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9页
第2页 / 共39页
第3页 / 共39页
第4页 / 共39页
第5页 / 共39页
第6页 / 共39页
第7页 / 共39页
第8页 / 共39页
第9页 / 共39页
第1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肉鸡加工业发展战略研究第一节 肉鸡加工产业发展现状一、国际肉鸡加工产业发展现状(一)历史回顾国际上,肉鸡加工业是随着肉鸡养殖量的增加和肉鸡加工的逐步机械化而发展起来的。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东部和中部地区一直是其肉鸡养殖和加工中心,以新鲜整鸡或鸡肉就近供应东北部人口稠密的城市工业区(吕名,200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肉鸡生产开始大规模向东南部转移,鸡肉也主要以冰鲜形式销售为主。20世纪60年代,美国东部和南部地区形成了肉鸡专门化生产区“肉鸡带”,完全取代了中东部大西洋各州和“玉米带”肉鸡生产的地位,肉鸡加工业的区域分布也随着肉鸡生产由原始的中心向周边扩散,围绕“肉鸡带”的形成而展开。 20世纪70年代,肉鸡生产在南部集中的程度进一步提高,在美国“肉鸡带”形成和向南部扩展过程中,美国肉鸡加工业中的龙头企业如泰森等也发展壮大起来。 美国育成的Arbor Acres(AA)品牌白羽肉鸡,首先输出传播到欧洲一些国家,并带动了这些国家肉鸡养殖业的发展。同时,美国肉鸡加工业的龙头企业对外投资、扩张、合作建厂,也带动了欧洲肉鸡加工业的发展。荷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荷兰不仅肉鸡养殖业发达,而且肉鸡加工业也后来居上。荷兰重点发展了肉鸡加工机械和生产线,诞生了施托克(Stork)和梅恩(Meyn)等著名肉鸡加工机械和设备公司,其肉鸡产品和加工生产线出口到了世界各地,甚至美国。美国和荷兰发达的肉鸡产业,在20世纪50年代后引领了欧洲其他国家、南美洲国家(如巴西、阿根廷)(SACRANIE等,2007),以及亚洲国家(如泰国、中国、印度等)肉鸡加工业朝着规模化、机械自动化、标准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二)现状与特点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的国际肉鸡加工业已经成为高度发展的成熟行业,其特点为:以加工为中心带动全产业链运作、产业集中度高、产品深加工率高、机械自动化程度高。1.产业集中度高目前,美国、巴西两个国家在世界肉鸡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它们主要控制着生鲜鸡肉的生产和出口;而泰国控制着肉鸡熟食的出口。自20世纪80年代美国肉鸡业进入垄断阶段以来,为了不断降低成本,增加利润,肉鸡综合企业进一步将经营扩展到种植业和加工业,并建立起连锁零售和直销网络。美国肉鸡产、加、销一体化的发展使美国的肉鸡生产为少数大企业所垄断,生产规模相当惊人。1972年,美国最大的20家联营公司屠宰肉鸡量为全国的40%。1983年,同样是前20家最大的联营公司的109座屠宰场,处理全美73%的肉鸡,其中前8家处理量达50%。1998年,美国的肉鸡生产可以说是由46大肉鸡企业组织完成的,10个大公司的产量占总产量的67%,经过首次整合后的4家公司的集中度为49%。2007年,巴西十大肉鸡企业中,最大的肉鸡企业出口量占总出口量的26%,前10家肉鸡企业的产量占总产量的50%。巴西鸡肉产品类型中,即烹产品(ready to cook products)占最大的份额。近几年,美国和巴西肉鸡企业正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加快合并、重组进程,导致企业数量减少,规模进一步扩大(SACRANIE等,2007)。Watt Poultry USA 2012肉鸡企业排行榜显示,2011年美国肉鸡行业发生着剧变,过去的5家知名公司已消失,要么宣布破产,要么在2011年被其他公司收购。以鸡肉即烹产品为例,产量增长的公司有18家,下降的公司11家,排名无变化的公司很少。Tyson Food Inc.和Pil-grims Pride Corp.继续保持第一和第二的排名。表7-1为2011年美国鸡肉即烹产品产量排行榜,可看出美国肉鸡加工业的产业集中度状况(THORNTON,2012)。表7-12011年美国鸡肉即烹产品产量排行榜注:2011年鸡肉即烹产品周均产量。*磅为英美制质量单位,1磅0.45kg。2.