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中考模拟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面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摇曳(y) 亘(hng)古 惟妙惟肖(xio)B . 诘(ji)责 伫(zh)立 哄(hng)堂大笑C . 蜷(jun)伏 滞(zh)留 一气呵(h)成D . 蓦(m)然 亢(kng)奋 忍俊不禁(jn)2.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 崇高 腊烛 消声匿迹 长途跋涉B . 驯良 混淆 丰功伟绩 扶摇直上C . 荟萃 祭祀 隐天敝目 通宵达且D . 雄辨 际遇 束手无策 分廷抗礼二、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2分)3. (1分)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句中的横线处。 我要_(轻轻/悄悄/偷偷)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我便要将我_(细细/微微/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_(纳闷/烦闷)。我_(不宁/不安)的心绪散尽了!4. (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制度设计并不能让教育减负一蹴而就、一日为功。不言而喻 , 教育减负首当其冲的就是家长望子成龙、“不输在起跑线上”的急切心理。教育是有规律的,当我们还是学生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拔苗助长的寓意和道理,但一二十年后已为人父母的我们,却依然抑制不住希望孩子快速、全面成长的冲动:时间上要让孩子“除了学习还是学习”,空间上只能让孩子走在“学校家”的两点一线;内容上不仅要有学科知识教育,还必需有课外辅导强化以及多才多艺的各类技能培养。孩子累,家长也累,纵然教育体制有不足,但谁又能说家长的教育观念没有错呢?(1)文段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蹴而就B . 不言而喻C . 必需D . 纵然(2)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5. (10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蒹葭采采,_。(蒹葭) (2)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一文中,用“_,_”写出了小石潭溪岸曲折蜿蜒、时隐时现的特点。 (3)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_,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请把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默写完整。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_,_。_,_。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6. (5分)名著阅读 1956年2月29日夜亲爱的孩子: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节选自傅雷家书)(1)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_的,“书”指的是_ (2)在这封家书中,傅雷为什么多次提到莫扎特? 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7. (12分)近期,一档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的读信节目信中国,刷爆了朋友圈。某校开展“书信与阅读”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材料一:不久前,综艺节目信中国悄然走红,这档以明星、书信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推广节目,从第一期播出,几乎一直保持着“零差评”的惊人成绩,在豆瓣上最初评分高达98分,并连续三周登上豆瓣综艺榜榜首。截至目前为止,全网点击量超过2亿,而受众当中,_。【注】受众指的是信息传播的接收者,包括报刊和书籍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影电视的观众、网民。在这里指信中国的观众。材料二:书信作为私人内心话语的承载,一笔一画,一字一符,无不灌注着写信人的真情。每一封书信都是一个历史节点,封存着一个鲜活的时代场景,看见这些文字,即使相距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时空仿佛近在眼前。但通过对文化的解读,朗读书信的内容,也能让这些离我们遥远的文化碎片粘连起来,为当世人学习并传承。(1)根据材料一中的图表,在(材料一)横线处填写一句话,总结节目受众情况。 (2)根据(材料二),概括书信的价值。 (3)有媒体评价:“信中国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阅读的力量。”结合你所阅读的某部名著,谈谈你对“阅读的力量”的理解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8. (1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夜猫子为什么鸣叫田杕嘎、嘎夜猫子又叫了,叫得很难听很神秘。