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七 选考 基因工程与克隆技术1(2018天津高考节选)甲型流感病毒为RNA病毒,易引起流感大规模流行。我国科学家在2017年发明了一种制备该病毒活疫苗的新方法,主要环节如下。(1)改造病毒的部分基因,使其失去在正常宿主细胞内的增殖能力。以病毒RNA为模板,逆转录成对应DNA后,利用_技术扩增,并将其中某些基因(不包括表面抗原基因)内个别编码氨基酸的序列替换成编码终止密码子的序列。与改造前的基因相比,改造后的基因表达时不能合成完整长度的_,因此不能产生子代病毒。将该改造基因、表面抗原等其他基因分别构建重组质粒,并保存。(2)构建适合改造病毒增殖的转基因宿主细胞。设计合成一种特殊tRNA的基因,其产物的反密码子能与(1)中的终止密码子配对结合,并可携带一个非天然氨基酸(Uaa)。将该基因与_连接后导入宿主细胞。提取宿主细胞的_进行分子杂交鉴定,筛选获得成功表达上述tRNA的转基因宿主细胞。(3)利用转基因宿主细胞制备疫苗。将(1)中的重组质粒导入(2)中的转基因宿主细胞,并在补加_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则该宿主细胞能利用上述特殊tRNA,翻译出改造病毒基因的完整蛋白,产生大量子代病毒,用于制备疫苗。特殊tRNA基因转录时,识别其启动子的酶是_(单选)。A病毒的DNA聚合酶B宿主的DNA聚合酶C病毒的RNA聚合酶 D宿主的RNA聚合酶解析:(1)体外进行DNA扩增采用的技术手段是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将基因内个别编码氨基酸的序列改造成编码终止密码子的序列后,在翻译时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不能合成完整长度的多肽(或蛋白质)。(2)为了使目的基因能够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正常表达,需要将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后导入宿主细胞。利用分子杂交技术,鉴定筛选获得成功表达目的RNA的细胞时,需提取宿主细胞的总RNA。(3)将(1)中的重组质粒导入(2)中的转基因宿主细胞,宿主细胞内由于没有Uaa,翻译将会在终止密码子处停止,将不能翻译出改造病毒基因的完整蛋白,所以要想翻译出完整蛋白,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Uaa。转录时,识别启动子的酶为RNA聚合酶,因为转录在宿主细胞中进行,所以转录用的酶为宿主细胞的RNA聚合酶。答案:(1)PCR多肽(或蛋白质)(2)载体总RNA(3)非天然氨基酸(Uaa)D2如图表示科学家培育耐寒生物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cDNA文库中获取的目的基因_(填“有”或“无”)启动子。实现过程常用_技术,该技术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合成_。(2)表示_,其中标记基因的作用是_。(3)转基因技术是否成功,需要对受体细胞进行分子水平的检测,首先是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是否插入目的基因,这种方法需要遵循_原则。(4)若要培育抗冻能力强的转基因羊,可将鱼的抗冻蛋白基因导入羊的_中,培育该转基因羊的最后一道“工序”是胚胎工程的_技术。解析:(1)用某种生物发育的某个时期的mRNA反转录产生的多种互补的DNA片段,与载体连接后储存在一个受体菌群中,这个受体菌群就叫这种生物的cDNA文库,cDNA文库中没有基因的启动子,获得更多目的基因的方法是PCR技术。该技术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合成引物。(2)表示基因表达载体,其中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3)DNA分子杂交技术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4)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若受体细胞为动物细胞受精卵,则培育该动物的最后一道“工序”是胚胎移植。答案:(1)无PCR引物(2)基因表达载体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3)碱基互补配对(4)受精卵胚胎移植3紫杉醇是最有效的抗癌制剂之一。生产紫杉醇的主要原料是天然生长的红豆杉树皮,而大量剥取树皮会造成树木死亡和资源破坏。请回答下列问题:(1)科研人员尝试从红豆杉的愈伤组织中提取紫杉醇,可采用_技术来获得红豆杉的愈伤组织。由红豆杉叶肉细胞得到愈伤组织的过程叫_。(2)在林业生产上,若连年种植红豆杉单一品种,往往会造成病虫害增加,这违反了生态工程的_原理。科研人员欲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具有抗虫特性的红豆杉,该过程的核心步骤是_。(3)科研人员尝试采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能产生紫杉醇的速生“桉树红豆杉”杂种植株。在进行体细胞杂交之前,必须先利用_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具有活力的原生质体。进行原生质体间的融合时,常使用的诱导剂是_。由杂种细胞发育成一个完整的杂种植株体现了植物细胞具有_的特点。解析:(1)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获得植物的愈伤组织。让已分化的细胞经过诱导后,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而转变成未分化细胞的过程称为脱分化。(2)连年种植单一品种造成病虫害增加,这违反了生态工程的物种多样性原理。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3)欲得到所需的原生质体,要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正常植物细胞的细胞壁。