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共图书馆推动文旅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2018年,以文化和旅游部以及省、市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挂牌组建为标志,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工作翻开了新的一页。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将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作为重点任务之一,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不断巩固优势叠加、双生共赢的良好局面,该规划为新时期公共图书馆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文旅融合中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理应思考如何进行资源开发和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文旅深度融合。一、XX省图书馆文旅融合发展现状近几年,在文旅融合深入推进的历史契机下,XX省图书馆立足于总分馆建设和馆藏资源,积极探索文旅融合的可能性及可行性路径。一是图书馆与景区合作建设流通站。2020年,介休张壁古堡景区与XX图书馆强强联手,共同举办了“张壁古堡第三届地道中国年”主题系列活动,并打造成了一流景区流通站。通过这次合作,提升了XX省图书馆服务能力,延伸了公共文化服务半径。二是以“图书馆+研学”模式开展研学游活动。XX省图书馆主办的“永远跟党走”2021年全省群众文化活动“游XX读历史”文源讲坛主题活动先后走进大同、朔州、右玉、神池等市县,通过讲座与研学相结合的方式,文化志愿服务的形式,开展现场研学活动,把文旅融合时代的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品牌送到基层地区,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三是举办旅游主题展览,为旅游发展注入活力。XX省图书馆公益展览“文源视界”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每月12场展览频率办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文源视界举办的“岁月光影”晋祠老照片展、“千年掠影 壁上风华”XX古代壁画再现展、首届神池长城摄影展。一方面,为读者提供了一场视觉盛宴,使参观者体验到历史的文化魅力,对于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对景区历史、自然、人文景观起到宣传推介作用,激发人们实地探索的兴趣。四是开展信息参考服务,助力旅游景区建设。长治市壶关县桥上村处于太行山中心腹地,是2019年新晋国家5A级景区“八泉峡”的所在区域,XX省图书馆“文源讲坛”邀请太原大学旅游系的张煜、王卫涛两位专家,深入桥上村,通过实地调研、专题授课、流动服务等方式,为村民经营的民宿、客栈定计献策。近年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等新型业态,桥上村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以“民俗”“客栈”经营为主业的新农民逐步脱贫,过上小康生活。五是大力开发文创产品。2017年,XX博物院文化创意发展中心和XX省图书馆文化创意发展中心成立。XX省图书馆积极探索全新的文创产品开发模式,致力于深度挖掘馆藏资源的价值内涵,提取文化元素,延伸文创产品链条,讲好XX故事。近年来,XX省图书馆陆续开发镇馆之宝“佛说北斗七星经”经卷,文源视界展览鼠标垫、杯垫,XX文化专题片系列延伸品等文创产品。六是打造文化旅游地标。2021年,XX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出汾河历史文化游精品旅游线路,包含网红图书馆打卡。XX省图书馆所在的长风文化商务区,位于汾河西岸长风西大街南侧,汇集XX省图书馆、XX省大剧院、太原市美术馆、XX省科技馆和太原市博物馆、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几大标志性的建筑,使长风商务区成为一个新的文化交流汇聚中心,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参观学习。二、公共图书馆推动文旅融合存在的问题(一)政策机制不健全。近年来,源自国家层面的顶层法律法规及行业规划逐步制定,从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的颁布,并辅以国家层面的政府机构改革措施,组建成立文化和旅游部,为公共图书馆创新探索性的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制度保障,但是公共图书馆在文旅融合时代作出的实践和探索处于初级阶段。无论国家层面,还是省市层面,都缺乏完善的运行机制和制度措施来管理、规范和指导公共图书馆的文旅融合。部分公共图书馆虽已开展文旅融合的实践活动,但文旅融合的意识淡薄,缺乏“文化+旅游”的理念与方法。(二)文旅融合创新不足,深度不够。目前,公共图书馆的文旅融合项目逐渐增多,但文旅融合的方式单一,多数公共图书馆没有挖掘出地方文化底蕴,图书馆的特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同时旅游景区没有充分利用图书馆深厚的文化底蕴来指导景区文化建设,文化和旅游“两张皮”问题较突出。(三)“文化+旅游”复合型人才不足。随着经济的发展,新时代旅游消费主体的个性化、品质化、情感化体验需求特征明显,同时AI、VR、AR等新兴技术不断应用于旅游行业,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对行业人才形式、知识结构等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工作的开展,需要既懂文化创新应用又懂旅游项目运营的复合型创新人才,高端复合型人才缺乏严重制约了公共图书馆文化和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工作。以XX省图书馆为例,近几年新招聘人员专业比较广泛,以阅览室服务岗位为主,图情专业、旅游、艺术、美术等文旅相关专业人才寥寥无几,到岗后才逐步学习与图情相关的知识,在文旅融合工作方面比较乏力,更多的是借鉴和参考其他地区发展经验。三、文旅融合视野下公共图书馆建设策略(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公共图书馆今后发展要充分考虑各个地区实际情况,将文旅融合工作融入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战略规划,完善文旅融合发展的制度措施,并积极推进相关制度措施的落实和服务转型升级。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自2019年6月入选“全国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单位”以来,先后制订了滨海新区图书馆文旅融合发展实施纲要滨海新区图书馆文旅融合实施项目方案,一系列创新性的探索为今后图书馆文旅融合发展建设提供了借鉴。(二)解放思想,寻求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主要包括如下方面:1.整合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地方特色资源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进入大众旅游新时代,单纯以观光看景为主的旅游已经不能满足游客“求新、求奇、求知、求乐”的旅游愿望。