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面部斑点和身体疾病的对应关系 +黄褐斑中医诊疗 +肝斑、脾斑、肾斑 的病因太阳穴、眼尾部斑点: 和甲状腺功能减弱、妊娠、更年期、神经质及心理受到强烈打击等原因相关。眼周围斑点: 多见于子宫疾患、流产过多及激素不平衡引起的情绪不稳定者。面颊的斑点:多见于肝脏疾患,日晒、更年期老人,副肾上腺机能减弱者面部也有显现。 发际边斑点:和妇科疾病有关,如女性激素不平衡等。提醒:有些人喜欢使用性激素来治月经不调,她们认为这挺简单,看看药盒上的说 明书就能用药。结果常使病情加重或引起副作用。眼皮部斑点:多见于妊娠与人流次数过多的人及女性激素不平衡者。嘴巴周围的斑疤:见于进食量过多者。下颚斑点:见于血液酸化、白带过多妇科疾患。额头斑点:多见于性激素、副肾激素,卵巢激素异常者。特别注意的斑点月经疹 有的女性月经要来的前几天会出现面部红斑,身上也会有,这医学上叫“月经疹”, 随着月经结束而消失,不需特别治疗。病变斑值得注意的是盆腔炎、内分泌失调等综合因素引起的“病变斑”,往往长时间不退, 还伴有脸色发黄、发灰、发暗的症状。比如30 岁以上女性,有经期延长或间歇性闭经、肥 胖、便秘等症状,如果脸上的青春痘总好不了,那就应去做一次妇科 B 超检查,看看是不 是多发性卵巢囊肿。黑眼圈是特殊的斑特别把黑眼圈作为一类特殊的斑。如果发现从内眼角向下方约呈45 度角的棕褐色 或浅灰黑色月弯形条状,那可能是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及性生活不节制等引起。一般 年轻时不明显,到中老年时期开始走向外上方一直达到外眼角,呈半圆形,很难消退。观颜面色竟能预知疾病?科学家得出结论,人体的内脏,如心、胃、肾等都与脸部的不同部位有特定联系。 内脏机能的好坏会在人的脸部反映出来,因而饮食对美容极为重要。额头皱纹增加表明肝脏负担过重。因此,必须戒酒,少吃动物脂肪,而且每天饮少 至少 3 升,如果能做到小小的节食,例如放弃1 顿午餐更好。眼圈发黑眼神无光则是肾负担太重。请少吃盐、糖、咖啡,多吃小红萝卜、白萝卜 或饮蒲公英茶。脸颊发灰说明身体缺氧,肺部功能不佳,应多去公署散步、慢跑并补充绿色蔬菜, 增加蛋白质、矿物质和粗纤维的摄入。鼻子发红过多的巧克力和甜食会在鼻尖上形成红色血管,可用果仁、水果或酸奶来 代替巧克力当零食。但如果整个鼻子通红,那就是心脏负担过重了,应立即放松、休息并戒 烟,少吃脂肪。上嘴唇肿胀常常由于胃痉挛引起,而土豆有暖胃的功能,可以多吃黄褐斑中医诊疗转载自 -针=灸黄褐斑是以面部出现黄褐色色素性斑片为特征的常见皮肤病。又有因肝病而起者,故俗 称“肝斑”,亦称“面尘”。相当于中医的黧黑斑。本病多发于妊娠期及中年妇女,或因肝病、 结核病及其他慢性病而发生,口服避孕药也可发生。其发病多与女性激素代谢失调有关。而 日光曝晒、精神创伤或劣质化妆品亦可诱发本病。、病因病理1.西医病因病理(1) 生理性反应:开始于妊娠中期,故亦名“妊娠斑”,分娩后逐渐消退。可能因黄体酮 和雌激素增多所致。(2) 症状性:可见于月经不调、痛经、慢性盆腔炎、慢性肝功能不全、慢性肾上腺皮质 功能不全、慢性酒精中毒、结核病、癌瘤等病患者。(3) 药物因素:口服避孕药(约有 20服药者发生),长期服用氯丙嗪、苯妥英钠。(4) 其他因素:日光、热刺激、化妆品、外用药物等,亦有找不出可疑诱因者。