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0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棚草莓病害防治技术 2009-0713信息来源:连云港农村信息网 视力保护色: 【大 中 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叶斑病:又称蛇眼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果梗、嫩茎和种子。在叶片上形成暗紫色小班点,扩大后形成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边缘紫红褐色,中央灰白色,略有细轮,使整个病斑呈蛇眼状,病斑上不形成小黑粒。防治对策:及时摘除病叶、老叶。发病初期用百分之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至700倍液,0天后再喷一遍,或用百分之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每亩20克兑水5公斤进行喷雾. 2.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侵害花、果、果梗和叶柄。叶片上卷呈汤匙状。花蕾、花瓣受害呈紫红色,不能开花或开完全花,果实不膨大,呈瘦长形;幼果失去光泽、硬化。近熟期草莓受到为害会失去商品价值。防治对策:在发病中心株及其周围,重点喷布波美03度石硫合剂.采收后全园割叶,喷施百分之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或百分之0退菌特800倍液及百分之3特富灵500倍液等. 3灰霉病:是开花后的主要病害,在花朵、花瓣、果实、叶上均可发病.在膨大时期的果实上,生成褐色斑点,并逐渐扩大,密生灰霉使果实软化、腐败、严重影响产量。防治对策:于现蕾到开花期进行防治,用百分之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百分之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800倍蔽、百分之5扑海因500倍至700倍液等喷雾.、根腐病从下部叶开始,叶缘变成红褐色,逐渐向上凋萎,以至枯死。连云港农村信息网,支柱在中间开始变成黑褐色而腐败,根的中心柱呈红色。防治对策:草莓移栽前用百分之40芦笋青粉剂00倍液,浇于畦面,然后覆土,整平移栽,以有效杀死土壤中的病菌,降低田间菌源基数,减少传染机会。 4.黄萎病:该病是土壤病害,主要症状是幼叶畸形,叶变黄,叶表面粗糙无比.随后叶缘变褐色向内凋萎,直到枯死.防冶对策:严格引入无病植株种植;缩短更新年限;土壤消毒;已发病者必须拔除烧毁。 5蚜虫:它对草莓为害是因吸取汁液使果实生育受阻,同时也因蚜虫排出液体而让叶、果受到污染。另外,蚜虫也是传播病毒的媒介.防治对策:及时摘除老叶,清理田间,消灭杂草.开花前喷布百分之辟蚜雾2000倍液,共喷施至2次。 6。蜘蛛:为害草莓的以红蜘蛛、黄蜘蛛为主,尤其红蜘蛛为害更多。叶片初期受害时出现小灰白点,随后逐步扩大,使全叶片布满白色花纹、黄化卷曲,植株矮化枯萎,严重影响生长.防治对策:花序初显时,可喷03度石硫合剂,隔七天再喷一次.采果前用残毒低的百分之20增效杀灭菊酯5000倍波至800倍液,喷二次,间隔五天。注意采果前二周禁用农药。草莓病害29-06-315:10:5作者:hunuo 来源:中华农药人才网 浏览次数:585 收藏本文 草莓的病害有0多种,其中为害较为严重的有草莓灰霉病、蛇眼病、炭疽病、轮斑病、病毒病等,严重影响着草莓的品质与产量。1。草莓灰霉病分布为害灰霉病为草莓主要病害.分布广泛,发生普遍。北方主要在保护地内发生,南方露地亦可发病(图4-1).图141 草莓灰霉病为害果实情况症状主要为害花器、果柄、果实.花器染病时(图42),花萼上初呈水渍状针眼大的小斑点,后扩展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较大病斑,导致幼果湿软腐烂,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灰褐色霉状物.果柄受害,先产生褐色病斑,湿度大时,病部产生一层灰色霉层(图43)。果实顶柱头呈水渍状病斑,继而演变成灰褐色斑,空气潮湿时病果湿软腐化,病部生灰色霉状物,天气干燥时病果呈干腐状,最终造成果实坠落(图144).病原Botrytis cinere称灰葡萄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丛生,直立,淡色至褐色。分生孢子卵形、椭圆形、单生、顶生,无色至淡褐色,单胞.发生规律以菌丝或菌核在病残体和病株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随气流、风雨传播。病菌以花器侵染为主,可直接侵入,也可从伤口侵入。在适温条件下,伤口侵入发病速度快且严重.