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http:/www.wordwendang.com/seach/2011级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计划(文教路校区)本文档由【中文word文档库】www.wordwendang.com提供,转载分发敬请保留此信息;中文word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教育、范文、学习、政策、报告和经济类word文档。word文档一、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文化素养和心理素质,掌握会计学基本理论和熟练掌握职业技能,面向中小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从事会计工作的技术型应用型专门人才。二、毕业生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及职业标准工作岗位:1、财务会计;2、出纳;3、内部审计员。岗位的职业标准:财务会计、出纳:持有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和会计电算化初级证书;熟练掌握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财务分析等业务操作技能;熟练运用财务软件、办公自动化软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文化素养和心理素质。内部审计员:掌握会计学基本理论和财经政策法规;熟练掌握内部审计等业务技能;熟练运用财务软件、办公自动化软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文化素养和心理素质。三、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与要求德育: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了解我国基本国情,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理论。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较强的专业应用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及强健的体魄。能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实干创新的精神与良好的职业道德。智育:(1)掌握必须的公共文化基础理论,其中公共应用英语一般应通过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或CET三级及以上;计算机应通过浙江省高校计算机一级考试。(2)掌握必需的会计基础理论知识,会计核算专业知识。(3)掌握从事会计工作的核心能力,即:计算、核算、计算机应用、电算化、财务分析等能力,毕业时持有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和会计电算化初级证书或珠算技术等级证书。体育:具有健全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体质健康达到合格标准。美育: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欣赏力。四、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分析(一)知识结构1、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2)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知识;(3)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常用办公软件操作。2、专业知识与专业理论:(1)掌握会计专业基础知识与理论;(2)掌握审计学的知识与理论;(3)掌握常用财务软件的操作与ERP的操作;(4)掌握经济法基础知识与理论。(二)能力结构1、基本技能与能力:(1)具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2)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3)具备一定的沟通、协调能力。2、专业技能与能力:(1)熟练运用会计科目;(2)掌握记账凭证的填制;(3)熟练掌握常见工业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3、综合技能与能力:(1)具有较强的会计核算能力;(2)具有较强的财务分析能力;(3)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4)具有较强的财务软件操作能力;(5)具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其中核心技能与能力:具有较强的会计核算能力、财务分析能力与财务软件操作能力。(三)素质结构1、基本素质:(1)较高的马列主义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2)具备应有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个人修养;(3)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2、职业素质:(1)全面而扎实的会计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2)有较强的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3)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3、综合素质:(1)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具备较强的管理水平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3)能撰写切合实际的财务分析报告。五、职业资格证书考证要求1、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证书2、会计电算化证书或珠算技术等级证书3、国际贸易单证员(鼓励)4、CET四级(鼓励)5、高校计算机三级(鼓励)六、招生对象、修业年限与毕业要求1、招生对象:中职类(职业高中、普通中专、技工学校)毕业生2、修业年限:全日制三年3、毕业要求: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并合格;毕业实习经鉴定合格;毕业设计(论文)合格;最低修满130个学分;计算机通过浙江省高校计算机一级考试;公共应用英语通过高职高专英语B级或CET三级及以上;获得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证书或会计电算化证书。七、课程设置及时间安排附:(1)2011级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各教学环节总周数分配表(见附表一)(2)2011级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内实训环节与独立实践课的设置表(见附表二)(3)2011级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时间安排表(见附表三)八、专业核心课程及其简介1、初级会计实务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一门关于会计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目标与要求:通过学习,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能够独立进行简单的会计实践,为后续课程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主要内容: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企业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账户分类;财务会计报告;会计工作组织等。课程实验实训安排:主要有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两部分。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考核由平时实验实训(30%)和期末考试(70%)组成。期末闭卷笔试。