2中医病因病机(1) 脾虚湿蕴:脾虚失健,不能化生精微,气血两亏,肌肤失于荣养,湿热熏蒸而成(2) 肝肾不足:肝肾同源,肾水不足,不能制火,虚热内蕴,郁结不散,阻于皮肤所致。(3) 肝郁气滞:肝气郁结,郁而化火,火热灼津,津液亏虚,不能养肤而致。二、辨证分型(1) 脾虚湿蕴证:面部色斑苍暗不泽,脘腹胀满,神疲乏力,四肢困重,便秘溲赤; 舌淡苔薄,脉濡数。(2) 肝肾不足证:面部色斑,斑色黄暗;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经行紊乱;舌红苔薄 脉弦细。(3) 肝郁气滞证:面部色斑,时深时淡,每随经临而加重;伴性情急躁,心烦不舒,喜 叹息;舌红,苔薄,脉弦。(4) 气滞血瘀证:斑色灰褐或黑褐;伴有慢性肝病,或月经色暗有血块,或痛经;舌暗 红有瘀斑,脉涩。三、中医治疗1脾虚湿蕴证治法清热化湿,健脾益气。方药除湿胃苓汤加减,主要药物:党参、黄芪、白术、淮山药、黄柏、黄芩、茯苓、 泽泻、生薏米、六一散。伴月经量少色淡者,加当归、益母草。2肝肾不足证治法滋阴补肾,调和气血。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主要药物:生地黄、熟地黄、茯苓、当归、白芍、枸杞子、淮 山药、山萸肉、牡丹皮、丹参、益母草、淫羊藿等。阴虚火旺明显者,加知母、黄柏;失眠多梦者,加生牡蛎、珍珠母;褐斑日久色深者, 加丹参、白僵蚕。3肝郁气滞证治法疏肝理气,调和气血。方药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主要药物:柴胡、当归、白芍、栀子、郁金、香附、 生地黄、牡丹皮、丹参、女贞子、菟丝子等。伴口苦咽干、大便秘结者,加牡丹皮、栀子;月经不调者,加女贞子、香附;斑色深褐 而面色晦暗者,加益母草。4气滞血瘀证治法疏肝理气,化瘀消斑。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主要药物: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桃仁、红花等。胸胁胀痛者,加柴胡、郁金;痛经者,加香附、乌药、益母草;病程长者,加白僵蚕、 白芷。四、经验方1退斑汤药物组成生地黄 12 克,熟地 12 克,当归 12 克,柴胡 9 克,香附 9 克,茯苓 9 克, 川芎 9 克,白僵蚕 9 克,白术 9 克,白芷 9 克,白鲜皮 15 克,白附子 6 克,甘草 6 克。功效疏肝解郁,养血健脾。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两次分服。或为水丸,每次6 克,每日 3 次。2祛斑美容方药物组成黄芪10 克,当归10 克,熟地黄 12克,川芎6 克,白芷10克,桃仁(打)10 克,郁金10 克,丝瓜络10克,三七粉(冲服)2 克,甘草6 克。功效益气养血,散瘀消斑。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两次分服。五、适宜技术1针刺疗法常用穴;太溪、三阴交。备用穴:肾俞、阴陵泉。每次选取23穴,用补法,每日一次,连续一周为一疗程。主治肾水不足型。2耳针法取穴:神门、子宫、肾、肝、脾、内分泌、皮质下,配大肠、胃、卵巢、心、胆。主穴每次必取,配穴辨证选用,常规贴压法,隔日一次, 15 次为一疗程。3贴敷法白附子、白芷、滑石各250 克。将上药共研细末,用温开水和匀,先早晚洗面,然后用 药粉糊敷患处,每日 23次,每次1020分钟。