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年重庆市高三语文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考试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 5 小题, 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5 题。材料一:学习过程和学习迁移成为理解人是如何形成其重要能力的关键。学习的重要性在于没有人一生下来便具备成人在社会中的处世能力。 尤其重要的是要理解迁移发生的道理。 迁移被定义为, 把在一个情境中学到的东西迁移到新情境的能力。教育工作者希望学生能把学习从一门课中的一个问题迁移到另一个问题,从一学年迁移到另一个学年,在学校与家庭之间互相迁移, 以及从学校迁移到现场。 迁移假设使人们相信, 拓宽人的教育面要比简单“训练”他们从事特定任务要好得多。影响成功迁移的第一个因素是对原来学科的掌握程度。初始学习不达到一定的水平,迁移是不会发生的, 这是显而易见但又经常被人们忽略的事实。迁移受理解性学习的程度的影响,而非仅靠记忆事实或墨守成规。一项著名的早期研究比较了“常规学习”与“理解性学习”的效果,该研究让两组儿童练习用飞镖投掷水下的靶子。 一组学生接受光的折射原理解释,另一组只做投掷飞镖练习而没有接受任何解释。在完成练习任务上,两组儿童的效果都不错。该任务涉及水下 12 英寸(1 英寸=2.54厘米)深的靶子,但当他们要面对迁移到在水下 4 英寸深的靶子情境时, 受过抽象原理指导的那组投得更准。 因为他们理解他们所要做的事情,学过光的折射原理的小组能够调整他们的行为以适应新任务。实事求是地看待学习复杂学科所需要的时间,这点很重要。据估计,培养出世界级国际象棋大师需要经过50000 至 100000 小时的训练。他们需要熟悉大约50000个熟悉的棋谱作为知识基础,才能对每一步棋做出选择。这些时间大部分要用来培养模式识别技能,以及学习对未来结果进行预测的知识, 这些技能可以促进有意义的信息模式流畅确认。在所有的学习领域中,专业知识的发展与时间的主要投入密切相关, 学习材料所用的时间大致与被学材料的数量成正比。尽管许多人认为“天赋”在一个人成为某一领域专家方面起作用,但是即便看上去像天才, 个人为了拓展其专业知识亦需要进行大量的训练。学习者(尤其是学校环境中的学习者)常常会遇到没有明确意义和清晰逻辑的任务。对他们来说,一开始便要从事理解性学习是有困难的。他们也许需要时间去探究基本概念,生成与其他已有信息的联系。一下子接触大量主题会妨碍学习和随后的迁移, 因为学生只是学习孤立的、没有经过组织和联系的事实, 或接受他们无法掌握的组织原则,因为他们缺乏足够的具体信息使这些原则变得有意义。为学生提供先摸索与主题相关的具体信息的机会,要创立一个“讲授时机”, 使他们从有组织的讲授中学到的东西要比最初没有这些具体机会的学生学到的更多。动机影响到人们愿意投入学习的时间。人具有发展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动机, 正如怀特所述, 他们具备“能力动机”。尽管外部的奖赏和惩罚也对行为产生明显的影响,人们还是比较关注内在缘由。然而,为了诱发和维持动机, 挑战的难度必须适中: 太容易的任务使人厌烦; 而太难的任务又会令人产生挫折感。此外,在面对困难时,学习者的学习坚持性主要受其“行为定向”或“学习定向”的严重影响。以学习定向的学生喜欢新的挑战;而以行为定向的学生对出错的焦虑远远超过学习。有可能,但需要实验证明的一点是:学习定向或行为定向并非一个人所固有的特点, 相反它会因学科的不同而异。社交机会也会影响到动机。人们想要对别人做些有益的事情的想法似乎尤其能激发人的动机。例如,年幼的学习者与别人分享写的故事和画的图画时,动机都很强。 市中心学校一年级学生与别人分享写的故事时, 积极性尤其高涨,以至于教师不得不定出一条纪律: 休息期间不得提前回教室写故事。在看到他们所学习东西的用途以及发现他们能用信息影响别人尤其是地方社群时,所有年龄的学习者都具有较强的学习动机。(摘编自约翰D布兰思福特等人是如何学习的)材料二:哈蒂与耶茨合著的可见的学习与学习科学,以通俗易懂的文风重新梳理和综述了一个多世纪以来在“人如何学习”这个主题上的研究成果和结论。