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洛即师范学眈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2008届本科毕业论文浅谈东北秧歌组合训练在舞台表演中的作用院(系)名称音乐学院专业名称音乐表演学生姓名郭二娇学号指导教师杨羽燕讲师ri 兀成时间2008年5月目录1前言一、东北秧歌及组合的由来二、东北秧歌组合的种类(一)单一性动作组合的训练(二)复合型动作组合的训练(三)带道具组合的训练(四)风格性组合的训练三、东北秧歌组合的训练目的(一)单一性动作组合(二)复合性动作组合(三)带道具组合(四)风格性组合四、组合训练在舞台表演中的重要作用(一)强化了舞蹈演员身体的整体协调性(二)培养了舞蹈演员“身”、“情”并茂的表现力结语浅谈东北秧歌组合训练在舞台表演中的作用郭二娇音乐学院 音乐表演专业 学号:040924041指导老师:杨羽燕讲师摘 要: 东北秧歌是深受广大人民喜欢的汉族民间歌舞形式之一,通过课堂上各种组合 的学习,使学生通过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系统训练,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表现能力, 为今后的舞台表演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体现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是目前舞蹈教学努力 的方向。关键词:东北秧歌; 组合训练;舞台表演 ;作用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由于区域、环境、风俗习惯的不同,各自形成了风格独特的舞蹈。为了培养专业的民族舞蹈演员,就必须从各民族民间舞的组合 训练开始。而各民族民间舞蹈组合所具有的鲜明的民族风格特点,对学生身体各部位关 节和肌肉的松弛解放、灵活性、技巧性及乐感和表现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以东北秧 歌的组合学习为例,说明民族民间舞蹈组合训练在舞台表演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可以认 识到,不同民族民间的舞蹈组合,为其舞蹈基础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而更好的服务于舞台表演。一、东北秧歌及组合的由来东北秧歌是东北三省地区广大人民十分喜爱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是汉族民间舞蹈 的代表形式之一,它热烈、火爆、逗趣、诙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表演形式。在民间, 每逢佳节,红白喜事,秧歌队走村串乡,作各种表演,十分热闹。“20 世纪50年代,新 中国成立的初期,大批的专业舞蹈工作者深入到东北的农村,以辽南盛行的高跷秧歌为 基础,广泛吸收东北地区的秧歌,二人转以及其他民间歌舞小戏作为舞蹈的素材,编创 成新型的舞台节目,这些节目仍保持着原有的风格动律,反映出东北农村的新面貌,因 而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于是人们就把源于高跷,又近似秧歌并具有东北民间舞风 格特点的新形式称之为东北秧歌”。1(第37页)随着专业舞蹈院校的成立,为了使东北秧歌的训练更系统化和规范化,专业教师把 从老艺人那里采风来的秧歌,经过整理、提炼、加工,便成了我们今天课堂上的各种东 北秧歌组合。通过各种东北秧歌组合的学习,使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掌握东北秧歌的风 格特色,为其的舞蹈基础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更好的服务于舞 台表演。二、东北秧歌组合的种类系统的学习民族民间舞蹈的方式,多以各种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组合为教学内容。 组合作为一种教学训练方式及展示教学成果的最佳手段,必须遵循由浅入深,先易后难, 循序渐进的原则。因此组合的教学训练过程也体现出三个阶段:启蒙阶段、成长阶段、 成熟阶段2。同样道理东北秧歌组合本身也因各种不同的训练呈现出了几种不同的类型。(一)单一性动作组合的训练单一性动作组合的训练是指把两个以上的同类的单一动作组合起来进行反复练习, 它属于启蒙阶段范畴的组合。