产品深加工率高2011年,美国前38位肉鸡企业共有屠宰厂158家,有深加工厂60家,肉鸡经过初加工的占90%,经过深加工的达40%以上;宰杀后初加工主要为生鲜肉制品,其中整鸡的销售小于10%,带骨分割鸡肉的销售占40%45%,去骨分割鸡肉的销售占45%50%。深加工处理后的熟食制品,代表产品有炸鸡块、鸡肉饼、鸡肉热狗、鸡肉香肠,以及全炉烤鸡等,Tyson Food Inc.还研究推出了电视(TV)套餐和个人休闲套餐,既满足了简洁方便的需要,又有可观的经济效益。鸡肉加工深度化,大大提高了附加值,同时也有效地缓解了因饲料价格波动给肉鸡生产带来的影响。如美国1kg全鸡的平均售价为1.42.0美元,而1kg深加工制品的平均售价为7.6美元。在鸡肉热狗和鸡肉香肠的售价中,饲料成本仅占10%,而初加工后整鸡的售价中,饲料成本约占70%。3.机械自动化程度高荷兰肉鸡加工业的成功主要体现在使屠宰过程实现自动化。荷兰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制造出自动清膛机,其施托克(Stork)和梅恩(Meyn)两家公司早已成为肉鸡加工设备的先导性生产厂,控制了世界肉鸡加工设备市场的70%左右。如泰国进口的大多数成套肉鸡加工设备产自荷兰。随着工业化和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加工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分工也越来越细致,诸如去内脏、分割、去骨、称重等环节均采用了自动设备。这些设备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过去人工操作的加工效率,增加了企业的利润。但之后较长的一段时间,由于受制于技术发展,以及各部分设备自身系统的复杂性等因素,各个环节的加工设备在互相配合的环节上衔接得并不十分顺畅,出现了称之为“自动化孤岛”(i-solated islands of automation)的问题,使得肉鸡加工自动化仅在局部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不能实现真正的全程自动化。欧美肉鸡产业一般将能够实现自动掏膛的肉鸡加工生产线定义为“全自动”,而如果不具备这一能力,便只是“半自动”的程度。20世纪80年代之后,通过引入自动化转化装置,以及适当采用人工传输,肉鸡产业逐渐解决了“自动化孤岛”的问题,实现了不同流水线之间传输速度的同步化。同时,各种计算机在线监测设备也被逐步引入,例如通过3D成像技术,设备能够将信息反馈至传感器,自动调整切割位置以便更好地去除肉鸡胴体上的骨头;或者通过X 射线/近红外技术来更精确地监测碎骨残留等。目前,欧美国家的肉鸡加工基本已实现全程一条龙的高度自动化。对于自动化设备的投资也从原先的安装高速屠宰生产线逐渐转移到增加分割、剔骨等精细设备上来。近年来,荷兰施托克(Stork)公司致力于向市场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如ACM-NT切割流水线、AMF-BX或FHF-XB胸肉去骨系统等。(三)经验借鉴国际上发达国家肉鸡加工业起步早,历程长,积累了丰富和宝贵的可供借鉴的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是科技引领、企业主导、协会保障。1.科技引领国际上,一些国家肉鸡加工业之所以发达且得以可持续发展,是因为离不开先进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与肉鸡加工有关的科学研究主要集中于一些设有农学院的大学,分布在家商科学系、动物科学系或食品科学系,这些大学围绕肉鸡加工有自己的学科特色,每个研究小组或团队也都有自己明确的研究方向,并且紧密结合本国的肉鸡生产或加工产业优势而选题。如美国得克萨斯A8.M大学(Texas A8.M University)侧重于肉鸡屠宰加工和鸡肉低温重组制品、车间致病微生物控制的基础和应用研究,阿肯色大学(University of Arkansas)则以鸡肉调理制品和副产物综合利用为主要研究对象,内布拉斯加大学(University of Nebraska)集中在机械脱骨肉,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致力于鸡肉制品加工与质量控制等方面:另外,有的研究小组围绕鸡肉品质或异质肉的形成机制开展工作,有的则以鸡肉安全或肉鸡加工福利为主。大学中鸡肉加工科学研究之所以活跃,始于政府、中介组织、慈善基金会等公益性研究经费的充足投入,大学的使命和发展需求,以及源源不断的具有创新思维的年轻学生。以美国为代表的肉鸡加工发达国家,公众长期形成的“基于科学”的社会素质植根于并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加工技术的开发、标准的制定、企业管理的创新等。