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满分1 5 0 分,考试时间1 0 0 分钟)一、古诗文(40 分)(-)(1 6 分)1 .默写与运用(1)东皋薄暮望,。(王 绩 野望)(2),却疑春色在邻家。(王 驾 雨晴)(3)忆昔午桥桥上饮,。(陈 与 义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4),乞人不屑也。(鱼我所欲也)(5)生活中一些美好的事物难以复得,这 种“物是人非”的感受可以用诗人崔护的诗句“,”来表达。【答案】(1).徙倚欲何依(2).蜂蝶纷纷过墙去(3).坐中多是豪英(4).蹴尔而与之(5).人面不知何处去(6).桃花依I 日笑春风【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重点词语:徙、倚、依、蜂蝶、坐、蹴。(二)(1 2 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甲】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乙】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苻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 .按照年代顺序,两 文 的 作 者 依 次 是、。(人名)3.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的画线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谷交横,盖竹柏影也。4.下列理解或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乙】文中加点的“与”都 是“共同,一起”的意思。B.【甲】文中的四字句和【乙】文中的长句、短句都有音韵的美感。C.【甲】文写景有高低的变化,【乙】文写景则有动静、远近的变化。D.【甲】文先发表感慨再写景议论,【乙】文先叙事写景再抒情议论。5.【甲】文中的“实是欲界之仙都”表达了作者 之情;【乙】文中的“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作者 之情。【答案】2.(1).陶弘景(2).苏轼(苏东坡)3.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澄澈透明,“水中”有像藻、存那样的水草纵横交错,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 4.D5.(1).赞美、自得、怡然等;(2).自嘲、旷达、乐观等【解析】【分析】【2题详解】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3 题详解】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注意重点词的解释:空明:形容水的澄澈。在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藻、存:均为水生植物,这里是水草。交横:交错纵横。盖:大概是。【4 题详解】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正确理解。A.“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中 的“与”,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之意。“相与步于中庭”的“与”是共同,一同的意思;B.甲文有骈文的特点,句式整齐,节奏感强。乙文自然成文,不事雕琢,散句为主,节奏舒缓,读来散淡自然;C.甲文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写出了仰观俯察两种视角,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境界清新。“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又改用平远、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由静景转入对动景的描写。乙文写景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苓交横,盖竹柏影也”,运用比喻手法,渲染了景色的幽美肃穆,没 有“动静、远近的变化”。D.正确。甲 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以感慨发端,接 着“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作者便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最 后“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清高思想。乙 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叙事;“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苻交横,盖竹柏影也”写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议论抒情。故选D。【5 题详解】考查对文章情感的理解。甲文,“实是欲界之仙都”意思是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这是作者对山川美景的赞誉,抒发了他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清高思想。乙文,“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闲人”一词,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 上“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自 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透露出作者在贬谪中虽感慨身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胸怀。【点睛】参考译文:答谢中书书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赏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内,(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于 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充满着月光,像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苻菜交横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不汲汲于名利而又能从容流连光景)清闲的人罢了。()(12 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甘戊使于齐,渡河。船人日:“河水间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甘戊曰:“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长,谨愿敦厚,可事主,不施用兵;骐骥,酥骅,足及千里,置冬宫室,俟之捕鼠,曾不如小狸;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今持楫而上下随流,吾不如子;说千乘之君,万乘芸主,子亦不如吾矣。”