例如:东北秧歌中“前后动律”组合,就是以腰部发力而 带动上身的前后横扭,而脚下则是单一的压脚跟训练。这类组合的特点动作单一,重复 性强,易于掌握。(二)复合性动作组合的训练复合性动作组合则是把两个以上不同动律的动作连接在一起,进行复合性训练。它 是与单一性组合联系的复合阶段,也是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属于成长阶段范畴的组合。从某种意义上说之一环节是锻炼学生身体协调能力的关键。如在东北秧歌的“踢步 组合”中下肢动作包含了前踢步、后踢步及跳踢步等动作,目的是训练前踢步、后踢步 两种基本步伐的动律和脚下的灵活性,其中踢步的踢和回与音乐节奏点的配合是重要环 节。同时“踢步组合”的上肢动作以各种绕花动作为主,为东北秧歌的学习打下基础, 组合中包含蝴蝶花带动压脚跟和交替花带动前踢步的两类动作,并集中反映了多方面的 动作衔接规律。复合性动作组合在结构上具有变化丰富的特点,为进入下一阶段组合的 学习做了铺垫。(三)带道具组合的训练道具是为了帮助舞蹈者表达情感或事物的重要手段之一,它的使用能使舞蹈内容更 为丰富,增色添彩。东北秧歌中的手绢是舞蹈表演时不可缺少的道具,东北秧歌的各种 手巾花组合则充分地展示了里片花、外片花、蝴蝶花、缠花、顶绢、平抛绢、回旋绢等 各种手绢花技巧,通过训练可以使学生把动作和道具充分结合在一起,在以后的舞蹈剧 目上不会感到不知所措,反而能收放自如。(四)风格性组合的训练 在东北秧歌组合中,风格性组合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民族由于文化、地域、 生活习惯的差异,它的风格特点也就各不相同。要掌握这个民族舞蹈的风格特点,就要 先了解该民族丰富而独特的舞蹈文化。谈到东北秧歌就必须从辽南高跷说起,辽南高跷 具有独特的风格及动律特点,而这些特点则是东北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辽阔的 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寒暑分明。生活在这里汉族的人民,多是从事于垦荒、开矿、搬 运的劳动者,形成了坚韧、率直、倔强的性格,同时也形成了东北人民喜欢色彩浓郁、 线条粗犷的审美习惯。“东北秧歌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俗特点, 它在风格上既有火爆泼辣的特点,又有稳静幽默的特点,动作既哏又俏,既稳又浪(浪, 即欢快俊俏之意),而且稳中有浪。浪中有俏,俏中有哏,刚柔结合”3(第 1 页)。例如: 我们在学习大姑娘美这个组合时,各种东北秧歌特有的动律充分的体现了东北秧歌 “哏、俏、浪、稳”的风格特色。三、东北秧歌组合的训练目的(一)单一性动作组合 单一性动作组合,顾名思义是指单一动作的练习,它的训练目的是使学生对手脚位 置、身体方位、基本姿态等有明确的概念,较易于掌握。如东北秧歌中“绕腕”组合的 训练,是以绕腕基本动作为主,配合基本体态和脚下的前踢步而进行的单一训练,在解 决绕腕的同时,又结合脚下踢步训练了学生的节奏感,把踢步出脚快、落脚稳的特点基 本上表现了出来。单一性动作组合还有一个重复性的特点,这样能够便于学生掌握动作 规律,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二)复合性动作组合 复合性动作组合比单一性组合加大了难度,它是把多个单一性动作组合在一起,目 的是为了更好的训练学生的协调性,即身体对动作变化的敏感度和大脑把单一动作组合 在一起的反应度,它是学生对单一动作巩固和提高的重要阶段。通过复合性动作组合的 训练能够把动作由元素的训练连接成句的训练,使学生学会舞蹈动作技巧同时,掌握该 舞蹈的动作风格。(三)带道具组合道具组合训练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掌握自身条件以外附加条件的正确应用,也就是 说,在东北秧歌手绢组合的训练中,使学生对手绢从逐渐掌握直至灵活运用,这一过程 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灵巧、机敏,而且还可以培养舞蹈演员“借物传情”的意识。在组 合中,手绢起到了一个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通过手绢的不同运用,突出了人物的心态 和心理特点,通过手绢把东北人的智慧和情感,无保留的展现出来,另外,还扩充了舞 蹈者的表现技法,构造出其他舞种无法替代的审美形象,也是为舞蹈剧目奠定基础4 。