(三)坚持系统观念统筹电源与电网、可再生能源与传统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开发与消纳的关系,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与安全可靠供应相统一。(四)坚持市场主导落实放管服改革,健全市场机制,破除市场壁垒,营造公平开放、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作用,调动全社会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可再生能源自我发展、自主发展能力。(五)坚持生态优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贯穿到可再生能源规划建设全过程,充分发挥可再生能源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生态治理效益,推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相得益彰。(六)坚持协同融合加强可再生能源与国土、环保、水利、财税、金融等政策协同,形成促进新时代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推动可再生能源与新兴技术、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新基建等深度融合,不断拓展可再生能源发展新领域、新场景。五、 光伏发电行业竞争情况自2001年我国开展光明工程计划至今,光伏发电产业链各环节成本不断降低,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市场参与者数量及类型不断增多,形成了健康的行业竞争格局。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我国2021年新增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约5,300万千瓦,连续9年稳居世界首位。截至2021年底,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306亿千瓦,突破3亿千瓦大关,连续7年稳居全球首位。当前政策坚定不移推进光伏发电行业补贴退坡,我国光伏发电行业已步入平价上网时代。在此背景下,未来整个行业市场化程度将持续提升。六、 促进存储消纳,高比例利用可再生能源加快建设可再生能源存储调节设施,强化多元化智能化电网基础设施支撑,提升新型电力系统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适应能力。加强可再生能源发电终端直接利用,扩大可再生能源多元化非电利用规模,推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制氢利用,促进乡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多措并举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一)加快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开展各省(区、市)抽水蓄能电站需求论证,积极开展省级抽水蓄能资源调查行动,明确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规模和布局,编制全国新一轮抽水蓄能中长期规划。大力推动项目建设,实现丰宁、长龙山等在建抽水蓄能电站按期投产;加快已纳入规划、条件成熟的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加快纳入全国抽水蓄能电站中长期规划项目前期工作并力争开工。在新能源快速发展地区,因地制宜开展灵活分散的中小型抽水蓄能电站示范,扩大抽水蓄能发展规模。(二)推进黄河上游梯级电站大型储能试点项目建设开展黄河上游梯级电站大型储能项目研究,解决工程技术问题,提升开发建设经济性。探索新能源发电抽水与梯级储能电站、流域梯级水电站的联合运行,创新运行机制。充分利用黄河上游已建成梯级水电站调节库容,推进龙羊峡-拉西瓦河段百万千瓦级梯级电站大型储能试点项目建设,支撑青海省新能源消纳和外送。(三)有序推进长时储热型太阳能热发电发展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太阳能热发电成本明显下降。在青海、甘肃、新疆、内蒙古、吉林等资源优质区域,发挥太阳能热发电储能调节能力和系统支撑能力,建设长时储热型太阳能热发电项目,推动太阳能热发电与风电、光伏发电基地一体化建设运行,提升新能源发电的稳定性可靠性。(四)推动其他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明确新型储能独立市场主体地位,完善储能参与各类电力市场的交易机制和技术标准,发挥储能调峰调频、应急备用、容量支撑等多元功能,促进储能在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多场景应用。创新储能发展商业模式,明确储能价格形成机制,鼓励储能为可再生能源发电和电力用户提供各类调节服务。创新协同运行模式,有序推动储能与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利用水平。七、 全球光伏发电市场发展概况(一)全球光伏发电市场发展历程在当前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中,传统化石能源依然占主要地位,受其储量枯竭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以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将会愈发重要。就电力行业而言,与其他形式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相比,光伏发电具有资源储量丰富、场地要求低、开发利用难度低、碳排放量小、转换效率高等优势,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光伏发电技术的起源可追溯至1839年法国科学家EBecquerel发现液体的光生伏特效应。自2004年起,光伏发电开始了全球范围内的商业应用。全球光伏发电行业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2004-2011年,以德国为首的各国推出光伏补贴政策,目的是通过一定的政策和资金的扶持推动光伏发电技术突破和规模增长,促使光伏发电商业化。2011-2013年,欧洲各国纷纷大幅度降低和取消政府补贴,光伏发电投资收益率的大幅下降导致了需求减少,光伏发电行业的盲目扩张和欧洲债务危机也加剧了供需失衡。2013-2015年,经过上一阶段的优胜劣汰和光伏技术的逐渐成熟,光伏发电系统投资成本持续下降,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支持光伏发电的行列,具有技术研发优势、规模优势的企业逐渐涌现。2015年至今,随着2015年巴黎协定的签署,各国对新能源愈发重视;同时光伏技术进一步发展推动了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光伏发电逐渐脱离补贴,实现平价上网。(二)全球光伏发电应用市场发展概况近年来,随着光伏发电全产业链的技术进步,光伏装机成本不断下降,据SolarPowerEurope统计,2009-2018年,光伏装机成本下降超过80%。光伏装机成本的下降有效降低了光伏装机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根据美国咨询Lazard最新统计,2009-2019年,美国大型地面光伏LCOE下降89%。因此,各国光伏发电应用市场普遍处于补贴退坡、行业市场化程度不断提升的阶段,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持续增加。八、 推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制氢利用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低、氢能储输用产业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推进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产业化发展,打造规模化的绿氢生产基地。推进化工、煤矿、交通等重点领域绿氢替代。推广燃料电池在工矿区、港区、船舶、重点产业园区等示范应用,统筹推进绿氢终端供应设施和能力建设,提高交通领域绿氢使用比例。在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现代煤化工或石油化工产业基础好的地区,重点开展能源化工基地绿氢替代。积极探索氢气在冶金化工领域的替代应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