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羊肠衣的加工肠衣是羊的主要副产品之一。中国的肠衣资源丰富,而且品质较好,其特点是:不仅口径大小适宜,两端粗细均匀,颜色纯洁透明,而且肠壁坚韧,富有弹性,经高温熏、蒸、煮都不会破裂,用它制成的高级灌肠可以保持长时间不变质,不走味,在国际市场上深受欢迎。 肠衣不但适于灌制各种香肠、腊肠、灌肠,而且由于它弹性大、坚韧、拉力强、耐磨,还适于制作外科手术缝合线、各种弓弦、网球和羽毛球的拍弦及琴弦。 肠衣是中国传统出口物资,早在1900年左右即开始出口,远销欧美各国。据海关记载,1936年中国曾出口各种肠衣1万桶(1400万根左右),创当时历史最高记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肠衣在国际市场上有很高的声誉。每年肠衣出口量占国际市场肠衣总贸易量的60%以上。 第一节 肠衣的收集和加工山羊和绵羊仅小肠供作肠衣的原料。小肠位于皱胃的幽门至盲肠之间,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山羊屠宰后从内脏中割取的小肠,仅是制作肠衣的原料,通常称为原料;将原肠清除粪便、清洗干净,刮去油脂和内外黏膜、浆膜后的半成品,叫做“批子”、“毛货”或“光肠”;然后再经漂浸洗涤、灌水分路、配码、腌肠和缠把等工序,才成为肠衣或称“净肠”。所以,山羊肠衣实际上是指山羊小肠加工产品,而非原来的小肠。 山羊原肠的长度一般为1828米,其上段,即十二指肠与幽门的连接处,通常称为原肠的小头;把回肠盲肠的连接处俗称为大头。 一、原肠的摘取 山羊肠衣一年四季均有生产,北方省、自治区主要集中于秋、冬两季。当山羊宰杀开膛取出内脏后,用刀将小肠从小头处割断,此时一手抓住小头,另一手捏住小肠外边的油膜慢慢扯下油层,使油脂与小肠外层分开,直扯至盲肠的连接处割断,要求不破不断,全肠完整。然后仔细捋净原肠中的粪便,若粪便较硬不易捋出时,可灌入适量温水慢慢清除干净,切忌心急快捋而弄破肠壁。粪便排出后,再灌入清水冲洗干净,晾在木杆上或放入木桶或瓦盆中撒上纯净食盐,暂时保存以待出售。临时存放期间,切忌将原肠挂在铁钩或放入铁制容器中,也不能随地堆放,以防发热变质和被泥土、煤渣及砂石等杂质钻污。为保证肠衣品质,原肠应尽快交给收购部门。 二、肠衣原料(原肠)的鉴定 原肠的品质优劣主要是根据其长度、皮质的拉力、韧性、色泽、气味、伤残的程度而定。收购原肠的具体要求是:原肠必须是取自健康无病的山羊,品质新鲜,不允许带有腐败气味;原肠内的粪便应捋洗干净;原肠表面应保持清洁,不得黏附沙土、杂质和接触金属;要求两端完整、不带破残、大小头齐全,自然长度达13米以上按一根计算;长度不足、虫肠或破残者,根据实际情况按质论价,不足4米长者或痘肠、破肠无使用价值者不能收购;收购冻肠时切忌磕、砸和硬折,以防损伤皮质,应用冷水浸泡解冻。 三、原肠的加工 原肠的加工分为两个阶段进行,一是半成品加工,即把原肠加工成光肠;其次是成品加工,即把光肠再加工成净肠。 (一)原肠的半成品加工 主要包括浸漂、刮肠、灌水、量码、腌肠和缠把等工序。 1.