夜猫子就躲在院子外面毛白杨的树冠里,隐身在夜色中。我们看不见它,它也许能看见我们。父亲抄起一把镢头,气冲冲地蹿出去,咣咣砸白杨树的树干,但是没用,夜猫子该叫还是叫。乌云遮住了天空,夜色墨汁般浓,寒风凛冽,呜呜那年冬天,贼冷贼冷的,西北风很猖獗 , 夜猫子也很猖獗。爷爷盘腿坐在炕上,表情沉重。爷爷哀叹,夜猫子又叫了,看来我是活不过今年冬天了。母亲安慰他,别迷信了,夜猫子哪有那么大的神通?爷爷说,老一辈都这么说,还能错?母亲说,夜猫子是在别处叫呢,不是冲着咱家叫的,刚才孩儿他爹都去砸树了,夜猫子不在咱家的树上。爷爷说,砸树没用,夜猫子鬼着呢。听声音就在耳旁,就是在冲我叫呢。坏了,看来我活不过今年冬天了。我正在隔壁房间苦读。听着爷爷唉声叹气,心里不由得一阵阵发毛。煤油灯黄豆大的灯花,散发着昏黄的光芒。我趴在炕桌上,试卷和书籍几乎将我的脑袋掩埋。室内的温度比外面高不了多少,寒冷猫爪般凌厉,如影随形,如蛆附骨。我围着被子,手上戴着露出半截指头的毛线手套,手上的冻疮此起彼伏,手背已经肿成一个小馒头。我是第二年复读。父亲说,明年再考不上,就下来干活儿。没有别的出路,我只有背水一战。连续几个晚上,爷爷都这样愁眉紧锁,叹气连连,家里笼罩着一种不祥的气氛。父亲的镢头,没用;母亲的咒骂,更没用,夜猫子该叫还是叫。爷爷让母亲把他的寿衣拿出来,放在炕头,备着。母亲不愿意,但拗不过他,只好拿出来。爷爷的精神也越来越萎靡。父亲找来了村医生。村医生左看右看,左听右听,也没发现什么毛病,最后悄悄地跟父母亲说,老人年纪大了,身体虚弱,天又冷,出什么状况都正常。爷爷让父亲把嫁到外村的几个姑姑都叫回来,说想见一面。父亲就赶紧骑着那辆破自行车,慌里慌张地去了。第二天,三个姑姑都慌里慌张地回来了,手里都满满的,都提溜着鸡或者鸭,还有挂面、油条啥的,都是好吃的,都是那时候农村的稀罕物。爷爷面带悲怆,跟姑姑们说,夜猫子老是叫唤,看来我是活不过这个冬天了。姑姑们也很悲伤,但仍然强打精神,七嘴八舌地安慰他:夜猫子就是个鸟,知道个屁临走时,大姑紧紧抓着母亲的手说,弟媳妇儿,我看咱爹够呛。冬天是老人的坎儿,今年冬天又这么冷。赶紧给咱爹做点儿好吃的吧。经济上有困难的话,尽管说,有我们呢。之后的一段日子,家里就像是过年,天天吃好的。姑姑们带来的鸡鸭吃完后,母亲又把家里仅有的一只大公鸡也给宰了。那只大公鸡原本是母亲留着准备用来换油盐酱醋的。爷爷毕竟年纪大了,吃不了多少。自然,我就跟着沾了不少光。那一阵子,同学们都说我气色好了,不那么枯黄了,人也胖了。第二年的冬天,放寒假回家。吃过晚饭后,跟爷爷边喝茶边闲聊天。这时候,我已经是大学一年级学生。嘎、嘎夜猫子又在外面叫起来了,在西北风的呼啸声中叫,还是很难听,很神秘。我打了一个愣怔,然后担心地凝视着爷爷。只见爷爷气定神闲,慢慢品着早已没了颜色的茶水,就跟没听见一样。“爷爷,您今年怎么不怕夜猫子了?”我很好奇地问。“怕夜猫子?没有的事儿。那是迷信。其实我从来都不怕夜猫子。夜猫子就是个鸟,知道屁,有啥好怕的?”爷爷很不屑地说。“那,去年冬天是怎么回事儿呢?”我瞠目结舌,问道。“去年嘛,哈哈,去年冬天太冷了,你那时候太瘦,学得太苦了,我心里不落忍啊。但那时候咱家刚盖完房子,欠了一屁股债,也没办法给你改善生活。后来,我就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只是让你姑姑她们跟着受累了,她们的日子也并不宽裕。不过,话又说回来,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嘛。哈哈”爷爷笑得很开心,透着一丝狡黠 , 极像一个顽皮的孩子。(选自时代文学)(1)根据选文内容,用简明的语言按要求填空。 爷爷听到夜猫子鸣叫的表现家人的表现唉声叹气家人_家人纷纷送食物_“我”_(2)画线的第八自然段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3)联系选文内容,品味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那年冬天,贼冷贼冷的,西北风很猖獗 , 夜猫子也很猖獗。爷爷笑得很开心,透着一丝狡黠 , 极像一个顽皮的孩子。(4)文中的爷爷明明不怕夜猫子鸣叫却装病骗家人的这种做法对吗?请结合选文内容并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9. (25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茶是家乡醇段伟清明至谷雨,是家乡茶叶采收的黄金时节。这二十天左右的茶谓之“明前茶”或“谷两茶”,一天一个味。家乡有二十五万余亩茶园,身在现场,才能真正体会茶山的壮观连山连水地翻涌 , 接天接地地浪漫。春林初盛,漫山荼树吐绿,纤毫未染,通透深邃,一条条茶带随山势蜿蜒一条有一条的风景,一带有一带的韵味。层层叠叠的曲线间,采茶人似天女散花,没有队形没有组合,看似随意,却又是那样和谐自然。她们身挎不同的篮子或提,双于在翠绿的嫩叶上翻飞。老屋位于一个小山村,翠竹满崖,树木成林。这阵子三嫂每天天蒙蒙亮就上山了。我回老家体验提筐摘茶的乐趣时,三嫂已将满满一背篓茶叶搁在厅堂里。阳光透过晨雾,一缕缕地洒进厅堂,满脸汗珠的她立住休息一会,就躬身把茶叶倾倒在篾晒垫上,摊匀开来,一边又细细把其中的老叶和碎枝拣起丢掉。“肥壮嫩绿的芽子,成片成片的呢!”三嫂立起身,嘟哝这么一句。“真正的无公害,只是人手不够,兄弟回来的真是时候,我们上山吧。”三嫂笑着招呼我。“雾锁千树茶,云开万壑葱。”我们村里的茶园经过祖辈汗水的浸泡,多年代谢,酝酿出赏心悦目的模样。清明前后,晴雨交替,山坡上积蓄了一冬养分的茶芽,焕发活力,存储着春光,或清朗明洁,或云雾缭绕。大自然馈赠的阳光和雨露,封存在一枚枚圆润饱满的茶芽里。此时,上山一派繁忙,茶园里到处晃动着茶菜人的身影。记忆里,茶叶是当地庄稼人收入的主要来源,小孩学杂费、家庭开支皆巴望在茶叶上。一到采茶季节,起早摸黑的采茶人,脸被太阳晒得通红,手被叶汁染得乌黑,但她们把脆亮的歌声留在了茶山上:“温泉泡开绿春蕊,翩翩起舞味道佳,淡淡茗香醉远客,浓浓深情敬爹妈。”歌声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