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3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5页 / 共23页
第6页 / 共23页
第7页 / 共23页
第8页 / 共23页
第9页 / 共23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面试:初中地理2021 年下半年真题与答案解析教师资格证面试:初中地理2021 年下半年真题与答案解析第一批:初中地理经线和纬度第一批:初中地理经线和纬度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情景导入。2015 年 5 月 12 日 15 时 05 分在尼泊尔(北纬 27.8 度,东经 86.1 度)发生 7.5 级地震,震源深度 10 千米,地震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惊和同情。如果你们是救援小组,需要了解地震发生地区的具体情况,该如何做?(学生发言后,教师导入新课)环节二:新课教学1.经线【教师活动】展示经纬仪,在经纬仪上指示经线但不说出定义,请同学概括什么是经线。【师生总结】在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半圆形的弧线叫作经线,又称子午线。【学生活动】(1)分别请学生上讲台来用准备好的彩线标示出两条经线。(2)请学生在自己制作的小地球仪上,用彩色水笔画出 23 条经线。【教师活动】教师到各小组巡视,辅导同学。同时提问:这些经线有什么特点?(展示经纬仪并提示:从经线的形状、长度的变化规律、指示方向等总结)【学生回答】(1)经线的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2)经线的特点:指示南北方向;每条经线都是一个半圆;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学生活动】请学生画出任意一条经线,并观察所画的经线是否符合以上特点。【过渡】在你们自制的地球仪上可以画出无数条经线,为了区别这些经线,我们给他们确定了不同的度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经度。2.经度(1)经度及其规律【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 0经线的位置,追问学生:它经常被人们叫做什么名字?【展示图片】展示有关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图片或影像。【师生总结】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那条经线为 0经线,又叫做本初子午线。【学生活动】在地球仪上查找格林尼治天文台的位置,并在自制地球仪上标示出 0经线(本初子午线)。经度是从 0经线开始的,其度数变化有什么规律?(教师引导学生自西向东转动地球观察)【教师总结】按规定 0经线以东称为东经,0经线以西称为西经,经度的变化规律就是从 0经线向西和向东到 180经线经度逐渐增大。(2)东、西半球的划分【学生活动】在地球仪上找出东经 30、西经 30、西经 150、东经 150这几条经线。在自制地球仪上画出东经 90、西经 90和西经 180这几条经线。【教师引导】观察东经 30和西经 150、西经 30和东经 150这两组经线都有什么特点?它们是不是分别构成了经线圈?任何一条经线都可以找出与之相对应的一条经线和其构成一个经线圈。每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为两个均等的半球,同学们想想看哪条经线圈最适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学生讨论)【师生归纳】以西经 20和东经 160这两条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因为这个经线圈大部分通过的是海洋,这样就避免了把非洲、欧洲等一些国家分在不同的半球上给带来的不便。环节三:小结作业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课重点内容。课后作业:课后按照课堂所学方法,自主预习纬线和纬度的相关知识。【板书设计】第一批:初中地理世界石油宝库第一批:初中地理世界石油宝库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视频导入:课件播放关于伊拉克战争的视频和 CCTV-1 关于“伊朗核问题”的报道。教师引导提问:录像所报道的是什么事件?发生在哪个地区?二战后,除了“伊拉克战争”和“伊朗核问题”以外,中东地区还有哪些备受世界关注的事件?中东为什么一直受到世界的关注?从而引出课题。环节二:新课教学1.石油之“产”【教师活动】展示波斯湾地区的国家及石油分布图全球石油储量比例图。提问:(1)找出波斯湾地区的国家有哪些?(2)找出哪些国家的石油资源比较丰富?【学生回答】(1)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八个国家。(2)沙特阿拉伯、伊克、伊朗、科威特和阿拉伯联合首长国石油比较丰富。【教师活动】展示全球石油储量产量及出口量比例图,并出示材料:波斯湾地区现已探明的油田有 150 个,85%的油井为自喷井,世界 20 个特大油井这里就占了 14 个。