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时计划(单元第 课时,总第 课时)课题与朱元思书第一课时修改一修改二日期年 月 日年 月 日年 月 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的生平与创作,简单介绍骈体文的基本特点。弄清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文言文词汇,读通大意。过程与方法朗读法:通过多样化的朗读,让学生充分地体验与感受课文写景状物的魅力;讨论、探究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热爱之情,体悟作者高洁的志趣,追求自由的情怀。教材分析重点弄清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文言文词汇,读通大意。难点弄清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文言文词汇,读通大意。教具PPT教法(教学模式) 讲读板书设计与朱元思书一解题、简介文体、作者1 解题:与,给;书,信2 作者简介:吴均(469520),南朝梁文学家。字叔痒。3背景简介:4揣测文意:二尝试句读,初读课文 一读:明确读音和句读 二读:关键词语释义并译句序号时间教学内容学生活动修改一修改二一二三四五导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无数骚人墨客,为今人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山水佳作。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元吴桓赞)三吴行尽于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宋苏东坡)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唐韦庄)可见,富春江早已为世人所熟知。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南朝梁代著名骈文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仅用114字便生动逼真地描绘出富春江沿途的旖丽风光,被视为骈文中写景的精品。吟诵此文,可谓美不胜收。解题、简介文体、作者3 解题:与,给;书,信4 作者简介:吴均(469520),南朝梁文学家。字叔痒。他出生在贫寒家庭,性格耿直,勤奋好学,很有才艺。仕途上很不得意。他因私撰写齐春秋武帝以“其书不实”为由,派人责问,下令焚毁,并免去吴均的官职。不久,武帝又召见吴均,命他撰写通史。未及成书即去世。他善于以骈文写书信, 文笔清丽,韵味隽永,融情于景,简洁明快。5 背景简介:吴均生活的南北朝时期,政治黑暗,社会紊乱,一些仕途失意或受佛教、道教影响的士人便遁迹山林,避世隐居。吴均一生的仕途的坎坷,对他的思想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6 揣测文意:因此,这篇文章不单纯是写景,而是 ,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陶醉于山水之中,向往 的志趣,同时,也含蓄地抒发了对 的讽刺之意。尝试句读,初读课文一读:明确读音和句读1 全班齐读。2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3 再读,读准字音。4 尝试给课文划句读,读准节奏。朗读指导。注意全文感情脉络:“风烟俱净天下独绝。”应当显得特别大气,眼界非常宏观,流露出一种惬意和畅快的感情;“水皆缥碧猛浪若奔”要读出一种闲适和惊骇之情;“夹嶂高山有时见日”则流露出的是一种沉迷和神往。5 个别读。二读:关键词语释义并译句(一)教学第一自然段1教师范读后讲解:风烟:指烟雾。共色:同样的颜色。俱:都。许:附于数词之后,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独绝:独一无二;绝,到了极点。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这句是作者叙述自己的行动的,省略了主语。2小组合作,翻译第一自然段。3教师明确。4学生梳理翻译5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小结:以上是文章的第一部分,这部分是文章的总起,概括描述了从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布置作业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掌握文言词汇,能译课文教学后记课时计划(单元第 课时,总第 课时)课题与朱元思书第二课时修改一修改二日期年 月 日年 月 日年 月 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第二三段的文言词汇翻译课文。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热爱之情,体悟作者高洁的志趣,追求自由的情怀。教材分析重点掌握第二三段的文言词汇。翻译课文。背诵课文难点掌握第二三段的文言词汇。翻译课文。背诵课文教具PPT教法(教学模式)讲读板书设计与异水:“清”(千丈见底,直视无碍)“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朱吴景元奇山:“看”(高山寒树,轩藐成峰)“听”(泉水作响;好鸟成韵思均蝉鸣不穷,猿叫无绝)书情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序号时间教学内容学生活动修改一修改二一二导入:复习上节内容。教学第二自然段1学生齐读后讲解。缥碧:青白色;缥,音pio。急湍:急流的水;湍,音tun。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2学生翻译课文。师明确: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3齐读第二自然段。4背诵第二自然段。三、教学第三自然段1教师领读后讲解。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负势竞上: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轩邈: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相鸣:互相和鸣。戾天:到天上;戾,至。息心: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经伦:筹划、治理。忘反:流连忘返;“反”同“返”。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上,在上,名词作状语。犹:好像,如同。交映:互相掩映。见:同“现”,显现,显露。2学生根据所讲的文言词汇,翻译课文。3教师明确。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十分和谐。蝉不停的叫着,猿不停地啼着。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静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4齐读第三自然段。5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布置作业背诵课文。翻译课文。选择“山”或“水”,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富春江秀美壮丽的景色。适当加入自己的想象。写一段写景的文字。教学后记课时计划(单元第 课时,总第 课时)课题与朱元思书第三课时修改一修改二日期年 月 日年 月 日年 月 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反复诵读,熟读成诵,体会本文的语言美。2引导学生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体味清新精美的语言,体验富春江的美丽风光,学习多角度描绘景物的写法。3把握关键句子,体会文中作者追求的自由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热爱之情,体悟作者高洁的志趣,追求自由的情怀。教材分析重点1通过反复诵读,熟读成诵,体会本文的语言美。2引导学生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体味清新精美的语言,体验富春江的美丽风光,学习多角度描绘景物的写法。难点把握关键句子,体会文中作者追求的自由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教具PPT教法(教学模式) 讲读板书设计序号时间教学内容学生活动修改一修改二一二三、四、五、六、导入:复习上节内容。整体感知三读:理解课文内容1、总概本文山水特征的语句是哪一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2、作者笔下的水是怎样的情状的呢?请根据文中的有关词语说说水的特点。水静:清澈;水动:急猛。3、作者眼中的山是怎样的?运用什么手法描写山的?“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以动写静,把静止的山写活了,显示出山的“奇”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鄙弃功名利禄,流连山水,向往归隐山水生活。5、文章的3个自然段分别写什么?3段是什么关系?第1段:概括从富阳至桐庐的奇山异水。(总)第2段:描写异水。(分)第3段:描写奇山。精读课文1“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下面就请同学们以朱元思先生的身份去深有富春江。请大家再次朗读文章的第一部分,同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出示幻灯片)齐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作者是怎样概括富春江景色的?本节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1、本部分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引导学生回顾五种常用的表达方式)2、本部分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意境相同的是哪一句?1读第2段,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异水?用了什么方法?2读第3段,思考: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描写奇山?作者有什么感受?四读:美读品味一赏析品味意境美 、请找出文中描写 “水”的语句,思考:文章从哪些方面来写水之“异”的?2请找出文中描写 “山”的语句,思考:文章是从哪些角度来写山之“奇”的? 3本文为我们呈现了怎样一种意境?二体会感受志趣美 1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言志的语言很少,但历来优秀的诗文都讲究情景相生,水乳交融,请反复品味课文,看看作者描写景物时流露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加以简要的分析。三体会感受语言美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2、水皆缥碧,千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