(四)风格性组合各民族有着不同的舞蹈风格,风格性组合训练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准确无误地掌握 各民族的风格特征。对于民族民间舞而言舞蹈风格是体现一个民族风情文化,体现一个 民族人民性格特征的关键,没有了舞蹈的风格也就失去了民族民间舞蹈的真正意义,但 是舞蹈风格是很难掌握的,需要通过专业系统地训练,了解舞蹈所产生的根源所在,了 解它所产生的文化背景及人文化,才能正确地领会。例如:小看戏这个组合内容并 不复杂,但它抓住了“情”字作为感情依据,在动作上进行处理,使这个组合变得情趣 横生,从而启发了演员表演的欲望,增强了演员的表现力,从而能够更好的服务于舞台 表演。这也就是民族民间舞蹈家需要到各民族采风的原因之所在,因为只有深入到一个 民族的生活,才能把这个民族最原汁原味的风格通过艺术家的再创造得以表现出来。四、组合训练在舞台表演中的重要作用学习民族民间舞组合的目的,是为了使我们在技术上具有专业的表演水准,以适应 舞台表演的需要。民族民间舞组合所特有的内涵决定了它未来的目的,它的作用就在于 体现舞台表演的训练价值,为舞台表演做准备、打基础,也为舞台表演团体输送人才, 起到了承上启下、连接流通的作用。(一)强化了舞蹈演员身体的整体协调性。东北秧歌的“自娱性”特点,产生了无拘无束,变化多端的舞蹈动态。我们在掌握 体态、动律、节奏的同时,也训练了身体各部位的灵活性与协调性。如组合中前踢步的 训练,是自下而上波及式的。脚下的“哏”劲带动,波及上身,形成不断流动的柔美劲。 脚下的“哏”,上身要“浪”,手臂的快绕、慢进,再配合脚下及上身的动作,则都是训 练演员身体各部位的力度转化能力,协调配合能力及应变控制能力的5。(二)培养了舞蹈演员“身”、“情”并茂的表现力。在学习东北秧歌风格性组合时,教师通常要求学生“以情带动”,注重内心感受来 培养学生“身”“情”并茂的表现力,只有这样才能准确的把握风格,体现风格。在道 具性组合中,各种绕花、片花等多种手巾花的训练,都是诱发人物感情的有力辅助手段, 在培养演员灵巧、机敏的同时又培养了演员“借物传情”的意识,扩充了舞蹈者的表现 技法 6(第228页) 。随着我国舞蹈事业的飞速发展和舞蹈创作的日益繁荣,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学习民族 民间舞组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为舞蹈是一门表演艺术,所以学用应该一致,教学服 务于舞台,舞台则体现教学效果,二者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组合训练的教学过程中, 不仅需要教授单一的训练动作和基础技术,同时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和教材想适应的特 定环境和气氛。组合训练则考虑到了训练中的表演性及组合在表演上的多样化,同时也 注重其构成艺术表现力的实际功能。因此,东北秧歌组合的训练能提高和巩固学生的艺 术表演力、创作力和感染力。例如舞蹈月牙五更在编创上的成功之处,关键就在于 课堂与舞台实践的融合,明确了学与用不可分割的关系,课堂靠近舞台的需要,舞台又 吸取提炼出课堂的精华,既保留了原有的风格,又展现了东北秧歌的魅力和价值,教 学与剧目的巧妙结合,使广场性、自娱性的秧歌,融化成为具有性格特征和人物形象的 舞台艺术。有人说东北秧歌简单,一看就会,认为没有组合训练的价值,只要练好基本 功,就是一个好的舞蹈演员。这种忽视课堂组合训练必要性的观点是不正确的,没有各 种组合的底垫就不可能有舞台上令人心动的表演,就如同写文章的过程,没有词汇的积 累,没有造句、组句的能力是写不出好文章的。舞蹈月牙五更可以说是课堂训练造就了舞台的成功,整个舞蹈没有动作外形 技巧的难度,更侧重风格的表现,注重身体和内在情感的诠释。也许是缺少高难外形动 作的技巧,从而吸引了不少演出单位来学习,可学习的结果却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因 为在她们中间普遍存在没有拿过手绢,没有学过东北秧歌,更不知道怎样配合上下身的 协调的问题,因此舞蹈风格的表现也就不熄自灭了。使得整个舞蹈空荡荡的,失去了原 有的感染力、韵味和节奏的处理,剧目失去了光彩。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就是 因为她们没经过东北秧歌系统的组合训练。可见,我们必须肯定组合训练在舞台表演中 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再者,学习东北秧歌组合时,学生能够接触到各种动作的连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