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6页
第2页 / 共56页
第3页 / 共56页
第4页 / 共56页
第5页 / 共56页
第6页 / 共56页
第7页 / 共56页
第8页 / 共56页
第9页 / 共56页
第1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章 工程概况2第二章 编制依据3第三章 工程场地地质条件4第四章 围护结构设计概况5第五章 施工部署6第一节 管理体系6第二节 施工进度安排9第三节 施工准备9第四节 总平面布置图10第五节 塔吊基础布置情况11第六节 基坑施工的重点及难点11第六章 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15第一节 围护结构施工15第二节 土方开挖及回填方案30第三节 基础降排水施工方法39第四节 土钉墙施工39第五节松木桩施工方法42第六节 格构柱与水平支撑连接42第七章 基坑工程监测 43第八章 应急预案48第九章 确保工期保证措施49第十章 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保证措施50第十一章 汛期、台风、高温等季节性施工措施53第一节 雨季施工53第二节 抗台风方案53第三节 夏季施工54第十二章 附图、图表55第一章 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建设单位: 代建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勘察单位: 基坑围护设计单位: 本工程为西溪北苑(原为西溪人家)西区三期三标段(30#、45-1#、43#-53#楼及4#地下车库),位于杭州市余杭区五常街道荆常公路西侧,文昌路南侧。本工程共由13幢11层住宅以及4#地下车库组成,建筑结构形式为框剪结构,总建筑面积为94300.14m2。其中4#地下车库面积为13243.19 m2;30#楼建筑面积为4184.06 m2; 43#建筑面积为6553.15 m2;44#建筑面积为6401.67 m2;45#建筑面积为6541.68 m2;45-1#建筑面积为5087.86 m2;46#建筑面积为6541.68 m2;47#建筑面积为6432.29 m2; 48#建筑面积为6441.26 m2;49#建筑面积为6386.61 m2; 50#建筑面积为6541.68 m2; 51#建筑面积为6353.15 m2; 52#建筑面积为6541.68 m2; 53#建筑面积为6541.68 m2。30#楼绝对标高4.80(0.00),檐口标高33.95m; 43#、44#、46#楼绝对标高4.75(0.00),檐口标高32.45m ;45#、45-1#、48#绝对标高4.70(0.00),檐口标高32.45m;47#、49#、50#、51#、52#、53#楼绝对标高4.65(0.00),檐口标高32.45m。本工程4#地下室一层,基坑围护设计东北角采用一排钻孔灌注桩结合一道钢筋混凝土内支撑的支护结构,在钻孔桩外侧采用一排连续搭接的水泥搅拌桩作为基坑的防渗止水帷幕,其余采用大方坡土钉墙支护。地下室部分自然地坪绝对标高为4.000m。地下室底板开挖至绝对标高-1.40m,开挖深度为5.400m。坑中坑开挖至绝对标高为-3.600和-4.450,开挖深度为7.600m和8.450m。基坑平面形状近似不规则长方形,面积约20479m2。(详见附图1:基底平面布置图)。2、周围环境条件根据基坑周边环境示意图,本基坑四周环境简述如下:西、北侧为待建3号地下室,基坑边线与最近3号地下室基坑上坎线相距约7.5米。东侧为待建43、45、50、53号楼,基坑边线与最近楼外墙外边线相距约3米。南侧为待建56、57号楼,基坑边线与最近楼外墙外边线相距约30米。根据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场地无不良地质作用及对本工程不利的埋藏物。4#地下室离北侧文昌路85m。基坑东侧3幢建筑物等4#地下室基础底板浇捣后再进行上部结构施工。除基坑东侧木工加工棚临近基坑外,距离11m。东侧二个钢筋棚,以满足基坑钢筋绑扎需要。(详见附图02-1:基坑周边环境示意图;)6#地下室周边平面布置图4#地下室西侧为3#地下室基坑外边,46#位于44#与47#之间,南侧为51#、52#,东侧为43#、45#、50#、53#、45-1#共5幢无地下室建筑,且43#、45#楼之间,50#、53#楼之间均设1处钢筋棚,50#楼与53#楼之间和43#楼西侧设砂石料堆场。北侧为30#楼。基坑内3台塔吊,东侧设2台塔吊,北侧设1台塔吊(其中附图02-2:基坑周边平面布置图中2#、4#、6#塔吊为基坑外塔吊)。地下室东侧为混凝土临时施工道路。具体详见附图02-2:基坑周边平面布置图。第二章 编制依据1. 浙江省工程物探勘察院提供的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三期I标段西区块三标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010 6.);2. 本工程的基坑围护与土建结构设计图纸;3.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4.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6.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8.