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二的教案模板5篇 科二的教案模板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比较轻重,让幼儿感知、学习比较轻重的方法。 2、让幼儿学习比较物体的轻重,并根据物体的轻重排序。 3、提高幼儿的感知觉能力。 活动准备: 1、衣架一个 2、三个相同的矿泉水瓶(一个装满水,一个装半瓶水,一个空瓶)三个相同的易拉罐(一个装满水,一个装半瓶水,一个空瓶) 3、一大一小积木若干,大小、形状相同的积木若干(按3、6、10数量扎一起) 4、棉花沙包、豆子沙包若干、篮球、铁球、苹果、梨、桔子 5、在生活活动、区域活动中学习如何使用天平 活动过程: 一、出示平衡的衣架,让幼儿观察并提问: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衣架)它有什么作用?(挂衣服用的)现在我挂在前面,它处于什么位置?(水平)。请小朋友再看:我在衣架的一侧挂上一袋橡皮,你们观察衣架有什么变化?(挂橡皮的一侧下垂)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挂橡皮一侧重,另一侧没挂物品的轻),你们在看,我在衣架另一侧挂一把尺子,你会发现什么变化?(挂尺子的一端下垂,挂橡皮的一端翘起来)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或这说明了什么?(挂尺子的一端比挂橡皮一端重) 师:小朋友非常聪明,知道在平衡的衣架上挂物品,重的一端下垂,轻的一端上翘,衣服架可以帮助我们区分哪个物体重,哪个物体轻。 二、出示矿泉水瓶、易拉罐等相同材料的物品来比较轻重 (一) 1、教师:我这里有三个矿泉水瓶(一个装满水、一个装半瓶水、一个空瓶子)你们知道哪个瓶子重?哪个瓶子轻?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儿:装满水的重;装半瓶水的轻;空瓶子的最轻(利用目测) 教师:请幼儿验证,用手掂一掂,感知哪个瓶子重?哪个瓶子轻? 2、按由轻到重、由重到轻排序 教师:现在,小朋友知道哪个重、哪个轻,请你按由轻到重排序,再按由重到轻排序。请个别幼儿操作 (二) 1、教师:矿泉水瓶透明,小朋友用眼睛看就知道,哪瓶水重,哪瓶水轻,我这里还有三个不透明的相同的易拉罐,你们怎么分辨哪个罐重?哪个罐轻?(一个装满水;一个空的;一个装半罐)并按由轻到重顺序排起来。 2、一大一小的.积木 3、大小、形状相同、块数不同的积木(3块扎一起;6块扎一起;10块扎一起) 4、幼儿自由看、玩、掂,比较轻重并排序。 5、师幼一起验证幼儿操作,总结:相同的易拉罐,空的最轻,装半瓶水的较轻,装满水的最重;相同的积木,大的重,小的轻;大小、形状相同的积木,块数多的重,块数少的轻。 三、比较不同物品的轻重 (一) 1、大的棉花沙包、小的豆子沙包 师:请小朋友猜一猜,哪个沙包重,哪个轻? 2、篮球、铁球 师:这两个球,哪个最重,哪个最轻? 3、大小几乎相同的苹果、桔子、梨 师:这三个水果,大小差不多,用掂的方法很难比较,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比较这三个水果的轻重呢?来小朋友动手玩一玩。 (二)幼儿玩 1、集体讨论:为什么大的棉花沙包轻,小的豆子沙包重?为什么大的皮球轻,小的铁球重? 2、请个别幼儿验证怎样比较苹果、梨、桔子的轻重(用天平秤,称一称) 四、比赛 两组比赛:不同轻重的物体混放,每一种两个,每组幼儿协商每人排一种,比较同类物体的轻重,分别摆放在两个写有轻重的箱子里,快、对的那一组为优胜组。 另换两组比赛:不同轻重、不同类物体混放,请幼儿用掂、称等方法,按照从轻到重的顺序排序,正确的一组为优胜组。 科二的教案模板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站立式起跑和加速跑方法,发展快速奔跑能力。 2.说出简单的全身动作术语,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3.培养同学遵守纪律,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 一、 直接导入 1. 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 2. 宣布本课教学内容和注意事项。 3. 布置见习生,检查着装。 二、 热身活动 1. 教师领做、同学跟着做,复习小学广播操 2. 在教师指导下,画跑道。 三、 站立式起跑和加速跑 1. 教师讲解,并请一个同学示范动作方法:采用自然站立式起跑,有力腿(单脚跳时往往着地支撑的那条腿,一般是左腿)在前,两脚前后开立,自然放松:“预备”时,重心前移,前腿异侧臂在前,集中注意力听信号:“跑”时快速后登,上体坚持较大前倾,步频迅速提高,待速度逐渐提高,上体逐步抬起至正直或稍前倾,步幅逐渐增大。 2. 练习步骤: (1) 同学分组站在起跑线后,等候口令: (2) 站立式起跑,口令“预备跑”: (3) 起跑后,在教师的节拍、节奏指挥下逐渐加速跑: (4) 快速起跑接加速跑,进行23轮次 四、 游戏:听术语、做动作 1. 集合队伍,讲解示范游戏方法(略) 2. 教师说全身动作术语,其余人员练习。 五、 放松身心 1. 放松游戏:听名称、指五官(放法略) 2. 教师小结本课,褒扬好人好事,下课。 科二的教案模板篇3 班会主题: 让我们都有一颗感恩的心 活动班级: 高一(3)班 活动背景: 现在的学生,很多不懂得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少数甚至成为了只知道汲取的冷漠一代。