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转发 做一个不生气的老师张晶 2014-12-14 分类:教学反思 1、生气不利于身心健康。人在气愤状态下,身体产生的毒素要比平时多60多倍,中医说:“哀伤脾,怒伤肝。肝火太旺,易伤身体。”同时生气等负面情绪会以心境的方式作用于人的精神状态和生活之中,使人产生消极、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从而不利于人的心理健康。 2、没有必要跟学生生气。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曾说:“发怒,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何必生气伤自己身体和心情呢?那是因为我们做老师的大多都责任心太强,学生表现不如意就容易动气,觉得学生不听教诲。其实,对于学生来说,很多事情是需要形成习惯的,这需要过程,老师应该有这个度量来容纳孩子这个成长的过程。 3、生气使我们不像文明的知识分子。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曾说:“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是学做文明人的基本修养。”动辄就对学生生气、怀恨在心或者言语刻薄等,说明我们的情绪管理能力的确需要改进。著名班主任工作专家王晓春先生曾经指出,老师一旦对学生生气起来,就很容易变成一个不可理喻的人。这时候人总会把自己恶的一面表现出来。 4、生气会降低教师的威信。老师生气总觉得自己有理,其实根据我的经验,80%的理由是占不住脚的,也就是说这样的生气是没有道理的。比如,老师生气发火半天,结果才知道是学生病了才这样的表现,这样就冤枉了学生;再比如,学生上课说话,老师批评了,结果是学生听不懂才这样的,这是委屈了学生。这样占不住脚的生气太多了,难免会使学生感到老师的浅薄和粗糙,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自然就下降了。 5、生气会很容易对学生产生伤害。生气时教师容易变得刻薄,从而极容易说出伤害学生心灵的话语。另外,有时教师控制不了,会产生“情绪性的行为”,对学生动手的所产生的伤害是不言而喻的,有时还会导致严重的身体伤害,也会给学校和教师本人带来麻烦。 6、生气是违背教育的初衷的。教育是护育孩子成长的过程,现代教育主张对学生的尊重、理解、信任、接纳、呵护等,即使是惩罚和批评也要建立在科学方法的基础上,平心静气地摆事实、讲道理和提要求,而非教师处于非理性状态下的指责和训斥。 7、生气会暴露教师身上的不足。学生毕竟是成长中的人,是未发展的人,因而他们身上有缺点甚至不好的习惯等也是正常的。老师应该有能力通过观察、分析学生的行为表现,找到学生的真正问题,并给予有效的帮助和引导,使学生成长和进步。学生这样那样的错误其实就是成长的机会,教师应该抓住这样的机会使学生产生认识和行为改进。而能够作到这些需要老师有一定的能力和技术。有人说脾气越大,智慧越少,多少是有些道理的。 8、生气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比如,老师对学生说:“你不应该打人”,于是,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争论开始了,直至老师生气,问题还是无法有效解决。而如果老师一开始就说:“你想通过打他得到什么结果呢?”再一步步下去,就容易把学生引导到问题解决和成长的路径上去。 9、生气无助于教师的成长。根据认知情绪理论,教师生气是因为学生的言语或者行为冲犯了教师的认知原则。比如,教师总认为学生应该尊重和听自己的话,所以,一旦有学生上课讲话,就特别容易惹教师生气。生气时教师已经没有能力去反思自己的认知是否合理,也就难以在这样的事件中获得成长。 10、能克制发脾气的感觉很好。尝试一次不发脾气,试着让自己冷静下来,再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你很快就会尝到甜头。佛陀说:“对愤怒的人,以愤怒还牙,是一件不应该的事。对愤怒的人,不以愤怒还牙的人,将可得到两个胜利:知道他人的愤怒,而以正念镇静自己的人,不但能胜于自己,也能胜于他人。”不顺利的境况下,能够做到不发怒是一种生活智慧。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