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教学设计【教学立意】本单元介绍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从村落、集镇和城市的出现分析不同居住环境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城市化是近代以来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衡量标准之一,也体现了人类居住环境方面革命性的改变。本课在教学设计中希望通过对“城市化的演进”、“居住条件的改善”、“公共设施的完善”、“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等四个子目的梳理,让学生理解城市化的发展对人类生活产生的深刻影响,启发学生思考如何解决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从而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观念。【教材分析】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是高中统编历史教材选择性必修2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中的一课。本课介绍了近代以来 “城市化的演进”、“居住条件的改善”、“公共设施的完善”、“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等几个问题,各子目之间存在内在逻辑,方便教师开展教学,此外,教师补充“城市化问题的解决”这个环节,可使本课的立意更为完整、更为凸显。【学情分析】 本课是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的课程,高中生经过对必修课程的学习,对城市化已有一定的了解,史料研习、时空定位能力有所提升,具有一定的史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但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阅历尚浅,对社会现象和现实问题的理性认识仍有待加强。【教学目标】 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的演进过程。 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居住条件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的发展。 认识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并思考解决之道。 【重点难点】重点:城市化对近代以来人类生活的影响。难点:近代以来中外城市化的原因、存在问题及解决。【课型课时】新授课 1课时【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史料教学法;问题引领法【教学过程】课堂导入:请同学们观察图片,这是美国摩尔购物中心。大家思考一下,这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是如何演进的?又有哪些意义和问题?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设计意图:引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对本课学习的热情,有利于深入学习。授课过程:教师活动:通过幻灯片展示城市化的概念和城市化的表现。概念:城市化又称城镇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聚集,乡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变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和必然结果。表现:1、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2、 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3、城市生活方式逐渐取代农村生活方式。一、城市化发展之因教师活动:展示近代英国城市化兴起的文字材料,引导学生思考英国城市化兴起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活动:研读史料,思考问题并作答。合作探究:英国城市化兴起的原因材料一: “英国城市化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是一个突变的过程,不是以封建城镇为依托发展起来的,而是在一些村庄和工矿区发展起来的。”英国历史上进行了长达几个世纪的农业革命、商业革命,不仅为英国的工业化打下了基础,而且为城市化积累了资金、提供了廉价劳动力。18世纪早期,英国城市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025,1801年为33,而到1851年时英国已有580多座城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54,英国已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材料二: 英国国会1836年批准建设新铁路,到1855年其铁路总里程已达12960公里。 运河方面,自从1761年开凿第一条运河,到1842年,英国已修建了3960公里的人工运河,曼彻斯特、伯明翰成了著名的运河枢纽;交通运输业的发达极大地加强了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使处于这些交通枢纽的地区迅速成为集商贸、工业和服务业为一体的城市或城镇。材料三:同时城市的新生活方式、新思想观念也在影响农村,城市的比较利益的优势也诱导广大农村的农民逐渐离开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大量涌入城市。教师概括归纳:圈地运动和农业革命带来了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商业革命兴起了一批新型港口城市。工业革命更是大量促进新型工业城市的涌现。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也带动一批城镇的兴起。城市新生活的诱惑,广大农民自发涌人城市。合作探究: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原因和特点教师活动:展示中国城市化的文字材料,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城市化兴起的原因和特点什么。学生活动:研读史料,思考问题并作答。材料一: 在此期间,城镇人口由1843年的2072万人,至1894年增至2351万人,从占总人口的51上升至6。至1949年增至5766万人,从占总人口的51上升至106从五口通商始,至甲午战争前,全国通商口岸34个。这些口岸一直是被迫开放的中国各地工厂有外资工厂、官办和商办工厂、民族资本主义工厂三大类。材料二: 时至今日,农村破产日益剧烈,农民痛苦日益深刻,农民莫不纷纷离村,徙居城市。教师提问并总结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因:列强侵略下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推动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活跃通商口岸的开放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过程的特点:过程:起步晚,发展缓慢,在外力冲击下形成分布: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长江流域和平津等地设计意图:通过史料教学,培养学生阅读史料、查找和提炼信息的能力。