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张家港市南丰小学 215628 张海燕提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广使用,突出学生主体,充分认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已成为广大教师课改的教育理验。本文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进行一些探讨。关键词:主体性 全体学生 学习兴趣 教学环节 语言环境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是现代人素质的重要特征。素质教育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激发学生的主动精神。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明确指出:“学生的发展是数学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数学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方面都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更新教学理验,认真反思以往的教学过程,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识发展规律,精心设计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采取种种方法,创造各种情境,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真诚地表露出自己的感情。我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感到有助于学生主体性的提高。一尊重全体学生,落实学生的主体性托尔斯泰指出:“教师的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令其运智。”因此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坚持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每一名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班级产生温馨和谐的气氛,奋发向上的生机。现代教育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实践,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要及时给予鼓励,使他们树立自信心,获得成就感。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应多鼓励,少批评,尽可能的给他们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真正地使每一位学生的主动性得到落实。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了分层教学,学了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后,给学生设计以下三类作业,让学生自选一题,A类作业:学生可以自由用10个硬币抛一抛,根据抛的情况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学生把五种情况都写出来。B类作业:由两个同学自由组合在学校抛一抛,讨论会出现几种情况,回家后再抛一抛,独立写一写。C类作业:能看着抛的情况,选择写一种或两种情况。这样的作业设计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要求,让他们自发的积极参与,然后逐渐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得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并经常为学生准备各种激励性的奖品,(主要是画的 关于情境的图片)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他们的主体性。二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体性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对学生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爱因斯坦也说过:教育应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们负担。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为此我就利用这一点,注意让学生在各种游戏或儿歌中慢慢习得简单的数的分与合和10以内的加减法。我把要掌握的10以内的加减法以儿歌等各种不同形式展现给学生,实行整体大量输入。根据不同学生的记忆特点,他们会或多或少地记住不同的得数是几的加法和减法。在他们对所学知识似懂非懂的情况下,采用各种游戏形式进行渗透,加深理解和巩固。如Pass the card(传读卡片类似“击鼓传花”的游戏)Do the action(听声音做动作)Find you r friend(找朋友)Draw and colour(画一画。涂一涂)。有时也编写一段中文数字相结合的儿歌,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朗读中,掌握所学的重点或难点。如第一册8的分与合,1是7的好朋友,2是6的好朋友,3是5的好朋友,4是4的好朋友等。利用中文,穿插数学知识,既简单,又琅琅上口,配上有节奏的音乐,学生学习的兴趣很浓,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性。三设计教学环节,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在学习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来精心设计一些对理解课文有帮助,又有情趣的内容,在启发,质疑,解疑的过程中,知道学生自己去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参与解决问题,探索研究问题,努力使学生更多。更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的能力。例如 ,在学习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一课时,我曾设计一些问题( )+3=9,9-( )=5 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然后让学生在范例的基础上分小组自己提问自己解决,要求学生各组自编的题目不受教师思维的影响,不受教材内容的限制,积极参与,探讨更深的问题。可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发现中得到快乐,在合作中获取知识,在探索中提高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四创设语言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赞科夫指出:“在课堂上,唤起儿童的生气蓬勃的精神生活,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这不仅对他们领会知识和掌握技巧,而且对他们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根据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手段,努力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如同身临其境一般,亲自去体验,去发现,并主动地参与进去,积极地探索。例如在教学第三册认识方向时,不是让学生机械的记住8个方位,而是让学生分组讨论,自由邀请同伴去某个地点,一下子课堂气氛就活跃了起来,平时不愿开口的学生也坐不住了,和同学交流起来。这样一来,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跳出被动灌输的困境,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很自然地用数学问题思考,用数学知识进行交流,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实践中,我深深领会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很根深蒂固的要求,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并在儿童的世界中。这种要求特别强烈。“这种要求也就是参与的要求,就是学生主体性的表现。而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在学生的主体性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就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的表现。因此,我们不妨在数学教学中积极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尊重主体,开发主体,发展主体,让学生主动开发自身的潜能,促进学生的主体性的发展。主要参考文献:1数学教学实施指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2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3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4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