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章习题一、选择题1.描述周期信号的数学工具是( B )。 A.相关函数 B.傅氏级数 C. 傅氏变换 D.拉氏变换2. 傅氏级数中的各项系数是表示各谐波分量的( C )。 A.相位 B.周期 C.振幅 D.频率3.复杂的信号的周期频谱是( A )。A离散的 B.连续的 C.函数 D.sinc函数 4.下列函数表达式中,( B )是周期信号。A.B.C.D.5.多种信号之和的频谱是()。A. 离散的 B.连续的C.随机性的D.周期性的6.描述非周期信号的数学工具是(C)。A.三角函数 B.拉氏变换C.傅氏变换 D.傅氏级数7.下列信号中,(C)信号的频谱是连续的。A.B.C.D.8.时域信号,当持续时间延长时,则频域中的高频成分(C)。A.不变 B.增加 C.减少 D.变化不定9.已知 为单位脉冲函数,则积分的函数值为( C )。A6 B.0 C.12 D.任意值10.如果,根据傅氏变换的( A )性质,则有。A.时移 B.频移 C.相似 D.对称11.不能用确定函数关系描述的信号是( C )。A.复杂的周期信号 B.瞬变信号 C.随机信号12.两个函数,把运算式称为这两个函数的( C )。 A.自相关函数 B.互相关函数 C.卷积13.时域信号的时间尺度压缩时,其频谱的变化为( B )。A.频带变窄、幅值增高 B.频带变宽、幅值压低C.频带变窄、幅值压低 D.频带变宽、幅值增高14.数字信号的特性是( B )。A.时间上离散、幅值上连续 B.时间、幅值上均离散C.时间、幅值上都连续 D.时间上连续、幅值上量化15.信号 ,则该信号是( C ).A.周期信号 B.随机信号 C. 瞬变信号16.数字信号的特性是( B )。A.时间上离散、幅值上连续 B.时间、幅值上均离散C.时间、幅值上都连续 D.时间上连续、幅值上量化二、填空题1. 信号可分为 确定信号 和 随机信号 两大类。2. 确定性信号可分为 周期信号 和 非周期信号 两类,前者的频谱特点是 离散的 。后者的频谱特点是 连续的 。3. 绘制周期信号x(t)的单边频谱图,依据的数学表达式是,而双边频谱图的依据数学表达式是。4. 周期信号的傅氏三角级数中的n是从 1 到 + 展开的。傅氏复指数级数中的n是从 - 到 + 展开的。5. 工程中常见的周期信号,其谐波分量幅值总是随谐波次数n的增加而 减小 的,因此,没有必要去那些高次的谐波分量。6. 窗函数(t)的频谱是,则延时后的窗函数的频谱应是。7. 信号当时间尺度在压缩时,则其频带 变宽 其幅值 减小 。例如将磁带记录仪 慢录快放 即是例证。8. 单位脉冲函数的频谱为 无限宽广的频谱 ,它在所有频段上都是 等强度的 ,这种信号又称 均匀谱 。9. 余弦函数只有 实频 谱图,正弦函数只有 虚频 谱图。10. 计算积分值:e-5。11. 两个时间函数的卷积定义式是。12. 单位脉冲函数与在点连续的模拟信号的下列积分:。这一性质称为。13. 已知傅氏变换对,根据频移性质可知的傅氏变换为。14. 已知傅氏变换对:时,则= 。(此处星号意为卷积运算,不是乘号)15. 非周期信号,时域为x(t),频域为,它们之间的傅氏变换与逆变换关系式分别是:= ,x(t)= 。第二章习题一、选择题1.测试装置传递函数H(s)的分母与( C )有关。 A.输入量x(t) B.输入点的位置 C.装置的结构2.测试装置的频响函数H(j)是装置动态特性在( C )中的描述。 A幅值域 B.时域 C.频率域 D.复数域3.线形系统的叠加原理表明( A )。 A.加于线形系统的各个输入量所产生的响应过程互不影响 B.系统的输出响应频率等于输入激励的频率 C.一定倍数的原信号作用于系统所产生的响应,等于原信号的响应乘以该倍数4.一般来说,测试系统的灵敏度越高,其测量范围( B )。 A.越宽 B. 越窄 C.不变5.若测试系统由两个环节串联而成,且环节的传递函数分别为 ,则该系统总的传递函数为( B )。若两个环节并联时,则总的传递函数为( A )。 A. B. C. D.6.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相位差随频率变化的关系就是( B )。A.幅频特性 B.相频特性 C.传递函数 D.频率响应函数7.时间常数为的一阶装置,输入频率为 的正弦信号,则其输出与输入间的相位差是( A )。 A.-45 B-90 C-1808.测试装置的脉冲响应函数与它的频率响应函数间的关系是( B )。 A.卷积 B.傅氏变换对 C.拉氏变换对 D.微分9.对不变线形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等于( B )。 A. 系统的正弦输出与正弦输入比 B. 系统稳态正弦输出的傅氏变换与正弦输入的傅氏变换之比 C. 用虚指数函数表示系统稳态正弦输出与正弦输入之比10.对某二阶系统输入周期信号 ,则其输出信号将保持( C )。 A.幅值不变,频率、相位改变 B.相位不变,幅值、频率改变 C.