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盘 县 柏 果 镇 麦 地 煤 矿10101切眼掘进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报告麦地煤矿二一三年四月三日盘 县 柏 果 镇 麦 地 煤 矿10101切眼掘进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报告 编制单位: 编 制 人: 参加检验人员:通风工区: 技 术 科: 地 测 科: 安 检 科: 采掘副总: 通风副总: 安全副总: 总工程师: 目 录10101切眼掘进工作面3一、检验依据3二、10101切眼掘进工作面概况31、工作面位置、标高及周围开采情况32、地质构造情况43、煤层特征情况及顶底板岩性44、掘进工作面参数4三、工作面开采参数及临近煤层开采情况51、工作面与地表关系52、保护层开采及煤柱留设情况53、煤层原始瓦斯含量、瓦斯压力情况5四 、10101切眼掘进工作面防突措施实施情况61、开采保护层6五 、区域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效果检验91、开采保护层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92、开采保护层区域突出危险性检验综合指标103、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104、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结论115、区域防突措施效果验证要求1110101切眼掘进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报告一、检验依据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9号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9号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3.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AQ10282006);4.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5.煤矿瓦斯抽放规范(AQ10272006);6.煤矿井下煤层瓦斯压力的直接测定方法(AQ/T10472007);7.煤层瓦斯含量井下直接测定方法(AQ10662008);8.预抽回采工作面煤层瓦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效果检验方法(MT/T 1037-2007);9.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AQ10182006);10.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防治技术规范(AQ10202006);11.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6);12、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163号);13.矿井相关资料。二、10101切眼掘进工作面概况1、工作面位置、标高及周围开采情况10101切眼掘进工作面布置在1#煤层中,1#煤层为稳定煤层,煤层厚度为1.66m2.0m,平均厚度为1.83m,煤层倾角为15.5,根据矿井资料10101切眼的原始瓦斯含量为:17.13m3/t;原始瓦斯压力为:1.2425MPa。10101切眼工作面从10101运输巷尾部位置开门按325的方位掘进,该工作面标高+1650-+1668m。2、地质构造情况该工作面地质构造简单,对掘进无影响。该煤层位于煤系地层的上部,煤系地层为弱含水层。根据生产揭露的资料分析:该工作面及附近水文地质情况清楚,无水害威胁。3、煤层特征情况及顶底板岩性10101切眼掘进工作面煤层倾角平均为15.5;煤层厚度最大为2.0m,最小为1.66m,平均1.83m;煤层结构简单,煤层中下部夹一层约0.1米厚的灰黑色高岭突。三 、10101切眼掘进工作面防突措施实施情况该工作面采取预抽煤体瓦斯的区域防突措施1、钻孔的布置在101抽采联络巷每间隔8米施工一组(6个钻孔)瓦斯抽采钻孔,在101抽采运输巷下帮沿竖直方向排列,开孔间距为400mm。钻孔控制范围(沿煤层层面距离)为10101切眼左右两帮巷道轮廓线15m。孔底间距为8m,钻孔穿过煤层顶板长度为1.0m,钻孔直径为89mm。钻孔布置参数详见101抽采联络巷瓦斯抽采钻孔布置图2、区域煤层瓦斯预抽1)抽采系统简介瓦斯抽采装备情况矿井设置了地面永久瓦斯抽放系统,抽放泵房配备了4台水环式真空泵,其中高负压两台,型号为2BEA-403,(流量85m3/min)电机功率160KW,用于预抽煤层瓦斯;低负压两台,型号为2BEC-50,(流量165m3/min)电机功率200KW,用于采空区瓦斯抽放。