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6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5页 / 共26页
第6页 / 共26页
第7页 / 共26页
第8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监理方案 第一部分 节能改造背景与意义2第二部分 大型公建能耗现状分析4第三部分 改造目标与技术原则6第四部分 能耗评估与诊断方法8第五部分 节能改造策略制定11第六部分 主要节能技术应用探讨14第七部分 监理组织架构及职责16第八部分 施工阶段监理要点19第九部分 质量与进度控制措施22第十部分 节能效果监测与评价机制24第一部分 节能改造背景与意义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监理方案:节能改造背景与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型公共建筑作为经济社会活动的重要载体,其能耗问题日益凸显。据统计,我国公共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例已经超过20%,其中大型公共建筑的单位面积能耗更是远高于普通住宅,具有巨大的节能潜力(数据来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共建筑节能统计报告)。因此,开展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不仅是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战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举措,也是推动绿色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一、节能改造背景1. 国家政策导向: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先后出台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等一系列法规和技术标准,明确了对大型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造的目标和路径。例如,“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城镇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50%以上,既有建筑绿色改造面积累计超过6亿平方米(数据来源:国务院“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2. 资源环境压力:我国能源资源相对匮乏,同时环境污染形势严峻,尤其以燃煤为主的能源消耗结构导致大气污染问题突出。大型公共建筑作为高能耗领域,对其进行节能改造有助于减少化石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3. 经济效益驱动: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不仅有利于节约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还可以通过引入先进的节能技术和管理模式,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据相关研究显示,一般情况下,大型公共建筑实施节能改造后,可实现节能量在20%-40%之间,投资回收期通常为3-8年(数据来源于住建部发布的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指南)。二、节能改造的意义1. 实现绿色低碳发展:通过实施节能改造,可以显著降低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水平,从而促进全社会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对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 提升建筑品质与舒适度:节能改造往往结合优化建筑设计、更新设备设施、采用高效能源系统等方式进行,能够有效提升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改进空调、照明等系统的运行效率,进而改善建筑使用者的工作生活环境,增强其满意度。3. 促进建筑行业转型与创新: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工程涉及建筑设计、材料生产、施工安装、运营管理等多个环节,对产业链条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这有利于推动建筑行业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综上所述,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不仅是解决当前节能减排问题的迫切需要,更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作为节能改造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监理单位,则需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严格监督并确保改造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预期效果的达成。第二部分 大型公建能耗现状分析大型公共建筑,如办公大楼、商场、医院、学校等,因其规模宏大、功能复杂、使用时间长等特点,其能耗状况对于国家整体能源消耗具有显著影响。在中国,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与经济快速发展,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问题日益凸显。根据国家统计局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数据,近年来我国大型公共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明显高于居民住宅和其他小型建筑。据统计,全国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6%8%,而在部分大城市中,这一比例甚至高达15%20%。其中,空调、照明、电梯以及各类设备运行是主要能耗来源,尤其在夏季制冷和冬季采暖期间,空调系统的能耗占比超过一半。从具体能耗类型来看,电能消耗占据主导地位,占总体能耗的70%-80%,而燃气、蒸汽、热水等其他能源消耗则相对较低。大型公共建筑用电构成主要包括:空调系统(30%-50%),照明与插座负荷(15%-30%),动力设备(如电梯、水泵)(10%-20%),以及其他设备负荷(10%左右)。此外,建筑物的外围护结构性能低下、设备老化、用能管理不善等因素也加剧了能耗浪费现象。针对大型公建的能耗现状,研究发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 设计不合理:一些大型公共建筑在规划设计阶段未能充分考虑节能因素,如建筑朝向选择不当、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不足、自然通风与采光设计不合理等,导致建筑运营期间能耗较高。2. 陈旧设施与设备:许多大型公建的空调、照明、电梯等设施设备已经服役多年,技术水平与能效标准存在较大差距,亟待更新换代以实现节能目标。3. 能源管理系统缺失:部分大型公建缺乏完善的能源管理系统,无法实时监测与调控各类能耗设备的运行状态,难以实施精细化管理和节能减排措施。4. 用户行为影响:大型公共建筑内部使用者众多且流动性强,用户对节能意识淡薄,未形成良好的节能习惯,也加重了建筑能耗问题。综上所述,对大型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是解决当前高能耗问题的关键途径。通过深入分析大型公建能耗现状,有针对性地制定节能改造监理方案,将有助于提高建筑能效水平,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第三部分 改造目标与技术原则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监理方案中的“改造目标与技术原则”是整个项目实施的核心指导要素。