文化主题在旅游景区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一个景区如果没有特定的文化主题,产品和业态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旅游者只会走马观花,游而不兴。从全球市场来看,文化旅游在游客心目中备受青睐,世界上最有特色的度假胜地无一不具有特色文化。旅游环境之外的景观是可以复制的,但独一无二且契合于当地自然与文化环境的文化主题是不可复制的。公共图书馆具有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库,内容丰富,包含了地方的非遗文化、地方饮食文化、地方民俗文化、地方旅游文化等,能帮助当地景区充分挖掘旅游资源乃至所在区域的文脉,将景区拥有的文史、名人、传说、民俗等方面的亮点充分发掘出来,使旅游产品和业态有依托。公共图书馆应积极推动地方特色资源建设工作的开展,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推进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以XX为例,XX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以晋商大院、店铺、票号、字据等实物遗存为代表的晋商文化;以西侯度等重要考古遗址,尧舜文化、关帝文化和大槐树文化为代表的根祖文化;透过云冈石窟、五台山等圣地,展示佛教文化;XX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蕴藏着丰富的红色文化,通过古镇、古渡口,民歌、民舞和民间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的民俗文化,XX省各级公共图书馆要努力把记载和体现XX博大精深、特色鲜明文化的文献资源加以整合、开发与利用,为XX旅游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利用“互联网+”模式推动文化、旅游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公共图书馆应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建设的新模式,将数字技术应用作为文旅深度融合的重要突破口,在对本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后,转换成声音、动画等形式,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图像技术,结合虚拟现实技术,让游客看得见、听得到、触碰得到,仿佛置身于历史场景。“数字敦煌”建设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历经千年的莫高窟艺术品,每一件岌岌可危,而游客的参观成为莫高窟最大的隐患。打造以“数字敦煌”为核心的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将艺术体验搬到洞窟外面,让游客的艺术体验如同进洞窟亲眼所见一样,化解了旅游参观和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XX省具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有“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之称。XX现存古代建筑18118处,其数量之多和历史、艺术价值之高都居全国之首,如果把这些旅游资源进行数字化建设,游客到公共图书馆通过立体眼镜或者VR眼镜就能体验到本地的所有历史人文景观。3.探索“图书馆+”跨界合作和多元化发展方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进一步明确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要求,为“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各级政府应鼓励公共图书馆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建立合作,在公园、文化园区、景区、街区、都市商圈等场所,建设公共阅读空间。国内的“图书馆+”近几年进行了一定的尝试,这种尝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与旅游服务需求契合的图书馆资源整合、融合能力。“图书馆+”,就是将图书馆借阅书籍等业务与其他实体场馆业务融合的多元化服务体系,跨界打造多元化公共阅读体验的新模式。嘉兴市图书馆以“图书馆+景区”模式建立“红船特色书苑”特色旅游区。通过空间打造、资源典藏与展示、服务配套,让嘉兴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不自觉地走入图书馆,了解嘉兴的历史文化和红船精神。杭州图书馆佛学分馆、绍兴图书馆龙华寺佛学分馆立足于发掘佛学文化与当地历史文化渊源及发展,让更多来寺庙参观拜佛的人了解佛教文化,为佛学文化爱好者及地域史文化史爱好者提供一个公共交流和研究的平台。2021年,太原市图书馆通过“图书馆+互联网+信用”创新服务模式,依托本馆丰富馆藏资源,将“线上借阅”与“线下投递”相结合,选取太原2号线5个站点为投放地点,为乘客提供阅读便利,实现旅行与阅读的紧密结合,让阅读在城市间流动起来。各级公共图书馆需要依托总馆服务阵地,积极探索“图书馆+”的图书阅读服务新模式,构建图书阅读多元化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4.打造“文化+旅游”多功能区。公共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各自的场馆优势,打造“文化+旅游”多功能区。多功能区建设应包括旅游文献查阅区、旅游信息服务区、旅游主题展览区和旅游互动区。(1)旅游文献查阅区陈列旅游相关的书籍、杂志、旅游景区宣传册等,读者可以查阅有关地区的资料文献,包括地区介绍、历史概况、古迹遗址、名人故宅、地质景观、风俗物产、奇闻轶事等,了解它们的来历、特点、历史沿革以及有关异闻传说,熟悉各旅游点的情况,提前为旅行做好准备,提高旅游质量。(2)建立和景区、旅行社等旅游机构的联动机制,定期向读者推荐最适合每个季节、每个节假日有关的旅游线路,为读者提供性价比最高的旅游信息服务。(3)与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文旅机构、旅游爱好者等建立合作,举办各种形式与旅游相关的展览,加强功能融合,提高服务效能。(4)开展旅游主题讲座、旅游沙龙等活动,邀请旅游专家、导游、旅游达人等为读者分享旅游经验,为读者现场答疑解惑。(三)加强与文旅机构合作,统筹文旅资源。公共图书馆仅仅依靠自身的财力、物力、人力把文旅融合做深、做实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主动加强与当地政府、文化旅游机构等的合作,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加强对各种文化旅游资源的采集与深入挖掘,集中各方的优势力量共同推进文旅实现深入融合。一方面,推动公共图书馆拓展旅游服务功能,鼓励建立旅游咨询平台、为景区发展提供文献信息支持;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与文旅机构合作,结合读者需求,举办文化创意活动、艺术展览、文化沙龙等,将公共图书馆与旅游产业结合;同时与景区合作开展研学活动、切入市民游客市场;聘请业内知名专家、学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不断加大研学旅行的课程开发与推广力度,联合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近些年,国家图书馆与玉渊潭公园、紫竹院公园、海淀旅游行业协会等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