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校院党委书记在部署2024年工作的讲话高校院党委书记在部署2024年工作的讲话一、准确把握学校面临的形势任务,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2024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全力推进新时代首都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落实教育强国建设战略、着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高度重视,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带来难得的历史契机。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工程师奖”首次评选表彰之际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工程师是推动工程科技造福人类、创造未来的重要力量,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面向未来,要进一步加大工程技术人才自主培养力度,加快建设规模宏大的卓越工程师队伍”;希望全国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坚定科技报国、为民造福理想,勇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锻造精品工程,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殷切希望,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工程技术事业的高度重视、对工程技术人员的亲切关怀。学校第四次党代会已经确立了全力打造新时代首善之区工程师摇篮的奋斗目标,我们要锚定这一目标,把握时代机遇,增强历史主动,面向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全面提高工程师自主培养质量,书写“教育强国建设,*何为”的新篇章。二是*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搭建起宽广舞台。2023年5月,科技部等12部门联合发布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加快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基本形成,成为世界科学前沿和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策源地、全球创新要素汇聚地。2024年1月,市人大会议审议通过*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为高质量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了法制保障。*围绕创新发展、科技领域改革和人才高地建设出台了系列政策文件,引领推动了产业创新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区域发展环境。作为一所市属高校,我们要主动服务融入*,积极落实条例规定,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推进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强化有组织科研,培养创新团队,以“创新”促“质优”,以“有为”谋“有位”,更充分融入首都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舞台,加快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三是市属高校分类发展深入推进,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2020年5月,*市印发了*市属公办本科高校分类发展方案,我校被定位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2022年以来,市教育两委多措并举引导激励市属高校分类发展,以分类发展项目和新兴交叉学科平台为抓手、以财政拨款改革为切入点推动高校聚焦优势特色,以绩效考核机制改革为切入点推动人事制度改革,以质量评价改革为切入点推动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等。分类发展指挥棒日渐清晰,对学校既是挑战,又是助推学校办好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强大动力。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增强勇气、提质增速,坚定不移走好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之路,努力从“跟跑”到“并跑”并敢于向“领跑”转变。即将迎来的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就是教育部、*市等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集中检验,是提升学校应用型大学办学水平的有利契机。我们要把握这次大考和亮相机会,切实在内涵质量上下功夫,推动学校各方面工作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二、牢牢把握今年工作总要求,全面展现新气象新作为今年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等精神,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民生属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坚持以落实教育强国部署为主线,以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着力点,以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实施“党建引领、育人为本、双轮驱动、内外支撑”发展战略,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新时代首善之区工程师摇篮,加快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工作中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坚持服务大局,积极主动作为,围绕*“四个中心”功能建设,立足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为首都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贡献。二是坚持稳中求进,树牢首善标准,把握好办学规模与资源效率之间的关系,注重提质量、增效益,推动量的合理增长与质的有效提升相统一。三是坚持改革创新,强化系统观念,推动局部“微切口”改革的精准性与全局性相统一,用创新的思维和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四是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风险研判,持续排查整治校园安全隐患,更加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全力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三、突出重点、攻坚克难,推动新时代首善之区工程师摇篮建设取得新成效新突破(一)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全面提升办学质量水平。1.深入推进应用型学科专业转型升级。这是学校在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赛道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基石,是学校提升办学层次、彰显办学实力的关键。一要持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精准调研*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谋划“申博拓点”工作。对标对表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博士学位授权点的申请条件,全面总结20212023年立项建设期的成果、经验和不足,精准打点、缺什么补什么,练好内功、聚沙成塔,形成金砖思维,持之以恒做好准备,按期申报。稳步扩展硕士学位点规模。