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活动主题: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活动目的:通过此次班会,让同学们初步了解中国抗战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活动时间:2015年9月11日活动地点:三(5)班教室活动组织:班主任饶老师活动准备: 制作相应的ppt。活动过程:一、 谈话引入。201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要在这一天“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今天让我们以“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为主题回顾那个需要我们永远牢记的历史。二、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1、14年抗战简介。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国侵华战争。此后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抵抗。1945年9月2日日方签署投降书。14年战斗中,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军侵略者,捍卫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发展的文明成果,捍卫了人类和平事业。我们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却付出了沉痛的代价。中国伤亡人数超过3500万。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三、 珍爱和平,开创未来。1、同学们,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与敌人浴血奋战,流血牺牲的换来的,我们怎能忘记!孩子们,落后就要被挨打,未来靠我们创造,祖国的富强靠我们创造!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做?请同学们畅所欲言。2、读励志名言。四、回顾阅兵式场面。谈谈观看阅兵式感受。五、班主任小结。石钟山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一)认识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观点。(二)了解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二、难点、重点分析实词析疑:鼓:乐器。例。噌吰如钟鼓绝。击鼓;例:一鼓作气。弹秦。例:令赵王鼓瑟。鼓动、掀动。例:微风鼓浪。是:是。例:问今是何世。正确。例:辨清是非。这、这样。例:是说也。所在皆是也。得:得到、找得。例:得双石潭上。能够。例:因得观所谓石钟者。收获。例:此余之所得也。遗:遗留;例:先帝之遗德。访其遗踪。遗失、遗弃。例:得遗金一饼。鸣:鸟叫。一切物体发出声音。例;虽大风浪不能鸣也。函胡:见注释。清越:见注释。徐:慢慢的。与”疾”相反。适:往。固:巩固。例: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坚决。例:相如固止之。本来。例:余固笑而不信也。莫:不要。例:莫用众人之广议也。没有谁。例:莫不响震失色。通暮(m)。例:莫夜月明。磔磔:见注释。罅:见注释。当对、向。例:当窗理云鬓。阻挡。例:豺狼当道。抵敌。例: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在。例:有大石当中流。向:去向。例:闻操已向荆州。从前、刚才。例:寻向所志。与向之噌吰者相应。斤:重量单位。斧头。例: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三、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提问:这篇就是说跟我们刚学过的游褒禅山记有相同之点吗?请说出主要的。(都有记游的内容,都有相当多的议论成分,”记”和”议”又都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指出:能看出这些相同点,说明同学们能够举一反三,这是阅读能力提高的一个标志。这两篇文章还有一些不同点,而且是很大的不同。这一点现在先不讨论,但同学们在诵读过程中要认真加以领会。现在请看”预习提示”的第2段。提问:“未能进一步从”形“的方面作全面考察”这句话是对苏轼的批评吗?(是。)这个批评是严了一点?教师作解释后,进一步指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一开始不完善是难免的。苏轼的论断被人们承认八百年之久,这是很了不起的。(二)教师示范背诵全文和学生齐读全文。要求学生在听教师背诵的过程中给难字注音,并认真品味每句话的语气。教师背诵完毕,出示小黑板,再次正音:蠡(l) 枹(f) 铿(kng) 磔磔(zhzh) 噌吰(chng hng) 罅(xi) 窾坎(kun kn) 莫(m) 镗鞳(tng t) 识(zh) 无射(w y)指出哪些通假读的字(莫、识),哪个字是古音异读(射)。正音后学生齐读全文。(三)划分结构的探究主旨。说明:本文说的是石钟山命名的来由,文中的叙事因此而发,言论也因此而发,用的是卒章显志的写法,全文的结构都是为“显志”服务的。作者的“志”即文章的主旨在最后一段说得十分明白,首先抓住作者的“志”,全文结构就可以一目了然。据此,这五项内容拟采用“倒析法”,也就是从最后一段着手分析,先探究文章主旨。这种分析是纲要式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一个统率全文的初步概念,然后在诵读过程中逐步加深体会。1主旨的分析。提问:先将最后一段读一遍,从中找出两句话来说明作者的意图(“叹郦元之简,万而笑李渤之陋”)。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文章开头提的正是这两个人关于石钟山山名来由的说法,前后对照,可见作者用心;这两句被置于文末,正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提问:作者这一“叹”一“笑”,有什么深刻含义?