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33/T1008-2000;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33/1001-200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 16、锚杆喷射砼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17、型钢水泥搅拌墙技术规程(JGJ/T199-2010)18、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1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及配套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 杭州市现行的有关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规定;21、 国家及浙江省的有关标准图集;22、 国家及浙江省的有关规范、规程和标准; 公司ISO9001、ISO14001与OHSAS18001综合体系标准,环境/安全管理手册和环境/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第三章 工程场地地质条件1场内基坑的土层条件根据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三期I标段西区块三标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从地表往下基坑开挖有关的土层资料如下:本工程拟建场地地质情况自上而下描述如下:1-1 素填土:灰黄色、棕红色、灰色,湿,松软。主要有粘性土及碎石组成,在原池塘处,其底部含有少量塘泥。局部分布,层顶标高2.754.20m,层厚 0.001.10m。1-2 杂填土:灰色、杂色,湿,松散。主要由碎砖块、碎砼块、碎石等建筑垃圾组成,含少量粘性土。零星分布,顶层标高2.64.66m,层厚0.002.40m。1-3 耕作土:灰黄色、灰色,湿,松软。以粘土为主,含少量植物根茎及砾石。主要分布于农田,顶层标高2.034,09m ,层厚0.001.10m。1-4 塘泥:灰黑色,稍湿,松软。可见大量腐烂物及有机质。主要分布于池塘内,层顶标高0.400.00m,层厚0.000.80m。2 粘土:灰黄色、灰色,软可塑、局部硬可塑。切面较光滑,无光泽,无摇震反应,韧性及干强度高,含铁锰质斑及兰灰色斑。qc=5331874kpa,fs=1882kpa。局部缺失,层顶标高0.73,69m,层厚0.004.20m 。3 淤泥:灰色,流塑。切面光滑无泽,无摇震反应,含有机质斑和腐殖质。qc=1991906kpa,fs=521kpa。局部相变为淤泥质土。局部缺失,层顶标高-0.202.30m,层厚0.00 6.70m。4-1 粉质粘土:灰黄色、青黄色,局部青灰色、灰色,软可塑、局部软塑。切面光滑,略具光泽,无摇震反应,韧性及干强度中等,含铁锰质斑及兰灰色斑。qc=10052583kpa,fs=2877kpa。局部分布,层顶标高-1.41.20m,层厚0.002.90m。4-2 粉质粘土:灰黄色、青黄色,硬可塑,局部软可塑。切面较光滑,略具光泽,无摇震反应,韧性及干强度中等,含铁锰质斑及兰灰色斑。qc=13443600kpa,fs=46140kpa。局部缺失,层顶标高-5.91.46m,层厚0.006.60m。根据地下室的埋深情况,基坑底部落在3层淤泥土层以及粉质粘土层。第二节 地下水情况场地勘察深度范围内地下水上部属孔隙潜水。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稳定水位距地表在0.201.90m,相当于国家高程1.603.52m,水位动态变化受大气降水控制,一般年变化幅度在1.002.50m。根据勘察期间实测稳定水位,结合场地地形地貌,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等因素,就现状而言,场地设计抗浮水位宜采用3.50m。(系国家高程)第四章 围护结构设计概况1.基坑围护设计本工程基坑围护由杭州市勘察设计研究院设计,大部分采用大放坡土钉墙支护的基坑支护方案,靠北面小部采用钻孔灌注桩结合一道钢筋混凝土内支撑作为基坑支护结构,一排连续搭接的水泥搅拌桩作为基坑的防渗止水帷幕。坑内高差较浅处可放坡开挖,基坑内局部高差较大处采用松木桩挡土。围护体系具体做法如下:土钉墙面层采用挂网6080厚C20喷射砼,60厚砼一次性喷射完成,80厚砼分两次喷射至设计厚度:第一次坡面修整后素喷一层3040厚砼,编6.5200200单层双向钢筋网片、成孔、注浆后再次喷射至设计厚度。土钉采用钢管土钉:钢管土钉杆体采用483.0焊接钢管,钢管端部封闭,管身在离开坑壁2.0米的位置每隔0.5m设冒浆孔一个直至底部(冒浆孔直径不小于10mm),土钉长度及间距详见各剖面图。土钉注浆采用纯水泥浆,水灰比0.5,注浆终孔压力不小于0.4MPa。水泥搅拌桩直径为600mm,中心距为450mm。水泥采用PC32.5复合水泥,水灰比小于0.450.55,水泥掺合比为15%(地基土的重度按18KN/m3),内掺0.2%木质钙。成桩工艺要求四次搅拌,二次喷浆,提升速度控制在0.5 m/min以内,搅拌桩成桩应均匀,持续无紧缩和断层。应严格控制搅拌桩桩位及垂直度,保证搭接;桩顶水泥搅拌桩超喷0.5。水泥土28天龄期单轴抗压强度不低于0.8Mpa,基坑开挖应在搅拌桩成桩28天后进行。排桩墙采用600间距为900钻孔灌注桩,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钢筋笼采用焊接,主筋保护层厚度50,锚入压顶梁内500,桩顶超灌800mm,并嵌入压顶梁内100。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规范及规定执行,桩身不得出现裂缝、缩颈和断桩等现象。(4)围护桩桩顶冠梁和坑内水平支撑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施工时,应待围护桩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冠梁和支撑梁混凝土强度达到80%设计强度后,方可开挖支撑以下土方。详见附图3:基坑围护结构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29:支护结构平面布置图2.基坑降水设计方案本工程设置的止水帷幕可将坑外水源隔绝,但由于地下水位高,基坑内的土体处于地下水位线以下。土体含水量高,容重大,受扰动后强度降低很多,因此应在坑内设置盲沟和集水井排水,在基坑外侧四周设排水明沟300400,间隔30米设集水井500500800,集中排入市政管网。详见附图4:基坑排水平面布置图第五章 施工部署第一节 管理体系为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现场设立工程技术组,由施工组、质量组、安全组、材料组、设备维修组组成,其中1名工程负责人主管全面工作,下设5个作业班组,每个班组的技术管理工作由技术人员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