注意事项:药物有过敏现象时停药即可;外擦时用力要适当,不可太过,以免损伤皮肤。六、预防护理(1) 避免日光曝晒。(2) 多食含维生素、矿物质食物。少食油腻、辛辣之品。(3) 保持心情开朗乐观,忌动怒、忧郁等。肝斑、脾斑、肾斑 的病因A 肝斑肝斑的病因肝气郁结,由于心情不畅导致的肝的疏泄功能异常,肝功能失调,气滞血瘀, 血弱无华,气血不能荣润肌肤而生斑。肝斑的症状肝斑呈灰褐色,大小不一,边缘不整齐,呈蝴蝶状地图状,对称分布在脸面,伴有烦躁易怒,胸口涨满,月经不调吗,经血有紫血块,两乳胀痛,舌质暗,有瘀斑,失眠多梦,口苦咽干,脉数快,舌苔薄白,分布在五六八九区肝斑的治疗方式 疏肝解郁、释放心情、活血消斑(调理经络肝经、心包经、胆经、三焦经,经常 刺激太冲、阳陵泉、瞳子髎、丝竹空,面部刮痧)中药配方(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当归 12g 柴胡 12g 白芍 12g 白术 12g 茯苓 12g 青皮 9g 红花 9g 丹参 9g 甘草 6g(五副为一个疗程,三碗煎成一碗,每天两次)中成药:红景天,逍遥散、舒肝丸、柴胡疏肝散饮食改善多吃西红柿、甲鱼、黄鳝、猴头菇、西兰花用桔皮、柚子皮泡水喝自制面膜肉桂粉+生姜汁+蜂蜜,敷在斑处B 脾斑脾斑病因脾气不足,肝郁乘脾,导致脾虚,内伤脾气或饮食不良使气血生化受阻,气血不足不能滋润颜面肌肤而生斑脾斑表现呈黄褐色半片,对称分布在鼻翼、前额、口周,边界不清,边缘向中心逐渐加深,腹部涨满,乏力,经血后期淡而稀,舌质淡,脉迟弱。治疗方式健脾益气,活血消斑(调理脾胃肺大肠经 经常刺激足三里、公孙、太渊、合谷、曲池,脸上刮痧)中医之配方黄芪15g当归15g白术12g赤芍15g党参12g甘草6g茯苓12g川穹9g 红花 9g 桃仁 9g(三碗煎成一碗,每日两次,七天为一个疗程 )饮食改善夏天多吃甜品:银耳绿豆汤,西瓜冬天煲汤:老母鸡+黄芪30g+党参30g+生姜少许自制面膜白附子,白芷,滑石各 240g 研粉,每次一汤勺倒入洗脸水洗脸c 肾阳虚肾阳虚引起的肾斑的特征呈灰黑色的斑片,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边界清晰,以鼻为中心对称分布,伴有 腰膝酸软乏力,形寒肢冷,小便清长,舌质淡,舌苔发白,脉迟细弱。治疗方式滋补肾阳、活血消斑(调理心肝肾经 刺激复溜 太溪 然谷 申脉 太冲 行间 脸 上刮痧)中医配方熟地黄 25g 葵瘐 15g 山药 15g 泽泻、丹参、茯苓、当归、红花各 10g 肉桂、 甘草、附子各 5g中成药:红景天,汇仁肾宝、金匮肾气丸等饮食改善韭菜炒鸡蛋、狗肉、羊肉、鸡、生姜、核桃、动物鞭等自制面膜李子仁研粉+蛋清涂斑处肾阴虚黑褐色斑片,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边界清晰,以鼻为中心对称分布,伴有五心烦躁头晕耳鸣、盗汗、舌质红、脉速快治疗方法滋阴补肾,活血消斑(调理经脉心肝肾 刺激复溜 太溪 涌泉 照海 太冲 脸上刮痧)中药配方山药、山茱萸、泽泻、黄柏、茯苓、地骨皮各10g生地黄、梔子各15g中成药:红景天,六味地黄丸,阿胶饮食改善西芹炒百合、燕窝、蜂蜜、西洋参、老鸭、鸭蛋自制面膜茯苓研粉+鸭蛋清敷斑处肾阴虚(一种是先天性的,一种是性过度,一种是疾病导致的内分泌失调)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