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提高高校教师党支部创新活力对策建议思考2018年2月,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推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各项部署落地见效,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教育部党组联合印发高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提出要加强高校师生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师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互联网等多种传播渠道的快速发展,高校教师党支部面临的工作难度进一步升级,更需要激发创新活力创造性解决难题。其中,教师基层党支部积极性和创新活力的激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的基层组织能否探索适合解决本单位实际问题的路径和措施,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一、提高高校教师党支部创新活力的意义(一)有利于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党支部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的主体作用,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必然要求。高校教师党支部是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教师党员的基本单位,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高校基层的战斗堡垒,是党团结和联系广大教师的桥梁纽带。增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创新活力,有利于将对教师思想政治的严格要求与创新工作方式、贴合工作实际的工作方法相结合,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将解决教师的思想问题和解决教学科研实际问题相结合,有效协调教师科研与党建难题,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而促进教师立起先进标尺、树立先锋形象,带头攻坚克难,成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践行者,使党支部真正成为团结凝聚师生的坚强阵地和政治核心。(二)有利于抓好党支部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增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创新活力,着力在主题、载体、模式等创新上用足功夫,还有高校教师党支部的开放性、互动性及与业务工作的融合度。这不仅要坚持党支部活动的政治性、思想性、严肃性,还要不断增强党支部活动的吸引力、感召力。同时,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探索高校教师党支部开展活动的多种形式。将政治要求贯穿在教育教学与科研活动全过程中,推进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及时了解教师的思想政治状况,回应教师重大关切。同时,增强教师党支部创新活力能够更加贴近教师思想、工作、生活实际,将增强教师归属感获得感作为党支部工作的重要落脚点,成为党员之家、教师之家,形成教师有困难找支部、有问题找党员的常态,促进教师在生活、工作中保持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从而更好更投入地工作。二、高校教师党支部现状与问题分析(一)单位型熟人社会的维系难以打破。高校教师基层党支部建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院系教师在常年交往中形成单位型熟人社会。高校教师尤其是同一院系教师由于教学学科的交叉、科研任务的合作及住房的邻近,造就教师不仅是在学校管理模式下的大环境中工作,更是在单位型熟人社会的小环境中工作。在小环境下,由教学、科研、生活三者紧密联系而组成的人际交互关系网络围绕着每一位成员,使教师基层党支部形成彼此熟悉、相互信任、尊重对方的良好氛围,但这也导致教师基层党支部成员为了获得“合群性”认证和维系教师基层党支部集体的利好而牺牲或放弃自身的诉求,最终形成集体表面的利好与和谐。这种环境下,为了集体利益诉求而使自身意见得不到表达,老成员长时间消磨掉个人棱角,新成员为了获得“合群性”认证不敢贸然表达不同意见,形成一个表面和谐与难以提出问题的教师基层党支部。而教师基层党支部积极性和活力的激发依靠本单位实际问题的提出与创新方法的探索,但难以打破的单位型熟人社会为其成员带来信任感、尊重感及熟悉的关系,最终成为个人意见表达与教师基层党支部创新活力激发的围墙。(二)高校党建体制的成熟对党员提出更高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党建大致经历了拨乱反正、恢复重建时期,曲折发展时期,重树核心、不断推进时期,在不同时期结合中心任务,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廉政建设等方面对高校党建进行维稳、改进和创新,逐步形成一套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体制机制。以广东海洋大学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例,从1996年湛江海洋大学党校建党对象培训到2018年学校举办党支部书记培训班;2010年“七一”表彰先进到召开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年中考核;2007年加强领导干部作风考核到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工作“一报告两评议”大会,实现了逐步规范并具体实施的过程。很多高校党建同样走过这一历程,党建体制逐渐成熟,更加结合学院实际工作,有一套较为完整的工作体系,但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互联网等新的传播渠道迅速发展,陈旧完整的工作体制难以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难以实现在成熟的基层党建体制中创新性工作,激发教师党支部创新活力,这对党员、党建工作者在党组织建设中提出更高要求。(三)职业特点决定党建工作难度。高校教师尤其是理工类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基层党支部激发创新活力的难度。理工类教师除固定上课时间外,更多时间是承担科研任务与调研工作,教师无行政职务在教学楼缺乏相应办公室,更多是在实验室进行科研和完成教学任务后离开,只在党组织开会或举办活动时参加。