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寻觅“心钥”开“心锁”六年级学生心理障碍个案调研报告大冶开发区中心学校 叶天喜我班有名在五年级下学期转来的叫杨辉(化名,以下同)的插班生,智力正常,曾一度非常内向,表现很差。他摆出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常以侮辱性的语言和动作挑逗同学,但在老师面前总是沉默不语。学习也不见好,书写潦草,上课不是低头不语,就是抠手指甲,揉搓纸屑,时常不能完成作业。对他,我费了不少精力,单独严肃指出缺点,当众热情鼓励,课后辅导课业常规教育手段我几乎都用了个遍,虽间或有点起色,但过不了两天依然故我。为了弄清原因,便于施教,我对杨辉展开了一系列的心理障碍调查活动。一、家访通过家访了解到,杨辉的父母进城经商,在附近租房居住。杨辉是他们的独生子,在原来的学校读书,表现一直都很好。他开朗活泼,与同学和睦相处,爱看新闻类电视节目;善于动脑,成绩优良。他写的科技小论文还得过市里的二等奖。从一年级到四年级,似乎每年都被评为优秀学生。这些都能从“素质教育报告册”的记载中得到证实。可不知是什么原因,到了五年级上学期,杨辉像突然变了个人似的,郁郁寡欢,对人对事都冷眼相对,而且不时地惹是生非,成绩一落千丈。询问情况,杨辉总是沉默不言。父母为了让他振作起来,把他从爷爷奶奶身边带到城里,就近转到我校读书,以图换一个环境使他有新的变化。了解了这些情况,我意识到,杨辉可能产生了心理障碍。二、面谈杨辉有什么心结没有解开呢?于是我与他面淡。为了使气氛轻松些,我选了一处较清静的花坛。我们坐在花坛边开始了交谈。我担心直截了当地询问杨辉变差的原因会使他反感,便采取迂回侧击的方式了解情况。我赞美他的家乡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举出事例加以佐证,以图拉近与他的距离,但杨辉冷默不语。我让他介绍介绍家乡的景胜物产,以图打开话他的话匣子,杨辉还是冷默不语。我便介绍自己的家乡的情况。当我谈到家乡的学校和老师对我的培养时,杨辉将眼睛对着我,眉毛扬了扬,嘴角动了动。我趁机收住话头,让杨辉说说他原来的学校和老师,可杨辉又陷入了迷惘而冷漠的状态。这次谈话虽然我没能从杨辉嘴里了解到自己想知道的东西,但也没引起杨辉的反感,这利于后续调研工作的开展。从他的表情我隐隐约约地感到,他的心事似乎与原来的学校和老师有关,这样便缩小了我调研的范围。三、答卷调查。在陈永胜编写的小学生心理健康丛书为小学生心理诊断(2000版)中,有一个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MHRSP)。量表由8部分组成,共80个题目,每10个题目组成一个分量表:A、学习障碍;B、情绪障碍;C、性格缺陷;D、社会适应障碍;E、品德缺陷;F、不良习惯;G、行为障碍;H、特种障碍。根据杨辉的状况,我对“B、情绪障碍”、“D、社会适应障碍”两个分量表的题目略作调整,编制了两组测试“情绪障碍”和“社会适应障碍”的题目:B1遇到一点小事也担忧。 经常 偶尔 没有B2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经常 偶尔 没有B3食欲不振,心慌气促。 经常 偶尔 没有B4头痛,失眠,汗多,尿频。 经常 偶尔 没有B5害怕上学,多方逃避。 经常 偶尔 没有B6不敢独自出家门。 经常 偶尔 没有B7一人独处时恐慌害怕。 经常 偶尔 没有 B8无缘无故地闷闷不乐。 经常 偶尔 没有 B9精力下降,活动减少。 经常 偶尔 没有 B10受到重大刺激不激动、不流泪。 经常 偶尔 没有D11交新朋友困难。 经常 偶尔 没有 D12在集体合场适应困难。 经常 偶尔 没有 D13以自我为中心,不遵守集体规则。 经常 D14不能融洽地与同学相处。 经常 偶尔 没有 D15对老师、家长的行为或某些社会现象不满。经常 偶尔 没有 D16被别人误解后耿耿于怀。 经常 偶尔 没有 D17不能和常人一样与异性交往。 经常 偶尔 没有 D18受到挫折后反应过分强烈或压抑。 经常 偶尔 没有D19容易闯祸。 经常 偶尔 没有 D20面对新环境(迁居、转学等)适应困难。 经常 偶尔 没有为了不使杨辉生疑,保证调查的真实性,我让本班全体学生参与活动。答卷收回时发现,杨辉没有作答。拿着杨辉的答卷仔细观察,只见在这样两个项目上有轻微的划痕,仿佛先打了“”,再用橡皮擦掉似的:“D15对老师、家长的行为或某些社会现象不满。经常 偶尔 没有”“D18受到挫折后反应过分强烈或压抑。 经常 偶尔 没有”对此,我作出这样的判断:杨辉的心理患了“社会适应障碍”症,是由老师、家长或某些社会现象引起的。这导致他对价值观的认识模糊不清,以玩世不恭的消极方式待人处事。由于难以继续进取,便不再被他人认可,于是感到压抑。四、诱探为了进一步明确杨辉患“社会适应障碍”症的诱因,我采用了“诱探法”进行调查。