这里的石油不仅有储量大,油质好的特点,而且还有埋藏浅,油层厚,距海近等有利于开发的优条件。结合材料思考下列问题:(1)波斯湾地区为什么是“世界石油的宝库”?(2)概括中东石油的特点。【师生总结】因为波斯湾地区是世界石油储量最大的地区。中东石油的特点:储量大,产量高,出口量大,优质好,埋藏浅,油层厚,距海近等。【过渡】波斯湾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并不都是当地 8 个国家自己用,而是向外输出。2.石油之“销”【教师活动】提问:为什么要向外大量输出?【学生回答】虽然石油储量丰富,但本地区工业还不发达,人口少,各国的石油消耗不大,石油有大量剩余。便利的交通为石油输出提供了保障。【教师活动】如果你是日本、中国、美国、英国石油公司的决策者,要从中东进口石油,最短航线需要经过哪些海峡、海洋、运河?“波斯湾石油外运航线”有哪些?【教师活动】提问:为什么向西的需要两条路线?为什么这些国家石油需求量那么大呢?【学生回答】因为他们是发达国家,工业化水平高。【教师总结】石油在能源供应领域占主导地位。而发达国家石油消费约占世界总消费的 80%。而且石油不仅是燃料,还是工业产品的原料,是“工业的血液”,黑色的金子。3.石油之“利”【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书本,说一说:依靠石油出口的巨额收入,波斯湾沿岸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改变生活?【学生活动】石油的生产和销售,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改变了世代居住在这里的阿拉伯人的生活。他们用石油换来的财富建设学校,完善医疗设施和住宅,发展现代化的工农业,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并大力发展旅游业和商业。【教师活动】展示材料,思考:石油带给波斯湾地区的国家除了滚滚而来的财富外,又给他们带来哪些困扰和忧患呢?材料一:争夺石油资源的图片。材料二:沙特的一位国王曾说:“石油使我们一夜之间从骆驼变为开凯迪拉克。难道石油枯竭之后,我们还能退回到骑骆驼的时代吗?”【学生回答】各国因争夺石油而中突不断。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4.石油之“忧”【教师活动】组织学生以前后四人为一小组,用 5 分钟时间讨论:石油资源总有开采完的一天,波斯湾沿岸的国家将来的出路在哪?【学生活动】自由发言,运用前面所学知识进行解释。【教师总结】寻找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开发新能源。树立节约、保护资源的意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环节三:小结作业课后小结:请学生回顾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课后作业:课下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中东地区的淡水之争、宗教之争、领土之争。【板书设计】第一批:初中地理湿冷的自然环境第一批:初中地理湿冷的自然环境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图片导入。出示林海雪原、雾凇、东北三宝等图片吸引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引入本课。环节二:新课讲授1.东北的自然环境【教师活动】出示东北地区地形图,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东北的位置范围、地形、主要河流等。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1)东北的地理位置特征和所含省份。(2)找出东北的主要地形区及位置,并指出山脉走向。(3)思考该地区东北部平原为何被称为三江平原?流经东三省的主要河流有哪些?【学生活动】讨论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总结】东北位置范围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内蒙古高原东部;主要有山地、平原;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鸭绿江、嫩江、辽河等流经其中。2.东北气候特征【教师活动】展示中国 1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中国干湿区图,引导学生思考东北主要自然特征。【师生活动】学生思考,教师指导并总结为:冷湿。【教师活动】展示“吉林雾凇”照片,引导学生思考东北地区冷湿的原因。【学生回答】东北地区纬度高,位于我国最北部,冬季寒冷。【教师提问】结合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分布示意图,思考为什么两地降水量差不多,但东北比较湿润?【师生总结】东北地区气温低,蒸发量较少,故而形成冷而湿的自然环境。3.冷湿地理环境对生活生产的影响【教师活动】播放东北风情纪录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下列问题:(1)冷湿的地理环境造成了东北人怎样的生活方式?