这进一步导致和加剧了高校教师参与基层党建不足,对基层党组织一些新变化了解不足,参加会议所了解内容易流于形式的情况,最终形成教师泛泛参与、只出人不走心、没有意见直点头、重科研轻党建的现象。教师逐渐在学院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处于边缘地带,虽参与党组织会议和活动,但缺乏主体意识,不主动参与、不主动负责、不主动了解,致使基层党组织建设难以焕发出新活力、新思路、新方法。(四)创新成本高、责任大,成果显现时间较长。在教师党组织建设中,创新者需承担创新成本、失败及创新成果难以显现的风险,容易形成创新者打破党支部现状,但成员获得感不强的现象。在李侠、周正关于创新与创新成本关系的研究中表明:创新成本高的地方,创新能力也比较弱,即创新成本与创新实现是一种负相关关系,换言之,这类地方创新不容易。基层教师党支部建设创新成本包含了经济成本、制度成本、精力成本等,成本的高昂与复杂性决定了创新实现的难度以及一旦失败所要承担的责任,致使基层党支部创新能力不强,创新活力难以激发。即使创新者冲破以上限制条件,在党组织建设中进行创新,还需面临创新成果不能及时显现的风险。基层党支部中一项制度或行为习惯的改变,给成员带来的最初感受是不适应,获得感不强。在党支部建设中,将单一授课型党课转变为授课与探讨相结合的形式时,教师由听者转变为参与者,身份的转变、参与度的改变等给成员带来不适应,但从长远看,这对党支部进一步学习领会理论思想是大有裨益的。三、增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创新活力的路径(一)削弱“小环境”负面影响,构建良好生态环境。基层高校教师党支部在由单位型熟人社会形成的小环境中,既受到传统权威体系与文化积淀的影响,又存在着主体意识的不断觉醒,它们充满矛盾又融合在一起,构成了高校教师党支部独特的生态环境。想削弱及避免小环境负面影响,构建高校教师党支部更好的生态环境,可通过探索党支部书记工作辅助、激发主体意识等方式。在高校党组织工作中探索遴选一批政治素养强、业务水平高,同时年纪轻、学历高的党员作为党支部书记工作辅助人选,每年规定一定时间使他们进一步接触党支部工作并进行考察。不仅能够削弱传统型权威体系下的严密关系,更是通过身份转变增加年轻党员表达意见的渠道。构成创新思维的诸要素中,观念和方法比知识、经验更具根本性。建构具有包容性的人文环境,树立党员主体意识和培养批判性思考的习惯,能够通过观念和思路改善党支部生态环境,激发教师党支部的创新活力。(二)强化思想理论教育,掌握新兴工作方法。高校党建体制的成熟虽为基层教师党支部管理、运行提供了良好基础,但难以满足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的要求。2017年2月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坚持改革创新,强化思想理论教育,以了解最新党支部动态与工作方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和实效性。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可通过定期上党课、坚持民主评议制度、党组织生活、开展实践活动、电化教育等方式,也可利用新媒体创新工作方法,比如在微信公众号建立“党务直通车”,定期发布党支部最新信息与支部内师生好人好事,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先锋模范作用,教师还可通过碎片化时间获取党支部相关信息;依托“互联网+”,运用大数据建立党支部“党建云”平台,以党支部信息为支撑,立体化分析党支部潜在问题,提升工作的预见性,以数据党建激发创新活力。(三)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优势,化被动为主动。教师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成员是具有国际化视野、知识水平与学习层次较高、科研创造性较强的高层次人才。很多高校党支部成员学历层次高,甚至有留学经验,形成了专业突出、视野开阔、思想前沿的人才队伍,充分利用院系高层次人才队伍优势,化被动为主动,将进一步发挥以党建促人才、以党建促科研、以党建树模范的作用。一是创新党员学习教育方式。利用高层次人才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特点,以“时事热点+党课”方式,组织党员交流学习,激发教师的兴趣点。二是立足新观念,党建科研相结合。以党建引领科研、服务科研、助力科研。党建与科研在工作实践中有机统一、相辅相成,以党建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院系出成果、出人才、出思想;以党建增强队伍建设,落实基本制度,解决科研人员生活琐事,助力科研人员放心、安心、潜心研究。三是将思想政治建设纳入评优考核机制,评选双优模范。2013年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将师德纳入评优考核,对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建设进行考核,以机制将教师融入党建,一定程度上激发教师的主动性与创新性活力。(四)降低创新成本,探索容错制度。降低创新成本,可在高校基层党支部从小处着眼,采取访谈、问卷调查、座谈会讨论、匿名征集等方式听取意见,发现、处理问题,以小改变推动党支部大革新,使成员在过程中参与,结果中感知,增强其获得感。在党支部建设中探索设计容错制度,具有弹性的制度能够在稳定党支部日常运转的基础上为成员创新提供保障。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表明,低级别需求得到满足时高层次需求展现。高校教师党支部成员有着良好的工作和社会地位,其需求更多表现为尊重的需要,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党支部建设中,进一步表现为解决党支部难题,寻求突破创新以获得成员认可、尊重与自我效能感,而弹性制度设计则为创新者改变现状提供了可能。降低了创新者所需承担的风险,对其创新行为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辐射带动党支部整体创新活力的激发。四、结语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历经多年发展虽然取得一定成果,但也应当看到,长期以来积累的“微小弊端”难以剔除,附着在教师基层党支部的旧制度、不良风气上,侵蚀着教师基层党支部激发创新活力的空间。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增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创新活力有着特殊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面对当前国内国际形势深刻变化,不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社会思潮多样多元,高校教师党支部工作面临着新变化、新难题。高校教师党支部作为学校党建工作最重要的基本建设,其作用发挥有着辐射带动效应,激发教师党支部创新活力、工作积极性,有助于形成党建、教学、科研、生活“四位一体”协同并进模式,对履行高校教师党支部职责和使命具有重大实践意义。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