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关于某集团单位质量创优提升三年行动方案为认真贯彻公司2023年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公司领导对质量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加强质量创优,积极争创更多国家级质量奖项,提高公司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公司决定开展质量创优提升三年行动。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国家重大工程要高质量建设好,全力打造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的重要指示,围绕公司“”整体发展思路,紧扣“”总体要求,坚持高目标导向,通过专项提升行动,进一步提升质量工作理念,完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健全质量创优工作机制,强化全过程管控,提升工程和产品质量水平,为公司实现产品质量更好、效益效率更高、核心竞争力更强、品牌影响力更大的发展提供质量支撑。二、工作目标到2025年,质量工作体系更加健全,质量创优水平全面提高,国家级质量奖获奖数量稳步增加,质量创优对市场竞争力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工程、产品和服务质量水平进一步提升。国家级质量奖项获奖数量稳步提升。国家优质工程奖获奖数量占比力争。工程、产品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设计产品合格率,工程建设单位工程一次交工合格率,工业产品成品一次交验合格率达到以上,顾客满意率达到以上。质量创优工作机制更加健全。公司重点项目应争创国家级质量奖,争创国家级质量奖项目质量总监配备率,质量创优策划率,一次成优率。三、重点工作(一)提升质量创优理念。1.树立先进创优理念。质量创优是实现公司产品向品牌转变的必要途径,各单位要高度认识质量创优工作的重要性,坚持以人为本、本质安全、全生命周期管理、价值工程等理念,有组织、有计划开展质量创优工作,力争工序一次合格,产品一次成优,全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加安全的发展。(二)健全质量创优体系。2.健全创优组织体系。各级单位要明确创优分管领导,建立健全高效协同的创优组织机构,要将生产、技术、物资、成本、财务、人力资源等与创优相关的管理部门纳入创优组织,并赋予相应的职责与责任,形成分管领导直管,部门协同并进、共同参与的创优组织体系。3.完善创优制度建设。各单位要秉承适用性、有效性和严肃性原则,结合自身业务特色,进一步完善创优工作制度,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创优策划、创优检查、创优奖罚等,2023年,健全覆盖创优全过程管理的制度体系。(三)优化质量创优机制。4.强化创优动态管控。各级单位要围绕三年行动工作整体目标,结合自身实际,做好三年创优工作整体规划,动态调整年度创优工作计划,上级单位要给下级单位下达创优指标,实现一级控制一级,一级保障一级,保障创优工作的持续性、计划性和严肃性。5.强化创优策划管理。创优策划务必前置,彻底转变事后创优、机会创优做法。要结合工程规模、特点和市场定位开展创优策划,对创优目标、阶段目标、保障措施、资源投入、技术手段、实施计划、既定成果、创优路径等进行周密部署,编制创优策划书,并实施分级审批管控。6.强化创优过程检查。创优工作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不同阶段有特定的工作任务,要根据创优策划,细化创优工作实施计划,把完成各计划节点内的具体工作事项清单化管理,并实施对标检查机制,各级单位要开展创优检查指导,及时进行纠偏,确保创优工作顺利推进。7.强化创优奖惩考核。各级单位要充分调动人员的创优积极性,严肃创优责任,兑现创优奖罚,责任要有清单,考核要有细则,奖罚要有标准,对不同等级的质量奖项实施差异化奖励,对创优中的突出贡献个人和下属单位要给予着重奖励,对未达成创优目标的要落实问责和处罚。(四)强化投资项目质量创优。8.落实创优首要责任。建立健全项目创优工作激励和约束机制,鼓励优质优价,将创优费用列入招标文件和合同。要以创优为先导,牵头制定创优策划并印发参建各单位,组织创优策划会、推进会和协调会,确保工程质量和创优目标如期实现,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和创优工作水平。(五)加强新业务领域质量创优。9.提升新业务领域创优水平。各单位要持续总结优秀的创优经验,积极推广好的做法,争取更大的创优成效。要在传统领域基础上,突出、等新业务领域创优提升,加大资源投入,增强创优力量,积极引用全过程咨询服务,开展创优示范建设,多建样板工程,以创优为契机,带动新业务领域工程质量整体提升。到2025年,新业务领域国家级质量奖荣誉占比达到以上。(六)强化质量创优全过程管控。10.强化风险管控。创优首先要做到依法合规,严格执行法定的建设程序。要加强安全、质量、环保、技术等风险管控,坚持红线、底线原则,健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治理机制。项目要结合创优目标,明确一票否决清单,提前策划,强化管控,确保创优目标实现。11.强化设计引领。设计是创优的前提,更多的要充分理解设计意图,积极推动有利于保证安全和提升工程质量的变更。