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6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5页 / 共26页
第6页 / 共26页
第7页 / 共26页
第8页 / 共26页
第9页 / 共26页
第1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章 下肢骨折下肢因走路和负重,需要高度的稳定性。两下肢应等长,若长度相差 2厘米以上,就会影响走路,相差愈大,影响愈严重。因此,在治疗下肢骨折时应注意以下特点:一、对复位的要求要高,轴线对位力争接近正常。因为成角畸形愈大,对关节活动,承 重力线和肢体长度影响愈大。二、固定时间较长,待骨愈合牢固后才开始负重,防止因过早负重发生畸形和再次骨折。三、因股部肌肉较发达,收缩力强,股骨骨折在手法整复后,用石膏或小夹板固定,不 易维持对位,需要持续牵引治疗。第一节 股骨颈骨折由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称股骨颈骨折,是老年常见的骨折之一。尤以老 年女性较多。由于老年人股骨颈骨质疏松脆弱,且承受应力较大,所以只需很小的旋转外力, 就能引起骨折。老年人的股骨颈骨折几乎全由间接暴力引起,主要为外旋暴力,如平地跌倒、 下肢突然扭转等皆可引起骨折。少数青壮年的股骨颈骨折,则由强大的直接暴力致伤,如车 辆撞击或高处坠落造成骨折,甚至同时有多发性损伤。一、解剖特点股骨颈长约5 厘米,中段细,基底部粗。股骨颈与股骨干构成的角度叫颈干角或称内倾 角,约为125。130。颈干角大于正常为髋外翻,小于正常为髋内翻。股骨颈的长轴与 股骨的冠状面形成的角度称为前倾角,正常为12。15,股骨头的血液供给有三个来源: 圆韧带支:圆韧带内小动脉,来自闭孔动脉,供应头内下小部分血运,又称内上骺动脉, 在老年人此动脉逐渐退变而闭锁。骨干滋养动脉升支,对股骨颈血液供给很少,仅及股骨 颈基部。关节囊支:来自旋股内、外侧动脉的分支,是主要血液供给来源。旋股内侧动脉 来自股深动脉,在股骨颈基部关节囊滑膜反折处,分成三组血管进入股骨头,即骺外侧动脉、 干骺端上侧动脉及干骺端下侧动脉分别由上下方距离股骨头边缘下05 厘米处进入股骨头, 在股骨头内互相交通,骺外侧动脉供应股骨头4523 区域血运(图352)。旋股外 侧动脉也来自股深动脉,它的血供量少于旋股内侧动脉。旋股内、外侧动脉的分支在股骨颈 基底组成一个动脉环。旋股内侧动脉损伤是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主要因素(图 353)。 所以股骨颈骨折,必须尽早解剖复位,良好的固定,才有可能从股骨颈基部重建骨内血液循 环,使股骨头颈连接,恢复股骨头内血液供给,减少创伤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图3-52股骨头的血液供应1小凹动脉2骺外侧动脉3干骺端上侧动脉4干骺端下侧动图3-53股骨头的血液供应脉5、6滋养动脉升支二、骨折类型及移位股骨颈骨折大多数是外旋暴力所引起的螺旋形骨折或斜形骨折。随着受伤姿式,外力方 向及程度不同,在X线投影上出现不同部位、角度和移位。股骨颈骨折可区分为四种类型, 与治疗和预后有较密切的关系。(一)按骨折两端的关系分为:外展型,股骨头外展,骨折上部嵌插,头与颈呈外展关 系,侧位片股骨头无移位和旋转,又称嵌入型,最为稳定;中间型、X线正位片同外展型, 而侧位片可见股骨头后倾,骨折线前方有裂隙,实为过渡到内收型的中间阶段;内收型,两 骨折端完全错位,又称错位型。(二)按骨折部位分为:头下型,全部骨折面均位于头颈交界处,骨折近端不带颈部, 此型较少见。头颈型,骨折面的外上部分通过头下,而内下方带有部分颈内侧皮质,呈鸟 嘴状,此型最多见。经颈型,骨折面完全通过颈部,此型甚为少见,有人认为在老年病人 中几乎不存在这种类型。基底型,骨折面接近转子间线。头下型、头颈型、经颈型均系囊 内骨折;基氏型系囊外骨折,因其血运好,愈合佳,与囊内骨折性质不同,故应列入股骨粗 隆部骨折。(三)Pauwels分类法:依骨折线与股骨干垂直线所成的角度分为:1型,V30;II 型,3050,50。骨折线之倾斜度愈大,愈不稳定。小于30,骨折面互相嵌压, 位置稳定,易愈合;大于50者,承受剪式应力较大,位置不稳,预后不佳。但此角度的 测量应将骨折远端置于内旋位,消除前倾角之后,才能准确测量,故在复位前应用价值不大。