原肠的浸漂 浸漂又称浸洗,是将45根山羊原肠扎成一把,浸泡在盛有清水的瓦缸或木桶内,肠内如有气泡,应将空气挤出后重新打把。浸洗时间的长短,应根据皮质的老嫩厚薄和气温高低具体掌握。浸洗时间过长,会使肠衣失去拉力和韧性;浸洗时间不够,粪渍不易刮净易形成沙眼破洞。山羊小肠皮质比较嫩薄,不可久浸,冬季一般泡3天;天热时要注意水温,用冷水为宜,夏季只浸泡一天。浸泡期间每天换一次水,并用木棍上下摆动两次,不应旋动,以防肠子打结。当浸到肠子发酵浮起颜色发白,肠内肉质松软,手摸柔软时即可刮制。 2.刮肠 将浸泡好的原肠取出放在平滑的木板上,逐根用竹板或无刃刮刀刮去肠内外无用的部分。一般从大头刮起,用刀刮净肠内外的黏膜层、肌肉层和浆膜层等组织。刮时要动作轻快用力均匀,直至肠壁透明为止。 山羊和绵羊的小肠从形态上可以分为沙肠和肉肠两种,两种肠子的刮法略异。所谓沙肠指刮肠时沙沙作响,刮前可先将肠衣的浆膜层剥去后浸泡到适当程度,不必用刀刮,只用手把杂质和 黏膜层捋净。肉肠的肠壁厚实而圆,外皮牢固,但其质地很嫩,易刮成破洞,故应先将外皮刮松,用骨针挑断扯掉,再将其内的肉质慢慢抒出,然后再刮制。 3.灌水 拇刮光后的原肠一头套入自来水龙头上放水冲洗。同时检查有无漏水破洞,发现洞眼,即从洞眼处开刀割断,而且还应割除大弯头和不透明的地方;未刮净的污处要及时刮掉,然后洗净。 4.量尺 又称量码,用接头量尺法逐根逐节进行,100米为一把,每把最多不得超过13节(南方山羊的光肠不得超过15节),每节最短不得小于1米。量尺后,先将各节捋齐,在头部打一总结,再用折叠法挽成把子。剩余的短尺半成品,仍按100米不限根数单独成把。 5.腌肠 将已扎把的肠衣半成品解开,用精制盐均匀揉腌,每把用盐0.50.6千克,腌好后每把重新在头部打结放入竹筛中。45个盛满肠衣的竹筛叠在一起,放在瓦缸,木桶或木架上使盐水沥出,上面盖上白布以防尘土。共静置1213小时,中间上下倒筛一次,以便把生水压滤干净,如压力不足,上面可加压石块等重物。待生水滤净、肠衣呈半干半湿状态时,将其折叠缠把,此时的半成品称为“光肠”。腌肠时切忌用盐粒或腌过肠衣的回收盐以及含杂质的食盐。 6.下缸贮存和包装运输 若本地不能继续将半成品肠衣加.工成净肠时,就应下缸贮存和及时调运,而不能久存。贮存时先在干净的缸底撒少量食盐,把黏附在光肠上的盐抖落后,逐把拧紧下缸,层层排紧,中心留一空隙;装完后往缸内灌入浓度24波美度以上澄清晾冷的熟盐卤,液面要超出肠把7厘米左右,上面盖上清洁的木板,并压上重物。下缸时,对于缺盐并条的半成 品应剔出重腌。在贮存中应经常检查,必要时可翻缸换卤,以防发生焖缸、霉烂、沉淀等现象。半成品包装运输的容器,必须能够防杂、坚固,一般以木桶和胶袋为好。 (二)光肠的成品加工 将半成品的光肠再加工成“净肠”成品,须经过浸漂、洗涤、灌水分路、量尺、腌肠及缠把等工序。 1.浸漂 洗涤将光肠放入清水中反复换水洗涤,清除肠内外不洁之物。漂洗时间夏季不超过2小时,冬季可适当延长但不过夜,漂洗水温不能高。 2.灌水分路 将洗好的光肠灌水,检查有无破漏,并按肠衣口径大小进行分路,分别归类。在分路过程中如发现疵点,要随时处理。 肠衣的疵点有:红霉,粪污,刮制不净,失去拉力,紫筋,老麻筋,不透明,黑条,铁锈斑点,粪蚀,黄、黑点,盐蚀白,黄、褐痕,用手触及有粗糙感,失去弹性,干皮,硬洞,沙眼,破头,弯头等。