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程莘农精诚大医银针度人作者:暂无来源:中华儿女 2013年第2期岁月的流逝固然可以残酷地催老一个人的躯体,但永远无法让不屈的灵魂低下高贵的头颅左文当代奇医 功莫大焉年逾九旬的程莘农先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里面唯一的针灸学家,也是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中唯一一位医学专家。程先生人生经历之奇特,更令人啧啧称奇。1921年8月24日出生于江苏省淮安。11岁起开始读中医学书籍,16岁时其父以500光洋 作为拜师礼拜温病大家陆慕韩为师,开始系统学习中医,在瘟病、内科、妇科等杂病方面积累 了丰富经验。3年半后陆师傅因病去世,28岁的程先生便独立接诊,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 行医生涯。程先生本来是学内科的,1948年就获得了民国考试院医师证书。但1954年考入江苏省中 医学校(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后,却让他当起了针灸教研组组长。他本人那时根本不相信针灸 甚至非常反对针灸。他为此专程找到负责此事的名医孙晏如老师,没想到孙老师说:“你给我 两个小时,我给你讲药方和针灸的相通之处,我相信两小时后你不会再说自己不懂针灸。”果 然,两小时后程莘农心服口服接受了孙老的观点,自此开启了不开方子的针灸学研究。1957年,北京中医学院刚刚成立,对中医界医术高超的专业人士求才若渴。国家卫生部专 门下文,把程莘农调到了北京中医学院担任针灸教研组组长,兼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据 说当时周总理向南京中医大学要人时,说了6个字:“先中央后地方”,程莘农班上的7人就 这样被调来了北京,并且各负责一个领域。当时,无论是医学界还是普通民众,都将经络学看作是玄之又玄的东西,有些人根本不相 信人体内还有看不见、摸不着的经络存在。为了让人信服,程莘农把研究重点放在了查证经络 上。来北京后不久,程莘农根据中医理论结合病人的临床症状画出了人体经络表。为了验证其 准确性,卫生部科教司派出一位专家配合进行这项研究,程莘农依靠经络表,那位专家则用现 代医学仪器为病人检查身体,检查结果表明:两种检查方法的结论竟然有80以上相吻合。程 莘农用实践证实了人体经络的客观存在,这一结论对我国早期经络研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程先生主攻功能性子宫出血、中风和三叉神经痛等病症的针灸治疗,并完成了“中风偏瘫 64例观察”等重大课题。主编了简明针灸学、针灸挂图、中国针灸学等统编教材,对 针灸学在国内外的继承和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示范和推动作用,其中的中国针灸学不仅是 中国学生的教材,还成为美国针灸医生的资格考试蓝本。他多次主持国家级、部级课题。其中 作为主持人进行的“循经感传和可见经络现象的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990年获世界文化理事会“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1994年当选首批中国工程院院 士。 1 9 98年9月8日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20 0 0年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名誉院长。程先生 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经他诊治的数十万患者也将他的医德医术传播到了海内 外。而他培养的数十名博士生、硕士生以及数千名洋弟子,也继承了他的衣钵,将中国的针灸 事业继续发扬光大。程式三才” 出神入化传统针灸的手法有上百种,程先生对自元朝流传下来的“三才法”潜心研究几十年后进行 了改进,独创出了“程式三才”针灸法。这是一种三下得气的方法,所以得名“三才法”。对 此。程先生的解释是:“天、地、人为三才,天就是浅,人就是在中间,地就是深。实际上为 患者行针大多时候只要掌握好浅、中、深三步就够了。”“我捏着针,别人根本拔不走,只要 三下就能得气。”针灸大夫指力要求很高,程老持针强调“手如握虎,伏如横弓”,运针讲究 指实腕虚,气随人意。“得气”就是扎上针后酸麻胀痛的感觉,对于扎针灸来说,必须要有这 种感觉才能有效果。正是运用“程式三才”,程老扎一针只需一两秒钟,一个病人扎十针八针,他不到一分钟 就可全部完成。因此在程老每天早晨 6点至8点的2小时“补时”里,17张床位,他能给 40 多名病人治疗。在针灸门诊,人们对他的普遍评价是:进针快、穴位准、见效快。