一些肉鸡加工业发达国家积累的雄厚的现代肉鸡加工科学基础,极大地带动了其鸡肉加工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这主要是因为发达国家大学的社会活动除前面论述的进行肉鸡加工科学研究外,还非常重视应用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此外,大学外的公益性或企业研究所/研究中心则是担当着主要的技术研发任务。在美国和荷兰,大学和研究机构对企业提出的技术需求和现实问题非常关注,同时企业也愿意与大学结合,加大投入,有针对性地进行新产品研发和技术装备的开发与市场推广。科学研究的价值只有最终转化为技术和工程装备才能得以实现。这些国家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研究经费70.0%来自协会和企业,这种合作保证了持续和充足的资金,达到了校企共赢,加快了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速度和效率,是其肉鸡加工业保持强大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如英国最早在大学建立了肉品科学学科,但鸡肉加工业上的诸多新技术的发明与应用装备(如电击晕、脱毛机、自动掏内脏机、机械脱骨机、蒸汽烫毛)却发生在美国及荷兰等国家。国外肉鸡加工企业均拥有强大的研发机构或研发团队,他们搜集肉鸡加工相关进展信息,参加会议和博览会进行交流,积极开展技术研发、工程设计、项目合作、教育培训、市场预测等工作,形成了高效的研发组织和机制。2.企业主导美国和荷兰等发达国家的肉鸡加工技术与装备的研发以“企业主导型”为特征,即企业在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成果转让及研发经费配置使用和负担中居于主导地位,研发的主力军主要分布在企业,政府承担的研发成本应成为对企业的有效补充,并为企业研发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发达国家肉鸡加工企业依托本国肉鸡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基础,以及企业外部环境,以“企业主导型”研发发展机制支撑肉鸡加工业可持续发展,找准定位,突出优势,形成特色,创造了世界同行公认的成功模式。(1)肉鸡屠宰加工自动化模式。荷兰的养鸡技术和肉鸡屠宰加工业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荷兰家禽中心(DPC)成员梅恩食品加工技术公司(Meyn Food Processing Technology BV)是世界著名的肉鸡屠宰加工自动化机械制造商(图7-1)。该公司50多年来不断创新技术,一直走在设备设计和制造的最前沿,主导产业科技发展,形成了荷兰肉鸡屠宰加工自动化模式。公司在世界上创造了很多技术第一,如20世纪70年代的自动掏膛机(automatic eviscerator),80年代的自动二次挂鸡机(automatic rehangers),90年代著名的鸡内脏清理机(automatic eviscerator),以及近期开发的二氧化碳击晕系统(CO2stunning system)、射流浸烫机(jet stream scalder)、足垫检测系统(footpad inspection system)、快速去骨机(rapid HQ deboner)等,公司产品遍布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致力于提供肉鸡加工的全套解决方案,包括待宰、脱毛、掏膛、冷却、称重、分级、剔骨、包装和入库各环节所需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也可提供成套生产线或单台设备,能够真正满足肉鸡业的需求,加工能力每小时50010000只,适用于不同体重的肉鸡,不仅产量高,损失小,而且质量安全性高,效率高,同时节省人工,设备维护成本低。这些方案集聚智能、创新、定制和可靠性于一体,囊括了所有业内相关知识、设备、系统和服务,可帮助客户改善产品性能来应对市场和社会所带来的挑战。2012年,在荷兰总部新建了大型研发中心,内含展示和培训部门,强化技术设备开发,同时注重现场展示公司产品并对国荷兰通过肉鸡屠宰加工自动化模式,形成了荷兰梅恩、施托克(Stork)、林科内外客户进行培训。(Linco)等几家大型肉鸡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