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中考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卷(新疆卷) 历 史(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75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黔东南苗家吊脚楼是苗族人民智慧的体现。无独有偶,远古时期,人们在建造房屋时,便能将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以下原始居民中建造了利于通风防潮的干栏式房屋建筑的是()A河姆渡人B山顶洞人C北京人D半坡人2据记载,考古学家早年在安阳殷墟清理出的商代马车均是直衡车(古车前端架于马项之上的横末是直的)后来发现甲骨文中的“车”字有多种写法,既有直衡车,还有曲衡车。受此启发,考古学家果然清理出曲衡车。由此可见,商代甲骨文()A是世界上最早的成熟文字B完整再现了商代马车演变C是了解古史的唯一依据D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3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成效最突出的一次改革。有人评价这次变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A奖励军功B奖励生产C推行县制D加强刑罚4旧唐书记载:在这次战乱中,“官室焚烧,十不存一,人烟断绝,千里萧条”。从此之后,国势由盛转衰,逐渐形成落镇割据的局面,该战乱是()A七国之乱B安史之乱C八王之乱D靖康之变5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达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银企之间票据流通频繁B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C城市商品经济高度繁荣D宋代商业发达,出现了“会子”6如表所示是某学校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整理的材料。据此可以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地区措施东南地区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东北地区1689年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蒙古和新疆地区平定准噶尔部、大小和卓的叛乱西藏地区1727年派遣驻藏大臣A清朝前期的民族关系B捍卫国家统一的康熙帝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7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公使开始进驻北京。为了适应形势的变化,清政府于l861年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负责办理对外交涉以及通商、海关等事务。这表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A中国开启了外交的近代化B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先进人士开始睁眼看世界8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疆开展的主要活动有()保障国际交通线畅通建设新疆、教育群众播撒革命火种引领反帝反封建斗争ABCD91947年,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一文中指出:“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基于这一点,中国共产党()A发表了论持久战B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C开始“打土豪,分田地”D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10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的志愿军将士们以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邱少云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记者对其事迹进行报道,下面最合适的题目是()A学习雷锋好榜样B烈火中的永生C铁人精神永放光芒D县委书记的好榜样11社会主义中国和资本主义缅甸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指导下妥善地解决了边界问题。1960年两国签署边界条约,这是新中国同周边邻国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这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推动了国际上与中国建交的高潮B消除了各国之间的矛盾C能够促进不同制度国家间的合作D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12运用下列史料,可以设计出有关中国历史的探究主题是()真宗深念稼穑,闻占城稻耐旱,西天荻豆子多而大。各遣使以珍货求种。抛掷不停手,左右无乱行。被将教秧马,代劳民莫忘。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A农业技术的发展B医药事业的进步C思想文化的繁荣D政治制度的演变中13观察下列图片,你能得出正确的信息是()A楔形文字,是研究尼罗河流域文明的珍贵资料B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文明C佛教是起源于古代希腊的宗教D三幅图片是不同地区的特征,体现了古代欧洲文明的多元性14知识结构图是一种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下图横线处最恰当的内容应该是()A明治维新B工业革命C法国大革命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5上世纪20年代,列宁开始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在相互竞争中发展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第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0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1分,第19题12分,共45分)16(本题10分)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1)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封建性质的改革,都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2)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在位期间形成了“开元盛世”的局面。()(3)经历了辛亥革命的失败,先进的知识分子意识到:民主共和的真正敌人,藏匿于几千年来的思想传统,因此必须从思想文化上冲击封建禁锢。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的补课。()(4)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标志是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雇佣)和新的生产方式(劳动分工、协作)。()(5)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道:“美国人实现了他们自己人的人道主义动机,同时又满足了自己的经济需求,削弱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这一评论直接针对的是美国的冷战政策。()17(本题12分)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涌现出一大批历史人物,他们在特定的时代以其各自的个性和活动,从不同侧面有力的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孔子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加注重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第一声是开始传播贵族学到民间的第一人。钱穆国史大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传播贵族学到民间”的措施是什么?该措施体现孔子的什么教育主张?(2分)材料二公元前221年,秦王政(嬴政)结束了长期的割据局面,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秦皇帝的政令,直达于郡、县、乡、亭、里。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中央集权化体制,也是秦始皇最具有历史意义的创制。樊树志国史概要(2)材料二中皇帝的政令能直达于地方,得益于秦始皇实施的哪一地方制度和推行的何种文字?(2分)材料三北魏孝文帝的全面封建化是北方民族文化融合于中原汉民族文化的伟大典范。孝文帝下诏改用汉姓推行汉族的官制和律令,都是旨在学习吸取汉民族的先进文化;同时,胡食、胡床、畜牧选种等草原文化因子也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中。白寿彝中国通史(3)据材料三概括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依据材料概括出这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4分)材料四(4)图1是哪位大书法家的作品?后人对该作品有怎样的评价?图2所祭祠的人物,他写出的史学巨著是什么?(3分)(5)综合上述材料,分析重要人物与历史发展进程的关系。(1分)18(本题11分)思想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先进的思想能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发展,新兴市民阶级地位的提高,以及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孕育出佛罗伦萨人崭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些是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基本条件 。齐世荣文艺复兴及其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材料二18世纪开始,法国进步思想家猛烈抨击法国的封建制度,他们著书立说,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部编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P88材料三以前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理论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以上材料均摘自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四1917年列宁分析了革命形势,指出“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业已完全成熟”。 部编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P40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2)材料二描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对法国大革命有何影响?(3分)(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之前占统治地位的理论其服务的对象是什么?据材料三归纳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2分)(4)材料四这句话是1917年10月23日列宁在布尔什维客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武装起义中说的,之后俄国在列宁领导下爆发了什么革命?这次革命性质是什么?(2分)(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先进思想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有何作用?(2分)19(本题12分)人口的迁移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历史上著名的“民族大迁徙”,主要是指日耳曼人从公元4世纪末到6世纪末,持续200年之久向着罗马帝国境内的大规模迁徙民族大迁徙结束后,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出现了十几个“蛮族”国家,其中最为强大的是481年建立的法兰克王国。民族大迁徙使古典的奴隶制社会形态一去不复返,人类历史由此进入一个更成熟的发展阶段封建社会。摘编自张五钢日耳曼民族的大迁徙(1)依据材料一概括“民族大迁徙”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兰克王国实行什么制度来规范上下级关系?(3分)材料二西晋永嘉年间(繁华京师成战场)黄河流域广大人民被迫大规模迁徙到江淮流域。这次南迁使秦汉以来人口分布显著的北多南少格局开始发生变化。这是中国人口分布中心向长江流域转移的标志性事件。安史之乱使大批北方居民南下逃避战乱,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分布以黄河流域为重的格局,我国南北人口分布第一次达到均衡。摘编自纪录片菱角观潮史(2)材料二中的两次人口迁徙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材料三中国之南洋明初,遣太监郑和等航海招致之,来者益众。而闽广之民,造舟涉海,趋之如鹜,或竟有买田娶妇,留而不归者。殆不下数十万人。(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回答,明初南洋人口的增加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人口的移居对南洋地区产生怎样的影响?(3分)材料四近代以来,世界重大历史事件都会对人口的流迁和变化产生显著影响,这种现象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如图所示:(4)根据材料四,指出1500年后促使世界人口迁移的事件及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2分)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