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4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5页 / 共24页
第6页 / 共24页
第7页 / 共24页
第8页 / 共24页
第9页 / 共24页
第1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高考作文备考:名校高考模拟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一、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有人认为,生活是自己的事情,应努力达成自己的心愿,不必在乎别人的评判。有人认为,大家生活在一起,应尽量照顾彼此的关切,不要给他人带来不便。以上两种看法,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具体的体现,也有着更广泛的意义。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审题立意【题目解析】本作文题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材料、引导语和写作要求。一 、对材料的理解材料部分有两个层次:(一)第一个层次:有人认为,生活是自己的事情,应努力达成自己的心愿,不必在乎别人的评 判。有三个点需要关照:1. 认为生活是自己的事情;2. 强调努力达成自己的心愿;3. 不必在乎别人的评判。生活是我自己的,我努力达成个人的心愿就可以了,别人如何评判我达成个 人心愿,我可以不在乎。(二)第二个层次:有人认为,大家生活在一起,应尽量照顾彼此的关切,不要给他人带来不便。也有三个点需要关照:1. 着眼点是大家生活在一起;2. 就要求应尽量照顾彼此的关切;3. 要自觉做到不要给他人带来不便。生活是大家的,应尽量照顾到他人的关切,不要因为自己而让人不便。整体上看:1. 到底是把生活“看成是自己的 ”,还是“大家一起的 ”;2. 达成个人心愿,要不要照顾到他人的关切,要不要在乎别人的评判,要 不要考虑会不会带给别人不便。对这两种看法,正面立论,反面批驳,没有优劣之分。言之成理,自圆其说, 就可以。二 、对引导语的理解(一)引导语以上两种看法,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具体的体现,也有着更广泛的意义。请 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二)关注点1. “两种看法 ”提示,考生应该整合出两个完整的看法。生活是我自己的,我应该努力达成自己的心愿,没必要考虑他人的关切,我 不在乎别人怎么评判,也没必要考虑会不会给他人带来怎样的不便利。大家是生活在一起的,努力达成自己的心愿合情合理,但在达成自己心愿的 同时,也应该照顾到他人的关切,也应考虑他人的评判,不要给他人带来不便, 甚至可以考虑达成自己的心愿,也便利他人。这两种表述,可以改变褒贬色彩阐述出来。不要求学生全面,能够整体上对 应,就足够了应该注意的是,不能偷换概念,比如:要不要评价别人,个人与集体,小我 与大我等,都有若即若离的嫌疑。2. “现实生活中 ”“有具体的体现 ”。要求考生能够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现象或者个案,不能只是空泛的议论。3. “更广泛的意义”。要能够做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写出层次感,不能仅仅是扩写 导语材料。比如,可以联系更宏大的叙事。中国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 ”, 推进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同时惠及全球。相反,日本核污染水排海,不管不顾全 球环境;美国维护一家独霸局面,继续收割世界,不管经济危机外溢;以色列偏 执复国,暴力占领巴勒斯坦领土,不管全球众多国家的谴责4. “写一篇文章 ”不能写成诗歌、剧本或者其他的实用类文体,如实验报告之类的。5. “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就不应该是导语材料中几个词语或几个句子的对应拼图。应该体现认识和思 考的整体性和深度。较适合写成议论类文章。学生如写成记叙类的文章,只要能 反映出认识和思考,也符合要求。三、对写作要求的理解6. 写作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写作角度选择、立意确定、标题拟 写三个方面提出 要求;二是对考生写作态度提出要求,明确反对套作,禁止抄 袭和保证公平;三是对字数提出要求,不少于 800 字。参考立意1.我的生活我做主。2.达成自己心愿,莫让别人不便。3.达成自己心愿,不管无理不便。4.达成自己心愿,照顾他人关切。5.照顾彼此关切。6.己欲立而立人。范文赏析【范文参考】:自我与他者:生活的双重维度人生如同一座巍峨的大山,我们沿着曲折的山路前行,时而俯瞰深谷,时而仰望高峰。这座大山,既有奇峰突起的巍峨,也有深谷中的静谧。正如生活中的我们,既有自我追求的自由与独立,也有对他人的关爱与尊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之山。在山脚下,我们望着高耸入云的山峰,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和渴望。我们努力攀登,欣赏沿途的风景,体验风吹雨打的磨砺,这是我们追求自我、实现梦想的过程。然而,在登山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关注他人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帮助,甚至在必要时为他们让路。让路并不意味着放弃自我。相反,它是一种更为深刻的自我实现。一位哲人曾言:“给予他人所需,是最高尚的行为。”当我们关注他人的需要,我们展现出的是一种包容和慷慨的大度。这不仅让他人受益,更让我们自身的价值得到提升。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通过照顾他人的关切,建立起了深厚的人际关系,为自我实现创造了更好的条件。登山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时刻保持平衡。过度的自我追求可能导致我们忽视他人的感受,而过度关注他人也可能让我们失去自我。因此,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也能照顾到他人的需要。这就像一位舞者在舞台上跳舞,他需要准确地把握节奏和步伐,既要展现出自己的个性,也要与观众形成良好的互动。在现实生活中,这两种看法都有其具体的体现。有些人专注于自我实现,他们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不顾他人的评价。另一些人则更加注重他人的需要,他们致力于为他人的幸福付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这两种看法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补充的。正如一位诗人所言:“独行快,众行远。”只有当我们结合自我和他者的需要,才能走得更远、更高。综上所述,自我与他者并不是对立的两个方面,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我们在追求自我价值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人的需要并给予帮助。这就像一位园丁在照顾花朵时也需要照顾土壤一样,只有当我们同时关注自我和他者,才能创造出一个和谐、繁荣的生活环境。正如一位哲人所说:“人生的意义在于服务他人和社会。”只有当我们能够在关注自我追求的同时也能照顾到他人的需要才能真正实现这个目标。