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四招式”地址: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第一小学 黄秀银邮编:511600摘要:荷兰数学教育家弗兰登尔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应是他们的数学学习“再创造”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就要通过点拨启发、分层设问、动手操作、设疑创造等方式,营造引导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探索的氛围,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欲望,捕捉或精心创设数学活动的机会,放手让学生尝试数学学习“再创造”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探究活动的主体。关键词:引导 主动探究 “四招式”教学的最好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去主动探索。在数学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自主探究,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由于小学生受原有知识经验和能力的限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独立地完成探究任务,因此还必须依靠教师的组织和引导。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活动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一、点拨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教学教材中,有许多新知识与旧知识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自学这些知识。像这样的新课,我是这样做:大胆放手学生自己去自学,只需在新知的生长点上给予关键性的点拨。例如:教学8加几时,我先出示一道“96”的复习题,让学生说说怎样想,怎样算?(把6分成1和5,先算9加1得10,再算10加5得15,如图1。)为什么这样算?这是一种什么方法?复习巩固“凑十法”。接着课件显示例题(配有声音),让学生看图后独立列式得出“86”,问:这是一道怎么样的算式?怎么计算呢?你能自己做一做吗?1 59 + =10615图12 48 + =10614图2学生由于已有了“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基础,很快就解决了这个题(把6分成2和4,先算8加2得10,再算10加4得14,如图2)。那以后学习“7加几”、“6加几”等也是同样道理。没有漂亮的挂图,没有精心的讲解,在看似不经意的一拨中,把学生导入了新知学习。二、分层设问,引导学生主动推导有些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例如:教学人教版第五册第52页例3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都比除数小”的结论,它得难用旧知识来引导,怎样才能让学生悟出其中的道理、自己推导呢?本人的做法是:用一组设问引导学生自己得出。在教学时先借助课件演示,探究例题“一共有16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多几盆?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列式解答是165=3(组)1(盆),接着问:1、添加一盆花后,现在可以摆几组?多几盆?2、如果花的盆数是18盆、19盆、20盆、21盆、22盆、23盆、24盆、25盆等等,会出现什么结果呢?165=3(组)1(盆)175=3(组)2(盆)185=3(组)3(盆)195=3(组)4(盆)205=4(组)0(盆)215=4(组)1(盆)225=4(组)2(盆)235=4(组)3(盆)245=4(组)4(盆)255=5(组)0(盆)3、根据上面一组算式,你们能看出什么?能得到什么结论?(除数都是5;被除数依次多1;余数每隔几个数后又重复出现了;余数只出现1、2、3、4、0这5个数。)4、余数会不会出现5呢?(不会,如果还余5盆,就可以再摆一组,这样余数又为0了。)5、这就是说,当除数是5时,余数只有0、1、2、3、4这五种可能,这说明了什么?(余数都比除数小)在这里,首先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积累一些感性认识;然后再让学生写出各算式并引导观察、比较,学生各抒己见。为突出重点,我对学生发现的某些结论有的放矢,终使学生知道了“余数比除数小”这一道理。这样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学生正是在这样一次次的自我发现、概括、探索中,发现了规律,感受到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自己的数学思维水平。三、动手操作,引导学生主动归纳课标中对“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提出了明确要求,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而学生要想获得成功的体验,就必须投身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去,主动实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真正形成自己对数学学习的切身体验。一些数学知识、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往往较抽象难懂,因此,在学中必须重视让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参与,借助操作启动思维,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到主动地获取知识。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的公式推导时,我创设了“帮农民伯伯计算一堆圆锥形麦子的体积”这一情境,让学生通过分组实验,看到底怎样求圆锥的体积。然后由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我们组的同学先拿出一组准备好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容器和圆锥体容器(图1),在空圆锥容器里装满水倒入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容器内(倒了3次),通过小组实验,我们发现: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再拿出一组预先准备好不等底等高(图2)或等底不等高(图3)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分别重复做上述实验,就发现:如果没有“等底等高”这个前提条件,那么圆锥的体图1图2图3V锥= sh等底等高不发高倒3次圆柱圆锥V锥 sh倒3次圆柱圆锥不等底等高V锥 sh圆锥倒3次圆柱等底不等高 积就不一定是圆柱体的。这样,让学生动手操作做实验,探究圆锥体与圆柱体体积之间的关系,发现必须要以“等底等高”为前提,才能得出结论: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从而引导学生推倒出求圆锥体积计算公式:圆锥体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用字母表示:V锥=sh)。教学中注重放手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探索规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探索新知,突破难点,并在掌握新知的同时学会了学习方法,获得能力的发展,培养了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四、设疑创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创造”不是教出来的,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却是可以从小培养的。这也是新的教学课程所要追求的目标之一。荷兰数学教育家弗兰登尔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应是他们的数学学习“再创造”过程。数学教学应追求这样的过程:学生带着自己原有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学习活动,并通过自己主动活动,去寻找解答方法。对学生来说,就是对未知的探究与思考,是一种创新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就要营造这种氛围,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欲望,捕捉或精心创设数学活动的机会,放手让学生尝试创造。例如:教学圆柱的体积的公式推导时,我先让学生动手操作把圆柱的底面分成若干个相等的扇形(如图1分16份),然后把圆柱切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如图2,分的份数越多越接近长方体),这时,学生就发现: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高就是圆柱的高,从而引导学生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图2底面积=圆柱的底面积高=圆柱的高图1底面积=圆柱侧面积的一半高=圆柱的底面半径图3V柱= s底h。在此基础上,我进行设疑:能否有其它的方式方法来推导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呢?话音刚落,有一个学生很有创造性地说:把刚才拼成近似长方体的立体图形由竖放变成横放(如图3),由此我发现了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侧面积的一半,高等于圆柱的底面半径,所以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可以是:V柱= s侧r。这样设疑,激发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学生不仅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更体验了自主探索获得成功的喜悦之情。 总之,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只有我们更新观念,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合探究的氛围,满足学生“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需要,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探究活动的主体。 1、此文章发表于广东省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小学数学教学杂志上(2006年第5期)2、此文章发表于广东教师继续教育杂志上(2006年第7、8期)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