借风雨及病果间的互相接触引起再侵染。低温、高湿利于病害发生与流行。偏施氮肥发病也重。图142 草莓灰霉病为害花器症状图4-3 草莓灰霉病为害果柄症状图4 草莓灰霉病为害果实症状防治方法经常剔除烂果、病残老叶,并将其深埋或烧毁,减少病原菌的再侵染。及时摘除病叶、病花、病果及黄叶,保持棚室干净,通风透光,适当降低密度,选择透气,排灌方便的沙壤土;避免施用氮肥过多.地膜覆盖,防止果实与土壤接触,避免感染病害。定植前撒施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6kg亩,而后耙入土中。移栽或育苗整地前用65%甲霉灵(甲基硫菌灵乙霉威)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多霉灵(多菌灵乙霉威)可湿性粉剂00倍液、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0%嘧霉胺悬浮剂600倍液,对棚膜、土壤及墙壁等表面喷雾,进行消毒灭菌。草莓进入开花期后开始喷药防治,选用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08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0000倍液、5腐霉利可湿性粉剂000倍液、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0800倍液、10多氧霉素可湿性粉剂5 005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50倍液、40嘧霉胺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隔70天喷1次,共喷34次,重点喷花果.防治大棚或温室草莓灰霉病,可采用熏蒸法,6甲霉灵(甲基硫菌灵+乙霉威)粉尘剂kg亩、20%嘧霉胺烟剂0。0。kg/亩、10%腐霉利烟剂220g/亩、45百菌清粉尘剂1 kg/亩熏烟,间隔91天1次,连续或与其他防治法交替使用23次,防治效果更理想.2草莓蛇眼病分布为害蛇眼病分布较广,常与叶部病害混合发生,保护地和露地均可发生.严重时发病率可达406.症状主要为害叶片、果柄、花萼。叶片染病后,初形成小而不规则的红色至紫红色病斑(图14-5),病斑扩大后,中心变成灰白色圆斑,边缘紫红色,似蛇眼状,后期病斑上产生许多小黑点(图1).果柄、花萼染病后,形成边缘颜色较深的不规则形黄褐至黑褐色斑,干燥时易从病部断开。病原Ramulaia tulsne称杜拉柱隔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丛生。分枝或不分枝,基部子座不发达。分生孢子圆筒形至纺锤形,无色,单胞,或具隔膜12个。发生规律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斑上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进行传播和初次侵染,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病苗和表土上的菌核是主要传播载体。秋季和春季光照不足,天气阴湿发病重。图14草莓蛇眼病为害叶片初期症状图16 草莓蛇眼病为害叶片后期症状防治方法控制施用氮肥,以防徒长,适当稀植,发病期注意多放风,应避免浇水过量。收获后及时清理田园,被害叶集中烧毁.发病严重时,采收后全部割叶,随后加强中耕、施肥、浇水,促使及早长出新叶。发病前期,可喷施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剂50倍液、8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倍液等药剂预防.发病初期,喷淋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0倍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剂50倍液、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氟硅唑乳油500倍液、%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间隔天喷1次,共喷23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3。草莓白粉病分布为害草莓白粉病是草莓的重要病害,尤其大棚草莓受害严重。发生严重时,病叶率在4以上,病果率在50%以上.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叶柄、花、梗及果实。叶片受侵染初期在叶背及茎上产生白色近圆形星状小粉斑,后向四周扩展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严重时整片叶布满白粉,叶缘也向上卷曲变形(图47),叶质变脆,最后病叶逐渐枯黄.