程先生的针灸疗法,不仅速度快,而且效果好,堪称一绝。当他还是南京中医学校的教师 时,送医下乡来到山西稷山县。程老和学生们在一位老乡家里吃饭时,得知这家的孩子得了一 种怪病,总是摇头不止。程先生利用当天吃饭的时间,为小女孩扎了两针,针一拔,头就不摇 了。就这样一共扎了三次,小女孩的摇头病就彻底治好了;程先生还为一位印度妇女在 20 天内 便解决了困扰她 17 年的三叉神经痛。这位妇女本人在印度拥有三家医院,由于自家医院对自己 的病束手无策,便慕名来到中国找程老。经程先生针灸治疗后,她的病痛再没复发。神奇的针 灸使她大开眼界,两年后,她便邀请程老赴印度讲学。这些被世人视为神奇的故事,在程先生看来却是针灸疗法符合科学原理的证明,他说: “针灸既能寒也能热,既能补也能泻,很多病都可以采用针灸治愈。除了腰酸腿疼外,一些内 脏病症也可以扎针,甚至像中风、脑出血这样的危重病也行。”医者仁心 老当益壮像程先生这样医术高明的国宝,在一般人看来,一号难求或者挂号费高得离谱,都必定是 司空见惯的事。但恰恰相反,数十年来,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专家门诊部,程先生的挂号费只需 花 1 元钱,比一个普通号的价格都低。程先生说这是拜恩师陆老先生所赐,因为无论患者是达 官贵人还是贫苦佃户,陆先生都一视同仁,对方无论给 10 块大洋还是一个铜子儿,甚至一分不 给,都从不计较。医者仁心的崇高品德已经内化成了程先生的精神准则,数十年来莫不循此准 则行医做人。进入耄耋之年后,程先生仍然坚持在一线为病人针灸,直到 2005 年9月10日。就在这一 天,他像往常一样 6 点准时来到诊室,快 8 点时,刚给所有病人全部扎上针,“我感觉不对劲 自己走到一张空着的病床上,一躺下就没了知觉。”幸好助手及时赶到,对他进行急救才没有 出现意外。自此以后,程先生就不再出诊了。但不出诊并不意味着不给人看病了。一般人要见 到他十分容易,因为他每天早晨 6 点会准时来到自己的诊室,30 多年来从不更改。作为 80 多 岁的老人,每天的日程表总是排得满满的:上午门诊,下午开会、教学、会客。晚上回家后看 报纸和电视新闻、接待访客。夜深人静了还要看书、审稿,几乎每天都要忙到 12 点后甚至更晚 才能睡下,老当益壮的进取精神在程先生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个性鲜明 赤子情怀老子有言曰:“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笔者在拜访程先生时,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 程先生的鲜明个性以及这种个性所体现出的赤子情怀。程先生最引人注目的标志是那一缕飘逸的白胡须,象征着他倔强的个性和坦荡的心怀。原 来,“文革”爆发后,脾气耿直的程老由于拒不承认自己的“滔天罪行”,被流放到到河北、 湖南等地接受长达 6 年半的劳动改造。“文革”结束后,程老准备再次拿起银针回到病人身边, 但就在回北京的第三天,他就发高烧了,得了急性肺炎,只能再次回到家里休息。殊不知一休 就是半年。半年没有出门,头发、胡子都长得很长。程先生的决定是,头发可以剃,胡子必须 留一一“别人都说我50多岁的人留着长胡须像什么话,但我就要留下来这是纪念胡。”接触过程先生的人大概都有一个共同感觉,那就是老先生爱发脾气,他经常在公开场合与 人争论时拍桌子,无论对方是何方神圣。记得他在出席某次重大的纪念活动时,头戴礼帽端坐 在观礼台上兴致勃勃地观看节目,坐在前排的据说是一位级别不低的领导可能为了更好的观看 效果,竟然站了起来,挡住了程先生。只见程先生拿起手中拐杖不由分说地打将过去,大喝一 声“坐下”。那位领导回头一看,只见后面坐着一位长髯飘飘的老者,有凛然不可侵犯之势, 一时惊为天人,却不知是何方神圣,只得乖乖坐下。但奇怪的是,爱发火的程先生在向别人介 绍自己的养生秘方时,头一条竟然是“不生气”,因为“我向别人拍桌子,那不是真的生气, 大喊大叫之后我就忘了。”他笑着说:“我说的不对,别人不当场和我辩论那是他的问题;别 人说的不对,我就要当场和他辩论。”2012年新春佳节临近时,我陪同领导一起去拜会程老先生时,发现先生只能卧床与我们交 谈了。一阵心酸之余,我还感到异常惊讶:一是惊讶于先生所住房屋之简陋狭窄,大概只有60 平米的老旧房子里面堆满了书刊杂志;二是惊讶于先生惊人的记忆力,他对数十年以前的事情 依然如数家珍;三是惊讶于先生的本色不改,说到激动处,他仍然语调激昂,中气十足,仍然 会情不自禁地拍打着床沿。当我们起身告辞时,程先生执意起床,并且坚决“不要人扶”地送 我们到楼梯口。望着须发全白、颤颤巍巍但依然目光坚毅、头向上昂的程老先生,我恍然发现,岁月的流 逝固然可以残酷地催老一个人的躯体,但永远无法让不屈的灵魂低下高贵的头颅。告辞程先生后,我口占七绝一首,以示景仰:得气手法如有神,程式三才勤度人。安得世间离苦厄,哪惧我针蒙锈尘。责任编辑 陈晰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