因此,通过本次班会,努力唤回同学们回报爱心的良知,以此为契机,学会感恩,刻苦学习,拼搏进取,来回报父母,老师和社会。 班会目标: 1、让学生了解感恩,即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 2、让学生懂得怎样去感恩。 3、通过活动让学生真真学会如何做人。 4、让学生能够从心底里感恩老师、感恩同学和朋友。 活动准备: 1、选拔班会主持人(2人) 2、搜集与主题相关的歌曲,如感恩的心园丁之歌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爱的奉献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灯老师您好光荣老师礼赞 3、搜集相关的诗句、名言、谚语、成语等。 4、准备便利贴 班会过程: 一、播放歌曲感恩的心,老师导入班会主题,接下来由主持人主持班会。 同学们,我说一个英语单词,看看大家知不知道它的中文含义,thanksgiving day,对,是感恩节,大家知道,在美国,把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在这一天,具有不同信仰和不同背景的人们,会按照习俗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祷,感谢上苍一年里对自己的恩赐和惠顾。我们中国也有? 感恩的传统,像: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都是很好的写照,但严峻的现实是,现在有不少中学生令人遗憾地成了不会感恩,只知道汲取的冷漠一代。 由此我们举行这次以学会感恩为主题的班会,希望同学们以此为契机,学会感恩,刻苦学习,拼搏进取,来回报父母,老师和社会,下面_和_一起主持这次班会,大家欢迎。 二、讨论:我们为什么要感恩?(学生讨论发言) 主持人总结:刚才几位同学都说了自己对感恩的理解,非常好。 高中励志主题班会:感恩主题班会设计高中励志主题班会:感恩主题班会设计 在生活中,我们首先要感恩的是父母,因为他们生养了我们; 其次,我们要感恩的是老师,因为他们教育了我们; 另外,我们还要感恩朋友和对手,因为他们促进了我们的成长; 甚至我们还要感恩自然,因为自然给了我们阳光雨露,蓝天碧树,四季变换。可以这样说,面对生活,我们就要怀着一颗感恩之心。上学期我们已经组织过感恩父母的活动,这次的活动重点放在感恩老师和感恩同学。 三、学会感恩老师 1、列举班上的小事(插相片)(如上课睡觉、发呆、看课外书、抄作业、玩手机、乱丢垃圾等),看见这些小事,老师会怎样?同学是怎样应对老师(表面敷衍、憎恨、埋怨、丑化老师甚至与老师发生矛盾) 讨论: (1)这些小事对吗? (2)这些是小事吗? (3)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 (4)我们应该怎样做? 更深层: (1)你恨过老师吗? (2)你知道你的老师每天的工作时间有多长吗? (3)你认为你的老师对他(她)自己的孩子(也是学生)照顾多吗?和你们的父母相比,他们是合格的父母吗?或者老师在学校待了多少时间,花了多少经历吗? (4)你觉得这是老师欠你的,就该在你身上花这么多心思吗? 2、列举老师无私奉献的具体事例 老师工作时间:早上六点多就要起床,晚上十点多才能回家,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一周工作六天,班主任周日都还要回学校上课,没有一个完整的周末。 一些老师没有时间(早读图片、辅导课、晚自习、甚至晚辅导图片,老师自己的孩子常常无暇顾及) 老师和学生谈话、去学生宿舍问候、出操、组织各种活动,协同家长管理等等 晚上学生不在,老师还会亲自找学生 3、我言我师 (1)分学科分别谈谈各科老师 (2)学生代表谈谈自己和老师之间的故事 4、如何感恩? 学生代表谈 老师代表谈 5.献给老师一首诗老师辛苦了(全班朗诵) 是谁把无知的我们领进宽敞的教室,教给我们丰富的知识? 是您!老师! 您用辛勤的汗水, 哺育了春日刚破土的嫩苗。 是谁把调皮的我们 教育成能体贴帮助别人的人? 是您!老师! 您的关怀就好似和煦的春风 温暖了我们的心灵。 是谁把幼小的我们 培育成成熟懂事的少年? 是您!老师! 您的保护让我们健康成长,在金秋时节结下硕果。 您辛苦了!老师! 在酷暑严寒中辛勤工作的人们。 您辛苦了!老师! 把青春无私奉献的我们。 您辛苦了,老师!请接受我们崇高的敬意! 6、以感恩的心为背景音乐,组织每个人写一句话送给想感恩的老师或同学,最后收上来主持人与全班同学进行分享。主持人总结。 科二的教案模板篇4 活动目标 1、体验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2、体会一分钟的长短,了解时间与生活的关系。 3、能围绕一分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钟、汉字(长、短)、拼图玩具 2、趣味练习 活动过程 一、发现一分钟 1、讨论:每个时钟的钟面上都有什么呢?时钟有什么用? 2、小结:时钟能告诉我们时间,让我们遵守时间。 二、感受一分钟 1、讨论:那么一分钟我们能够干些什么?一分钟到底是长还是短? 2、幼儿第一次判断:幼儿根据自己的.体会分别站在长/短两个汉字边。 3、游戏木头人 请幼儿摆一个难度较高的姿势,坚持一分钟。 4、幼儿第二次判断: 幼儿根据自己的体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