花蕾受害不能开放或开花不正常.果实早期受害,幼果停止发育,其表面明显覆盖白粉,严重影响浆果质量(图148)。图14 草莓白粉病为害叶片症状图14-8 草莓白粉病为害果实症状病原Spharotecaaanis称羽衣草单囊壳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菌丝体外生,具个子囊,子囊含8个子囊孢子且与菌丝相互纠结。发生规律北方以闭囊壳随病残体留在地上或塑料大棚瓜类作物上越冬;南方多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寄主上越冬或越夏,成为翌年初侵染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经天成熟,形成分生孢子飞散传播,进行再侵染。湿度大利其流行,低湿也可萌发,尤其当高温干旱与高温高湿交替出现,又有大量白粉菌菌源时易于流行。一般0月上中旬(盖膜前)初发,至月下旬盛发。防治方法在草莓定植缓苗后至扣棚前,彻底摘除老、残、病叶,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生长季节及时摘除地面上的老叶及病叶、病果,并集中深埋,切忌随地乱丢;要注意园地的通风条件,雨后要及时排水。在草莓生长前期,未感染白粉病时,可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00倍液、保护性强的杀菌剂喷雾,具有长期的预防保护效果。在草莓生长中、后期,白粉病发生时,可用1 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l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l%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300倍液、0%氟硅唑乳油800900倍液、l2。5%腈菌唑乳油000倍液等内吸性强的杀菌剂喷雾防治.棚室栽培草莓可采用烟雾法,即用硫磺熏烟消毒,定植前几天,将草莓棚密闭,每1OOm 用硫磺粉2g,锯末00掺匀后,分别装入小塑料袋分放在室内,于晚上点燃熏夜,此外,也可用5%百菌清烟剂,每亩次0050g,分放在棚内45处,用香或卷烟点燃发烟时闭棚,熏一夜,次晨通风. 4草莓轮斑病分布为害草莓轮斑病是草莓主要病害,分布广泛,发生普遍,保护地、露地种植时都发生,以春、秋季发病较重。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在叶片上产生红褐色的小斑点,逐渐扩大后,病斑中间呈灰褐色或灰白色,边缘褐色,外围呈紫黑色,病健分界处明显。在叶尖部分的病斑常呈“字形扩展,造成叶片组织枯死.发病严重时,病斑常常相互联合,致使全叶片变褐枯死(图1-9)。图14 草莓轮斑病为害叶片症状病原Dnrpoma abscuras称草莓刺环毛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生于寄主角皮层下,球形,具孔口,暗褐至黑色,散生或集生.分生孢子梗无色,有分枝.分生孢子无色,单胞,圆筒形。发生规律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病组织内越冬,翌春,气候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次侵染,随气流、雨水、农事操作传播,进行多次侵染。多发生于 2月至翌年4月,每年均发生,为害严重。连作地发病重,田间积水或植株过密的地块病害发生亦较重。新叶时期极易受侵染,其次是叶片湿度大时也很易受侵染,特别是整株淹没灌溉和潮湿多雨期。防治方法及时发现和控制病情,及时清除销毁病叶。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将病残体集中于田外烧毁埋葬,消灭越冬病菌。新叶时期使用适量的杀菌剂预防。用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l000倍液,在移栽前浸苗1020分钟,晒干后移植。发病初期,可喷施5%异菌脲可湿性粉剂0800倍液、%敌菌灵可湿性粉400倍液、7%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06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5倍液,间隔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次。 5。草莓炭疽病症状主要为害匍匐茎、叶柄、叶片、果实.叶片受害,初产生黑色纺锤形或椭圆形溃疡斑,稍凹陷(图4-l0);匍匐茎和叶柄上的病斑成为环形圈,扩展后病斑以上部分萎蔫枯死,湿度高时病部可见肉红色黏质孢子堆。随着病情加重,全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