当前对学校教育的一种主要批评是,学校更加注重表层学习, 而未能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这种指责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能忽略的一点是, 表层学习可能是深度学习的基础, 学习者无法跨越表层学习而直接进入深度学习阶段。如果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和概念没有很好地理解,那么他就不得不把认知资源耗费在这些表层知识上,深度学习将难以发生。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重新审视探究性学习与直接教学的纷争, 不难发现直接教学是一种更高效的学习方式, 因为对未知事物的探究会加重学生的认知负荷, 从而阻碍深度学习的发生。 学校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将知识以恰当的方式再呈现给学生,最大限度地降低学生的认知负荷, 而不是让学生盲目地探索。当然,单纯的表层学习并不能自动提升为深度学习, 因此, 教学需要有意关注并练习深度学习。哈蒂为直接教学做出了最好的辨护,但他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 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 探究性学习似乎更为有效。探究本身可能是一种需要刻意练习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又与创造这一最能体现人类价值的行为密切相关,如果教育系统能够帮助学习者建立起良好的探究习惯和意向, 这将对学习者今后的发展有莫大的助益。这再次指向了哈蒂所言的教师要成为“适应性学习专家”的概念,即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选择最恰当的教学方式。什么时候该放开手让学生去探究,这种判断力正好体现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机制。哈蒂从两条路径构建了一个基于证据的可见的学习理论:一是通过教育领域中的大数据分析, 研究不同因素和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寻找教育实践中的一般规律; 二是通过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跨学科研究, 寻找人类大脑的学习机制,并探讨它对教育实践的启示。但这种科学化的建构并非只是冷冰冰的数据堆砌, 也不只是对肉眼不能及的微观机制的客观描述, 而是始终带有实践关怀的。(摘编自邓莉、伍绍杨人是如何学习的)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一个情境中学到的东西迁移到新情境的能力叫作迁移。B对原来学科的掌握程度是影响成功迁移的一个因素。C有天赋的人为了拓展其专业知识也要进行大量训练。D教师规定休息时不能写故事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组学生用飞镖投掷水下4 英寸深的靶子时表现不佳,是因为他们没有理解折射原理。B培养出世界级国际象棋大师需要经过长达几万至十万小时的知识基础等方面的训练。C学生只是学习孤立的、没有经过组织和联系的事实, 这就使得他们无法掌握组织原则。D哈蒂构建了一个基于证据的可见的学习理论,他建构的这种理论始终有实践的参与。3下列选项, 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的观点的一项是(3分)A小王特别聪明, 但是他平时特别贪玩, 不肯花时间进行大量训练, 考试成绩不理想。B小强认为自己是祖国未来的栋梁, 必须努力学习, 长大后为祖国奉献自己一份力量。C会骑自行车的人很容易学会骑摩托车,这是因为骑自行车与骑摩托车的原理很相似。D学习计算, 应该使他们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等学习活动学会在实际情境中解决计算问题。4在日常教学中,一些教师经常抱怨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差, 刚学过的知识, 变一个说法或换一个情境就又不会了。