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中学德育考试模拟考试卷姓名:_ 年级:_ 学号: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判断题计算题附加题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1、判断题认为服从权威就是“好”,不听话就是“坏”的儿童处于自律道德阶段。 A、正确 B、错误2、问答题我国中学德育应坚持哪些基本原则?3、问答题简述常用的德育方法。4、判断题社会的道德规范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基础的矛盾构成了学生品德发展的动力。 A、正确 B、错误5、单选题中学生小辉因害怕被教师批评而遵守上课纪律。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辉的道德发展处于哪个阶段?( ) A、相对功利取向 B、惩罚服从取向 C、寻求认可取向 D、遵守法规取向6、单选题李小林私拿水果摊上的一只苹果,经同学检举,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老师问道:“李小林,你私拿别人的东西,这已经是第几次了?”李小林低着头回答:“第五次了。”“你为什么不改呢?”“我我也晓得不对,就是就是有时忍不住。”教师应从( )人手对李小林进行教育。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7、单选题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 )。 A、将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 B、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C、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 D、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8、判断题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不同于社交活动。 A、正确 B、错误9、单选题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10、单选题德育过程中经常出现“屡教不改”的现象,这说明( )。 A、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B、德育过程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 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统一多方面影响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11、问答题大学毕业不久,我就担任了初二(1)班的班主任。一天中午,一个学生急匆匆地跑来说,“老师,小杨不知因为什么事情,正和2班的老师争吵,还骂老师了。”我赶紧过去问缘由,得知2班的卫生区有几片废纸,被学校的值日生扣了分,据说2班有学生看见他正好走过,就告诉王老师,认为纸是他扔的。于是王老师就找到小杨,并训斥了他。小杨不服气,就骂老师“瞎了眼”,结果惹恼了王老师。我当时也很生气:“小杨,就算你没扔,也要好好和王老师说明,怎么可以骂老师呢?&rd12、单选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符合( )规律。 A、智育过程 B、德育过程 C、心理咨询 D、教育学生13、单选题科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是( )。 A、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B、维护权威或社会秩序阶段 C、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D、普遍的伦理准则阶段14、问答题陶行知任育才中学的校长时,有一天他看到一位男生欲用砖头砸同学,就将其制止,并责令其到校长室。等陶行知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在办公室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块糖给他:“这是奖励给你的,因你比我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男生:“这也是奖励给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说明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行知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行知遂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了;“15、单选题有关人生观、世界观方面的教育属于德育内容的( )。 A、政治教育 B、思想教育 C、道德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16、问答题简述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及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17、单选题在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中,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定向阶段的特征是( )。 A、认识到法律不是死板的条文 B、对成人或规则采取服从的态度,以免受到惩罚 C、为自己塑造一个社会赞同的形象 D、强调对法律和权威的服从18、单选题张老师在工作中,注重以自己的高尚品德、人格魅力以及对学生的深切期望和真诚的爱来触动、感化学生,促使学生思想转变。这种德育方法是( )。 A、实际锻炼法 B、品德评价法 C、个人修养法 D、情感陶冶法19、问答题简述中学德育的主要途径。20、单选题“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发挥教育影响”体现了哪一种教育方法?( ) A、榜样示范法 B、说服教育法 C、陶冶教育法 D、品德教育法21、判断题德育内容是沟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中介或手段。 A、正确 B、错误22、单选题教师运用英雄人物的形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种方法属于( )。 A、说理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实际锻炼法23、问答题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与品德?24、单选题孔子的弟子颜回评价老师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句话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A、导向性 B、尊重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C、疏导原则 D、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25、判断题班杜拉研究儿童道德发展和教育问题的主要方法是道德两难故事法。 A、正确 B、错误26、问答题简述运用自我修养法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27、问答题开学不久,陈老师发现学生杨朗有许多毛病。陈老师心想,像杨朗这样的学生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肯定和鼓励。一次,陈老师找他谈话说:“你有缺点,但你也有不少优点,可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这样吧,我限你在两天内找到自己的一些长处,不然我可要批评你了。”第三天,杨朗很不好意思地找到陈老师,满脸通红地说:“我心肠好,力气大,毕业后想当兵。”陈老师听了说:“这就是了不起的长处。心肠好,乐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这种人。你力气大,想当兵,保家卫国,是很光荣的事28、案例分析题一位家长在星期一发现儿子上学时磨磨蹭蹭,于是追问是怎么回事,孩子犹豫了半天才道出实情。原来在上个星期二早上,班主任老师召开全班同学会议,用无记名的方式评选三名”坏学生”,因有两名同学在最近违反了学校纪律,无可争议地成了”坏学生”;而经过一番评选,第三顶”坏学生”的帽子便落在儿子头上。这个9岁的小男孩,居然被同学选出了18条”罪状”。当天下午年级组长召集评选出来的”坏学生”开会,对这三个孩子进29、单选题德育的功能不包括( )。 A、培养学生品德,制约其发展方向 B、决定学校教育性质 C、发展学生体力,增强其体质 D、影响社会稳定与发展30、单选题“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陶冶教育法 B、说服教育法 C、榜样示范法 D、实际锻炼法31、单选题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 )。 A、关键 B、基础 C、内容 D、途径32、判断题德育过程的顺序必须遵循知、情、意、行的固定顺序,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 A、正确 B、错误33、问答题简述品德评价法的内涵和基本要求。34、单选题古人说:“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人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这种德育方法是( )。 A、说理教育法 B、品德评价法 C、情感陶冶法 D、品德修养法35、判断题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德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 A、正确 B、错误36、问答题简述安全教育的基本途径。37、单选题“榜样学习”的教育效应最适合的心理学解释理论是( )。 A、强化说 B、认知失调论 C、从众说 D、观察学习理论38、判断题德育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 A、正确 B、错误39、问答题简述德育过程的多端性。40、判断题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道德要求与学生被期望的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A、正确 B、错误41、判断题进行德育完全是政治老师的事。 A、正确 B、错误42、单选题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在研究儿童道德发展水平时,采用的方法是( )。 A、对偶故事法 B、自然实验法 C、观察法 D、道德两难故事法43、问答题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44、判断题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A、正确 B、错误45、单选题影响少年儿童品德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 A、遗传 B、环境 C、学校教育 D、家庭教育46、问答题初一(2)班学生李小刚对学习毫无兴趣,成绩极差,各科考试很少及格。一次期中数学考试,他一道题也答不上来,就在试卷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零分我的好朋友你在慢慢地向我靠近零分你是如此多情难到你把我当着一个无用的人不我不是一个无用的人我是人我也有一棵真心再见吧零分”。数学老师阅卷时,看到这份无标点、别字连篇、字迹潦草的“答卷”后,非常生气地把李小刚叫到办公室,交给了新任班主任梁老师。梁老师问明情况后,并没有直接训斥李小刚,而是耐心地帮助李小刚在他的&l47、单选题晓霞能根据他人的具体情况,以平等为标准,在同情、关心的基础上对学习和生活中的道德事件进行判断,根据皮亚杰的理论,晓霞的道德发展处于( )。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阶段 D、公正阶段48、单选题关于原始社会德育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容极其简单 B、方式和劳动、生活相结合 C、平等的 D、具有鲜明的阶级性49、单选题在学生品德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50、单选题下列关于德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他们主体的选择、吸取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他们的品德 B、自我教育能力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学生品德内部矛盾才能转化 C、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主要放在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环境方面 D、德育要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51、单选题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 )。 A、道德情感异常 B、道德行为不良 C、道德意志薄弱 D、道德认识缺乏52、单选题通常,大部分青年和成人的道德水平都处于( )。 A、习俗水平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