本部分着重阐述了节能改造的目标以及遵循的技术准则。一、改造目标1. 能耗显著降低: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主要目标是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效。参照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及行业标准,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力求将建筑物的整体能耗降低到规定水平以下,例如削减原能耗的30%50%。2. 绿色低碳转型:改造应推动建筑从高碳向低碳转变,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具体表现为减少碳排放、优化能源结构、提升资源循环利用率等方面。3. 提升舒适度与功能完善:节能改造不仅要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还须确保建筑使用者的舒适性,并对建筑功能进行合理优化和补充,提高建筑的综合使用价值。4. 长期经济性与社会效益:改造目标还包括降低运行维护成本,延长建筑使用寿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二、技术原则1. 系统性原则:节能改造应立足于整体建筑系统,兼顾建筑的冷热源、围护结构、照明、暖通空调、给排水等多个子系统,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和技术集成,实施综合性改造策略。2. 科学性原则: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产品,依据科学的数据分析和模拟计算,对现有建筑进行全面的能量审计,准确识别出主要能耗环节和节能潜力,制定切实可行的节能改造措施。3. 可持续性原则:优先选择成熟可靠、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俱佳的节能技术与材料,同时充分考虑技术更新换代的需求,以适应未来能源市场和技术发展的趋势。4. 安全性和稳定性原则:在实施节能改造时,必须确保建筑结构安全、设备运行稳定以及使用功能不受影响,避免因改造带来新的安全隐患或使用不便。5. 经济合理性原则:充分权衡改造投资与节能效益的关系,结合项目的实际需求与预算,确定最优化的投资组合,保证改造方案具有较高的经济合理性。综上所述,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监理方案中的改造目标与技术原则旨在引导工程技术人员科学有效地推进节能改造工作,以期实现降低能耗、提高能效、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以及增进经济社会效益的多重目标。第四部分 能耗评估与诊断方法大型公共建筑能耗评估与诊断方法是节能改造监理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科学、准确的数据分析,找出建筑能耗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常用且有效的能耗评估与诊断方法。一、能耗统计与数据分析首先,对大型公共建筑进行长期、连续的能耗监测与统计是能耗评估的基础。这包括收集建筑物内各个子系统的能源消耗数据,如暖通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以及各类办公设备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整理、分类与趋势分析,可以发现能耗异常或过高的区域和时段,并进行深入探究。二、能效指标计算采用国际通用或者国家标准规定的能效指标进行计算与对比,如单位面积能耗、单位功能能耗(如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或每人次活动所消耗的能量)等,可以定量地评价建筑的整体能效水平。例如,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新建公共建筑单位面积年能耗应不超过相应基准值的70%;对于既有建筑,则可参照其设计标准或同类型建筑的平均能耗进行比较分析。三、能量平衡分析能量平衡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分析建筑物冷热负荷、供能设备效率及输送过程中的能量损失等因素,来揭示建筑物能耗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方法。具体步骤包括:构建建筑物的能量输入输出模型,测量或估算各环节的能量流量;然后对模型进行校核和调整,以确保其能够反映实际运行状况;最后通过分析能量平衡关系,识别出高能耗环节及潜在的节能空间。四、现场检测与模拟仿真现场检测主要包括对建筑物围护结构性能(如保温隔热性、气密性)、空调系统运行参数(如供回水温度、流量、压力等)等方面的测试,以验证理论计算结果和找出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此外,还可借助建筑能耗模拟软件(如EnergyPlus、Trane TRACE等),基于实测数据对建筑物进行全年的运行模拟,预测不同节能策略下的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五、系统故障诊断与优化建议通过对上述各项评估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可以识别出导致能耗偏高的主要原因,如设备老化、控制系统失效、运行管理不当等,并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建议。例如,改善建筑物围护结构,提高保温隔热性能;更新老旧设备,选用高效节能产品;优化控制策略,实施分区、分时调控;加强运维管理,规范操作规程等。总之,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评估与诊断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层次的工作,需要结合实际工况运用多种技术手段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合理有效的能耗评估与诊断方法,可以为节能改造监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进而实现节能目标,降低运营成本,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第五部分 节能改造策略制定在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监理方案中,节能改造策略制定是一项关键环节,旨在确保改造工程既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又能保证建筑物的功能性和舒适性。这一策略制定过程通常涵盖以下几个核心方面:一、能耗分析与评估首先,需对目标建筑进行全面深入的能耗调查与分析,包括建筑结构特性、使用功能、设备系统效率、历年能源消耗记录等多个维度。通过对现有能耗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可以明确建筑物的主要能耗环节,并确定节能潜力较大的领域。例如,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大型公共建筑的空调和照明系统分别占总能耗的40%和25%,因此,在制定节能改造策略时,这两个系统应作为重点考虑对象。二、技术路线选择依据能耗分析结果,选取适用且高效的节能技术和产品进行改造。具体可包括以下几种策略:1. 建筑围护结构优化:采用高效保温隔热材料,提高外墙、屋面、窗户等部位的热工性能,减少冷热量传递损失。据研究表明,将公共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降低30%,有望节约约15%的供暖和空调能耗。2. 照明系统升级:引入LED灯具、光感应器、人体感应器等智能控制技术,实现照明系统的按需自动调节。据相关统计数据,采用高效率LED照明并结合智能控制系统,可使公共建筑照明能耗下降50%以上。3. 供能系统革新:实施集中供热/制冷、余热回收、地源热泵、太阳能光伏/热水系统等新能源或再生能源技术,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例如,地源热泵系统相比传统空调系统能效比可提高40%-60%。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