根据已了解到的杨辉的情况,我假设了三个“诱探”的范围,细分了七个项目:第一方面:1、受到了家长不公平的对待,2、被家长虐待,3、被家长欺瞒;第二方面:1、受到了老师不公平的对待,2、被老师虐待,3、被老师欺瞒;第三方面:受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我每隔一天编辑一二件跟一个项目内容相关的事情打印出来,贴在墙上,让学生看后写感想,谈看法。不论写得怎样,谈得怎样,只要动了笔,开了口,都会得到加分的奖励。所编的这些事,由于都有真实性,学生们爱看,或写或说踊跃表达自己的想法。有一次我编辑了这样一件事:我读初中时,作文写得不错,常受到老师的表扬。每到期末老师都要把作文本发还给同学们,可我的作文本却从来没发还过。我很郁闷,认为老师偏心眼,对我不公平。毕业后听下一届的师弟们说,每到作文课,老师常把我的作文当范文读给大家听,因为那时还没有什么作文选之类的书买。我这才明白老师不发还作文本的原因了,不再觉得老师对我不公平了。没想到这件事引起了一向默默寡言的杨辉的共鸣。他在一个本子上写了一件与我的经历相似的事情。那是他在五年级上学期,一篇科技小论文得了市里的二等奖,老师却没把获奖证书发给他,他就此认为老师贪了他的功劳,从中捞了什么好处。他从电视新闻中听到过这样的事,如大学老师剽切学生的论文之类。这件事给杨辉心灵蒙上了阴影,觉得连老师都是如此,世上难有光明正大的事了。最后他在结尾写道:“但愿这也是场误会。”我终于弄清楚了,原来是这个心病导致杨辉消沉的。五、打开“心锁”只有打开了杨辉的“心锁”才能使杨辉重新振作起来。为了找到打开“心锁”的“钥匙”,我与杨辉的家长联系,让他们到杨辉原来的学校去打听一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家长回来把了解到的真相告诉了杨辉:原来杨辉所在的那所学校把证书作为档案资料保存了起来,镶上镜框挂在展示室里。家长用手机拍了图象为证。那个学校的校长为工作的疏忽,没把事情跟杨辉说清楚,使杨辉受到伤害进行了书面道歉。渐渐地杨辉开朗起来, 表现越来越好了,在六年级上学期被评为我校“进步生”。反思这个案例,可从中得到如下启示:一、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学校重视对学生的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往往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能使学生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心态良好能使学生趋利避害,有益于学生身心的健康;而不良的心态会使学生的道德品质朝着恶劣方向发展,学生的一生也许就毁在他的心态恶化的那一瞬间。所以说心理是否健康对学生的影响,比知识的多寡和能力的强弱对学生的影响重要得多。在这个案例中,品学兼优的杨辉因老师忽略了告诉他获奖证书没发给自己的原因这个环节,使杨辉的心灵受到了伤害,他改变待人处事的看法而变成了一个差生;幸而他转到新的学校,老师消除了他的心病,使他重又成为一个积极上进的学生。事实表明,学校完全应该将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摆在与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同等重要的位子。二、要细心呵护学生的心灵。现在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父母的宠爱,他们的性格难免不打上依赖性强、脆弱、偏执、任性的烙印。如果教师工作稍有疏忽或不慎,就可导致对学生心灵的伤害,也许会因此毁了学生的一生。所以被誉为“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应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真诚的关爱学生的态度,把每件事考虑得周全些,把工作做细仔些,不使伤害学生的心灵的事情发生。一旦发现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师要及时寻找原因,耐心地疏导学生不良的情绪,以免因延误而加重伤害。三、教师要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理和方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专业性强的科学。心理是否健康,是一个隐性问题,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得依靠心理诊断的知识和方法作出判断。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对“症”施教,必须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的原理和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