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通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试题 试卷共6页 总分:120分 时间:10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2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2题。 (共8分)经过一个阶段的语文旅行,我们渐渐变得成熟了。蓦然回首,我们发现,七年级下语文带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感悟和体验。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我们感受到黄河万丈狂ln( )的气势;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作者在广大的关东原野上zh( )痛的爱国情怀;读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我们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钻探古代典j( )时qi( )而不舍的精神;_A_。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万丈狂ln( ) zh( )痛 典j( ) qi( )而不舍2、 请仿照前面句子在A处续写一句话:(4分)_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4分)A.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B.据调查:在各种不文明行为中,市民对不遵守交通法规乱闯红灯的行为深恶痛绝。C.“低头族”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的方寸屏幕上,往往对身边的世界不以为然。殊不知,无论移动终端中的虚拟世界多么精彩,却无法替代现实世界的真实美好。D.中华文明中以家谱、家礼、家规、家训、家祭为主要内容的家教传统举世罕见,已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遗产,但这一宝贵遗产在其发源地大陆已鲜为人知。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4分)A.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B.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均出自孙权劝学这篇课文。C.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D.刚好了,这些就都一起开始了,还计算着出三十年集(即鲁迅全集)。5、下面是某同学为校广播站写的一则广播稿,其中有两句有语病,请你帮他找出来,并加以订正。(6分) 网络作为人们获取信息、互动交流的新兴媒体,它的快速发展满足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 然而,在网络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传播不健康信息、非法侵入他人电脑等问题。所以,在利用网络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时时提高警惕,以免不入歧途。(1)第_句,改为:_。(2)第_句,改为:_。 6、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1) ,关山度若飞。(2)当窗理云鬓, 。(3)木兰诗中描写战斗惨烈旷日持久的诗句是: , 。(4)木兰诗中说明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 。 (5)木兰诗中运用比喻,赞颂木兰谨慎机敏的句子是: , ; , ?二、阅读与理解(88分)(一)阅读清代文学家姚范的山行一诗,完成78题。(8分)山 行 清 姚 范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 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注】蘼芜(mw):香草名。 7. 请品析第二句中“窈窕”一词的表达效果。(4分) 答:_8. 结合全诗,分析“一路斜阳听鹧鸪”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答:_(二)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文选段,完成9-13题。(26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沈约)孤贫,笃志好学,昼夜不释卷。母恐其以劳生疾,常遣减油灭火。而昼之所读,夜辄诵之,遂博通群籍,善属文。济阳蔡兴宗闻其才而善之,及为郢州,引为安西外兵参军,兼记室。兴宗常谓其诸子曰:沈记室人伦师表,宜善师之。9.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4分)(1)及鲁肃过寻阳( ) (2)即更刮目相待( )(3)母恐其以劳生疾 ( ) (4)遂博通群籍 ( )10.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昼之所读,夜辄诵之。 11. 乙文中沈约成才的自身原因是什么?(3分) 12. 甲文中孙权告诉了吕蒙哪两种读书方法?这两种读书方法各自的目的是什么?(8分) 13.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读书无用论的论调,他们认为读不读书一个样,反正都是出去打工,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5分) (三)阅读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一文,完成1418题。(27分)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高荣伟87岁的黄旭华,是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作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他曾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黄旭华是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县人,祖辈大多从医,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希望他未来能够从医。为什么后来学起了造船?据黄老回忆:“那时日本人入侵,我们被迫离开华南沿海家乡,往内陆转移。轰炸一来,必须躲到掩体中。那时我就想,要么上天,要么入海。”1945年,黄旭华考取了交大的造船系。投入核潜艇研究,则是上世纪50年代了。1958年,聂荣臻元帅向党中央请示上核潜艇,很快获批。因为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的经历,黄旭华被选中参研。那时,对核潜艇的研究极为保密,黄旭华不得不远离父母家人。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只身来到风暴经常光顾的试验基地。后来,他们干脆把家也搬到了荒凉的小岛上。此后30多年,他的父母和八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他在干什么。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他才陆续跟家人联系,但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则从63岁盼到93岁才见到他一面。核潜艇,被称为集海底核电站、海底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开始的。当时,核潜艇什么模样,大家都没见过。黄旭华选择了难度很大但却是最先进的水滴线型。为确定可行性,他和同事们在实验室里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黄旭华要联络全国24个省市的2 000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那时,又没有计算机,黄旭华和同事们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了成千上万个数据。经过黄旭华与团队的艰苦科研,1964年我国第一艘核动力潜艇研制成功,1970年试航,1974年交付海军,1981年中国第一艘导弹核潜艇顺利下水。中国成为继美、苏(今俄)、英、法之后,世界上第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1988年初,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这是举世公认的危险试验,有的参试人员向亲人嘱托了后事。已经62岁的黄旭华决定亲自带队作深潜试验。再一次检查每一台设备,每一块钢板,每一条焊缝,每一根管道,确认万无一失后,核潜艇开始下潜。100米、200米、250米、300米,巨大的水压使艇身多处发出“咔咔咔”的声响。黄旭华镇定自若,指挥试验人员记录各项有关数据。平安上来后,他诗兴大发,现场作诗曰:“花甲痴翁,自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当试验成功的消息传到黄老家中,一向默默支撑着家庭重担的妻子放声大哭14阅读文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黄旭华的人生经历。(6分)立志上天入海_取得巨大科研成果15在进行核潜艇研究的过程中,黄旭华遇到了哪些困难?(6分) 16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6分)(1)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他才陆续跟家人联系,但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 (2)已经62岁的黄旭华决定亲自带队作深潜试验。 17黄旭华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和邓稼先共同的特点是什么?请你用简要的语言概括。(5分) 18下面是“感动中国”对黄旭华的评价,请你从下列备选人物中选择一位你敬佩的人物仿写句子。备选人物:邓稼先 闻一多 袁隆平黄旭华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拥有无穷的力量。(4分)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