2、中级财务会计专项实务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研究一般工业企业资产业务会计处理的专业必修课。课程目标与要求: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掌握新企业会计准则中与资产要素相关的基本内容,掌握一般工业企业资产业务的核算。课程主要内容:企业基本会计准则相关理论;货币资金的核算;应收款项的核算;存货的核算;金融资产的核算;固定资产的核算;无形资产的核算;资产减值损失的核算。课程实验实训安排:与课程内容相衔接,重点安排资产专题实训,包括货币资金及往来款项、存货、固定资产等。课程考核方式: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平时成绩以会计模拟专题实训为主,占30%,期末成绩占70%。期末闭卷笔试。3、中级财务会计综合实务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研究一般工业企业负债、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要素会计处理的专业必修课。课程目标与要求: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掌握新企业会计准则中与负债、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要素相关的基本内容,回顾资产要素内容,全面掌握一般工业企业常见业务的核算,全面掌握会计实务技能。课程主要内容:流动负债与非流动负债的核算;所有者权益的核算;收入、费用和利润的核算;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财务报告的编制。课程实验实训安排:与课程内容相衔接,安排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报告三大专题实训操练。在各专题实训操练基础上,再重点安排一个全面、系统的实训操练,掌握会计处理的全部程序及各类常见业务的会计处理。课程考核方式: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平时成绩以会计模拟实训为主,占30%,期末成绩占70%。期末闭卷笔试。4、电算化会计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研究计算机和网络环境中会计核算实现方法的专业必修课程。课程目标与要求:通过学习,学生了解电算化会计的意义,掌握财务与业务处理相结合的会计信息系统各子系统的数据结构、数据处理和输入输出的知识,了解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的基本原则、涉及的方面和有关管理制度,具备应用计算机进行账务处理、编制财务报表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能力。由于本课程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课程,因此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用友ERP软件的操作,包括ERP系统的基础设置、账务系统、报表系统、工资系统、固定资产系统、应收应付系统、遗迹购销存系统等的操作。课程主要内容:会计信息系统概述;系统服务;基础设置;总账;报表系统;工资系统;固定资产系统;应收应付管理系统;购销存系统。课程实验实训安排:主要安排学生练习并掌握从系统管理开始至购销存处理的17个模块。课程考核方式:平时成绩为上机练习和上机综合测试,占50%,期末卷面考试,占50%,闭卷笔试。5、财税法规专题课程性质:该课程是一门研究税收制度、税收理论和税收管理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目标与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全面地了解税收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我国现行的税收法律制度,掌握各税种的征税规定、计税方法和申报纳税方法;明确纳税人应当承担的纳税义务、应当享有的法定权利以及违反税法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提高学生遵守执行国家税法的水平以及分析、解决税收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的财经工作打下坚实的涉税业务基础。课程主要内容:课程包括理论和实训两部分内容。理论内容主要包括我国税收制度概述;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及其他税种的征税规定、计税方法等;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及法律责任。课程实验实训安排:通过具体处理涉税实务案例的实验教学方式,学生掌握税收制度的实质及涉税实务操作能力,能用所学知识进行税款的计算、申报、缴纳等税收实务操作。具体包括七个部分: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计算、申报、缴纳工作;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计算、申报、缴纳工作;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额的计算方法及会计处理和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计算方法;消费税的计算、缴纳及申报;营业税的计算、缴纳及申报;企业所得税的计算、缴纳及申报;个人所得税的计算、缴纳及申报。课程考核方式:期末成绩与平时成绩相结合。期末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占50% ;平时成绩主要由涉税案例实验考核构成,主要考核学生实务处理与操作能力,占50% 。期末闭卷笔试。6、国际贸易原理与实务(上)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研究国际贸易产生与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的专业必修课。课程目标与要求:掌握国际贸易业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通过课堂教学、课后练习和实际调查实习,增加感性认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学以致用。课程主要内容:主要学习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对外贸易政策与措施;当代国际贸易问题。课程实验实训安排:以课堂讨论为主,由主讲教师提供主题内容,学生课后准备,课堂发言,随后班级讨论,教师点评。课程考核方式:本课程综合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包括平时作业和课堂问答,占课程30;期末闭卷笔试,占70。7、国际贸易原理与实务(下)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研究国际贸易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的专业必修课。课程目标与要求:要求学生从实践和法律的角度,分析研究国际商品交换的各种做法,总结国内外实践经验,学会在进出口业务活动中,既能正确贯彻我国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和经营意图,确保最佳经济效益,又能按国际规范办事,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的运用。课程实验实训安排:讲授过程中穿插实际案例,由教师引导学生作出分析和解答。面授和案例分析的比例约为五比一。课程考核方式:综合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平时成绩20%,由任课教师按照学生课堂表现和完成作业情况打分;期末成绩占80%,开卷笔试,学生可以携带计算器。8、成本会计实务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研究企业成本费用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专业必修课。课程目标与要求:学生理解成本会计的有关概念和基本理论,能熟练运用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完成实际工作中的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产品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