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年度河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自测题及答案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下列最适合矫正考试焦虑的方法是()。A.系统脱敏法B.厌恶疗法C.自由联想法D.宣泄疗法2.人们看到黄色会感到温暖,而看到蓝色则会感到清凉。这种心理现象属于A.联觉B.感觉C.错觉D.幻觉3.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既不鼓励学生,也不反对学生。学生的反应:无目标,道德和学习往往差。这种师生关系类型是()A.漠视型B.专制型C.民主型D.放任型4.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中心工作是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做好个别教育工作C.做好学期工作计划D.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5.在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德国教育家梅伊曼和拉伊等人代表的学派是A.实验教育学B.批判教育学C.文化教育学D.实用主义教育学6.动机产生的内在条件是A.诱因B.能力C.认知D.需要7.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称为A.观察B.思维C.表征D.表象8.个体活动积极性的内在源泉是()A.兴趣B.需要C.信念D.动机9.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A.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B.感知教材,形成表象C.理解教材,形成概念D.知识的巩固与保持10.班主任进行操行评定的方法主要是()A.观察法B.评语法C.问卷法D.谈话法11.我国中小学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A.讲授法B.演示法C.谈话法D.实验法12.认为教育起源于人与人之间的模仿这一本能的观点是()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交往起源说13.当团体中所有的人都能达到目标时,个体才能达到目标是指()A.竞争目标结构B.合作目标结构C.个别化目标结构D.成就结构14.某人情绪发生快并且强度大,易冲动。此人的气质类型属于A.多血质B.黏液质C.胆汁质D.抑都质15.心理学中通常把个体心理现象划分为()A.个性心理和心理过程B.个性心理和心理素质C.个性心理和心理结构D.个性心理和心理潜能16.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是A.德育B.班级带理C.教学D.家校合作17.“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说明了_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A.遗传B.教育C.环境D.活动18.具有鲜明的直观性并以表象的形式储存的记忆是()。A.形象记忆B.语义记忆C.动作记忆D.情绪记忆19.第一次提出普及义务教育的社会是()A.奴隶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C.封建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20.我国中小学各学科教科书编写的直接依据是【】A.课程标准B.课程方案C.课程类型D.教育目的21.中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A.尊师爱生、团结互助、双边互动B.师生合作、长善救失、教学相长C.尊师爱生、长善救失、双边合作D.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22.现代社会体现了古代社会所没有的工程、机电、航空之类的专业学校,这说明制约学制建立的因素是()A.社会意识形态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C.本国历史文化传统D.生产力发展水平23.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A.起决定作用B.不起决定作用C.只起加速作用D.只起延缓作用24.在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改变长期以来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的哪一功能()A.甄别与选拔B.促进学生发展C.促进教师专业发展D.促进教学过程25.下列关于课外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课外活动学习内容多样且开放B.课外活动可以补充课堂活动的不足C.课外活动可以应用到课堂讲授的知识D.课外活动就是为了巩固课堂教授的知识二、判断题(8题)26.表面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A.正确B.错误27.只有外表特征具有明显的晕轮效应。A.正确B.错误28.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同步进行。A.正确B.错误29.在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中,高中阶段应以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为主。A.正确B.错误30.望梅止渴、谈虎色变这类反射活动属于无条件反射。A.正确B.错误31.心理学家耶克斯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是固定不变的。A.正确B.错误32.任何技能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A.正确B.错误33.性格是指人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人格特性。A.正确B.错误三、填空题(2题)34.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中,_起主导作用35.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矛盾是_之间的矛盾四、简答题(10题)36.压力事件的应对方式有哪些?37.简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育学意义。38.进行教学评价的主要原则有哪些?39.简述引起和维持随意注意的原因。40.论述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41.学校美育的主要任务有哪些?42.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43.简答国外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改革。44.简述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内容。45.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参考答案1.A系统脱敏法是将放松训练和经典条件反射原理结合运用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它对治疗考试焦虑的情绪成分具有明显作用。2.A本题考查感觉现象3.D师生关系类型主要分为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其中题干所描述的就是放任型的基本特征。4.A本题考查班主任的基本任务5.A在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德国教育家梅伊曼和拉伊等人代表的学派是实验教育学。B项的代表人物有美国鲍尔斯与金著斯、右厄迪尔、阿普尔、吉鲁,C项的代表人物有德国教育家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D项的代表人物有美国教育家杜威、克伯屈。