频率不变,幅值、相位改变 11.二阶系统的阻尼率越大,则其对阶越输入的时的响应曲线超调量( B )。 A.越大 B.越小 C.不存在 D.无关12.二阶装置引入合适阻尼的目的是( C )。 A.是系统不发生共振 B.使得读数稳定 C.获得较好的幅频、相频特性13.不失真测试条件中,要求幅频特性为( B ),而相频特性为( A )。 A.线形 B.常数 C.是频率的函数二、填空题1.一个理想的测试装置应具有单站值的、确定的 输入输出关系 。2.测试装置的特性可分为 幅频 特性和 相频 特性。3.测试装置的静态特性指标有 线性度 、 灵敏度 和 回程误差 。4.描述测试装置动态特性的数学模型有 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 、 传递函数 、 频率响应函数 等。5.线形系统中的两个最重要的特性是指 静态特性 和 动态特性 。6.测试装置在稳态下,其输出信号的变化量与其输入信号的变化量之比值,称为 灵敏度 ,如果它们之间的量纲一致,则又可称为 放大倍数 。7.测试装置的输出信号拉氏变换与输入信号拉氏变换之比称为装置的 传递函数 。8.测试装置对单位脉冲函数(t)的响应,称为 脉冲响应函数 记为h(t),h(t)的傅氏变换就是装置的 频率响应函数 。9.满足测试装置不失真测试的频域条件是 幅频为常数 和 相频是线性的 。10.为了求取测试装置本身的动态特性,常用的实验方法是 频率响应法 和 阶跃响应法 。11.测试装置的动态特性在时域中用 脉冲响应函数h(t) 描述,在频域中用 频率响应函数H() 描述。12.二阶系统的主要特征参数有 n 、 。13.已知输入信号x(t)=30cos(30t+30),这时一阶装置的A()=0.87, =-21.7,则该装置的稳态输出表达式是:y(t)= 。14.影响一阶装置动态特性参数是,原则上希望它 很小 。15.二阶系统的工作频率范围是。16.测试装置的频率响应函数为H(j),则H(j)表示的是 幅值 ,H(j)表示的是 相角 ,它们都是 频率 的函数。第三章习题一、选择题1.电涡流式传感器是利用( A )材料的电涡流效应工作的。 A.金属导电 B.半导体 C.非金属 D.2.下列传感器中( B )是基于压阻效应的。A.金属应变片 B.半导体应变片 C.压敏电阻3.石英晶体的压电系数比压电陶瓷的( C )。A.大得多 B.相接近 C.小得多4.金属丝应变片在测量构件的应变时,电阻的相对变化主要由( B )来决定的。A.贴片位置的温度变化 B. 电阻丝几何尺寸的变化C.电阻丝材料的电阻率变化5.电容式传感器中,灵敏度最高的是( C ) 。A.面积变化型 B.介质变化型 C.极距变化型6. 极距变化型电容传感器适宜于测量微小位移量是因为( B )A.电容量微小影响灵敏度 B.灵敏度与极距的平方成反比,间距变化大则产生非线形误差C.非接触测量7.高频反射式涡流传感器是基于( A )和( D )的效应来实现信号的感受和变化的。 A.涡电流 B.纵向 C.横向 D.集肤8.压电材料按一定方向放置在交变电场中,其几何尺寸将随之发生变化,这称为( D )效应。A.压电 B.压阻 C.压磁 D.逆压电9.下列传感器中,能量控制型传感器是( B )和( C ),能量转换型传感器是( A )和( D )。A.光电式 B.应变片 C.电容式 D.压电式二、填空题1.可用于实现非接触式测量的传感器有 涡流 和 光电 等。2.电阻应变片的灵敏度 表达式为,对于金属应变片来说:S= ,而对于半导体应变片来说S= 。3.具有 压电效应 的材料称为压电材料,常用的压电材料有 石英 和 压电陶瓷 。4.当测量较小应变值时应选用 压阻 效应工作的应变片,而测量大应变值时应选用 机械变形 效应工作的应变片。5.电容器的电容量,极距变化型的电容传感器其灵敏度表达式为:。6.发电式传感器有、等,而参量式的传感器主要是、和等。7.动圈磁电式振动传感器,输出感应电势e与线圈运动的 速度 成正比,如在测量电路中接入电路和电路时,则可用来测量振动的位移和加速度。8.电阻应变片的电阻相对变化率是与 应变 成正比的。9.电容式传感器有 极距变化 、 面积变化 和 介质变化 3种类型,其中 极距变化 型的灵敏度最高。第四章习题一、选择题1.在动态测试中,电桥的输出量通常采用( B )。A.电阻量 B.电压量 C.电流量 D.电感量2.直流电桥同一桥臂增加应变片数时,电桥灵敏度将( C )。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变化不定3.为提高电桥的灵敏度,可采取的方法是( C )A.半桥双臂各串联一片电阻应变片B.半桥双臂各并联一片电阻应变片C.适当提高电桥的电源电压D.增大应变片的初始电阻值4.为了保证实现极距变化型差动电容传感器的差动工作,传感器的两个电容应当连接成( C )。A.并联电路 B.串联电路 C.电桥电路5.交流电桥的供桥电压频率为,输出信号最高频率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