其中:硬洞:小米粒大的,挤压出水高0.3米以上,不再扩大的洞称为硬洞。节长2米以上的肠衣可带一个硬洞,3米以上的可带3个,洞与洞的距离须在0.5米以上。但松皮、软皮、嫩皮的肠衣不能带硬洞。 沙眼:即针尖大小的孔洞。分散的硬沙眼可以带,软沙眼不能带。 3.量尺 把同一路的肠衣再按规格要求扎把。 4.腌肠及缠把 将量尺成把的肠衣,解开再行腌制,腌制合格的要求:肠壁坚韧,无痘疗,新鲜,无异味,呈白色或青白色、黄白色、灰白色、青褐色。待水分沥干后缠绕成把,即为净肠成品。山羊肠衣不作干肠衣。 第二节 肠衣的品质评定和收购标准一、肠衣的基本特征和品质要求 肠衣在加工过程中分为原肠、半成品肠衣和成品肠衣三种。牲畜屠宰后,将肠子取出,经过倒粪、尿,灌水清洗等工序处理后,即为原肠。原肠的肠壁从里到外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肉层和浆膜层四层组成。黏膜层为肠壁的最内一层,由上皮组织和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在加工肠衣时被除掉。肌肉层由内环外纵的平滑肌组成,加工时被除掉。浆膜层是肠壁结构的最外层,在加工时被除掉。黏膜下层由蜂窝结缔组织组成,内含神经、淋巴、血管等,在刮制原肠时保留下来,即为肠衣。因此在加工时要特别注意保护,使其不受损伤。 在原肠收购中,可根据以下特征区分绵、山羊肠子,山羊肠一般发亮,用手捋肠壁有不平的感觉,较柔软,拉力较小;绵羊肠稍长,无光,用手抒肠壁时感觉较平直,比山羊肠挺实,拉力大。原肠经过浸泡、冲水、刮制、验质、去杂、量码、盐腌、扎把等工序后即成半成品肠衣。收购部门称为毛货、光肠或胚子。 对半成品肠衣的要求是:品质新鲜,无粪污杂质,头子割齐,无破洞;气味正常,无腐败气味及异味;色泽应是白色、乳白色、青白色、黄白色、青褐色,以前两种颜色为上等。半成品肠衣再经过验质、分路、量码、扎把、装桶等工序,即为肠衣成品。对盐腌羊肠衣成品的合格要求是:品质要求为肠壁坚韧,无痘疗,新鲜,无异味,呈白色或青白色、黄白色、灰白色、青褐色。按直径分为6个路:一路:22毫米以上,二路:2022毫米,三路:1820毫米,四路:1618毫米,五路:1416毫米,六路:1214毫米。扎把要求为每根31米,3根为1把,总长93米,节头不超过16个,每节不得短于1米。装桶要求为每桶 500把,1500根。 二、羊肠衣收购标准 (1)大小头齐全为一根,我国山羊肠自然长度为1215米,长的20米,绵羊肠自然长度在20米以上,长的达30米。 (2)大小头不齐全,但不带破损,山羊肠在13米以上可作一根计算,绵羊肠在20米以上作一根计算。 (3)全长不足4米或痘肠、破肠等无使用价值者一律不予收购。 (4)半成品颜色分白色、青白色、黄白色、灰白色、青褐色5种,其他颜色为异常色;白色和青白色为最佳色泽。 (5)半成品要求无腐败气味,无粪污、油垢、杂质。盐蚀肠最高价为正品价的60%,短码(1米以上)为40%。 5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