6.D本题考查动机产生的条件7.A观察是人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观察是按照一定目的与计划的要求组织知觉活动,自始至终伴随着思维和言语的活动,又叫“思维的知觉。8.B9.C暂无解析10.B评定学生操行,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评定学生操行的主要方法就是评语法。11.A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很多,有讨论法、谈话法、演示法等,讲授法是最古老、运用最普遍的教学方法,也是我国目前中小学最常用的教学方法。12.C13.B合作目标结构是指,在团体中不同个体之间有着共同的目标,只有当团体中所有的人都能达到目标时,个体才能达到目标、获得成功。14.C胆汁质的人情绪体验强烈、爆发迅猛、平息快速;多血质的人情感丰富、外露但不稳定;黏液质的人情绪平稳、表情平淡;抑郁质的人情绪体验深刻、细腻持久,情绪抑郁、多愁善感。15.A16.C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途轻。教学水选具有教育性。17.C环境是人发展的现实基础。“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正是、说明了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18.A形象记忆是以个体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记忆内容的记忆,这种记忆在头脑中所保留的是事物的具体、生动的形象,具有鲜明的直观性特点。19.B现代生产需要扩大教育范围,工人阶级为争取教育的权利进行了不懈的斗争,这一切迫使资本主义国家第一次提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问题。20.A本题考查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21.D22.D暂无解析23.B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教育在这种矛盾运动中只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而不起决定作用,否则,将夸大教育的作用,导致教育万能论的错误。24.A在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改变长期以来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25.DD项说法过于绝对,课外活动的作用绝不只是为了巩固课堂教授的知识。26.B根源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27.B不只外表吸引力的外表特征具有明显的晕轮效应,其他品质,尤其是重要品质的认定也具有同样的效应。28.B教育受社会发展制约,但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其独立性表现之一,就是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有可能落后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也有可能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水平。29.B高中阶段应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同时要设置丰富的选修课供不同的学生选修。初中阶段设置的课程才是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30.B条件反射是指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经过后天学习和训练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都属于条件反射活动。31.B心理学家耶克斯多德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学习任务简单时,学习动机强度较高可达到最佳水平,学习任务比较困难时,学习动机强度较低可达到最佳水平。32.A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练习是技能形成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所以说任何技能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33.B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人格特性。(1)人格、性格、气质三个概念都是个性心理中的重要概念,要清楚它们各自的定义。(2)性格是人格的核心但与人格概念不同。34.教育或学校教育35.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36.(1)根据应对方式的针对性,应对方式分为对抗、淡化、自控、求助、自责、逃避、计划和自评。(2)根据应对方式的目的,应对方式分为两种:一是改变应激源或个体与应激的关系,二是改变自我而不是改变应激源。(3)根据应对方式的表现形式,有积极的认知应对、积极的行为应对和回避应对三种。37.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强调,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授之以鱼”是指传授给学生知识,而“授之以渔”是指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更重要。重视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要求。38.(1)客观性。(2)全面性。(3)指导性。(4)科学性。39.(1)对活动目的和任务的理解。(2)对兴趣的依存性。(3)对活动的合理组织。(4)个性特点。40.(1)生物遗传因素。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影响人格的发展方向。(2)家庭因素。家庭是社会文化的媒介,它对人格具有强大的塑造力;父母的教养方式的恰当性,会直接决定孩子人格特征的形成;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自己的人格,并有意无意地影响和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形成家庭中的“社会遗传性”。(3)学校教育因素。学生只有在学校里通过学习与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自己优良的人格特征,才能顺利地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生活。学生通过课堂教育接收系统的科学知识,同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此外,校风、班风、教师的言行等都是影响学生人格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4)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这种相似性具有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又使得每个人能稳固地“嵌入”在整个文化形态里。(5)个人主观因素。环境因素必须通过个体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活动才能发生作用。41.(1)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审美情感。(2)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文明行为习惯。42.(1)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2)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完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