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93【基础训练】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春风拂过,大地一片绿意盎然、万紫千红。然而,春风唤醒的不仅是红花绿叶,而是一群饥肠辘辘的植食者。经过了一个寒冬的饥饿忍耐,它们对这场美味的盛宴期盼已久。随之而来的可能对植物来说又将是一场灾难:植物用以进行光合作用生成养料的叶片、用来繁殖后代的器官花和果实都可能被植食者取食。植食者对植物来说,常常被视为单一的取食关系,是非善意的访问者、掠夺者。其实,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植物与植食者之间早已充满了错综复杂的爱恨情仇。植物虽然没有像动物那样可以逃避天敌的运动本领,但面对威胁,它们也并非只能坐以待毙,任其宰割。例如,为了抵抗有蹄类动物的袭击,悬钩子属的覆盆子身披的战甲锋利的钩刺往往令敌人望而生畏。植物与植食者之间并非只有势不两立的仇恨。有的植食者在满足自身存活的必要需求下,不会对植物赶尽杀绝,而是懂得“收敛”,也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既然植食者做出让步,植物也懂得“妥协”,往往不再斤斤计较,而是愿意做出一部分牺牲作为回馈。双方做出的让步(),(),甚至(),建立起互利共生的合作关系。【注】植食者,指的是以植物为食的生物。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春风唤醒的不是红花绿叶,而是一群饥肠辘辘的植食者。B. 春风唤醒的不是红花绿叶,就是一群饥肠辘辘的植食者。C. 春风唤醒的不仅是红花绿叶,还有一群饥肠辘辘的植食者。D. 春风唤醒的不仅是一群饥肠辘辘的植食者,还有红花绿叶。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可以化干戈为玉帛 实现和睦相处 双方还能不计前嫌B. 可以和睦相处 实现化干戈为玉帛 双方还能不计前嫌C. 可以不计前嫌 实现和睦相处 双方还能化干戈为玉帛D. 可以不计前嫌 实现化干戈为玉帛 双方还能和睦相处3. 文段中引号出现了多次,请问“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与“收敛”两处引号的作用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陕西考古博物馆日前发布公告称,将于近日对外试行开放。该馆馆藏文物异彩纷呈,具有很强的冲击力。从江村大墓出土的珍贵文物,到半坡遗址、秦始皇帝陵兵马俑、法门寺地宫、汉阳陵等,众多文物、遗址缤纷登场,堪称一场中华文化盛宴。该馆聚焦考古本身,注重向公众展示考古过程,特色鲜明。古事可考,丰富的考古发现最终能与世人见面,沉淀着一代代考古人筚路蓝缕的艰辛岁月,这些岁月、往事同众多文物一道,由博物馆“娓娓道来”,丰富了人们对不畏艰苦、甘守寂寞、“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等考古精神的认知和理解。在讲述方式上,陕西考古博物馆既秉持严谨的专业态度,又努力做到“可爱可亲”。设置“春秋时期的男性用什么护肤”“2000年前的国家仓库藏着啥”等活泼议题,满足公众好奇心。加入可以互动的“甲骨文”“翻翻板”“迷宫图”等小机关,让观展之旅有益又有趣。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沉淀着一代代考古人的艰辛岁月,这些岁月、往事同众多文物一道,由博物馆呈现出来”,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5请依据文本内容,简要概括陕西考古博物馆馆藏的三个特点,每点不超过15个字。 二、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6-7题天童道上王安石村村桑柘绿浮空,春日莺啼谷口风。二十里松行欲尽,青山捧出梵王宫。天童山溪上王安石溪水清涟树老苍,行穿溪树踏春阳。溪深树密无人处,唯有幽花渡水香。【注】天童:指天童山,在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是我国禅宗五山之一。王安石时任鄞县知县。桑柘:桑树和柘树,叶子皆可饲蚕。梵王宫:佛寺,指天童寺。6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一首诗歌运用快镜头写行于天童山道时的整体印象,一句一景,视野开阔。B第二首诗歌写观览近景,以点带面,调动视觉、听觉、嗅觉尽现春山美景。C清人易顺鼎“此时闻松声,此时闻钟声,此时闻涧声”的诗句恰与两诗内容有相通之处。D两首诗皆着力写景,写出诗人渴望远离喧嚣纷扰、获得心灵的宁静、回应禅思的旨趣。7如果就两首诗的内容写一则天童山旅游文案,请列出宣传要点并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对离骚给予了高度评价,通过“ , ”两句总结了离骚叙事上以小见大、言近旨远的特点。