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教学研究室2023年高二上生物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e为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支配的肌肉或腺体B.反射不一定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C.条件反射比非条件反射更重要D.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受损,反射都不能完成2医学研究表明,抑郁症与单胺类神经递质传递功能下降相关。单胺氧化酶是一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降解酶。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MAOID )是目前一种常用抗抑郁药。下图是正在传递兴奋的突触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结合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是突触前膜B.MAOID 能增加突触间隙的单胺类神经递质浓度C.图中所示的递质释放方式,利用了生物膜的流动性D.图中单胺类神经递质与蛋白M结合后,将导致细胞Y膜内电位由正变负3以下关于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插条形态学下端要斜切的目的是减少压强方便插入土中B.实验中保留部分叶片的目的是增强蒸腾作用,有利于植物吸水C.设置一定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时,较低浓度用浸泡法,高浓度用沾蘸法D.某同学在正式实验前做了预实验,那么正式实验时可不用设置对照组4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B.当受刺激时,该处的细胞膜内外的电位由原来的内负外正变为外负内正C.若从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处效应器不能产生反应D.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5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在供试植物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时突然停止光照,并在黑暗中立即开始连续取样分析,在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和C5化合物含量的变化是A.C3和C5都迅速减少B.C3和C5都迅速增加C.C3迅速增加,C5迅速减少D.C3迅速减少,C5迅速增加6胰岛素浓度升高时,葡萄糖转运载体从靶细胞内的囊泡膜转移到细胞膜上;胰岛素浓度降低时,葡萄糖转运载体通过靶细胞膜内陷重新回到囊泡。关于血糖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能加速靶细胞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B.靶细胞通过胞吞、胞吐调节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数量的变化C.空腹时,血糖的来源是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及非糖类物质的转化D.进食后,胰岛素分泌增加引起靶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数量增加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将枪乌贼离体的神经纤维置于培养液(相当于细胞外液)中来研究兴奋的传导。图1中表示神经纤维膜上的位点(间与间的距离相等),阴影部分表示开始产生局部电流的区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刺激时,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B.刺激,兴奋传导到时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如图2所示C.若刺激,电流计会发生两次相反方向偏转D.若将阻断Na通道的麻醉剂放在处,电流计的测量结果不变8(10分)受到一侧光照的植物会表现出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达尔文、詹森、拜耳和温特等科学家以胚芽鞘作为材料进行了实验探究,从而发现了生长素,解释了植物向光性的原因。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上述科学家的研究,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是由于_。(2)科学家发现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有在生长旺盛的幼嫩部位进行的_,和在生长素产生部位受到某种刺激后进行的_,前者在缺氧或有呼吸抑制剂等条件下较难进行,说明其运输方式是_;还有在成熟部位进行的非极性运输。(3)科学家进一步发现:向光素接受光信号后会发生某种化学变化进而从细胞膜上脱离。脱离下来的向光素形成浓度梯度,并与生长素转运蛋白相互作用,进而可能诱导生长素向胚芽鞘背光侧运输。请以燕麦胚芽鞘的向光素缺失突变体和野生型为材料,设计实验来验证“生长素在胚芽鞘横向运输是由向光素引起的”。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注:向光素缺失突变体是不能合成向光素的个体;向光素是接受光的受体,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实验思路:取_的野生型和向光素缺失突变型燕麦胚芽鞘为实验材料;分组并处理:A组:野生型燕麦胚芽鞘进行单侧光照射;B组:野生型燕麦胚芽鞘_;C组:向光素缺失突变型燕麦胚芽鞘进行_;在_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A、B、C组燕麦胚芽鞘的生长情况。预期结果:A组_,B组_,C组_。9(10分)人体内激素分泌量过多或不足都对机体有害,体内有一系列机制维持激素在血液中含量的相对稳定。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请回答有关问题:(1)激素C经体液运输到达全身细胞后起相应作用,激素C的作用是_。(2)人在寒冷时血液中激素C的含量将会_(填“增加”或“减少”或“不变”),这是由激素A、B的含量_(填“增加”或“减少”或“不变”)所致,这体现了激素分泌的_调节。(3)在激素的作用机理中,通常将激素的作用对象细胞称为靶细胞。