【注】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你连自己过河都没有办法,还能给国王讲出些什么道理呢?谨愿敦厚:指谨慎忠厚的人。骐骥麻,骐:骏马。狸:野猫。干将:古代宝剑的名称。6.解释文中的加点词。(1)甘戊便于齐()(2)使之捕鼠()(3)置之宫室()(4)万乘之主()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下列正确的一项是()A.现在拿着浆划船,随波逐流,我比不上你。B.现在拿着浆划船,进退自如,我比不上你。C.现在拿着浆划船,随波逐流,我不像你。D.现在拿着浆划船,进退自如,我不像你。8.根据甘戊说的意思,“骐骥醒鸟耳”的“长”处是,但是在_ _ _ _ _ _ _ _ _ _ _ _ 这件事上,它们比不 上“小狸”;“干将”的“长”处是,但是在 这件事上,它们比不上“斤斧”。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 o【答案】6.(1),出使(2).让,派(3).它们,指那些骏马(4).的 7.B8.(1).足及千里(2).捕鼠(3).锋利(4).治木(5).物各有所长,人也一样【解析】【分析】【6 题详解】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 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1)“甘戊使于齐”的意思是:甘戊出使到齐国。使:出使。(2)“使之捕鼠”的意思是:让它们去捕老鼠。使:让、派。(3)“置之宫室”的意思是:把它们放在家里(房子里)。之:代词,指那些骏马。(4)“万乘之主”的意思是:有万辆战车的君王。之:助词,的。【7 题详解】此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语 句“今持楫而上下随流,吾不如子”中 的“上下”指的是船能进退自如,不 是“随波逐流”;“如”是“比得上”,不 是“像”。据此可知,正确的答案为B。【8 题详解】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和概括。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语境分析筛选填写作答。依 据“骐骥m,足及千里,置之宫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可知,好马的“长处”是 能“足及千里”;然而,让“骐骥麻禹耳”去捕捉老鼠,它们就比不上“小狸”。依 据“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可知,“干将”的“长”处 是“利”,但 是 在“治 木(劈削木头)”这件事上,它们比不上“斤斧”。最后又把自己与船夫进行对比,与前面所说的事物进行类比,启示人们:事物都有它的长处和短处,人也不例外。据此可填写作答。【点睛】参考译文:甘戊出使齐国,要乘船渡过一条大河。船夫说:“河水间隔很窄,你都不能靠自己的力量渡河,怎样说服齐王呢?”甘戊说:“不是这样的,你不知道这其中的道理。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那种谨慎老实诚恳厚道的臣子,可以辅助君王,用兵打仗不派用处;好 马(可以)日行千里,而把它们放在家里,让它们去捕老鼠,还不如野猫;干将可以算是锋利的宝剑,天下闻名,可是工匠用它劈削木头,还不如斧子。现在用桨划船,进退自如,我不如你;说服有千万辆战车的君王,你就比不上我了。”二、现代文(3 8 分)(-)(1 9 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考试焦虑是怎么回事什么是考试焦虑呢?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在特定情境下产生的复杂反应。它可能表现在生理层面上,如直冒冷汗;也可能表现在“层面上,如不断地抓耳挠腮;还 包 括“层面上的心慌意乱,难以平静每个人面对人生各个阶段大大小小的考试时,都或多或少产生过不同程度的考试焦虑,那么,_ _ _ _ _ _ _ _ _?从社会层面来说,考生周围的人,比如父母、亲戚、朋友等,都可能对考生的考试成绩抱有期待。尤其是对于重大考试,这种期待就更为强烈。这种周围人的期待,有时会在无形之中给参加考试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期望程度越高,考生随之产生的心理压力越大。比如,有些学生并没有过分关注自己的考试,但他们感到父母对考试的成败非常在乎。如果失败了,就是辜负了父母的期望,这就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而焦虑也随之产生。从心理层面来说,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自我意识也在逐渐增强。对于个人来说,考试被看作一个衡量自身能力的过程。当学生获得较好的考试成绩时,就会感到自身能力得到肯定;反之,当考试失败时,可能会怀疑自身能力。当我们开始担心这种考试失败后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时,就很容易陷入焦虑的情绪中。考试焦虑产生后,人们常常感到心情难以平静,身体坐立不安,大脑好像变得一片空白记忆力显然受到了损害。那么,?对此,英国研究者艾森克等人提出了一个加工效率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考试焦虑可能会影响我们对记忆的加工效率。人们需要完成一项任务时,需要付出心理资源来帮助自己达成目标,如集中注意力、让自己努力思考等等。这种心理资源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有限的。处于焦虑的情绪状态时,可用来完成任务的心理资源大大减少。简单来说,就是考试焦虑会让我们无暇应对接下来的考试。看到这里,也许你已经对考试焦虑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有了认识,那么考试焦虑真的只是考场上的绊肿石吗?我国心理学家陈顺森等人对考试焦虑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发现了有趣的结果。过高的考试焦虑的确会对人们的记忆力产生负面影响,但中等程度的考试焦虑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考生的记忆力。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出乎意料的现象呢?研究者对此进行了解释。前文已经介绍了考试焦虑是如何给我们的记忆带来负面影响的。考试焦虑的学生们产生了与任务无关的担忧,分散了注意力,这正是过高的焦虑造成的影响。此外,研究者们发现,中等程度的考试焦虑,反而使学生们产生了警觉,相比于没有什么焦虑的学生,他们会更多她聚焦于任务,努力调动自己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从而获得更好的成绩。这就像龟兔赛跑,没什么焦虑的兔子没有发挥自己的全部实力,相对比较焦虑的乌龟则集中注意力,全力以赴,最后反而成为了赢家。综合以上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 O因此,当我们在考试前被一股无形的焦虑所缠绕时,也许可以放下恐惧,尝试与焦虑和解。要知道,一定程度的考试焦虑,反而能更好地调动心理资源,增强记忆力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