(2)燕歌行中,诗人用“ , ”两句这样严酷的事实对比,有力地揭露了汉军中将军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败的原因。(3)前人认为李凭箜篌引是“摹写声音之至文”,其中“ ”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 ”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综合训练】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凤凰寺岑燮钧凤凰寺在舜江府东门外的凤凰山上,离城里不远,是读书人冶游谈禅的好去处。凤凰寺的方丈明慧大师是位得道的高僧,不理世事。幸得手下有一监院,名曰惠通,总领众僧,倒也能镇得住山门。寺里诸般杂事,都由他调理。迎来送往,也由他挡着。方丈大师,不是在内院闭关清修,就是云游他处,难得一见。一日,惠通到寺院各处巡视。在一偏院,见一沙弥在地上磨蹭,走近一看,原来是将一株大花移植于盆内。沙弥见监院到此,合十肃立,不敢抬头。只见那花,甚是奇特,颜色艳丽,鲜红而有星点,外形有莲花之相,却生沙泥中,肉质肥厚,近乎菌类。惠通问沙弥何处所得,答曰后山。惠通心想,莫非此乃灵芝仙草?他看了好一会儿,心生欢喜,就让沙弥搬到了自己会客的内室,放在茶几上,顿时蓬荜生辉,耀人眼目。一日过后,生长一分,数日之后,竟大了一轮,不由啧啧称奇。惠通不敢私藏,于是搬到了方丈室。“师傅,你看此花奇也不奇?”“心中有莲花,诸般皆失色。”明慧大师只看了一眼,再不理会。惠通讨了个没趣,正想出门,师傅道:“自何处来,到何处去。”让他搬走。惠通只得又把花搬到自己处,心想,莫非自己有事做错?他揣摩了很久,总觉得师傅对自己日渐冷淡,似乎有什么事要发生似的。一日,听得知府大人驾到,惠通赶紧迎出山门去。知府大人倒不是稀客,时常携本府读书人来此谈诗论文。惠通见机谈性,以佛理参悟之,常引得知府大人击节赞叹,称之曰:得道。惠通合十谦抑道:“贫僧协理杂务,本一俗人,岂敢岂敢!”“能进能出,内外皆通,方外奇才啊!”知府大人一言九鼎,跟随的一群读书人都连声称是,让惠通觉得脸上有光。惠通把知府大人引到内室,众人坐定,惠通吩咐上茶。茶几上正放着那盆奇花,知府大人凑近了,看了又看,问惠通此是何物。惠通答曰:“后山之物,一日一长,似花非花,不知何物也。”知府大人看向众人,众人都纷纷称奇,却无一人说得出门道。忽有一老书生答曰:“世所罕见,此必祥瑞之物也。”“祥瑞之物,非小寺敢私藏,献诸大人,必能红运当头,更上青云。”惠通立马接口道。知府大人不由哈哈大笑。临走之时,惠通就让门下弟子送到了府上。过了几日,知府大人派人传话,让他到附近打听打听,看有什么奇谈异闻,呼应祥瑞。因为西北出白鹿,西南出灵猴,东北出太岁,舜江乃东南名邑,说不定上天眷顾,也要天降祥瑞,那就得送往京城了。惠通不敢怠慢,立马来到偏院,让小沙弥带着去原地查看。原地在凤凰山北麓一断崖处,青苔漫布,有水渗出,但也看不出有什么奇异的地方。惠通就让小沙弥去附近村里打听一番,看有什么奇异的人事。隔了一日,沙弥来报,在凤凰村一九十老妪的床顶上,盘着一条大蛇,村民放归山里去了;村里一个老光棍,买了一个五十多岁的寡妇;一个五岁的小孩,说话含糊,游方郎中在他舌下剪了一刀,竟能巧舌如簧了惠通皱着眉头,然后挥了一下袖子,“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把小沙弥喝退了。第二天,惠通来到知府官衙。知府大人一见惠通,立马把他拉到后花园,原来知府大人把那奇花放在了百花丛中,以承天露。那花又大了一轮,已经铺满花盆,仿佛菩萨端坐的莲花,色如美人起红晕,肉质如脂半晶莹,底下有透明的汁液渗出来。惠通合十礼赞,知府大人急问可打听到什么。惠通演义其事,答曰:“灵蛇入室,化龙而去。”“人生七十古来稀,这老人家有龙护持,果是祥瑞。”老书生帮腔道。“旷夫怨女,终得和鸣。”老书生摇扇晃头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男有分女有归,大道之始也。”惠通见知府大人脸露喜色,不断点头,又补之曰:“不鸣则已,一鸣冲天,哑巴开口,此又一奇也!”老书生连连称奇,大家都说是个吉兆。于是计议,该如何上本,献之阙下。兹事体大,知府大人一时也不敢妄做主张。这时,老书生提议道:“若能得到明慧大师加持,那就更是吉祥了。”“只怕大师云游去了”知府大人看向惠通,惠通答道:“师傅正在寺内清修。”知府大人不由喜上眉梢,连说“有请大师劳驾”,让惠通明日与大师一同前来,共襄盛举。惠通含糊答应了,但他也没有十分的把握他怕师傅说出什么煞风景的话来。惠通回到凤凰寺,小心翼翼地向师傅说了此事,请师傅明天走一遭。师傅倒也没有责备他,只说了一句话:“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诸般忙碌,万般皆空。”惠通见师傅重又入定,就悄悄退了出来。但见月色清空,树影憧憧,殿宇森森,四下无声,突然一声鸦叫,划破长空,不由有些心神不定。他拿捏不透师傅的意思。第二天,惠通来到方丈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