对于投资项目,要严控设计质量,做实做深设计管理,突出文化设计、品质设计、绿色设计,致力于把项目打造成“优质耐久、安全舒适、经济环保、社会满意”的平安百年品质工程。12.强化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创优的保障,创优项目要积极推动四新技术应用,从创优策划伊始就要全面统筹技术创新路径,创国家级质量奖的项目要积极应用新技术,同时开展自主研发,科研攻关,围绕质量奖的有关要求,积极获取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科技示范工程、专利等,同时形成相关指南、标准等成果,为创优提供坚实的保障。13.推动绿色建造。要树牢绿色发展理念,将绿色建造融入项目策划、设计、施工和运维全过程,推动创优项目全生命周期绿色化发展。要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原则,积极推动节能减排和可循环绿色材料的应用。推广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全面提升绿色施工水平。要积极争创绿色科技样板工程、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开展绿色建筑星级评价、绿色建造设计评价和绿色建造施工评价,为争创国家级质量奖奠定基础。14.强化质量管控。工程质量是创优的第一要素,鲁班奖内涵体现在对细枝末节的匠心打造上,国家优质工程奖追求的是卓越的品质内涵。项目创优首先要加强管理,要转变粗放式的管理,实施精细化的质量管理,直达最小单元工程检验批的管理。积极传承和优化国内外优秀创优案例,把好材料关、检验关、验收关,特别在方案的执行、首件样板打造、通病防治、试验检测、测量管理等方面要做细做精,让质量管理更具有量化指标和量化评判。15.强化竣工资料管理。竣工资料直接反映出建设全过程中质量管控水平,任何工程质量奖现场复查,竣工资料都是必查和详查的环节,在历年质量奖现场复查中因档案资料差、缺失、造假等被淘汰的情况不在少数。各单位应重视档案资料的管理,严格执行各行业竣工档案资料的归档要求,档案室管理要求,结合日常质量管理,做细做实验评资料,让档案核查为质量创优增色。(七)拓展申优推荐渠道。16.扩大创优项目群体。各级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要按照“能创尽创”原则,全面纳入创优管控。要结合项目规模、特点和定位,明确与之相适应的创优目标。项目合同有明确创优要求的要严格执行,甚至要高于合同管控目标,要把创优盘子做大,把创优等级规划好,推动项目积极创优、主动创优。17.拓宽申优推荐通道。项目创优要全面规划好申优路径,要依托在建项目,积极建立与地方政府、各级协会、业主单位的沟通联络,积极争创企业质量奖、行业质量奖、政府质量奖。依托以往获奖项目,各单位要全面梳理与地方政府、各级协会已建立起的创优沟通联络,形成沟通联络,实现内部资源共享。(八)加强质量创优培训教育。18.提升创优意识。各单位要围绕创优的目的和意义,如何开展创优,结合各类质量奖评选办法、过程管理中对设计、进度、质量、安全、技术、环保等管理、竣工资料要求、现场核查要求等广泛开展培训教育,全力提升全员质量意识、创优意识、质量水平和创优能力。(九)推进质量创优标准化、信息化建设。19.推进创优标准化建设。各单位要依托获奖项目开展质量创优标准化建设,从创优策划、计划管理、过程控制、奖项申报、现场复查等全过程开展标准化建设,到2025年,要形成一整套标准化创优指南,为公司质量创优提供全面指引。20.推进创优信息化管理。升级优化公司质量创优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完善的项目库,打通与各级单位创优策划审批路径,推进创优计划的执行,进行阶段性资料收集存档,形成完整的创优申报资料,同时建立各级协会、相关部门联络网,建立优秀案例库等,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创优信息化系统。各单位要全面应用公司质量创优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系统及时将创优项目登记入库,对没有入库的项目,当需要集团出具推荐意见时,将不予办理。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保障。各级单位要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质量创优工作必须有领导班子分管,统筹本单位创优工作。单位质量职能部门作为责任部门要牵头协调组织落实具体工作事项。项目经理要亲自抓,亲自部署,确保创优目标达成。(二)加强意识宣贯。质量创优是一项系统性、协同性、全员参与的工作,各单位要加强对全员创优意识的宣贯,积极引导,创优不仅利于企业,创优更是人人受益,创优应是每一位工程建设者的美好追求,让创优成为全员的自觉行动。(三)加强总结交流。各单位对质量创优工作进行定期总结,及时对标计划执行情况、措施实施情况、成效达成情况,及时纠偏。要积极立标杆、树典型,总结经验与不足,开展内部工作交流,工作协调等事项,有效提升质量创优的执行力。公司将质量创优提升行动中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纳入年度质量先进单位和个人评选。(四)加强宣传报道。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大力宣传质量创优的重要意义,展现创优项目的良好形象。要积极报道创优过程中涌现的典型,用鲜活事例向外界传递和释放正能量,大力弘扬追求精益求精的质量精神,推动公司工程质量创优文化建设。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