(郦元是经过实地考察的,然而“言之不详”,所以使人有“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之疑,这是可叹的;李渤“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这种做法本身就很可笑,是自欺欺人之谈。)提问:作者依据这两件事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反对臆断“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担倡实地考察“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2结构的分析。现在再来看看作者是怎样依据这个主旨给全文作出恰当的布局的。学生概括第1段大意。(“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问:这是作者的言论,它跟下文叙事有什么关系?(疑而后察。)作者对郦说用“人常疑之”,对李说则用“余尤疑之”,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问题来?(“人常疑之”,我未必疑,或疑参半,不是完全否定,但仅据文字表面意思,又难以肯定;“余尤疑之”,疑的程度胜过他人,有否定之意,而又拿不出证据_可见对郦、李二说的态度是不相同的。)指出:这是为下文写“察”作铺垫的。学生概括第2段大意。(通过实地考察证明李说纯系臆则,而郦说是正确的。)问:这段话中哪些语句是对上述二说的表态?(对李说“笑而不信”;对郦说“古之人不余欺也”。)为什么说郦元没有欺骗他?(作者发现声源有两处,一是山下石穴罅,一是中流之大石,都是因“水石相搏”而发声。)到此可以指出:全文的结论,即由这里所说的事实导出。3板书:对旧说质疑实地考察中所见结论(提倡)实地考察(反对)主观臆断说明:在分析主旨和结构时,可依次写出,最后用线连结如图,不要等到分析完毕再写。(四)诵读第1段。1学生齐读一遍。2教师领诵一遍,并作简释、简评。“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此句秘下名合为第一层,为下文质疑张本。按:湖口县有石钟山二座:上钟山在城西,下钟山在城东。下钟山即苏轼作记处。作者引水经而不释,笔法何等简洁。“郦元以为声如洪钟”这是转述郦元的话,“水中相搏”一语耐人寻味.,下文写作者的发现,可谓道貌岸然尽“相搏”之状,但世人不亲临其境,便无法想象。由此导出第二层。“是说也而况石乎”这是第二层。“也”字作一顿,以示将有所论。“人常疑”,作者政治性疑,恨无证耳。“以钟磬置水中”是“常人”的类比之法。“疑”之所由生也,亦“不耳闻目见”过之。“到唐李渤始访其遗踪于潭上”叙事何等简洁。由此句至段未为第三层。“扣而聆之余韵徐歇”作者如此描写,颇有讥李之意。李文辨石钟山记今已不可见(文苑英华不收,)估计是作者转述,有意作夸张描写。“自以为得之矣”他人未必信,一句话写尽俗人情态。为下文“笑陋”张本。“然是说也,余尤疑之”“余尤疑”三字为一篇之一骨。全文重在“笑李渤之陋”“石之铿然有声者何哉”驳得有力。(五)诵读第2段。1学生齐读这一段。2教师范读,加简释及评语。段首至“因得观所谓石钟山”叙述考察机会到来的缘由,仅14字,何等简洁。“寺僧使小童笑而不信也”此即李渤之固智。李文误人之深,于此可见。“固”,这里应训“当然”、“本来”,引申为“自然”之意。作者不写亲访寺僧问山名来由,而直书小童择石而叩之,又省却不少笔墨。“至莫夜月明此鹳鹤也”此数句写景。问学生:有哪些细节?(大石、鹘、鹳鹤。)渲染了怎样的气氛?(阴森恐怖。)要求学生将作者的描写语划出来(“如猛兽奇鬼,森然欲博人”、“磔磔云霄间”、“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余方心动欲还如钟鼓不绝”妙在“欲还”而未还。“大声”突如其来,伏下文“恐”字。“如钟鼓”,点出山名来由,照应开头“声如洪钟”。“舟人大恐。”舟人既“恐”,作者焉得不“恐”?但忽悟郦元所云,又继之以喜,喜而后“察”。前此所有之“疑”顿失。“徐而察之而为此也”具体道出“水石相博”之状。为“叹郦元之简”伏笔,下句亦然。“舟回至两山间如乐作焉”又一“水石相搏”之状。问学生:“噌吰”与“窽坎镗鞳”有别乎?(前者出自绝壁下,有共鸣,显得雄浑;后者出自大石中,风来时则有,一吞一吐,节奏鲜明。)“因笑谓迈曰不余欺也”作者将长子迈写入文中,其意在此迈是他的宏论的第一位听众。以此结束考察过程,恰到好处。“古之人”,指郦元。学生讨论层次划分,然后分层练习背诵。说明:这一段是诵读的难点。为了便于学生记诵,除了划出大的层次而外,还可以板书行文顺序。待学生能基本上背出这一段后,拭去板书,再做检查。板书形式如下(括号中的话可略而不书):第一层(段首至“此鹳鹤也”)发现声源之前访石钟山缘由小重扣石绝壁下所见所闻:大石、栖鹘、鹳鹤。第二层(“余方心动欲还”至段末)发现声源石穴罅中的“噌吰”之声大石中的“窽坎镗鞳”之声语迈作结。检查背诵。(六)讨论作者对郦、李二说的态度。问:郦、李二说的不同点是什么?(郦说认为“水石相搏”而发声,李说认为潭石有声。)这意味着什么?(李说是对郦说的否定。)从寺僧使小童择石而扣之一事,能看出什么问题来?(说明信李说者多,俗见之误人。)问:从这一段的内容来看,作者对郦、李二说的态度有什么不同?问:作者对李说“尤疑”,为什么写小童扣石事仅用一句带过?(不值一驳。)试品味这句话的语气。(轻蔑、讥笑。)本段着重写声源,有什么作用?(证实郦说。)还有什么作用?(证实郦说,正所以批李说。)本文不是游记,而是考察记,为什么要渲染绝壁下的阴森恐怖气氛?(唯其如此,故士大夫不至,而浅人之无知妄说遂行于世。)小结:本段是为破疑案而写,作者对郦说是信中有疑(故结句是“古之人不余欺也”),疑既释而益信;对李说则是绝对否定。(七)诵读第段。学生练习诵读遍。教师提问。“事不目见耳闻可乎”照应上文哪一句?(“今以钟磐而况石乎”。)是什么辞格?(反问。正意是:不目见耳闻而谓“不能鸣”,便是臆断。)“殆与余同”的“殆”能换成“盖”字吗?(不能。作者只能据文字推测,而无法证明,用“盖”则会加重肯定的意味。)跟“言之不详”相照应的上下文是哪些词句?(上文是“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下文是一个“简”字。)“士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