二、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智能不“智”图上文字:残疾人免停证 无法识别根据上面漫画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结合漫画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自选文体,自拟标题,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写作提示】材料解读这是漫画材料作文。漫画材料作文要注意看漫画的标题。漫画的标题是漫画的眼睛,透过这个“画眼”可以洞察整幅漫画的主题。因此,把标题同漫画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就容易弄清漫画的寓意所在。此外,还需要看漫画的画面及细节、文字、夸张之处等。漫画为了说明某种观点,常常对人物行为或场景描绘进行变形夸张,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夸张之处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是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如这篇作文的漫画材料标题是“智能不智”,人工智能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烦恼和问题也随之而来,一些智能停车场自助收费无人值守,减少了人力使用成本,然而残疾人免停证无法被识别,残障人士免费停车遭遇数字门槛。当今世界,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有新闻写作机器人效率惊人,有家庭服务机器人温馨陪伴,有人机大战中围棋冠军惨败,也有传统产业不堪重压退出市场。人工智能大门已开,那么,如何辩证看待“未来已来”的人工智能,已然成为新时代的一个重要课题。其实,人工智能并不是一个新事物,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我们的生活正在被人工智能所改变。小到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智能手机,大到现代化工厂里效率极高的智能工作机器人,人工智能已经渗透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智能化时代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潮流。毋庸置疑,任何一项科技,都是一把双刃剑,怎样使用这把剑,是人类今天将面临的难题。我以为,人类只有看清科技的利与弊,审时度势,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才能将利益最大化,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科技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只有持辩证眼光,从本质上系统地、完整地认识人工智能,使科技与我们和谐相处,才能营造出一个充满科技的芬芳与自然气息的完美世界。参考立意(1)人工智能不是万能之钥;(2)人工智能时代,人不会“无能”;(3)看清人工智能的本质,让人工智能为我所用;等等。【范文参考】:智能之“智”,人文之“心”在当代社会,人们对于智能科技的热衷与依赖已如滔滔江水,奔腾不息。然而,此幅漫画中的“智能不智”却如一道冷峻的寒风,刺破了这股热浪,使人深思。漫画中,一位身患残疾的老人试图使用“残疾人免停证”,却被机器无法识别。寓意着,纵使智能科技如何发展,也无法完全替代人文关怀和人心之智。就如同这台机器,纵使能够识别人脸,却无法识别残疾人的痛苦和需求。在这个看似进步的社会中,我们不应忘记,真正的智慧并非只在于科技的发展,而更在于我们如何运用科技,如何理解和关心他人。智能科技的快速发展,无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效率。然而,我们不能忽视的是,这种科技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正如漫画中的残疾人免停证无法被识别一样,智能科技有时也会“失灵”,无法理解和满足人的复杂需求。而这,正是人类独特性的体现,也是人类无法被机器所替代的关键所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幅漫画也揭示了社会对于残疾人的关怀还存在不足。尽管我们有残疾人免停证这样的政策,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障碍。这不仅需要政策的完善和调整,更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以更加包容和关爱的态度去理解和接纳残疾人。面对智能科技的快速发展,我们既要看到其带来的便利和效率,也要看到其局限性。我们应该以人文精神去引导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正如古人所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和关心人的需求和痛苦时,才能找到一条通往“道”的路。总的来说,智能科技的进步无疑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但我们也应警惕其局限性。在追求效率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人文关怀的重要性。这不仅是我们作为人类的基本情感需求,也是我们作为社会成员的基本责任。面对未来科技的发展,我们应以更加包容和关爱的态度去理解和接纳他人,以人文精神去引导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地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和效率,同时也能保持对人的尊重和关怀。最后,我想引用一句古人的话来结束我的文章:“人者,生而知之者少;学者,不学不志者多。”让我们在追求科技的进步的同时,不忘人文关怀之本,以知他人、理解他人、关怀他人的心态去面对生活、面对社会。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地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和效率,同时也能保持对人的尊重和关怀。三、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化学者余秋雨认为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长寿的文明,他说:“中国文化有特殊生命力不管到哪一代,中华文化,总在。”典籍里的中国以主持人穿越千古时空和先贤对话的新颖方式,拉近观众和中华文化的距离,使观众产生了心灵共鸣;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国风少年以地为画、踏墨而舞,“一抹丹青”将时光拉回千年前;让中华文化融入各种当代元素,在年轻人中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同,也成为年轻人借以表达自我的方式。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中央领导人上述材料引发了同学们的思考。校刊打算举行“我给中华文化写封信”征文活动,请你以“一名高三学生”的身份写一篇文章参与活动,体现你对中华文化的感悟和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共有三则。第一则材料阐述了余秋雨的观点: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长寿的文明。第二则材料指出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