(四)Garden分类法:依错位程度分为:1型,无错位;II型,轻度错位;III型,头 外展,远端上移并轻度外旋;W型,远端明显上移并外旋。三、临床表现及诊断(一)老年人跌倒后诉髋部疼痛,不敢站立和走路,应首先想到股骨颈骨折的可能。(二)体征方面有以下几种表现:1畸形:患肢多有轻度屈髋屈膝及外旋畸形(图 354)。图 3-54 股骨颈骨折伤肢的典型外旋畸形2疼痛:髋部除有自发疼痛外,活动患肢时疼痛较明显。在患肢足跟部或大粗隆叩打 时,髋部也感疼痛。在腹股沟韧带中点的下方常有压痛。3肿胀:股骨颈骨折多系囊内骨折,骨折后出血不多,又有关节囊和丰厚肌群的包围 因此,外观上局部不易看到肿胀。4功能障碍:移位骨折病人在伤后就不能坐起或站立。但也有一些无移位的线状骨折 或嵌插骨折病人,在伤后仍能走路或骑自行车。对这些病人要特别注意,不要因遗漏诊断而 使无移全的稳定骨折变为移位的不稳定骨折。这样的例子在临床上还是不少的。5患肢短缩:在移位骨折,远段受肌群牵引而向上移位,因而患肢变短。四、其他检查方法患侧大粗隆升高,表现在:1大粗隆在髂一坐骨结节联线之上;2大粗隆与髂前上棘 间的水平距离缩短,短于腱侧。X线照片能明确诊断。特别是髋坐关节正、侧位片,可确定 骨折类型、部位、移位情况以及治疗方法的选择。五、治疗在选择治疗方法以前,首先要了解伤者的全身情况,特别是老年人要注意全面检查,血 压、心、肺、肝、肾等主要脏器功能,结合骨折全面考虑。股骨颈骨折的几种治疗方法:1外固定:适用于外展型和中间型骨折,一般多采用患 肢牵引或抗足外旋鞋812周,防止患肢外旋和内收,约需34个月愈合,极少发生不愈 合或股骨头坏死。但骨折在早期有错位的可能,故有人主张以采用内固定为妥。至于石膏外 固定已很少应用,仅限于较小的儿童。内固定适应证最广。对绝大部分内收型骨折均适用。 一般约需 46个月愈合,骨折愈合后仍应继续观察直至术后五年,便于早期发现股骨头缺 血坏死。2.内固定:目前有条件的医院在电视X光机的配合下,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如无X 光机设备,亦可采用开放复位内固定。在内固定术之前先行手法复位(图355),证实骨 折断端解剖复位后再行内固定术。内固定的形式很多,归纳约有以下几种类型:Smith-Petersen三刃钉内固定(图3 56):自1929年Smith-Petersen首次创用三刃钉 以来,使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显著提高,至今仍为常用的内固定方法之一。滑动式内固定(图 356):现有各种不同式样的压缩钉或针。压缩钉或针可在套筒内滑动,当骨折线两侧有 吸收时,钉向套筒内滑动缩短以保持骨折端密切接触,早期承重更利于骨折端的嵌插。加 压式内固定(图356):此种内固定物带有压缩装置,能使骨折端互相嵌紧以利愈合。常 用的有Charnley带有弹簧的压缩螺丝钉和Siffert使用的螺丝栓(Corkscrew Bolt)等。 多针(或钉)内固定(图3 56):根据股骨上端骨结构和生物力学原则分别插入24 根螺丝钉或钢钉,不但固定牢靠,而且可减少对股骨头的损伤。女Moore或Hagia针等。总 之,目前的内固定形式多种多样。1 屈髋及至 90,沿股骨干纵轴向上牵引;2 内旋、外展患肢3 保持内旋外展,将下肢伸直; 4 骨折复位后,下肢不外旋图 3-55 股骨颈骨折复位手法三刃钉内固定 滑动式内固定 加压式内固定 多针内固定图 3-56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方式3内固定同时植骨:对于愈合较困难或陈旧性骨折,为了促进其愈合,于内固定同时植骨,植骨方法有两种:游离植骨:如取腓骨或胫骨条由大转子下插入股骨头,或用松质 骨填充骨缺损等。带蒂植骨:较常用的是缝匠肌蒂骨瓣植骨术。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进展, 已开展带血管蒂植骨术。如旋髂深动脉骨瓣的骨移植术。4截骨术:对于愈合较为困难或一些陈旧骨折可有选择施行截骨术,如转子间截骨术 或转子下截骨术。截骨术具有手术操作易,患肢缩短少,有利于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等优点。5人工关节置换术:适应于老年人的头下型股骨颈骨折。