激素A能识别并精确作用于垂体细胞,是因为垂体细胞膜上有_。垂体细胞的分泌物作用的靶细胞除本图所示的甲状腺细胞以外,还可以是其他内分泌腺的腺细胞,如_细胞。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靶细胞_(填“能”或“不能”)为垂体细胞。10(10分)下图表示种群数量变化的两种曲线,回答下列与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以及应用相关的问题: (1)若曲线X表示某地区一种外来双子叶植物的增长曲线,则出现这种变化的前提条件是_和_充裕,气候适宜,没有_。调查该种群密度可采用的方法是_,为减少实验的误差,抽取样方时必须_。(2)若曲线Y表示一定时间内某草原食草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则BC段种群的增长速率会_。若曲线X代表该动物理想状态下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那么曲线X与曲线Y及K值所围绕成的区域是指_的数目。(3)若曲线Y表示池塘中某种鱼类的数量变化,则为持续获得经济效益,捕捞后鱼群的年龄组成应为_;若曲线Y表示某种鱼类数量的变化曲线,在捕捞的可持续性上,我们应该使捕捞后的数量值停留在_ 为宜。(4)为调查该有害动物的种群密度,某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在一公顷的范围内第一次捕捉并标记30只,第二次捕捉的个体中10只没有标记,4只有标记,因动物被捕捉一次后的警惕性提高,事实上有害动物的数量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具体数值)_只公顷。11(15分)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较为复杂,有关信息如图。图2中的甘、天、色、丙表示甘氨酸、天冬氨酸、色氨酸和丙氨酸;图3为中心法则图解,ae为生理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1为_生物基因表达的过程。(2)图2过程是以_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过程。能特异性识别密码子的分子是_。图2中,决定丙氨酸的密码子是_。一种氨基酸可以有几个密码子,这一现象称作密码的_。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向_(填“左”或“右”)。(3)(本小题请用图3中字母回答)图1所示过程为图3中的_过程。在图3的各生理过程中,T2噬菌体在宿主细胞内可发生的是_;在正常动植物细胞内不存在图3中的_过程。(4)已知胰岛素由两条多肽链共51个氨基酸组成,指导其合成的基因中至少应含碱基_个。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2、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3、简单反射又称非条件反射、先天性反射,是指天生具有的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能力,如缩手反射、膝跳反射等,这类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但是也会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4、复杂反射又称条件反射,建立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这类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详解】A、e为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A错误;B、反射都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B错误;C、非条件反射是指出生后无需训练就有的反射,是生物生存的基础,条件反射是指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不能说条件反射比非条件反射更重要,C错误;D、反射的完成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神经调节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反射弧的组成,掌握膝跳反射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2、D【解析】由图可知,可释放神经递质,故为突触前膜。神经递质与蛋白M结合后,可以引起Y的兴奋。【详解】A、根据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可知,是突触前膜,A正确;B、MAOID能够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从而引起单胺类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积累,故能增加突触间隙的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浓度,B正确;C、神经递质通过胞吐释放,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C正确;D、单胺类神经递质与蛋白M结合,细胞Y会兴奋,膜内电位会由负到正,D错误。故选D。3、C【解析】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最适浓度;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无关变量(如枝条长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的时间等)应控制为等量;实验前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减少实验误差。【详解】A、插条形态学下端要斜切的目的是增大枝条与生长素类似物的接触面积,A错误;B、扦插时,插条通常去除成熟叶片,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B错误;C、处理插条时,沾蘸法通常使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法通常使用较低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C正确;D、实验前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减少实验误差,在正式实验时仍需设置对照,D错误。故选C。4、C【解析】分析图形:图示中,A、B、C、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