(2)冷湿的地理环境对东北的农业生产有什么有利和不利影响?【学生活动】按照地理小组,分组讨论 5 分钟。【师生总结】生活方式:烟囱安在山墙边,窗户纸糊在墙外边。四块瓦片头上戴,反穿皮袄毛朝外。大缸小缸腌酸菜,十七八岁的姑娘叼烟袋。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有利影响:雨热同期,夏季气温高,白昼长,日照时间充足,作物一年一熟;冬季低温寒冷,病虫害少。不利影响:热量不足,沼泽、冻土、盐碱地不利于作物生长与农业发展。环节三:小结作业小结:请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作业:课下搜索东北的其他民俗风情并为东北设计适宜的旅游项目,下节课交流分享。【板书设计】略第二批:初中地理四大洋第二批:初中地理四大洋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运用设置情境导入法,向学生讲授人类第一个进入太空的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提出的问题:“地球的名字叫错了,地球不应该叫地球,应该叫水球”。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宇航员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进而导入新课。环节二:新课讲授1.水球【教师活动】给学生展示从外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请学生思考在图片中我们主要看到什么颜色?【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图片并回答,最多的颜色是蓝色和黄色。【教师活动】进一步提问学生蓝色和黄色分别是什么?【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回答,蓝色是水,黄色是土地。【教师讲解】地球表层由海洋和陆地构成。海洋面积占 71%,陆地面积仅占 29%。概略地说,地球表层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因此地球也被称为“水球”。2.大洋分布【教师活动】教师展示世界地图,请学生四人为一小组,看图并找出地图中有几个大洋。【学生活动】学生将找出的结果展示交流。【教师讲解】地球上广大的水域被陆地分隔成相通的四个大洋,按面积大小排列,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教师活动】教师展示教材中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图片,请学生结合教材分析这两大洋的位置和特点。【学生活动】学生四人为一小组,结合图片和教材进行分析讨论,总结讨论结果。【教师总结】太平洋是世界第一大洋,他几乎占全球海洋总面积的一半。位于太平洋西部的马里亚纳海沟深达 11034 米,是世界海洋中最深的地方。大西洋东西略窄,南北狭长,形状略呈“S”形,是世界第二大洋。【教师活动】继续展示教材中印度洋和北冰洋的图片,请学生结合教材分析这两大洋的位置和特点。【学生活动】学生四人为一小组,结合图片和教材进行分析讨论,总结讨论结果。【教师总结】印度洋大部分地处热带,北部多海湾,南部水域开阔,形状略呈三角型。北冰洋绝大部分位于北极圈内,这里终年冰封。在四大洋中,它面积最小,平均水深最浅。环节三:巩固提高【教师活动】让同学们结合教材课后“各大洲几何轮廓图”,在图中填写各大洲的名称并填写四大洋的名称。【学生活动】学生在图中找出大洲和大洋位置,并在图中进行填写。环节四:小结作业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作业:请学生课后探究,如果要从我国坐船出发到达英国,可以有几条不同的航线?这些航线分别经过哪些大洋?下节课展示探究结果。【答辩题目】1.简述地球上四大洋的相对位置。2.本课的教学中,你认为如何让学生更好的识记四大洋的位置?第二批:初中地理中国四大地理区域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运用图片导入法。多媒体展示我国四个不同地方的景观图,学生观看图片,说一说这分别是哪里的景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进而导入新课。环节二:新课讲授【学生回答】分别是我国不同地区的景观图,有新疆沙漠地区、东北平原、江南水乡和青藏高原。造成这种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的不同导致的。1.四大地理区域【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图及中国地形图,引导学生说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学生回答】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教师追问】描述出各区域的位置和范围。【学生回答】西北地区主要包括内蒙古高原、新疆;北方地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