下列对这种现象的解读,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要加强学生的理解性学习, 不能仅靠记忆事实或墨守成规。B可能是没有为学生提供先摸索与主题相关的具体信息的机会。C遇到复杂问题, 应该保证足够长的时间, 进行大量的训练。D有对别人做些有益的事的想法,但没有相应的解决问题的能力。5直接教育有哪些优点和缺点?请根据材料二, 简要说明。(6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 小题, 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69题。材料一:北 京 断 章 徐 虹早上, 树叶泛着青绿, 落满灰尘, 天空洁净。胡同口有一家早点铺, 一般油条七分钱, 甜豆浆五分钱。如果不加糖,是两分钱。我每天攥着一毛二分钱, 到那里买早点。屋里开一方窗口, 桌上的碗还没收。碗边鋊口甚多,正是一颗颗牙齿的形状。 大批的油条放在一个竹筐里, 上面盖了一层油脂麻花的白布。服务员虎着脸, 神龛一样站在柜台里。人往前拥,以胳膊肘互相制约。但他们对孩子很好。小孩前边来,别挤了。 一个很胖的大爷或者大妈说。 以至于多年以后,我仍觉着肥胖就是善良的代名词, 胖子多半是好人。最高兴的是星期日跟我妈妈去逛瑞福祥布店。那时候还要布票。柜台上方有一根电动传送带。如果买了布,售货员开一张票, 连同布票、钱, 一同夹在夹子上, 投枪一样“嗖”地一投, 夹子慢悠悠循着轨迹传到会计头顶,她只需轻巧地伸手一摘这可真是一个省心省力的肥差!我总是仰着头随着这个夹子走, 一不小心就撞到别人身上。 有时候,好几个夹子同时在上面走, 万一会计弄混了怎么办呢? 我二年级以前一直为这件事百思不解。现在的王府井步行街, 那时候也不过是一条朴素的街道。 它像一条鱼的脊骨。替雨胡同、大元府胡同、大甜水井胡同,东单三条, 都是些长长短短的鱼刺, 旁逸斜出, 曲里扔弯地向四处延伸。胡同的深处, 串联了各种不规则形状的院子。 胡同口停满自行车,戴红箍的老头几清清嗓子嚷, 走哇您, 两分钱得嘞。 然后咳嗽一声我并不喜欢他那种泛滥的、亲热的、自来熟的口气。但是我又喜欢享受他的特惠,比如偶尔给我买一支五分钱的果丹皮,或者沾满白糖的柿饼, 也可能是一小包江米条。王府井小学的操场很大。 它原是一所破败的教堂, 暗灰、尖顶, 高大而结实, 表层装饰不多, 只在局部十分细腻地浮雕着一些花。 院墙上有“伟大的毛泽东思想万岁”的宋体字。 暗红颜色并不新鲜,惊叹号却震撼有力。 这所小学想是教堂在“文革”时候闲置了改建的。学校的院子里果然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几个大字。 院子中间有一个篮球场, 对称暨立着两座很高的篮板, 像是两个无聊的高个子, 相对无言。 后院还有一个防空洞, 有一排秋千架。秋千架下是一簇紫色的花, 也许是淡粉色的花吧。 我和凤子课间就坐在台阶上,看它们随风摇曳。下课的时候,孩子们尖叫着疯跑。 从教室到操场, 从院子到厕所, 气急败坏的。 “一年级的小豆包, 一打一蹦高。”高年级的男孩子扯着嗓子喊。高个子、长睫毛的凤子过于美丽,遭到男生们的围攻。 他们是以正义战士的形象出现的, 而她永远是花枝招展的“女特务”。肩上披一片带穗的蓝围巾,上面起了些毛毛小球。 她呵呵笑着晃过两个男生, 躲躲闪闪地往女厕所跑。 几个男生直冲到女厕所门口,戛然止步。 不知谁在门口拿着一个灌了水的橡皮管子, 一边滋水一边换了“国军”的口气, 给我出来, 弟兄们冲啊!女生干部一干人多半是烧饼脸,头发如枯草, 说话刻薄, 平常不大有人理, 只能自己宠着自己, 靠墙根儿扎堆嗑瓜子。 她们远远地看着凤子,冷冷道, 凤子可真够疯的! 男生们处于战斗状态, 执着地在女厕所门口专等凤子出来。 几个男孩扯着衣服捉住她,拖回教室里去。 其实拖回去也必然没有下文。然而还是要跑出来, 捉回去, 情节反反复复, 每次都从头再来。我在台阶上看凤子和他们热闹好玩,心里快乐得简直想在地上左右打滚。(有删改)材料二:女作家徐虹的散文北京断章,曾获老舍散文奖、冰心散文奖, 在这篇文章中, 她深情回忆了20世纪70年代的北京城,也抒发了自己对时光和生命的感慨。 她也写“青春是树上的苹果,时间是风,老去是飘向地心的重力,不可扼制”。创作是徐虹生活里重要的事。 徐虹的作品善于发掘普通人平静生活中暗藏的玄机和隐藏于皮肉下的内心。徐虹出版过小说集青春晚期、散文集好像高雅有内容的眼神等。她视角犀利,结构严谨, 语言充满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