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0页
第2页 / 共120页
第3页 / 共120页
第4页 / 共120页
第5页 / 共120页
第6页 / 共120页
第7页 / 共120页
第8页 / 共120页
第9页 / 共120页
第10页 / 共120页
亲,该文档总共1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专职督导组长招考聘用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公文写作合计统分人得分一.单选题(共100题)1.据不完全统计,西藏现有60余座学经班,学经僧人约6000人。活佛转世作为藏传佛教特有的传承方式得到国家尊重。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藏陆续恢复了各教派各类型宗教节日40余个。这表明_。A: 国家尊重人民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B: 国家鼓励少数民族地区人民信仰宗教C: 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宗教的原则D: 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解析我国宪法规定,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宪法和法律中有关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规定在西藏得到认真的贯彻执行。西藏信教群众在国家宪法和法律的保护下,享有开展正常宗教活动的充分自由。题干中体现出的是国家对西藏人民宗教信仰自由的尊重,故选A。2.行政诉讼中,被告无权_。A: 提出上诉B: 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C: 做出停止执行原具体行政行为D: 改变自己所做的具体行政行为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我国行政诉讼法第33条规定:在诉讼过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行政诉讼法第44条规定:诉讼期间,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具体行政行为的,可以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行政诉讼法第51条规定: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宣告判决或者裁定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或者被告改变其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原告同意并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行政诉讼法第58条规定: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选项B说法满足题意,故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3.在公文办理工作中,既是收文办理的最后一道程序,又是发文程序的开始,这一环节是_A: 批办B: 承办C: 分办D: 注办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答案解释:【解析】本题考查公文办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公文的批办是指机关领导人对送批的文件如何处理所作的批示。公文的承办是指机关有关部门或人员按照来文的要求进行具体工作或办理复文。承办这一环节,既是收文办理的最后一道程序,又是发文程序的开始。公文的注办是指对公文承办的情况和结果,由经办人在公文处理单上所作的简要说明。本题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4.下列不属于禁止结婚的情形的是_。A: 所有的直系血亲B: 二代旁系血亲-C: 依照法律受过刑事处罚D: 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婚姻法第7条规定,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禁止结婚:(一)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二)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5.读书时,即使书中的字都认得了,话全懂了,也未必就知道作书人的意思。意思是离不开语言的,但有些是语言文字所不能完全表达出来的。如果仅限于语言文字,死抓住语言文字不放,那就成死读书了。语言文字是帮助了解书的意思的拐杖。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得意忘言”,在读书中,就是要过河拆桥。对文中,“得意忘言”一词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A: 明白了文句的字面意思,就要忘记文句B: 明白了文句精神实质,就要忘掉文句C: 懂得了文句精神实质,就不拘泥于文句D: 懂得了文句的字面意思,就不受文句限制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结合上下文,作者的观点是,局限于文字是死读书,读书应该“过河拆桥”。也就是说,不应该局限于语言文字,懂得意思之后就不能再抓住文字不放。C选项符合文意。A项跟B项的“忘记文句”只表达了表面意思,且太过绝对。D项懂得“字面意思”与文意不符。故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6.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指由_。A: 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B: 简单再生产向扩大再生产转变C: 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变D: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转为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指的是由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故本题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7.甲乙共谋教训其共同的仇人丙。由于乙对丙有夺妻之恨,暗藏杀丙之心,但未将此意告诉甲。某日,甲、乙二人共同去丙处。为确保万无一失,甲、乙以人室盗窃为由邀请不知情的丁在楼下望风。进入丙的房间后,甲、乙同时对丙拳打脚踢,致丙受伤死亡。甲、乙二人旋即逃离现场。在逃离现场前甲在乙不知情的情况下从丙家的箱子里拿走人民币5万元。出门后,甲背着乙向丁谎称从丙家窃取现金3万元,分给丁1万元,然后一起潜逃。犯罪所得财物挥霍一空后,丁因生活无着,向公安机关投案,交待了自己和甲共同盗窃的事实,但隐瞒了事后知道的甲、乙致丙死亡的事实。就被害人丙的死亡而言,关于甲、乙应承担的犯罪类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_。A: 甲、乙均成立故意杀人(既遂)罪,属于共同犯罪B: 甲、乙均成立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属于共同犯罪C: 甲成立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乙成立故意杀人(既遂)罪,不属于共同犯罪D: 甲成立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乙成立故意杀人(既遂)罪,在故意伤害罪的范围内成立共同犯罪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答案解释:C解析:在本案例中,甲、乙实施犯罪的故意内容不同,甲出于故意伤害的主观目的,乙出于故意杀人的主观目的,该不同的罪过内容决定了行为性质的不同。