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成都市云计算应用与产业发展“ 十二五 ”规划纲要2011年7月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成都市云计算应用与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一年七月十二日成都市云计算应用与产业发展“ 十二五 ”规划纲要 云计算是继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IT浪潮,是重构信息产业格局的历史机遇和未来产业竞争的制高 点。加快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云计算广泛应用,促进云计算产业发展,是我市坚持“五化并举”和“两化融合”发展战略,加快构建智能城市和西部通信枢纽的重大举措。 本规划是2011年至2015年成都市云计算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总体设计,是构建云计算模式下成都IT资源管理技术、应用服务和产业发展体系的政策依据,是引导云计算应用和产业发展的行动纲领。 一、云计算应用与产业发展现状 (一)国内外云计算应用与产业发展现状。世界信息产业强国和地区已把云计算作为未来战略产业的重点,开始部署国家级云计算基础设施。2011年2月美国政府发布联邦云计算战略,规定在所有联邦政府信息化项目中云计算优先。英国开始实施政府云(G-Cloud)计划,所有的公共部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通过G-Cloud平台来挑选和组合所需的服务。日本提出霞关云计划以推动政府云服务,并计划建设云计算特区以支持大规模的市场应用。欧盟提出“第7框架计划(FP7)”为云计算项目提供资金支持。IBM、Microsoft、Google、Sun、Amazon等知名电子信息公司相继推出云计算产品和服务,Intel、Cisco等传统硬件厂商也纷纷向云计算服务商转型。国际专业机构预测,2011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1600亿美元,12%的全球软件市场将转向云计算。同时,云计算受到了国际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VMware因在云基础架构领域的领先优势成为继Google上市后美国融资额排名第二的科技公司,Salesforce等多家新兴云计算技术和服务企业也凭借先发优势成功在欧美证券市场上市,发展势头强劲。 我国高度重视云计算应用和产业发展,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把促进云计算研发和示范应用作为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任务。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北京、上海等5个城市启动云计算服务试点,电信、移动、联通三大通信运营商和IT龙头企业大举向云计算转型。国内专业机构认为,我国云计算产业已走过市场准备期,即将大规模突破发展。预计未来几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超过80%,到“十二五”末,产值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 (二)成都云计算应用和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劣势。 1基础与优势。 (1)拥有较完善的信息网络、计算、存储和安全基础设施。成都已建成数字化、广覆盖的信息通信网络,城域网总带宽3200Gbps、出口带宽超过400Gbps,实现互联网本地网络资源的同城互访,互联网用户660万户,家庭宽带普及率近40%;有线电视用户386.7万户,广播人口覆盖率99.99%,电视人口覆盖率99.91%;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覆盖主城区、郊区(市)县城区和部分重要景区。成都云计算中心已形成每秒140万亿次的计算和服务能力,中国电信西部信息中心、万国数据、中立数据等累计建成超过9万平方米的机房,形成PB级的存储能力,并在电子政务及部分领域实现商业化应用。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不断加强,按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和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要求建立了信息安全体系,CA认证覆盖30个信息系统,发放证书近4万张,有效实现了身份认证、权限管理和受控访问。中国电信西部信息中心被确定为中国电信集团的云计算基地,被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授予国家级网络信息安全中心称号。 (2)信息化应用水平居国内前列。制造业信息化单项应用基本普及,集成应用开始融入大中型企业的生产管理过程;电子商务加快发展,银行卡消费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32%;数字城管、食品溯源、应急救援、图像监控、社保救助、劳动就业、医疗、教育等社会信息化全面展开。电子政务应用不断深化,在全国率先开通虚拟与实体结合的网上政务大厅,政府门户网站群国内领先,综合治税、信用信息、流动人口综合服务管理、城乡一体社会救助、行政效率监察等实现跨部门、跨区域应用,成为国家电子政务推广应用的典型案例。 (3)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猛。2010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980亿元,其中,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占比超过40%。在软件及信息服务、集成电路、网络与通信、电子材料与元器件等领域优势明显,光电显示、计算机及终端制造、物联网、消费电子等发展迅速。三零集团的云安全产品、华为赛门铁克的云存储产品国内领先,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等在云计算技术研发上具有较强实力,成都云计算中心、万国数据中心等在云服务模式上具备了先发优势。 2问题与劣势。一是产业规模不大,云服务市场刚刚启动,云服务企业规模小、赢利能力较弱,IT龙头企业向云服务转型相对滞后。二是产业链部分关键节点缺失,核心技术研发与储备不足,基础软件、服务器等产品基本依靠外地配套,云计算上下游企业尚未形成有效的产业协作关系,商业模式亟待完善。