计量柜已经安装完善。高负压抽放系统敷设426主管300m,250支管650m。低负压抽放系统敷设有377主管300m,250支管350m。在101抽采联络巷布置的穿层抽采钻孔,利用矿井高负压抽采系统抽采1#煤层瓦斯。抽放泵型号为2BEA-403,(流量85m3/min)电机功率160KW。为便于该面抽采参数的检测,在该抽采系统的主管、干管、支管及各抽采钻场内均安设有孔板流量计,抽采单孔均安设有测流孔,对单孔抽采参数分开考察,抽采参数考察由专人定期进行观测。 瓦斯抽采系统巡查瓦斯抽放管路维护班,主要工作任务为敷设、维护瓦斯抽采管路。每天派专人检查维护抽采系统(放水、处理漏气)。定期对各抽采点、钻场瓦斯抽采参数进行检测,发现有浓度衰减、钻孔堵塞、抽采效果不好的钻场、钻孔及时进行撤出。结合钻孔布置情况合理调节抽采负压,提高抽采质量。2)工作面煤层瓦斯抽采防突措施实施情况101抽采联络巷于2013年2月28日开始施工瓦斯抽采钻孔,于2013年3月20日施工完毕,全程共施工瓦斯抽采钻孔96个,瓦斯抽采钻孔施工一个,封孔连抽一个。所有抽采钻孔严格按设计进行施工,钻孔终孔点均穿过煤层进入煤层顶板1.0m以上,钻孔抽采半径为4m,钻孔直径为89mm。并采用马丽散封孔,封孔长度均不小于5m,封孔管为铁管。钻孔施工的整个过程,矿地测科、通风工区派工程技术人员现场跟班指导,确保了钻孔的方位、倾角、孔深等参数达到抽采钻孔的设计要求。四、10101切眼瓦斯抽采效果评价1、10101切眼抽采量统计抽采时间内(2013年3月1日至2013年3月26日),每天安排专人对抽采参数进行检测,并统计抽采量。抽采量统计如下:10101切眼抽放量统计表(孔板流量计系数:1.8531)2013年3月1日1440336027061619.73 0.59 852.30 2013年3月2日14403.435028061720.52 0.70 1004.67 2013年3月3日14403.736027061619.76 0.73 1052.84 2013年3月4日14404.235028061720.56 0.86 1243.32 2013年3月5日14404.536027061619.80 0.89 1282.81 2013年3月6日14405.735028061720.63 1.18 1693.14 2013年3月7日14406.336027061619.88 1.25 1803.33 2013年3月8日14406.435028061720.66 1.32 1904.12 2013年3月9日14406.836027061619.90 1.35 1948.69 2013年3月10日144010.436027061720.09 2.09 3008.75 2013年3月11日144011.634036061624.17 2.80 4037.11 2013年3月12日144012.336027061720.18 2.48 3574.35 2013年3月13日144012.635028061620.94 2.64 3799.21 2013年3月14日144014.630032061724.53 3.58 5157.87 2013年3月15日14401433032061623.29 3.26 4694.94 2013年3月16日144014.135028061520.99 2.96 4262.08 2013年3月17日144013.835028061721.02 2.90 4177.34 2013年3月18日144012.630032061724.42 3.08 4430.23 2013年3月19日144011.432032061623.55 2.68 3865.46 2013年3月20日14401035028061520.79 2.08 2993.68 2013年3月21日14409.736027061720.06 1.95 2801.66 2013年3月22日14409.534036061624.05 2.28 3290.04 2013年3月23日14409.136027061720.03 1.82 2624.69 2013年3月24日14408.635028061620.74 1.78 2568.95 2013年3月25日14408.334032061622.57 1.87 2698.00 2013年3月26日14407.534032061622.53 1.69 2433.45 合计:73203.01 经过统计,2013年3月1日至2013年3月26日共抽采瓦斯纯量:73203m3。2、揭煤区域残余瓦斯含量计算(1)煤层原始瓦斯参数根据矿井资料1#煤层的原始瓦斯含量为:17.13m3/t。(2)钻孔控制区域煤层储量G=(L-H1-H2)(l-h1-h2)m 式中: G评价区域煤层瓦斯储量,t ;L评价区域煤层走向长度,m;因钻孔控制宽度为33m,所以评价区域煤层走向长度为33m。l评价区域煤层倾向长度,m;因钻孔控制倾向长度为94m,故评价区域煤层倾向长度为94m。H1、H2分别为评价区域走向方向两端巷道瓦斯预排放等值宽度,m,如无巷道则为0。h1、h2分别为评价区域倾向方向两端巷道瓦斯预排放等值宽度,m;如无巷道则为0。m评价区域煤层厚度,m ;评价区域煤的密度,t/m3。则: G33701.831.45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