诱导原生质体间的融合常使用的诱导剂是聚乙二醇(PEG)。由单个植物细胞得到完整生物体体现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特点。答案:(1)植物组织培养脱分化(2)物种多样性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3)纤维素酶和果胶聚乙二醇(PEG)全能性4(2018江苏扬州检测)嗜热菌可以生活在98 的高温环境中,研究发现其耐热性与基因H的表达产物有关。如图表示某研究小组利用大肠杆菌对H基因实行的克隆和表达过程,其中Nde 、EcoR 、Hind 、Sal 四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酶切位点分别为CATATG、GAATTC、AAGCTT、GTCGAC。请分析回答:(1)图中的结构甲是_,其主要作用是_。一个完整的基因表达载体组成,除了质粒1中所示结构外,还应该含有_。(2)用图中质粒1和H基因构建重组质粒,应选用_两种限制酶进行切割,影响限制酶处理效果的因素可能有_(多选)。反应温度缓冲液pH限制酶的浓度DNA样品的纯度(3)实验中发现,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后H基因的表达效率很低,但在含有质粒2(辅助性质粒)的细胞中,H基因可以高效表达。为了筛选出转入了两种质粒的受体菌,应在筛选平板培养基中添加_,整个实验过程应保持_操作。(4)PCR反应中引物的设计非常关键,据图分析,扩增H基因时应选择的一对引物是_。A引物:GGGAATTC;引物:CTCATATGB引物:GAATTCCC;引物:CATATGAGC引物:GGAAGCTT;引物:AAGCTTCCD引物:CTCATATG;引物:AAGCTTAAGCTT解析:(1)据图分析可知,甲是启动子,其作用是提供RNA聚合酶特异性识别结合位点,驱动基因转录。一个完整的基因表达载体包括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和复制原点等;质粒1中已经含有启动子和标记基因(抗生素A抗性基因)。(2)结合四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酶切位点,确定用图中质粒1和H基因构建重组质粒,应选用Nde 、EcoR 两种限制酶进行切割,影响酶的因素都影响限制酶的处理效果,所以可能有温度、pH、酶浓度和底物的纯度,即。(3)对两种质粒的标记基因进行分析后可知,质粒1上含有抗生素A的抗性基因,质粒2上含有抗生素B的抗性基因,所以应在筛选平板培养基中添加抗生素A和抗生素B。根据微生物的培养条件可知整个实验过程应保持无菌操作。(4)分析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的两种限制酶Nde 、EcoR 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发现A、B选项的引物 中有Nde 的识别序列CATATG;A、B选项的引物 中都有EcoR 的识别序列GAATTC,C、D中都不含Nde和EcoR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所以选A、B。答案:(1)启动子提供RNA聚合酶特异性识别结合位点目的基因、终止子(和复制原点)(2)Nde、EcoR(3)抗生素A和抗生素B无菌(4)AB5人的成纤维细胞与小鼠细胞进行融合获得部分杂种细胞,杂种细胞中人类染色体会随机丢失,各种杂种细胞保留人类染色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由此可以分离得到许多种杂种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1)诱导动物细胞融合常用的诱导因素有_(至少写出两种)。细胞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_。(2)在培养容器中,诱导两类细胞两两融合,在加入诱导剂后,培养液中应该存在_种细胞。若只考虑人的成纤维细胞与鼠细胞两两融合形成的杂种细胞,假如每种杂种细胞只保留了人的1条染色体,从染色体组成的角度考虑,杂种细胞最多可能有_种。(3)培养杂种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需置于含CO2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培养,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_。(4)动物细胞的培养相对植物细胞培养要困难得多,一般培养动物细胞时在培养基中必须要加入_,而培养植物细胞则不需要。(5)运用细胞融合技术还可以进行_的制备,请列举一项关于该物质的应用:_。解析:(1)动物细胞融合常用的诱导因素有聚乙二醇(PEG)、灭活的病毒、电激等。细胞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2)培养液中存在人人融合细胞,人鼠融合细胞,鼠鼠融合细胞,以及没有融合的人成纤维细胞和小鼠细胞,共5种。人体细胞含有23对染色体,共有24种染色体(22种常染色体XY),所以当每种杂种细胞只保留了人的1条染色体时,从染色体组成的角度考虑,杂种细胞最多可能有24种。(3)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需将其置于含95%空气加5% CO2的混合气体培养箱中,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4)培养动物细胞时通常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血清、血浆等一些天然成分,而植物细胞培养则不需要。(5)运用细胞融合技术可以进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单克隆抗体可以作为诊断试剂,也可以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答案:(1)聚乙二醇(PEG)、灭活的病毒、电激(写出两种即可)流动性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