持续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强化专业对学科的支撑,不断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匹配度。二要深化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发展。开展有组织、有显示度的学科建设。推进医药化工与装备新兴交叉学科平台建设,加强特色鲜明医药健康学科群建设。加强“安全应急”专业集群建设。持续推进“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建设。推动现有专业全要素改造升级。2.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能力。坚持“五育并举”,持续完善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人才培养体系,推进产出导向的有组织人才培养。一要高质量完成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培育质量文化,大力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二要发展实践育人新样态。大力推进“一专业集群一产业学院”建设,打造产学研深度协同育人平台,加强校企合作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共建。发挥创源工程实训中心牵引作用,推动工程实践教育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强燕山石化、高精尖企业等实训实习基地建设,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提升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完善校企“双导师制”联合培养,实现工程师培养与生产实践紧密对接。三要稳中求进提高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坚持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不断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要加强导师常态化全员全周期培训,不断提升导师的团队指导与建设能力,形成有组织、有战斗力的科技力量。进一步加强研究生核心课程和精品教材建设。积极吸引优秀生源。四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引导教师加强教学学术研究,积极培育高水平教育教学成果。以数字化推动教学模式、育人方式的改革,加强一流课程建设。加强教风、学风建设,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组织力、吸引力,让学生主动坐到前排来、把头抬起来、提出问题来。3.强化有组织科研内涵发展。这是服务*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加大高质量科技成果产出、增强科研创新对学科建设支撑的关键。一要以大项目牵引大团队大平台建设,培育重大科研成果奖励。统筹谋划500万元以上大科研项目,积极布局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强化应用基础研究。加强交叉科研团队建设,推进医工结合、工管融合,培育未来产业技术突破点。优化现有重点科研机构布局,谋划申报、布局重组新的省部级科研机构。集聚优势科研资源,协同攻关,积极培育高水平科技成果奖。二要推进成果产出导向的应用研究,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聚焦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及其背后的科学问题,与政府、企业、市场等共建政产学研用创新发展联合体,培育新质生产力策源地。深化人才科研成果赋权改革,健全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走下“书架”走向“货架”。4.锻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谈不上高质量的教育,更培养不出高素质的人才。一要建强学科专业骨干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人员编制和成本、效能意识,对接学科专业转型升级需求,精准引进学科骨干和优秀青年教师。强化学科专业骨干“谋方向、谋队伍、谋资源、谋成果”的岗位责任,发挥学科专业骨干作用,加强管理和培养,推进责权利相统一。二要深化“教师发展提升工程”。强化师资队伍分层分类培养培训,进一步提升教师育人本领。有组织做好重要人才项目的选拔和推荐,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加强中青年学术骨干的个性化培养。推动“灰名单”专业教师加快转型。(二)持续以“微切口”推动“微改革微创新”,全面提升治理能力。持续构建运行流畅的体制机制。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堵点、痛点在哪里,改革创新的举措就跟进到哪里。进一步调整优化议事协调机构的设置和职责,推动议事协调机构“挂帅出征”。持续推进规章制度废改立工作,提升制度的精准性、效能化和耦合度。完善两级领导、三级运行体系,增强人人有责、从我做起的*主人翁意识。发挥教代会、学代会作用。推进审计整改,加强审计监督。做好“接诉即办”工作,不断提升校园精治、共治、法治水平。推进精细化管理。勤俭节约办学,自觉养成过紧日子的习惯。增强学校开源能力,积极争取分类发展等更多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不断提升自我造血能力。强化预算资源统筹,提升资金使用效益。优化实验室资源配置,加强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力度。在充分挖潜校内空间的基础上,向外拓展宿舍空间资源,推进清源校区学生综合公寓楼建设项目立项,为学生规模的合理增长和本科生研究生结构的优化创造条件。持续推进基础设施改造,改善师生学习生活条件。立足服务和管理效能化需求,加强信息化项目和资源统筹,维护数据安全、促进数据共享。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提升“三全育人”校园环境,涵养学生成长成才的文化生态。推进体美劳育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协同联动,擦亮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聚焦工程教育的时代特征,统筹加强楼宇文化建设,办好“奋进之路新时代首善之区工程师摇篮建设”主题展览,打造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高地。坚持实用功能、审美功能、教育功能相统一,推进校园微景观、微环境规划和建设,实现一景一物皆育人。增强舆论传播力,讲好*故事,提升学校美誉度和影响力。(三)打造合作“升级版”,深入推进开放办学。持续深化提升“五联行动”。坚持立足*、扎根大兴、深耕亦庄,不断扩大朋友圈、拓展新平台,创新有组织社会服务的载体和手段。推动学科专业骨干把握产业发展和技术前沿,谋划学科专业内涵发展。推动教师到生产研发一线,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压茬推进干部到大兴、亦庄挂职,努力成为创新的引领者、推动者。推进氢能研究中心等重点科研机构融入区域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加强校友组织建设,培育校友文化,集聚发展资源。巩固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和渠道。加快恢复出国(境)国际合作交流,与国际上有工程师培养经验和实力的大学开展有质量的合作项目,拓宽应用型人才培养国际化视野。巩固好现有国际化人才培养特色项目,探索在更多学科专业领域开设特色人才培养项目。鼓励师生出国(境)访学研修。完成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工作,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四、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一)持之以恒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增强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感,按照上级部署要求落实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严格落实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决策制度,推动中央、市委、市委教育工委决策部署在*落地生根。坚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