此时二人虽有共同的行为,但由于没有共同犯罪故意而不构成共犯关系,甲构成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乙构成故意杀人(既遂)罪。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8.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体现的关系是_。A: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B: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C: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D: 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资料的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包含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方面。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9.有关行政处罚合法情形的下列表达,错误的是_。A: 行政处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B: 行政处罚种类正确、程序合法C: 行政处罚种类正确、程序违法D: 行政处罚由有处罚权的机关作出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C【解析】略本题所属考点-行政法10.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要求其必须具有更髙的稳定性,因此宪法的修改程序相对于其他法律也是更为严格的。我国宪法的修改权由_行使。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全国人大常委会C: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D: 国务院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我国宪法第62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修改宪法。故本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1.下列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相对较高的是_。A: 西瓜B: 橙子C: 苹果D: 猕猴桃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就一般口感而言,比较酸的水果维生素C的含量相对较高,而比较甜的水果含量相对较低。一颗猕猴桃能提供一个人一日维生素C需求量的两倍多,被誉为“水果之王”。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2.公文在送负责人签发前,应接受审核,童核工作承担应为_。A: 机关负责人B: 办公厅(室)C: 文秘部门D: 印刷人员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公文文稿签发前,应当由发文机关办公厅(室)进行审核。审核的重点是:(一)行文理由是否充分,行文依据是否准确。(二)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完整准确体现发文机关意图;是否同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所提政策措施和办法是否切实可行。(三)涉及有关地区或者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是否经过充分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四)文种是否正确,格式是否规范;人名、地名、时间、数字、段落顺序、引文等是否准确;文字、数字、计量单位和标点符号等用法是否规范。(五)其他内容是否符合公文起草的有关要求。故本题答案选B。13.“弱国无外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 国家力量是一个国家制定和实施对外政策的决定因素B: 国家力量是指一个国家的国家实力,即综合国力C: 国家力量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是一个国家制定对外政策的依据和出发点D: 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制定对外政策的决定因素,国家力量只是影响因素。a项错误。国家力量不等同于综合国力,两者不是同一概念。B项错误。国家力量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的重要尺度。但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开展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c项错误。所谓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和潜在力(物质力和精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总和,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影响和处理国际事务的综合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尺度。D项正确。故本题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_。A: 训政纲领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 中华民国约法D: 钦定宪法大纲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训政纲领是1928年10月国民党中央常务会议通过的纲领性文件。其宣布在国民党的领导下实行“训政”。中华民国约法又名袁记约法,是指民国三年(1914)五月一日由中华民国总统袁世凯公布的一个取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临时宪法,此约法在民国五年袁世凯创立中华帝国时被废弃,后一直未再恢复。钦定宪法大纲是光绪三十四年八月初一日(1908年8月27日)中国晚清政府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故本题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5.为促进中部地区(山西、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和安徽六省)经济快速发展,中共中央提出了“中部崛起”的战略。以下关于中部六省的说法,错误的是_。A: 4000多年前,河南为中国九州中心之豫州,故简称“豫”,且有“中州”“中原”和“中土”之称B: 湖北省,简称鄂,位于我国中南部,长江中游。因地处巢湖以北,故称“湖北”C: 山西位于太行山以西,黄河以东。山西之名,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D: 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南部,境内湘江贯穿南北,简称为湘,据传,湘江流域过去多植芙蓉,因此湖南又有“芙蓉国”之称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解析】B项错误,湖北省,简称鄂,别名荆楚,位于我国的中南部,长江中游。因地处洞庭湖以北,故称“湖北”,B项中的巢湖是安徽省境内的湖泊。其余各项说法均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本题所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