陈旧性股骨颈骨折,骨折不 愈合,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如病变局限在头或颈部,可行股骨头置换术,如病变已损坏髋 臼,需行全髋置换术。目前较少常用的人工髋关节类型有钴合金珍珠面人工股骨头,注氮钛 合金微孔面人工股骨头,双动中心锁环型人工股骨头等,髋臼损害的用高分子聚乙烯人工臼 置换,临床应用均取得较好的效果。六、颈后(一)股骨颈骨折的愈合问题股骨颈骨折愈合较慢,平均需56个月,而且骨折不愈合率较高,平均为15%左右。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和年龄、骨折部位、骨折类型、骨折和移位程度、复位质量以及内固定 坚强度有关。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在临床上表现为患部疼痛,患肢无力和不敢负重。在X线上则有下列 表现:(1)骨折线清晰可见;(2)骨折线两边骨质内有囊性改变;(3)有的病人,骨折 线虽看不见,但在连续照片过程中,股骨颈继续吸收变短,以致三翼钉向内突入髋臼或尾部 向外退出;(4)股骨头逐渐变位,股骨颈内倾角逐渐增加。已发现有不愈合现象的病人,经过适当保护和处理,如限制患肢负重,减少患肢活动等, 骨折仍有愈合可能。(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问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仍然是一个严重而尚未解决的问题。无论骨折是否愈合,均可发生 坏死。根据文献统计,坏死率一般在2035%。坏死的范围可能累及股骨头的大部或一小 部分。初期多发生在股骨头的外上方,其他坏死区的骨质则保持相对致密,或因受压而变扁 塌陷,甚至碎裂。股骨头坏死出现的时间最早在伤后23 个月,最迟可达5 年,一般认为 术后继续观察的时间不得少于两年。股骨头是否会发生缺血性坏死,主要决定于股骨头血管的破坏程度,和侧枝循环的代偿 能力(经过圆韧带内骺动脉的代偿作用)。股骨干滋养血管中断,但因来自关节囊的血运存 在,也不致发生坏死。头下及头颈骨折移位较多者,以上两条血管都已遭到破坏,因此坏死 率较高。(三)股骨颈骨折功能恢复情况股骨颈骨折功能恢复情况不如其他骨折。一般说来,虽经妥善的治疗,只有约一半(50) 的病人,能够获得满意的功能恢复一走路方便,不痛、蹲坐自如。约有15的病骨折不愈 合。约2035%的病人股骨头发生坏死。还有一部分病人伤后出现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 改变。第二节 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系指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之间的骨折,多见于老年人,男性多于女 性,约为 15:1,属于关节囊外骨折。由于股骨粗隆部位的血液供应丰富,很少发生骨折 不愈合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以非手术疗法为主。一、病因与分类:骨折多为间接外力引起。下肢突然扭转、跌倒时强力内收或外展,或受直接外力撞击均 可发生。因局部骨质疏松脆弱,骨折多为粉碎性。粗隆间骨折分类的目的在于表示其稳定性。一般多按骨折线走行方向分为:顺粗隆间线 型,即骨折线由大粗隆向下至小粗隆,其走行与粗隆间线平行,称为稳定型。逆粗隆间线型: 即骨折线由大粗隆下方向内上达小粗隆的上方,称为不稳定型。有时骨折线难以分辨走向, 呈粉碎骨折,其稳定性亦差。临床实践表现,以骨折的原始状态来判断其稳定性似乎更为重要。凡伤后髋内翻越严重, 骨折越不稳定,反之,原始髋内翻越轻或无内翻者,骨折越趋稳定。因此,骨折的稳定性似 与骨折走向方向无关。二、临床表现及诊断外伤后局部疼痛、肿胀、压痛和功能障碍均较明显,有时髋外侧可见皮下瘀血斑,远侧 骨折段处于极度外旋位,严重者可达90。外旋。最后需要靠X线片确定诊断。三、治疗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应纠正下肢短缩,外旋和髋内翻畸形。有两种方法:牵引疗法: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粗隆间骨折。一般以骨牵引最为适用,伤肢安置在有屈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