三是网络带宽费用和电价相对较高,云服务企业运营成本加大。 二、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按照智能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应用牵引、产业聚集”的思路,以完善技术体系为基础,形成分布式共享的计算和数据资源池;以构建应用体系为核心,务实打造面向公共服务、社会管理、智能化生活和经济建设领域的云服务平台;以打造产业体系为重点,不断完善产业链和壮大产业规模,形成产业集群,促进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二)发展目标。以天府新区和高新西区为云服务与终端产品制造发展聚集区,依托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及扩展区建设成都国际数据保税港,以“两区一港”建设成都云计算产业发展基地。到2015年,基本建成云计算模式下的技术、应用和产业三大体系,构建政务云、社会云、企业云和高性能计算云四大基础平台,形成云服务、基础软硬件设备生产和云终端产品制造三大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在国内具有较强实力和影响力的云计算领先企业,云计算产业规模达到三千亿元,云服务规模占全国市场的比重超过10%,移动智能终端产品制造占全球市场比重超过20%,使成都成为全球最大的云服务和终端产品制造基地。 三、发展重点(一) 以云服务为重点,构建核心技术体系。以基础设施服务(IaaS)和平台服务(PaaS)为支撑,构建各类软件服务(SaaS)和数据服务(DaaS)子集,形成完整的云服务核心技术体系。到2015年,培育10家具有较强市场运营能力和发展前景的IaaS和DaaS服务企业,10项具有较好推广价值的PaaS平台技术,50个具有区域影响力的行业性SaaS服务。 1基础设施服务。按“1+N”模式构建虚拟化、分布式和异构管理的基础设施服务体系。重点建设高端云计算中心和新一代绿色云数据中心,满足密集数据计算、高性能计算和数据存储、容灾备份的应用需求。 2平台服务。推进云计算标准体系建设,形成云计算模式下的开发、部署和管理架构规范。加强虚拟化技术、云管理、云存储、云中间件、跨平台操作系统以及云安全等关键技术的研发,着力发展安全审计平台、虚拟化平台、IT资源管理平台,以及新一代海量信息智能搜索、智能挖掘系统等,丰富和完善平台服务。 3软件服务。整合通信运营商、软件提供商、信息服务提供商、内容提供商等信息服务业资源,加快转型步伐,创新服务模式,重点发展云计算模式下的办公辅助系统、公共管理系统、行业应用系统和个人服务系统等软件服务产品,促进计算资源和信息服务按需交付、无所不在。 (二)以提升IT资源效能为重点,构建完备的应用体系。推进云计算在公共服务、社会管理、智能生活和经济发展等领域的应用,重点打造政务云、社会云、企业云和高性能计算云等四大基础平台,实现IT资源的集约建设、弹性扩展、动态分配和资源共享。“十二五”期间,计划每年开展10项政务云和社会云应用示范系统建设,遴选产业园区组织开展云服务试点,结合“两化融合”示范工程在企业中组织推广云计算应用,并在科学研究、工业设计、新材料、新能源、数字媒体等领域开展云计算模式下的科学计算示范。到2015年,政务云、社会云、企业云和高性能计算云平台基本建设完成,应用服务体系基本完善,云服务覆盖全市主要产业功能区,50%的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云计算模式下的IT资源管理。 (成都云应用体系图略) 1政务云。 (1)协同资源。重点建设和完善政府网站、呼叫热线、目录与交换、协同办公、基础数据库、信息安全等应用系统。 (2)城市管理。重点建设和完善城市管理、环境监测、应急管理、食品卫生安全、社保救助、劳动就业、车辆管理、市场监管等应用系统。 2社会云。 (1)公共服务。重点建设和完善智能交通、智能水务、智能电网、智能燃气、城市一卡通、医疗卫生、教育、科技、社会信用等应用系统。 (2)社会应用。重点发展智能家居、文化旅游、网络购物、物流配送等应用系统。 3企业云。 (1)园区服务。重点发展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协同办公系统、开发测试系统、产业协作系统等应用系统。 (2)企业服务。重点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财务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生产管理、CAD/CAM/EDA/FMS等应用系统。 4高性能计算云。重点研发面向工业设计、仿真模拟、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石油化工勘探、新药研发、数字媒体、气象研究、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等领域的高端应用系统。 (三)以培育三大产业集群为重点,打造完善的产业体系。成都云计算产业发展重点围绕云服务、基础软硬件设备和云终端产品制造三大产业集群,择优培育、招大引强,不断完善产业链和壮大产业规模。到2015年,云服务产业规模达到300亿元,基础软硬件设备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云终端产品制造产业规模达到2200亿元。 1云服务产业集群。 (1)产业培育。推动通信运营商和其他第三方数据中心向云计算基础设施服务商转型,推出面向不同需求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和平台服务,形成按资源使用付费等新型服务模式,不断提高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基于成都现有高性能计算、密集数据计算、数据存储与系统灾备等基础架构,引导基础通信运营商与专业化公司进行产业协作,以云计算服务平台为载体整合资源,培育云计算龙头企业,打造云计算服务集群。发挥成都在信息安全领域的优势,形成云安全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商业化运营的数字音乐、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等数字娱乐云平台,医疗健康、教育资源等公共服务云平台,信息安全、企业服务等行业服务云平台。 (2)产业引进。重点引进国内外IT龙头企业,通过与本地优势企业合作,组建云计算旗舰服务商,立足本地,面向国内外市场提供云服务,打造全球最大的云服务基地。 2基础软硬件设备产业集群。 (1)产业培育。支持华赛科技、迈普通信、金亚科技、金网通、和芯微电子、Intel(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