课堂讨论:(幻灯片展示图片)1992年之后,中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原因是什么?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持续发展;劳动力人口的增加;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前期城市化的积累;市场与政府的推动;人们的思想解放;交通运输的改善等。教师活动:以表格的形式展示中国城市化发展阶段,引导学生思考数据反映的实质问题。学生活动:分析数据,分小组讨论,整理思路进行作答。二、 城市化发展之果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归纳:1、居住条件的改善(1)居住条件的改善的原因 城市的发展。 建筑技术的革新。(2) 住宅的进步:19世纪50年代,美国人发明了电梯,并在楼房住宅中普及,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19世纪70年代,比利时的一个住宅项目首次使用钢筋混凝土技术。20世纪以来,集中供暖和制冷得到推广,私人卫生间等快速普及。3、 城市服务(1)社区服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中的社区蓬勃发展,社区的功能也从最早的慈善救济发展到教育、医疗、服务、娱乐、绿化等各个方面。(2)生活服务购物中心:仓储式商场、超市、购物中心等纷纷出现,很多购物中心将商品销售、金融服务、餐饮和娱乐休闲等功能整合到一起。文化娱乐:城市中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体育场馆的数量越来越多,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更加多样。 3、基础设施的发展(1)原因:城市经济的发展、规模的扩大以及功能的增加,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2)历程: 西方国家 a、钢铁管道用于水网建设,自来水与排水系统逐渐普及到百姓家中。 b、煤气灯、电灯的出现创造了新的城市夜生活方式。中国a、近代:中国近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集中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尤其是通商口岸。1864年,上海煤气公司成立。此后,自来水、电力、公路、电报、电话等事业逐渐发展,但是,当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依然有限,且很不平衡。b、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进。自来水、天然气等通到家家户户,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逐步标准化和 环保化。城市道路四通八达,人们可以乘坐公共汽车、电车、地铁等多种交通工具出行。【课堂探究】以城市交通为例,分析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对社会生活有哪些意义?为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促进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为人们出行提供便利,缩短时空的距离,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三、 城市化发展之困1、环境污染工业化之后,伦敦的工厂如雨后春笋,高大的烟囱林立,处处浓烟滚滚,能见度极低。(其他城市)正如恩格斯说的,“凡是可以用来形容伦敦的也可以用来形容曼彻斯特、伯明翰、利兹,形容所有的大城市”。在19世纪后期的英国,呼吸系统的疾病,特别是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和气喘等,已成为非常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 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导致空气污染;生活与工业废水造成水源污染。城市化早期,城市集中了大量工厂,烟尘不断排放到大气中。工厂沿河而建,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生活与工业废水排进合流,造成城市水污染。随着汽车的普及,汽车尾气污染等新问题。2、贫富分化在整个工业革命时期,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成员平均寿命只有17岁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得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工业化、城市化带来了巨大的社会财富,这些财富聚集在少数资本家手中,工人阶级生活贫困。 19世纪,城市的工人住房拥挤昏暗,条件恶劣,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和干净水源。3、交通拥堵美国1950年城市公路里程为32.3万英里,到2000年达到85.9万英里,但新拓出的道路很快就被汹涌的车流淹没。2011年美国单位车辆平均年拥堵时间达到38小时。 私人汽车的普及,使交通拥堵成为城市的普遍问题。 随着城市的发展,居住区与工作区逐渐分隔,为解决远距离出行的交通问题,人们越来越依赖汽车。课堂小结:本课主要讲授了近代以来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城市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进步之处,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能力城市化给现代人的生活带来的便捷,也珍惜当下的生活来之不易。在今后的生活中能自觉的爱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城市。正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宣传口号所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板书设计】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一、城市化的演进1、西方近代城市化的演进2、中国近代城市化的演进二、城市化的进步之处1、居住条件的改善2、基础设施的发展三、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课后探究:总结针对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可以用学生熟知的生活场景图片导入新课,用已知的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引出本课内容,以通俗易懂的材料引导学生思考。此外,以图表等资料直观地说明城市化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获取图表信息的能力。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